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異軍突起 觀致Model K-EV實拍

[XCAR 導購 原創]

電動車正在以兇猛的勢頭向汽車各個領域進發,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電動超跑更是印證了這點。令人意外的是,產品線還未足夠豐富的觀致汽車也加入了這一陣營,

聯手柯尼塞格推出了一款驚豔四座的超級電動跑車——Model K-EV。該車基於一體式碳纖維車身打造,並在美學、性能、舒適等方面達到了完美的平衡。今天就讓我們一睹它的芳容,看看這款首次亮相的概念車有哪些特點。

觀致Model K-EV基於智慧碳纖維車架打造,並搭載了柯尼塞格的E-drive電驅系統。

大量碳纖維材質的運用使得整車重量低至2150kg,在最高功率為960kW(1310Ps)的強大電機驅動下,僅需2.6s便可破百。此外,該車的車長及軸距分別為5115mm、3109mm,在超級跑車中也算得上大塊頭了。

Model K-EV的外觀犀利前衛,也很符合它概念車的定位。目光所及之處充斥著誇張的線條與棱角,

強烈的切割感也為整車帶來了十足的進攻性。

從車頭看去,這種兇悍的侵略性設計愈發明顯。細長的LED燈組縱向分佈在兩側,使得原本扁平的前臉飽滿了起來。碩大的觀致車標也與車頭融為一體,毫不突兀。

之所以使用透明發動機艙蓋設計,

是為了展現出這台概念車強大的動力系統。在該車量產時,這種吸睛的設計很可能會被取消。

Model K-EV的空氣動力學前圍與車頭融為一體,碳纖維材質不僅為整車減重不少,也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Model K-EV的車身比例協調耐看,硬朗的線條與雙色設計相得益彰。除此之外,該車使用了左側單車門、右側雙車門的罕見設計,很好的平衡了雙門與四門設計之間的抉擇。

整車的非對稱設計不僅表現在車門上,也在車頂有所體現。其右側的凸起造型靈感源自戰鬥機座艙,同時也為主駕鷗翼車門的鉸鏈提供了藏身之處。

雖然相關法規要求量產車的後視鏡必須使用物理鏡面反射,但Model K-EV概念車還是大膽的使用了探頭式後視鏡。狹長犀利的設計不僅降低了整車風阻係數,還在視覺方面加分不少。

如果您覺得四門設計過於傳統,雙門設計又不夠便捷,那麼非對稱式三門設計則能達到完美的平衡。

Model K-EV的三個車門分別有著不同的開啟方式,其中主駕駛位元的鷗翼門與右後方的滑動門都很獨特,同時也方便了車內乘客的進出。

本次實拍的概念車裝配了尺寸為265/30 R22的米其林輪胎,雙五輻式輪圈使用了碳纖維翼片點綴,犀利美觀。

該車的碳纖維側裙上印有碩大的觀致品牌LOGO,辨識度很高。

Model K-EV的車尾也有著超強的進攻性,想必開到大街上回頭率一定很高。鋒利的線條勾勒出了豐富的層次感,與醒目的K字徽標相得益彰。

車尾頂部的懸空翼片與碳纖維導流板連為一體,科技感爆棚。

Model K-EV的尾燈使用了與前燈相同的豎長設計,三個LED發光單元緊密排列,層次分明。

從本次實拍的展車來看,車尾擴散器的裝飾效果要強於空氣動力學作用。不知在將來的量產車型上會不會得到保留?

編輯點評:觀致此次推出Model K-EV超級電動車,不僅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也向大家闡明了觀致品牌EV系列電動車的發展藍圖。將自主而又驚豔的外觀與出色的性能相結合,再兼顧充足的續航里程、高效的充電方式以及舒適的乘坐體驗,達到較為完美的平衡,這才是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

整車的非對稱設計不僅表現在車門上,也在車頂有所體現。其右側的凸起造型靈感源自戰鬥機座艙,同時也為主駕鷗翼車門的鉸鏈提供了藏身之處。

雖然相關法規要求量產車的後視鏡必須使用物理鏡面反射,但Model K-EV概念車還是大膽的使用了探頭式後視鏡。狹長犀利的設計不僅降低了整車風阻係數,還在視覺方面加分不少。

如果您覺得四門設計過於傳統,雙門設計又不夠便捷,那麼非對稱式三門設計則能達到完美的平衡。

Model K-EV的三個車門分別有著不同的開啟方式,其中主駕駛位元的鷗翼門與右後方的滑動門都很獨特,同時也方便了車內乘客的進出。

本次實拍的概念車裝配了尺寸為265/30 R22的米其林輪胎,雙五輻式輪圈使用了碳纖維翼片點綴,犀利美觀。

該車的碳纖維側裙上印有碩大的觀致品牌LOGO,辨識度很高。

Model K-EV的車尾也有著超強的進攻性,想必開到大街上回頭率一定很高。鋒利的線條勾勒出了豐富的層次感,與醒目的K字徽標相得益彰。

車尾頂部的懸空翼片與碳纖維導流板連為一體,科技感爆棚。

Model K-EV的尾燈使用了與前燈相同的豎長設計,三個LED發光單元緊密排列,層次分明。

從本次實拍的展車來看,車尾擴散器的裝飾效果要強於空氣動力學作用。不知在將來的量產車型上會不會得到保留?

編輯點評:觀致此次推出Model K-EV超級電動車,不僅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也向大家闡明了觀致品牌EV系列電動車的發展藍圖。將自主而又驚豔的外觀與出色的性能相結合,再兼顧充足的續航里程、高效的充電方式以及舒適的乘坐體驗,達到較為完美的平衡,這才是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