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高超音速武器何時才能實戰部署?美媒確認已進入倒計時

據美國“航空週刊”網站4月15日報導,中國很可能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測試首台組合迴圈高超音速發動機的原型機,

預計在2020年之前完成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發。今年3月份,中國舉行了高超音速技術討論會,吸引了全國範圍內的頂尖技術專家,這也是西方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中國高超音速飛行器技術成果,美國軍事專家認為,中國高超音速技術的進步比預想的要快得多。

美媒稱,雖然美國最早開始研發高超音速飛行器,但是近年來中俄在該領域的進步令人印象深刻,據美國國家科學院估計,中國很可能將在2020年部署首個高超音速武器作戰單位。2015年12月,中國首次進行了超燃衝壓發動機的飛行測試,相關的科學家獲得了最高航空科技精英獎——馮如獎。除此之外,

中國還在研究臨近空間飛行平臺,並且成功完成了首次試飛,飛行器達到了7馬赫的高速,在30公里的高空進行了飛行。按照中國的遠景計畫,最終目標是研製出類似美國X-37B的空天飛機,能夠在30-70公里的臨近空間高速機動。

美媒稱,中國的高超音速飛行器計畫動員了全國範圍的科研力量,

為了早日突破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實用化技術,中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希望能夠突破空氣動力學、熱環境、超燃衝壓發動機、氣體耦合機制和湍流效應、材料結構、耐高溫和智慧自主控制等技術,部分技術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中國科研人員突破了耐熱結構的製造工藝,發明出獨特的三維晶格複合結構,除了應用在高超音速飛行器上,
還將應用到新一代火箭和可重複使用的航天器上。在最關鍵的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上,中國也取得了突破,包括精確控制發動機姿態的控制系統,改善震顫邊界同時抑制震顫。

美媒稱,中國在高超音速飛行器技術上很可能已經走到了美國前列,舉例來說,2014年美國亞特蘭大的高超音速會議共發佈了89篇論文,而同期在中國廈門舉行的會議上卻發佈了347篇論文,其中272篇來自中國學者,

據統計,2011-2015年,共有1660篇高超音速技術學術論文發佈,其中中國佔據了38%,美國則佔據了25%,雖然光靠論文數量不能斷定中國的技術優勢,但這顯然是非常直觀的證據。

除了有眾多關注高超音速技術的科研人員,中國也有著充足的研發資源,據報導,中國已經建立了全球頂尖的JF12激波風洞,能夠測試各種高超音速飛行器,作為中國八大國家重大科研裝備項目之一,JF12風洞噴管直徑達到2.5米,可模擬25到40公里高空、5到9倍音速的高超音速飛行環境,最高溫度可達3000度,可完成100毫米的高超音速發動機測試,遠遠超過美國類似風洞的30毫秒,除此之外,中國還建造了能夠模擬4-7馬赫條件的風洞,可進行600毫秒的發動機測試。美媒稱,如果中國能夠按照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很可能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將高超音速飛行器實用化的國家。

據報導,中國已經建立了全球頂尖的JF12激波風洞,能夠測試各種高超音速飛行器,作為中國八大國家重大科研裝備項目之一,JF12風洞噴管直徑達到2.5米,可模擬25到40公里高空、5到9倍音速的高超音速飛行環境,最高溫度可達3000度,可完成100毫米的高超音速發動機測試,遠遠超過美國類似風洞的30毫秒,除此之外,中國還建造了能夠模擬4-7馬赫條件的風洞,可進行600毫秒的發動機測試。美媒稱,如果中國能夠按照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很可能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將高超音速飛行器實用化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