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既然特斯拉市值超過通用成為美國第一,為何還要給它補貼?

據雅虎網站報導,近日汽車業的一大新聞是特斯拉汽車公司的市值超過了通用汽車公司。這意味著獲得大量納稅人補貼的特斯拉已經比幾年前得到納稅人救助的通用更有價值了。

歡迎來到裙帶資本主義的世界。

上週一特斯拉的股價收于312.39美元,這意味著去年銷售總量不到8萬輛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的市值比每八周就賣出8萬輛雪佛蘭Silverado的通用還要高。不過,特斯拉的市值在上週二又低於通用汽車。

這說明了投資者的非理性繁榮嗎?還是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泡沫在電動汽車行業的重演?特斯拉的未來真的那麼明亮嗎?我們往往不想去糾正市場的智慧讓它重回正軌,

至少在長期趨勢中我們不會這樣做。

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特斯拉的增長潛力如何,當前這家公司都非常依賴于納稅人的支持。

每出售一輛特斯拉汽車(當總銷量在20萬輛以內時),美國聯邦納稅人都要向特斯拉補貼7500美元以降低成本。

許多州的納稅人甚至還要補貼多一些。在科羅拉多州,他們為特斯拉賣出的每輛車額外貢獻了5000美元,在加州,納稅人需要額外補貼2500美元。

《洛杉磯時報》在兩年前抨擊這一補貼時,發現特斯拉的買家已經獲得了超過2.84億美元的聯邦稅收優惠和超過3800萬美元的加州退稅優惠。那還是在特斯拉銷量突升的2016年之前的情況。

當然特斯拉不止收穫了納稅人的補貼。特斯拉還通過向加州和其他六個州的汽車製造商們出售環境排放積分獲得了數億美元的收入,

這些製造商因無法達到各州的“零排放”銷售指標而不得不與特斯拉作此交易。

此外,內華達州還增加了13億美元的激勵措施,以說服特斯拉在里諾市附近建造龐大的電池工廠。

而且這還不包括電動汽車的車主不用向公路信託基金付費的事實——該基金根據每加侖汽油稅收費,

用於道路建設和維護。

在失去這些納稅人的慷慨解囊的幫助下,特斯拉是否能夠生存下來並不完全清楚。汽車產業情報公司Edmunds縱觀整個電動汽車市場,它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沒有聯邦和州政府的稅收抵免,那麼“這個市場可能會崩潰”。

作為證據,Edmunds指出喬治亞州的電動汽車銷售在2015年取消了5000美元的稅收抵免後立即下滑了80%以上。不過由於當時只銷售豪華電動汽車,買家仍然可以得到7500美元的聯邦補貼,

因此它的銷量只受到了很小的影響。

無論這些補貼對特斯拉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納稅人都沒有理由繼續補貼由特斯拉或任何其他汽車公司生產的電動汽車。

首先,這些納稅人的補貼只不過是為富人提供的福利。據美國國民經濟調查局的一項研究發現,90%的電動汽車補貼都給了那些資產淨值前20%的家庭。

其次,電動汽車的環保效益被大大高估。

雖然電動汽車在路上可能能夠實現“零排放”,但當你觀察整個產業鏈對環境的影響時,你會發現電動汽車幾乎沒有比老舊的內燃機汽車更加環保。例如,開採材料來製造鋰離子電池就是一件非常污染環境的事情,而電池充電時的電力最有可能來自採用煤或其他化石燃料的發電廠。

根據Arthur D. Little的分析,即便一輛中型電動汽車能夠持續使用20年和跑上十五萬英里,它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也僅比同類燃氣動力汽車少19%。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對富人來說是很大一筆福利,但卻沒有帶來多少環境效益。

況且傳統的汽車製造商並非沒有得到政府的幫助。據美國財政部的資料,納稅人為救助通用汽車公司貢獻的資金達到113億美元。因此,為這個行業增加更多的裙帶資本主義並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擺脫各種形式的企業福利。如果這意味著讓特斯拉的市值回歸到“地球表面”,那麼也沒問題。

雖然電動汽車在路上可能能夠實現“零排放”,但當你觀察整個產業鏈對環境的影響時,你會發現電動汽車幾乎沒有比老舊的內燃機汽車更加環保。例如,開採材料來製造鋰離子電池就是一件非常污染環境的事情,而電池充電時的電力最有可能來自採用煤或其他化石燃料的發電廠。

根據Arthur D. Little的分析,即便一輛中型電動汽車能夠持續使用20年和跑上十五萬英里,它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也僅比同類燃氣動力汽車少19%。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對富人來說是很大一筆福利,但卻沒有帶來多少環境效益。

況且傳統的汽車製造商並非沒有得到政府的幫助。據美國財政部的資料,納稅人為救助通用汽車公司貢獻的資金達到113億美元。因此,為這個行業增加更多的裙帶資本主義並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擺脫各種形式的企業福利。如果這意味著讓特斯拉的市值回歸到“地球表面”,那麼也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