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能把學生等同于流水線上的操作手和工具”

百年職教工作坊現場。百年職校提供

□“職業教育被認為是阻隔代際貧困的有效路徑之一,

但這裡有一個前提,即它的辦學品質也應該是過硬的,能夠滿足學生長遠發展,否則依然面臨再次返貧挑戰。”

□“在職業教育中,要防止過分強調技能本位,忽視學生人文教育和人格培養。”

□一項調查顯示,職業學校學生在自信方面,即自我評價,要比高中生至少低10%。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來自社會的原因是:認為他們是差學生。

-----------------------------------------------

“有的學生幾乎每天都遲到,

老師想了各種辦法,還是沒效果,您能給點建議嗎?”

“要先搞清楚這個學生遲到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一味地批評是沒有效果的。”

“我來自西部一所縣裡的職業學校,我覺得老師們已經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有的學生還是不愛學習,很有挫敗感。這該怎麼辦呢?”

“您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證明您肯定是一位好老師。我可以提兩點具體的建議,先讓他們解決比較容易的問題,

表揚他們繼續解決簡單問題,之後要表揚他們解決了難一些的問題,這是鼓勵他們成長。”

這是中西部地區的中職教師和來自美國瑪斯金格姆大學的沃爾特·胡貝爾教授之間的問答。在近日“百年職教工作坊——職業教育教學法”的論壇中,胡貝爾教授作了題為《教學法的核心——培養“全人”》的演講,他的很多觀點得到了參會老師的認可,大家不斷舉起手機把螢幕上的要點拍下來。

這個工作坊是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花旗集團基金會、百年職校等聯合主辦,200多名參會者中有來自廣西、貴州、四川、河南、甘肅、寧夏等中西部省份的中職學校校長、教師,也有來自美國、丹麥的教育專家,以及國內教育研究機構和公益機構的代表。

低品質的職業教育有可能讓學生“返貧”

“職業教育被認為是阻隔代際貧困的有效路徑之一,但這裡有一個前提,

即它的辦學品質也應該是過硬的,能夠滿足學生長遠發展,否則依然面臨再次返貧挑戰。”一位元來自西部地區的中職學校校長的這段話能夠代表很多職教工作者的想法。無論是就業市場中迫切需要的職業技能,還是面向未來快速變化的勞動力市場,都需要持續的自我學習能力,以及對於社會生活所需的基本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現有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體系、內容,
均面臨嚴峻挑戰,即使學生暫時解決了就業,也難免不被快速發展的時代所淘汰,再度陷入貧困。

據統計,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600余萬人,絕大多數都是來自農村和城市經濟困難家庭的子女。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介紹民進中央《關於大力發展中職教育助力農村脫貧攻堅》的重點提案時提出,“中等職業教育離農村貧困人口和低層打工族距離最近,最能直接提升就業能力和收入水準”,在扶貧中“中等職業教育不僅大有可為,而且必須大有作為”。

但是,現在大多數的職業教育並不等同於優質教育。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針對《職業教育法》的執法檢查時,明確提出職業教育存在觀念落後、企業及社會參與不足、不能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等六大問題。美國斯坦福大學農村教育行動計畫(REAP)曾對數百所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品質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與同等水準的普通高中相比,職業學校學生輟學率高出4個百分點,低收入家庭和學習困難學生的輟學率明顯更高。如何做到真正讓學生上好學、就好業,並且能夠擁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能力,中等職業教育從業者仍然任重道遠。

“2017百年職教工作坊”正是在這一系列背景下舉辦,以關注學生學習效果、未來生活為切入點,基於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邀請丹麥、美國專家介紹職業教育如何開展全人教育、人生技能教育教學,如何對職業教育的課堂教學品質進行評估,什麼是高效教學法等具體問題進行交流與討論。同時進行英語、園藝、電工等具體教學演示。以期給予一線職業教育從業者,尤其是來自中西部地區的校長、教師以啟發,調整和創新學校教育教學內容。

不能把學生等同于流水線上的操作手和工具

“在職業教育中,要防止過分強調技能本位,忽視學生人文教育和人格培養。”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出席了開幕式,當她注意到這次工作坊有關於培養全人、理解情緒、責任心的主題時,非常贊同,“不能把學生等同于流水線上的操作手和工具。要引導他們的創新思維,一是好奇心,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二是想像力,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三是批判性思維,挑戰已有的知識、技能,尋找更新更好的答案。”

“關注學習效果,關注未來生活”是這次工作坊的主題,遠道而來的演講嘉賓提供了許多實用有效的方法。

“社會變化太快,我們要尋找面向新時代年輕人的高效教學方法。讓他們先有學習目標和人生目標。”來自丹麥霍爾森斯社會和健康護理學院的院長漢娜·海勒斯擁有護士職業資格證書和教育學博士學位,她強調教師要知道如何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行業知識傳授給學生,“要知道所教的學科主題與其他學科的相關性,比如物理學與護理有什麼關係。要設定傳授的順序,因為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教給學生們。要瞭解學生的特點和他們學習的動力。”

她還強調要讓學生學會反思。因為反思也是一種訓練,只有在上學時練習,工作之後才能用得上,進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講座中,沃爾特·胡貝爾教授非常注意和台下教師的互動交流,鼓勵他們提出具體的問題並一一作答。他提出,沒有最佳的教學方法,只有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就是讓其學會思考。因為未來是未知的,任何培訓都不能提前準備好應對未來問題的方案,但可以教會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職教育要培養健康陽光的技能人才

“1600多萬名中職學生,89%來自農村,多數來自留守兒童家庭,大於30%的孩子來自所謂的問題家庭。我們希望中等職業教育能夠培養出‘健康陽光、積極向上的新型技能型人才’。”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副理事長盧邁在工作坊開幕致辭中,分析了目前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我們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幾起幾落,現在有1.2萬所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給農村學生每年補助2000元,確實起到了扶貧的作用。因為我們曾做過一個調查,2%的中職學生家庭貧困,這些錢對於他們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他提到,我國經濟正在轉型,原來的流水線上的農民工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那麼,這時中等職業教育正逢其時。但是,很多設在縣級城市的職業教育,教學品質很差。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正在教育部職成司的支持下,進行一項實驗——“贏未來”計畫。確定了3個省份5個城市作為試點,一共30所學校,主要開展包括校長培訓、設立學生獎學金和教師獎教金、企業支援辦學等具體項目。

“現在對貧困學生已經有補助,誰窮補誰,但是不夠。表現好的學生應該有獎勵,所以我們給2%的學生發獎學金,給2%的教師發獎教金,要讓他們有榮譽感。”盧邁介紹說,在教學上,採用邀請跨國公司專家進教室來提升教學水準。比如聯繫德國的公司把他們的電工實驗室捐建到學校去。

此外,“贏未來”計畫還給每個學校一定的資金,用於支持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並且進行心理干預。

盧邁所做的一項樣本量有15萬名學生的調查顯示,職業學校學生在自信方面,即自我評價要比高中生至少低10%。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來自社會的原因是:認為他們是差學生。

“其實,他們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才華需要充分挖掘出來,讓他們走到更大的舞臺上去,增加他們的自信,讓社會更多瞭解他們。他們才十幾歲,有非常強的可塑性。”盧邁說。

責編:黃易清

最能直接提升就業能力和收入水準”,在扶貧中“中等職業教育不僅大有可為,而且必須大有作為”。

但是,現在大多數的職業教育並不等同於優質教育。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針對《職業教育法》的執法檢查時,明確提出職業教育存在觀念落後、企業及社會參與不足、不能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等六大問題。美國斯坦福大學農村教育行動計畫(REAP)曾對數百所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品質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與同等水準的普通高中相比,職業學校學生輟學率高出4個百分點,低收入家庭和學習困難學生的輟學率明顯更高。如何做到真正讓學生上好學、就好業,並且能夠擁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能力,中等職業教育從業者仍然任重道遠。

“2017百年職教工作坊”正是在這一系列背景下舉辦,以關注學生學習效果、未來生活為切入點,基於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邀請丹麥、美國專家介紹職業教育如何開展全人教育、人生技能教育教學,如何對職業教育的課堂教學品質進行評估,什麼是高效教學法等具體問題進行交流與討論。同時進行英語、園藝、電工等具體教學演示。以期給予一線職業教育從業者,尤其是來自中西部地區的校長、教師以啟發,調整和創新學校教育教學內容。

不能把學生等同于流水線上的操作手和工具

“在職業教育中,要防止過分強調技能本位,忽視學生人文教育和人格培養。”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出席了開幕式,當她注意到這次工作坊有關於培養全人、理解情緒、責任心的主題時,非常贊同,“不能把學生等同于流水線上的操作手和工具。要引導他們的創新思維,一是好奇心,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二是想像力,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三是批判性思維,挑戰已有的知識、技能,尋找更新更好的答案。”

“關注學習效果,關注未來生活”是這次工作坊的主題,遠道而來的演講嘉賓提供了許多實用有效的方法。

“社會變化太快,我們要尋找面向新時代年輕人的高效教學方法。讓他們先有學習目標和人生目標。”來自丹麥霍爾森斯社會和健康護理學院的院長漢娜·海勒斯擁有護士職業資格證書和教育學博士學位,她強調教師要知道如何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行業知識傳授給學生,“要知道所教的學科主題與其他學科的相關性,比如物理學與護理有什麼關係。要設定傳授的順序,因為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教給學生們。要瞭解學生的特點和他們學習的動力。”

她還強調要讓學生學會反思。因為反思也是一種訓練,只有在上學時練習,工作之後才能用得上,進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講座中,沃爾特·胡貝爾教授非常注意和台下教師的互動交流,鼓勵他們提出具體的問題並一一作答。他提出,沒有最佳的教學方法,只有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就是讓其學會思考。因為未來是未知的,任何培訓都不能提前準備好應對未來問題的方案,但可以教會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職教育要培養健康陽光的技能人才

“1600多萬名中職學生,89%來自農村,多數來自留守兒童家庭,大於30%的孩子來自所謂的問題家庭。我們希望中等職業教育能夠培養出‘健康陽光、積極向上的新型技能型人才’。”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副理事長盧邁在工作坊開幕致辭中,分析了目前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我們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幾起幾落,現在有1.2萬所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給農村學生每年補助2000元,確實起到了扶貧的作用。因為我們曾做過一個調查,2%的中職學生家庭貧困,這些錢對於他們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他提到,我國經濟正在轉型,原來的流水線上的農民工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那麼,這時中等職業教育正逢其時。但是,很多設在縣級城市的職業教育,教學品質很差。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正在教育部職成司的支持下,進行一項實驗——“贏未來”計畫。確定了3個省份5個城市作為試點,一共30所學校,主要開展包括校長培訓、設立學生獎學金和教師獎教金、企業支援辦學等具體項目。

“現在對貧困學生已經有補助,誰窮補誰,但是不夠。表現好的學生應該有獎勵,所以我們給2%的學生發獎學金,給2%的教師發獎教金,要讓他們有榮譽感。”盧邁介紹說,在教學上,採用邀請跨國公司專家進教室來提升教學水準。比如聯繫德國的公司把他們的電工實驗室捐建到學校去。

此外,“贏未來”計畫還給每個學校一定的資金,用於支持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並且進行心理干預。

盧邁所做的一項樣本量有15萬名學生的調查顯示,職業學校學生在自信方面,即自我評價要比高中生至少低10%。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來自社會的原因是:認為他們是差學生。

“其實,他們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才華需要充分挖掘出來,讓他們走到更大的舞臺上去,增加他們的自信,讓社會更多瞭解他們。他們才十幾歲,有非常強的可塑性。”盧邁說。

責編:黃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