華文網

陸維釗書法欣賞:顛沛流離被關“牛棚”獨創字體,臨終託付沙孟海

陸維釗(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自署劭翁。浙江平湖人。精書法,擅山水、花卉、治印。

晚年以書法卓絕,馳名於世,溶篆、隸、草於一爐,獨創非篆非隸亦篆亦隸之新體--現代“蜾扁”。

人稱陸維釗體,現已稱為扁篆,獨步古今書壇。是我國現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者之一。

1906年(8歲)入新倉鎮蘆川小學讀書。鄰居潘錦甫先生常指導他寫字,

成為其書法啟蒙老師。

1937年(39歲)春,七七事變,他攜病妻幼☆禁☆女舉家逃亡,顛沛流離。家藏的珍貴字畫、善本書籍和碑帖,喪失殆盡。

1968年(70歲)八月,文/革,被關進“牛棚”,接受“審/查”。

1980年(82歲),一月,病重期間,堅持為潘天壽先生書寫墓碑,成為絕筆。

臨終前一周,仍堅持教學工作,

在病榻上給研究生講最後一課,為教育事業貢獻了一生。

他自知不久于人世,將研究生託付給沙孟海先生,以完成自己未竟的書法教育事業。下圖為他自創的蜾扁體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