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動與智慧齊飛,黑科技綜合體特斯拉與傳統汽車巨頭背後的較量

新財富APP(www.ikuyu.cn), 溝通資本與分析師的橋樑,提供有深度的見解

作者 海通證券 鄧學

特斯拉:黑科技綜合體

特斯拉是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領導者,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程度領先傳統汽車廠商5~7年,量產車型ModelS和ModelX融合諸多黑科技,並不斷自我革新,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電動化:成本更低、續航更長

動力電池系統:採用21700替代18650

特斯拉已量產2款車型,ModelS和ModelX,均採用松下18650圓柱電芯,系統能量密度約為250Wh/kg,成本低於1300元/kWh。

即將上市的Model3將採用21700圓柱電芯,單體容量提升36%,系統能量密度超過300Wh/kg,成本低至900元/kWh,預計2020年成本降至700元/kWh。電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主要得益於負極材料在人造石墨中加入10%的矽基材料。

全新21700電池由特斯拉和松下共同打造,在位於內華達州的Gigafactory工廠生產,將於2017年二季度量產配套Model3。超級工廠將於2018年完成二期建設,

屆時將具備年產35GWh的鋰電池單體和50GWh鋰電池系統的能力,大約足夠配套50萬輛新能源汽車。2017年,特斯拉表示未來會建造至少三座Gigafactory,我們預計2020年將具備超過70GWh產能。

電機系統:有望嘗試永磁同步電機

目前,特斯拉ModelS和ModelX的電機均為交流非同步感應電機,

高速區間的效率更好,與兩款車型的跑車定位相吻合。為提升效率,特斯拉採用純銅轉子替代鋁轉子,能量利用效率接近永磁同步電機。

相比較而言,永磁同步電機在低速、高扭矩的場景下更有優勢,適合於城市家庭用車,並且功率密度大,體積優勢明顯,成本不相上下。

我們認為非同步感應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是互補關係,分別適用於不同的車型。隨著特斯拉產品陣容不斷豐富,

有望在Model3上嘗試永磁同步技術路線。

智能化:硬體佈局已完成

特斯拉於2016年10月發佈Autopilot2.0,硬體支援全自動駕駛功能,並宣佈將配備所有的車型,

包括Model3。

新系統包含8個攝像頭,覆蓋360°可視範圍,監控距離最遠可達250米;12個超聲波感測器,探測和傳感的距離接近上一代的兩倍;增強版前臵雷達通過冗餘波長提供更豐富的資料,可以穿越大雨、霧、灰塵,甚至前方車輛。

為了更好地使用這些資料,車輛搭載了比上一代運算能力快40倍的處理器,運行基於深度神經網路研發的視覺系統、超聲波與雷達系統軟體。

2017年一季度,特斯拉推送了基於Autopilot2.0的系統軟體版本更新V8.1,全新控制演算法融合全新硬體資料,自動駕駛安全性將更好。

V8.1主要變化:Autosteer速度上限由55英里/小時提升到80英里/小時;開放AutoLaneChange功能;增加LaneDepartureWarning功能,開放Summon功能。

網聯化:加速演算法反覆運算

特斯拉通過空中升級(OTA)更新車載系統軟體,第一時間將新功能、新特性推送給車主,如地圖更新、線上音樂、Autopilot,極大地改善用車體驗。同時,車聯網使每輛汽車都成為資料獲取樣本,加速更新高精度地圖、反覆運算人工智慧演算法。

截至2016年6月,特斯拉汽車消耗電池總電量達到7.5GWh,具體的行駛工況,以及對應的電池充放電強度,都被記錄下來,並回到特斯拉伺服器上,將有助於研發汽車和儲能系統之間的能量轉移技術。

截至2016年6月,特斯拉已經累計獲得超過7.8億英里的駕駛資料,其中AutoPilot啟動狀態1.3億英里。相比較而言,Google擁有50輛原型車,每週更新2.5萬英里資料。

我們估計到 2020 年全球將有大約250 萬輛特斯拉電動車上路,資料搜集效率將成指數級增長,快速的演算法反覆運算、豐富的路試經驗將推動特斯拉成為率先量產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

特斯拉的啟示:揚長避短,突出差異化

特斯拉2016年銷售整車7.6萬輛,同比增速超過50%,2017年Model3將量產,一季度銷量2.5萬輛,全年銷量15~20萬輛,2018年Model3訂單集中交付,全年將達到50萬輛,2020年有望突破100萬輛,並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公司。

2016年特斯拉銷量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比亞迪。如果剔除補貼環境,特斯拉銷量全球最高;與價位燃油車相比,如寶馬7系、賓士S級,全球銷量同處10萬量級。

特斯拉是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與傳統OEM巨頭相比,口碑、管道等方面均處劣勢,但憑藉出色的產品定位、設計和品牌行銷,揚長避短,與燃油車差異化競爭,主打科技賣點,深得豪華車用戶青睞。

1、續航超過500公里,充電30分鐘支持270公里,大幅削弱消費者里程憂慮;

2、百公里加速5秒左右,動力性更勝一籌;

3、配備具有全自動駕駛功能的硬體,Autosteer智慧化程度大幅領先;

4、17英寸超大觸控式螢幕、數位化組合儀錶盤,顛覆傳統人車交互體驗。

5、通過OTA"空中升級"定期獲得新的特性和功能,車聯網應用超前。

傳統OEM:新能源車型密集上市,2020年迎質變

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車的先鋒,領跑行業;大眾、通用等傳統汽車巨頭是主力,緊隨其後。

大眾集團經歷“尾氣門”之後,戰略重心加速向新能源轉移,2016年5月提出2025戰略,代表傳統汽車企業基本完成切換和準備工作,開始跑步追趕特斯拉,全球第二輪新能源汽車浪潮即將啟動。

2020年,基於電動車平臺的全新車型將上市銷售,動力性、空間尺寸、智慧化程度都將超越汽油車,售價有望與汽油車相當,新能源汽車推廣將迎來質變。

大眾提提2025戰略,搶佔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

2016年5月,德國大眾集團提出2025戰略:2020年前投放新能源車型20款,2025年前投放純電動車型30款,2025年全球目標銷量200~300萬輛,占總銷量的比例20~25%,並計畫投資100億歐元海外新建電池工廠。

德國大眾集團從平臺、車型、電池等多方面著手,確保2025年達成戰略目標。同時,德國聯邦政府於2016年5月通過總額為12億歐元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培育個人消費市場。

平臺戰略:大眾於2015年10月宣佈開始研發MEB模組化生產平臺,適用於純電動條件下續航里程達250公里至500公里的緊湊型轎車和輕型商用車,研發工作計畫於2019年完成,全新電動汽車內部空間將有所增加,內部配臵可大幅升級,BUDD-econcept概念車將成首款車型。

車型規劃:大眾集團目前擁有3款純電動汽車(VW e-Up、VW e-Golf、Audi R8e-tron)和6款插電混車型(VW Golf GTE、 Passat GTE、Audi A3 Sportback e-tron、Q7 e-tron quattro、Porsche Panamera S E-Hybrid and Cayenne S E-Hybrid),計畫到2020年擴充至20款,其中15款將引進至中國市場。

產能:根據網易汽車報導,目前大眾新能源車型產能7.5萬台,為滿足潛在消費需求,正計畫將歐洲三大工廠的產能翻倍至15萬台。根據搜狐汽車報導,中國市場方面,大眾佛山工廠二期將於2017年二季度投產,產能擴至60萬輛,大眾e-Golf和奧迪A3e-tron有望國產,同時奧迪A6Le-tron將於一汽大眾長春工廠生產。

電池工廠:據鳳凰財經報導,大眾將斥資100億歐元新建大型電池工廠,在電動汽車研發和製造方面獲得領先優勢。

大眾集團2016年中國總銷量高達398萬輛,銷量基數大帶來空前的NEV積分壓力,2020年前將在華導入15款新能源車型,2020年目標銷量40萬輛,並計畫於2020年引入純電動MEB平臺,2025年目標銷量達到150萬輛。

以2016年的銷量為基準,大眾集團若要在華完成NEV積分考核,需分別於2018年、2019年、2020年至少銷售7.1萬輛、9.5萬輛、12.0萬輛新能源汽車。

1、假設全部生產350km以上EV(單車積分5),2018~2020年目標銷量分別為7.1、9.5、12.0萬輛。

2、假設全部生產PHEV(單車積分2),2018~2020年銷量目標分別為17.9、23.6、30.0萬輛。

傳統汽車巨頭發力,爆款車型概率大增

目前,全球傳統汽車巨頭均已提出各自的新能源戰略,如果戰略目標均兌現,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約6~8%,對應銷量600~800萬輛,2025年滲透率20%,對應銷量2000萬輛以上。

從時間節點看,2017年將有大約40款新能源車型上市,覆蓋乘用車所有細分市場,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出現類似特斯拉Model3的爆款車型概率大增。其中,超過20款車型將國產。2020年,第二代新能源車型以及基於全新電動車平臺開發的車型將陸續量產,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個人消費市場有望大爆發。

從規劃目標看,德系和歐系較激進,尤其重視中國市場,2017年開始大力投放新車型,新能源動力系統將陸續國產化;日韓系中,豐田、本田、現代以混動技術為主導,逐步向PHEV過渡,EV占比較少,日產主推EV,國內佈局相對遲緩。

國內市場:政策定調行業走向,目標200萬輛

十二五期間,政府補貼是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前行的原動力,頗見成效,培育出像比亞迪、CATL等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龍頭公司,但少數細分市場由於補貼偏高,導致出現騙補現象,行業野蠻生長。

十三五期間,政府補貼趨於合理,並將逐步退出,同時構建技術壁壘,淘汰落後產能,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力,啟動個人消費市場,完成2020年200萬輛產銷目標。

NEV積分指引銷量

2016年9月,工信部公告了《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建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管理的長效機制。

2018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假設2020年國內汽車銷量3000萬輛,對應新能源積分360萬,根據不同車型的積分標準,對應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區間為72萬~180萬。

對於國內乘用車企業,每100萬銷量,對應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介於2.4萬~6萬輛。

根據NEV積分要求,反向推算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020年125萬輛可達標,滲透率4%,對應NEV積分362.5萬分。其中純電動車型75萬輛,插電混車型50萬輛。

乘用車拉動增長,高端和低端是主力

十二五期間,新能源乘用車在一線城市推廣取得顯著進展,滲透率不到2%;新能源客車的滲透率大幅提升,其中公車滲透率接近80%;電動專用車小批量投放市場。

十三五期間,新能源乘用車將逐步撬動個人消費市場,有望保持年均40%左右的銷量增速,2020年銷量接近160萬輛,滲透率約6.4%;新能源客車預計2020年銷量18萬輛,滲透率達到65%;電動專用車將在快遞、物流行業迅速推廣,預計2020年銷量20萬輛。

新能源乘用車產業鏈是三個細分市場中增速最高、空間最大、確定性最強的板塊,符合國家產業升級的趨勢,將是未來重點扶持的子行業。

根據特斯拉的啟示,新能源乘用車揚長避短,在部分細分市場具備比較優勢,吸引對續駛里程或者價格不敏感的購車人群。

1、A00級:替代A00汽油車和低速電動車,銷售三到五線城市,預計2017年銷量25萬輛,2020年60萬輛。

A00級車用戶,如比亞迪F0、長安奔奔,出行半徑小,用車成本敏感,2015年銷量20萬輛;同級別純電動車價格相當,用車成本更低,已開始大量替代,2016年前5大暢銷車型中,已有3款純電動汽車,分別為眾泰雲100、眾泰E200和奇瑞eQ,預計2020年電動車滲透率達到70%,對應銷量約10萬輛。

低速電動車、電動三輪車解決三至五線城市以及郊縣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日行駛里程短,空間要求低,2016年銷量估計突破100萬輛。低速電動車品質較差,用車體驗不佳,向電動汽車升級是大勢所趨,預計2020年滲透率達到35%,對應銷量約40萬輛。

我們認為以上兩類用戶是A00級電動車的主力消費群體,預計2017年銷量20萬輛,2020年銷量50萬輛。

2、A0級/A級:主要市場為全國各級城市的計程車、分時租賃市場,預計2017年銷量5萬輛,2020年26萬輛。

截至2015年末,我國計程車保有量約110萬輛,假設7年報廢,每年採購量約16萬輛。目前,電動出租每年採購約8000台,滲透率僅5%。深圳、北京、太原等地積極推廣電動車,到2020年將有更多城市加入,年銷量有望達到6.4萬輛,滲透率達到40%。

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有效彌補城市出行方式,經濟性、舒適性兼備,目前正進入異地擴張階段,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積極推進,根據環球車享、盼達用車等的戰略規劃,估計到2020年將投入20萬輛電動汽車,累計車隊規模有望達到80萬。

3、B級及以上:主要銷售區域為一、二線城市,預計到2020年銷量36萬輛;B級車用戶價格不敏感、空間訴求以及里程訴求較強,新能源車型配臵高、科技感強,尤其限購城市給予牌照優惠(10萬元),將成為購車者的重要選擇。

目前,全國有8個城市限購,北京、上海、廣州、貴陽、石家莊、天津、杭州、深圳,每年發放牌照約75萬張,考慮到青島、南京等多個城市可能出臺限購政策,我們估計到2020年限牌城市牌照數量超過120萬張,新能源牌照比例約為30%,對應銷量36萬輛。

零部件:中高端產品需求旺盛

國內消費者需要高品質的新能源車型,大眾、通用,包括特斯拉將大面積國產化,自主龍頭同樣需要提升產品力,力求參與主流市場競爭,雙方均對供應商產品和技術升級提出較高要求,以三元動力電池為代表的中高端核心零部件需求旺盛,為本土優質供應商提供重大發展機遇。

大眾、通用、特斯拉新能源戰略落地,將篩選並培育提升上游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未來有望進入全球供應體系,逐步成為全球龍頭。

特斯拉供應鏈

特斯拉超強的產品力需要零部件供應商的支援:

鋰電池:採用松下18650電池,2017年隨著Model3上市,將逐步切換21700電池,能量密度提升30%,成本下降30%;

ADAS:採用Mobileye視覺處理技術,下一代車型供應商切換成博世,視覺和毫米波雷達深度融合;

座艙電子:TPK、JDI提供液晶顯示,Nvidia提供GPU處理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和全液晶儀錶圖像資訊;

傳統零部件:包括博世、大陸、蒂森克虜伯等全球零部件巨頭提供產品和服務。

特斯拉銷量100萬輛時,產生的銷售收入約為400億美元。產業鏈中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細分領域主要有: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單體、電池正極材料、電機控制器、IGBT、驅動電機、車載資訊系統、輕量化車身。

規模介於5億美元和10億美元之間的細分領域主要有電池隔膜、毫米波雷達、照明系統、座椅系統、視覺運算處理晶片;

規模介於3億美元和5億美元之間的細分領域主要有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池負極材料、電控制動系統、驅動電機定子、空調系統、攝像頭、觸控式螢幕。

國內中高端零部件需求旺盛

三元動力電池

2016年,動力鋰電池出貨量28.0Gwh,其中磷酸鐵鋰占比72.5%,主因電動客車禁用三元動力電池,同時比亞迪的乘用車也採用磷酸鐵鋰電池。

2017年開始,補貼政策調整主要針對動力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超過一定標準,將獲額外財政補貼。目前三元動力電池的價格較鐵鋰低10%左右,能量密度以及能量密度的上限均優於磷酸鐵鋰,因此三元電池正成為新能源乘用車和專用車的首選電池類型,磷酸鐵鋰則主要集中在客車領域。

我們預計2017年動力電池需求量36.5Gwh,三元12.6Gwh,同比增長100%,占比34.4%;到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需求量為99.1GWh,其中三元需求73.9Gwh,占比74.6%,年均複合增速約85%。

假設2017年三元、鐵鋰動力電池系統均價分別為1.7元/Wh、1.8元/Wh,到2020年分別降至1.0元/Wh、1.2元/Wh,則2002年動力電池的市場空間為1090億元,其中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BMS、熱管理系統、電氣系統、機械系統的市場空間分別為172億元、54億元、90億元、59億元、35億元、38億元、97億元、56億元。

ADAS系統

目前ADAS在乘用車配臵的滲透率不足10%,隨著汽車主被動安全要求不斷提高,ADAS單項或多項功能在新車型中配臵率將快速提升,攝像頭、雷達等傳感設備需求旺盛。

根據裡特諮詢的預測,到2020年LDW、AEB、BSD全球滲透率將超過40%,對應車載攝像頭(前視)、毫米波雷達(77GHz)需求量為5000萬隻,對應市場空間分別為500億元、350億元(均包含控制器)。

座艙電子

汽車座艙電子系統主要包括儀錶、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包括中控、副駕駛及後排)、Telematics模組、抬頭顯示、流媒體後視鏡,是人-車交互的中樞,代表整車智能化水準,座艙智慧化路徑類似手機智能化,車載智慧硬體不僅數量增加,單價提升,同時將衍生出軟體發展和服務市場,市場空間巨大。

硬體層面,傳統儀錶→全液晶儀錶,傳統中控→大尺寸觸摸中控,新增HUD、車聯網模組、副駕駛以及後排娛樂系統,我們估計成本將增加一倍以上,由2000元左右升至4000元以上。

根據偉世通公司的預測,未來5年全球整車銷售增長率大概每年3%左右,而座艙電子行業的增長速度將達到8%,到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高達432億美元,其中高端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高端儀錶、Telamatics模組以及集成式HUD的年均增速均在30%以上。

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高端化趨勢明顯,且正處高速發展期。根據易觀智庫的資料 ,2016上半年國內前裝車載導航出貨量228萬套,滲透率20.6%,同比增長43.2%。我們估計2016年全球高端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滲透率約5%,出貨量350萬套左右,主要集中在豪華品牌車型、大眾品牌的旗艦車型以及新能源車型,對應市場空間100億元,到2020年滲透率將達到30%,市場空間約4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42%。

目前全液晶儀錶主要在豪華品牌和新能源汽車上出現,通常為換代或首發車型,如新一代寶馬7系、新一代賓士E級、比亞迪唐、雪佛蘭Volt,成本1500~2500元左右,我們估計2016年全球出貨量約150萬套,滲透率約為2%,對應市場空間約30億元,未來5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以及傳統汽車不斷向下滲透,到2020年全球出貨量將超過1500萬套,滲透率約20%,對應市場規模220億元,年均複合增速65%。

Telematics模組根據具體的功能和性能差異,成本浮動區間為1000~2000元。我們估計2016年全球前裝車聯網滲透率約為10%,對應市場空間約105億元,到2020年車聯網滲透率有望提升至50%,對應市場空間350億元,年均複合增速35%。

投資建議

2017年新能源汽車投資兩條主線,一是中國3~5線消費推動A00級純電動爆發擴張,替代低速電動、電動自行車、老人代步車;第二是“特斯拉”高端產業鏈,新能源汽車1%到3%的滲透花去五年的猶豫時間,而3%-15%將會快速實現,大眾、通用等汽車巨頭主動導入新能源汽車,供給端全面打開,爆款車型概率大增。同時,大眾、通用、特斯拉新能源戰略落地,將篩選並培育提升上游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未來有望進入全球供應體系,逐步成為全球龍頭。

整車

江淮汽車

大眾發佈2025戰略,搶佔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是全球公認的未來發展方向,我們估計2020年全球銷量600~800萬輛,整車廠新一輪競賽已經開始。中國將實施碳配額政策,強制推廣新能源汽車,目標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合資龍頭銷量基數高,指標完成壓力大。大眾集團尾氣門之後提出2025戰略,到2020年新能源車型將增至20款,其中15款引進中國,2020年中國目標銷量40萬,2025年150萬,上汽大眾、一汽大眾、江淮大眾三家合資公司共同承擔。

江淮大眾主推經濟型純電動汽車,2020年銷量10萬輛。江淮大眾將合作生產經濟型純電動汽車,前期利用江淮的經驗、技術平臺、供應商,儘快推出產品,搶佔市場,預計首款車型2018年上市,第二款車型2019年上市,2020年合計銷量10萬輛。

江淮+大眾可媲美福特“1515”計畫。2011年,福特實施“1515”計畫,造就未來5年長安福特和長安自主的騰飛。江淮與大眾合資合作新能源汽車存在多個契合點,有望複製長安汽車的輝煌。1、小型純電動是重點合作領域,合資公司不僅有助於大眾緩解國內碳配額壓力,同時將貢獻豐厚投資收益;2、江淮自主將通過合資公司升級產品開發、品質管制、供應鏈管理體系,提升產品品質,向全球一流新能源企業靠攏;3、大眾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將全面國產化,江淮上游核心企業有望進入江淮大眾配套體系,進而向特斯拉和其他外資品牌供貨,逐步培育成為行業龍頭。

推出股權激勵,體現靈活決策機制。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畫,規模總股本的1%,共1885萬股,行權價格12.42元/股。分三年期實施,目標2018-2020年淨利潤年均增速不低於10%,ROE不低於6%,淨利潤增速和ROE不低於行業75分位。我們認為公司是安徽國企改革標杆,機制和決策充分靈活,與大眾和蔚來汽車快速合作,將成新能源汽車革新的載體,重大拐點出現,長期價值開始凸顯。

盈利預測。我們認為江淮有望成為大眾純電平臺合資企業,成為最純的新能源汽車標的,2016年實現EPS0.61元,預計17-18年EPS為0.78元/1.04元。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車銷量不及預期。

金馬股份

陸眾泰汽車資產注入獲得證監會批文,乘用車新龍頭正式登陸A股。募資20億投研發,提升核心競爭力,快速逼近自主第一梯隊。

微/小型純電動車替代低速電動、三輪車,反應3~5線真實消費需求,16年銷量超100萬輛,預計2020年替代40萬輛,空間巨大。眾泰擁有雲100、E200、E30,產品陣容強大,16年銷售2.8萬輛,17年Q1超5000輛,預計全年5萬輛,龍頭規模、品牌優勢逐步確立。

SR9自動變速器產能瓶頸明顯緩解,估計3月銷量超4000台,,4、、5月份迅速攀升。到2017年底,眾泰將擁有SR9、T700、大邁X7三款中型SUV,平均售價14萬元左右,估計三款車合計穩態月銷約18,000台,產品結構持續升級。

盈利預測。公司積極擁抱新能源,受益新能源乘用車板塊高成長,2016年實現EPS0.16元,預計2017-2019年EPS分別為1.04元、1.53元、1.84元。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車銷量不及預期。

零部件

得潤電子

OBC力爭全球龍頭,18年開始訂單集中交付。OBC是電動汽車核心部件,單車價值約4000元,公司相繼獲得寶馬i3、PSA全球新能源平臺、上汽、東風以及南北大眾OBC專案訂單,我們估計2020年Meta全球出貨量有望超過60萬套,對應市場份額10%,躋身全球前列。2018年開始,OBC訂單開始集中交付,我們估計18年將產生營業收入6.8億元,貢獻淨利潤約6800萬元,2020年淨利潤有望突破3.5億元。

科世得潤中高端汽車線束開始放量。科世得潤已獲得一汽大眾、北京賓士等中高端汽車線束訂單,擁有江門和長春兩個工廠,2015年配套奧迪A3,2016年供貨奧迪A4L、高爾夫A7,2017年北京賓士專案落地、天津工廠投產,2018年將迎來一汽大眾產品投放大年,有望配套多款車型,我們估計營收將突破20億元,貢獻淨利潤超過2億元。

TypeC連接器國內市場領先,有望參與全球競爭。公司TypeC連接器競爭力突出,已批量供貨國內主要消費電子廠商,17年營收規模有望突破10億元,同時,公司積極競標全球消費電子巨頭,17年有望取得突破,帶來全新的業績增長點。

定增過會,雙飛並表顯著增厚業績。公司發佈公告定增收購柳州雙飛60%股權獲得證監會通過,考慮到雙飛盈利能力較強,並且17年、18年、19年業績承諾分別為1.2億元、1.4億元、1.6億元,我們認為並表將進一步擴大汽車線束業務版圖,顯著增厚經營業績。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精鍛科技

中國零部件崛起已成趨勢,精鍛細分龍頭攘內安外全球擴張。受益全球出口、消費升級、供給升級拉動,全球競爭進入收穫期;競爭對手或破產或被並購,公司份額加速擴張。

利當前,內生強勁外延可期。根據2016年業績快報,公司2016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增長28.14%、34.73%。(1)國外市場格局變化,為公司海外繼續擴張提供契機;國內合資外資加速國產化和自主品牌加速自製化,為主業快速增長提供保障。(2)公司內生強勁,外延同樣出色,節能產品VVT中長期亮點。隨著油耗標準持續提升,節能VVT產品快速增長,根據我們預測,2020年中國VVT市場空間預計150億,進口替代空間廣闊,將成為公司中長期新的增長亮點。

惠長遠,公司進入高端電動供應鏈。公司通過兩個方面進行橫向擴展,一是傳統差速齒輪進行產品結構升級,擴大電動差速器齒輪業務;二是拓展其他精鍛件品類,包括變速箱軸、電機軸等。(1)電動差速器齒輪業務2016年1-9月已實現銷售收入1.06億元,預計全年實現1.5億元。公司產品面向美國和東南亞出口,最終客戶包括豐田、JEEP、福特等國際一流汽車廠商;(2)公司積極佈局高附加值高壁壘電機軸。公司已經獲得美國克萊斯勒電動汽車電機軸訂單,目前1項中央電機軸新品專案得到了客戶的定點配套提名,我們預計未來有可能成為特斯拉的供應商。2016年三季度,公司有2項新能源純電動車的電橋小總成新品項目和1項中央電機軸新品專案得到了客戶的定點配套提名。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中鼎股份

主業已成霸主,穩健增長引擎。公司主營業務是汽車非輪胎橡膠,如密封件、減震件、降噪件等,下游應用豐富、需求旺盛,公司通過持續海外並購的方式,切入高端、特種等供應鏈,自2010年起,已逐步進入福特CD4、賓士C、大眾MQB、寶馬、通用、富豪等全球平臺的採購體系。KACO、WEGU特種膠技術領先(高端氟/矽膠),預計未來生產線引入國內將貢獻利潤。

收購Tristone,加碼新能源汽車佈局。公司2017年3月7日公告,完成Tristone股權收購。Tristone於2011年佈局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動機冷卻系列產品和新能源汽車電池冷卻系列產品在混合動力汽車及純電動汽車上應用廣泛,且每年保持約30%的增長。2016年Tristone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的銷售額約占總銷售額的1/3,其中新能源汽車電池冷卻系列產品占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銷售額比例約為17%。

收購AMK,佈局智能汽車。公司6月7日公告,全資子公司中鼎歐洲與德國AMK簽署《股權轉讓協定》,中鼎歐洲擬收購德國AMK的100%股權,交易對價1.3億歐元。AMK主營伺服電機、駕駛輔助、底盤電控系統,是行業內領先的供應商,其中汽車業務占比70%、配套特斯拉、賓士、寶馬、捷豹、路虎、富豪等豪華及中高端品牌。AMK擁有的伺服電機驅動技術、電池控制技術等,在近五十年內都處於行業領先地位,預計未來也有望保持優勢、持續引領技術變革。

實施大範圍股權激勵,要求業績持續快速增長。2016年8月,公司股權激勵授予,首次授予激勵物件共591人,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1865.65萬股。激勵物件包括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和核心業務(技術)人員,激勵範圍廣,有助於進一步理順公司內部利益。此次股權激勵解鎖條件為2016-2018淨利潤增長率(以2015年為基礎)為20%、40%、60%,公司通過內生+外延過去常年保持30%的淨利潤增速。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寧波華翔

主業客戶優質,經營穩健。公司主營汽車內外飾件、金屬衝壓件和汽車電子等產品,產品主要配套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以及德國寶馬等公司的部分車型,公司桃木飾條市占率超過50%,也是國內第二大後視境生產企業,經營狀況穩健。

定增加碼輕量化和汽車電子。。2016年12月10日,公司公告以底價21.4元/股發行不超過1.18億股,募集資金25億元,擬分別投資19.8、1.8億元用於輕量化和汽車電子業務。增發完成後,公司淨資產規模有望大幅增加,並且改善財務情況,增強外延並購實力,公司後續在輕量化、汽車電子等新領域有望加快發展。此外,公司控股股東承諾將通過甯波峰梅出資不少於2.5億元認購本次增發至少10%的股份。控股股東積極參與本次定增,彰顯對公司後續發展的信心。

收購勞倫斯,解決同業競爭問題。現金收購方式,購買寧波勞倫斯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3億元,2016/17/18/19年業績承諾為1.30/1.24/1.69/1.97億元。寧波勞倫斯主要產品為真木汽車內飾件及鋁制汽車內飾件,主要客戶包括捷豹、路虎、奧迪、富豪、特斯拉、福特、通用等,與上市公司存在同業競爭問題。

NEC是特斯拉鋁飾條供應商。美國北方刻印公司是寧波勞倫斯的全資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汽車鋁飾條供應商,已配套特斯拉ModelS和ModelX,單車價值約50~100美元。特斯拉銷售放量,將帶動公司業績增長。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滄州明珠

公司是國內隔膜龍頭,幹法毛利率高於行業平均,濕法正處量、利齊升期。(1)公司幹法隔膜出貨量穩定約1億平米/年,工藝領先、且具規模優勢,推動盈利能力超越行業平均水準;(2)新能源乘用車及專用車產銷高增長、未來空間大,帶動濕法隔膜需求旺盛;公司首條濕法產線2500萬平經1年調試已達產,並實現主流客戶導入,2017年我們預測公司新增產能可達9500萬平米、預計下半年達產,出貨量有望快速增長;同時,濕法良率和塗覆比例的提升,將明顯優化產品結構,強化盈利能力,最終實現量、利雙升。

BOPA膜需求旺盛,盈利能力維持高位。BOPA膜受益供給收縮,自2016年初起價格持續走高,已從2萬元/噸提升至近峰值4.4萬元/噸;行業短期需求旺盛、暫無大批新產能投放,近期3月中下旬價格小幅回檔至3.8萬元/噸,但原材料價格同步下降,綜合價差僅小幅縮減、盈利能力仍維持高位。

看好公司PE管材業務受益雄安新區建設需求、京津冀煤改氣、十三五PPP項目等拉動,具有明顯超預期空間。PE管材是公司三大主業之一,收入占比達56%,近年來受國內能源結構升級(天然氣消費提升)、京津冀煤改氣等帶動,毛利已從21%提升至23%。我們認為,未來3~5年“十三五”萬億級別PPP專案持續投放、複合河北本地雄安大區快速崛起,將為公司PE管材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看好盈利持續增長。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宏發股份

繼電器份額持續提升,特別是汽車繼電器、新能源汽車直流繼電器。公司繼電器全球市占率第二(12.5%),汽車繼電器市占率6%,在通用及國內主流車企拓展順利,競爭對手收縮產能&國內主流廠商產銷快速增長將拉動業務30%左右增長;新能源汽車直流繼電器預計17年預計仍能翻倍。

繼電器先進的設計、模具、製造等工藝積累下的產品線延伸,將推動公司步入發展新高度。公司擁有氧工業連接器、真空滅弧室、氧感測器、真空泵、電容、車用電器盒等一眾壁壘較高的產品,其中電容、車用電器盒已獲得訂單,氧感測器、真空泵也會在2017年開始逐步銷售。技術對標國際一流水準,目前主要壁壘在市場端,經過一定時間的驗證和認可後,這些業務都有望為公司發展注入極大動力。

低壓電器:經營思路調整有望推動業務提速。公司產品定位高端,業務仍在快速增長,經營、銷售思路的調整將給業務帶來很大增量,長久看,具備成長為另一個“繼電器”產業的空間。

特斯拉繼電器供應商。新能源汽車單車平均需求高壓直流繼電器在5-6個,我們預計宏發股份將主要供應3個左右的主繼電器,單車價值預計在500元左右。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聯創電子

聯創電子是A股稀缺高端光學鏡頭標的,具備大立光的成功基因與背景條件。聯創電子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運動相機高清鏡頭供應商,是全球範圍內少數掌握高清光學鏡頭研發和加工技術的企業之一,在A股市場具有稀缺性。聯創電子具備成為“A股大立光”的潛質基因和背景條件:1)技術領先與品質保證;2)提前佈局新技術,卡位新領域;3)一體化產業鏈優勢;4)綁定大客戶,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5)成本優勢明顯;6)下游市場開始爆發。

聯創電子確立未來三大戰略方向,目標定位準確。1)快速做大做強光學鏡頭業務,並向手機鏡頭和模組領域延伸。公司6000萬顆高圖元手機鏡頭專案開始量產,即將投資6000萬顆高圖元手機攝像模組項目,同時擬投資2000萬元增資深圳卓銳通,擴充產能到年產4000萬顆手機攝像模組;2)統籌觸控顯示產業群,積極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和市場,借助韓國美法思平臺成功打入三星供應鏈。投資設立重慶聯創電子子公司,投資年產8000萬片新型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產業化專案;3)牽頭成立積體電路投資基金,與韓國知名IC企業合資建設IC項目,佈局半導體業務,形成一體化的產業鏈優勢。

光學鏡頭下游應用市場遍地開花,公司多點佈局初見成效。公司完成車載魚眼鏡頭的研發,各項指標達到預期要求,開始向福雲科技等供應車載攝像頭產品;公司在高空無人機航拍方面具備技術積累,研製出的無人機鏡頭和模組已得到國際著名無人機公司認可,正大力拓展應用;已經按美國客戶要求開發出VR鏡頭產品,預計2016年下半年形成量產;為美國Ambarella開發IP相機鏡頭,目前正與國內視頻監控龍頭海康威視在鏡頭方面進行合作;在警用執法記錄儀、手機外掛鏡頭、投影儀等新領域均形成一定規模的出貨。

特斯拉車載攝像頭鏡頭供應商。公司2016年車載鏡頭產品成功通過特斯拉的認證,將作為主力供應商為其供應新車環視鏡頭和車內駕駛員疲勞檢測鏡頭。特斯拉Autopilot2將配備8枚車載攝像頭,有效拉動公司出貨量,推升業績增長。

盈利預測。聯創電子目前是全球範圍內少數掌握高清光學鏡頭研發和加工技術的企業之一,在A股市場具有稀缺性,具有較大投資價值,2016年實現EPS0.36元,預計17年EPS為0.75元。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長信科技

手機觸控等傳統主業快速成長。公司子公司德普特產能持續擴展,產銷兩旺,下游客戶為華為、OPPO等國產智能機龍頭。受益於國產機型持續放量,公司業績快速成長,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86億元,同比增長115.7%;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億元,同比增長46.5%。

特斯拉中控屏供應商,純正的特斯拉標的。公司早期為特斯拉ModelS提供儀錶盤,並且為純電動SUVModelX的車型上提供了儀錶盤和部分中控屏。按照中控屏模組450美金計算,為公司帶來4.5億沒勁增量市場空間。

收購比克電池,有望進一步切入特斯拉產業鏈。2016年2月公司投資比克電池8億元,持有其10%股份,並承諾後續繼續收購剩餘股權。比克電池是國內最大的鋰電池生產企業之一,核心產品18650三元材料鋰電池已經應用於新能源汽車,並與國內多家新能源汽車廠家達成合作協定。未來有望依託長信科技切入特斯拉供應鏈,同時比克動力承諾2017年、2018年利潤不低於7億元及12億元,收購完成後極大增加長信科技利潤。

盈利預測。公司有望成為動力電池與智慧車載顯示龍頭,2016年實現EPS0.30元,我們預測公司17年EPS為0.50元。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中科三環

進入特斯拉產業鏈,盡享行業紅利。公司於2016年10月與特斯拉簽署了《特斯拉零部件採購通用條款》,正式進入特斯拉產業鏈,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與特斯拉達成採購意向的磁材企業。此次合作,再次印證了公司作為國內最大、全球第二大釹鐵硼永磁材料製造商的強大的研發實力和行業影響力,未來公司將有望盡享新能源汽車放量所帶來的行業紅利。

攜手日立金屬,擴大生產規模。公司於2015年6月與日立金屬設立的合資公司“日立金屬三環磁材(南通)有限公司”目前已辦理完成工商登記手續,並取得營業執照,將於2017年4月初正式運營,一期產能2000噸,二期產能4000噸。此舉有利於公司利用雙方優良經營資源,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奠定行業龍頭地位。

加大研發創新力度,核心技術優勢明顯。報告期內,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研發投入近1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專利授權量約320餘件,內容基本涵蓋了稀土永磁材料製造的全部核心技術,並在成分配方、工藝技術和特種技術裝備等方面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對公司行業領先優勢的保持以及產業升級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

用,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風險提示

1、系統性風險;

2、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2017年一季度,特斯拉推送了基於Autopilot2.0的系統軟體版本更新V8.1,全新控制演算法融合全新硬體資料,自動駕駛安全性將更好。

V8.1主要變化:Autosteer速度上限由55英里/小時提升到80英里/小時;開放AutoLaneChange功能;增加LaneDepartureWarning功能,開放Summon功能。

網聯化:加速演算法反覆運算

特斯拉通過空中升級(OTA)更新車載系統軟體,第一時間將新功能、新特性推送給車主,如地圖更新、線上音樂、Autopilot,極大地改善用車體驗。同時,車聯網使每輛汽車都成為資料獲取樣本,加速更新高精度地圖、反覆運算人工智慧演算法。

截至2016年6月,特斯拉汽車消耗電池總電量達到7.5GWh,具體的行駛工況,以及對應的電池充放電強度,都被記錄下來,並回到特斯拉伺服器上,將有助於研發汽車和儲能系統之間的能量轉移技術。

截至2016年6月,特斯拉已經累計獲得超過7.8億英里的駕駛資料,其中AutoPilot啟動狀態1.3億英里。相比較而言,Google擁有50輛原型車,每週更新2.5萬英里資料。

我們估計到 2020 年全球將有大約250 萬輛特斯拉電動車上路,資料搜集效率將成指數級增長,快速的演算法反覆運算、豐富的路試經驗將推動特斯拉成為率先量產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

特斯拉的啟示:揚長避短,突出差異化

特斯拉2016年銷售整車7.6萬輛,同比增速超過50%,2017年Model3將量產,一季度銷量2.5萬輛,全年銷量15~20萬輛,2018年Model3訂單集中交付,全年將達到50萬輛,2020年有望突破100萬輛,並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公司。

2016年特斯拉銷量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比亞迪。如果剔除補貼環境,特斯拉銷量全球最高;與價位燃油車相比,如寶馬7系、賓士S級,全球銷量同處10萬量級。

特斯拉是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與傳統OEM巨頭相比,口碑、管道等方面均處劣勢,但憑藉出色的產品定位、設計和品牌行銷,揚長避短,與燃油車差異化競爭,主打科技賣點,深得豪華車用戶青睞。

1、續航超過500公里,充電30分鐘支持270公里,大幅削弱消費者里程憂慮;

2、百公里加速5秒左右,動力性更勝一籌;

3、配備具有全自動駕駛功能的硬體,Autosteer智慧化程度大幅領先;

4、17英寸超大觸控式螢幕、數位化組合儀錶盤,顛覆傳統人車交互體驗。

5、通過OTA"空中升級"定期獲得新的特性和功能,車聯網應用超前。

傳統OEM:新能源車型密集上市,2020年迎質變

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車的先鋒,領跑行業;大眾、通用等傳統汽車巨頭是主力,緊隨其後。

大眾集團經歷“尾氣門”之後,戰略重心加速向新能源轉移,2016年5月提出2025戰略,代表傳統汽車企業基本完成切換和準備工作,開始跑步追趕特斯拉,全球第二輪新能源汽車浪潮即將啟動。

2020年,基於電動車平臺的全新車型將上市銷售,動力性、空間尺寸、智慧化程度都將超越汽油車,售價有望與汽油車相當,新能源汽車推廣將迎來質變。

大眾提提2025戰略,搶佔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

2016年5月,德國大眾集團提出2025戰略:2020年前投放新能源車型20款,2025年前投放純電動車型30款,2025年全球目標銷量200~300萬輛,占總銷量的比例20~25%,並計畫投資100億歐元海外新建電池工廠。

德國大眾集團從平臺、車型、電池等多方面著手,確保2025年達成戰略目標。同時,德國聯邦政府於2016年5月通過總額為12億歐元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培育個人消費市場。

平臺戰略:大眾於2015年10月宣佈開始研發MEB模組化生產平臺,適用於純電動條件下續航里程達250公里至500公里的緊湊型轎車和輕型商用車,研發工作計畫於2019年完成,全新電動汽車內部空間將有所增加,內部配臵可大幅升級,BUDD-econcept概念車將成首款車型。

車型規劃:大眾集團目前擁有3款純電動汽車(VW e-Up、VW e-Golf、Audi R8e-tron)和6款插電混車型(VW Golf GTE、 Passat GTE、Audi A3 Sportback e-tron、Q7 e-tron quattro、Porsche Panamera S E-Hybrid and Cayenne S E-Hybrid),計畫到2020年擴充至20款,其中15款將引進至中國市場。

產能:根據網易汽車報導,目前大眾新能源車型產能7.5萬台,為滿足潛在消費需求,正計畫將歐洲三大工廠的產能翻倍至15萬台。根據搜狐汽車報導,中國市場方面,大眾佛山工廠二期將於2017年二季度投產,產能擴至60萬輛,大眾e-Golf和奧迪A3e-tron有望國產,同時奧迪A6Le-tron將於一汽大眾長春工廠生產。

電池工廠:據鳳凰財經報導,大眾將斥資100億歐元新建大型電池工廠,在電動汽車研發和製造方面獲得領先優勢。

大眾集團2016年中國總銷量高達398萬輛,銷量基數大帶來空前的NEV積分壓力,2020年前將在華導入15款新能源車型,2020年目標銷量40萬輛,並計畫於2020年引入純電動MEB平臺,2025年目標銷量達到150萬輛。

以2016年的銷量為基準,大眾集團若要在華完成NEV積分考核,需分別於2018年、2019年、2020年至少銷售7.1萬輛、9.5萬輛、12.0萬輛新能源汽車。

1、假設全部生產350km以上EV(單車積分5),2018~2020年目標銷量分別為7.1、9.5、12.0萬輛。

2、假設全部生產PHEV(單車積分2),2018~2020年銷量目標分別為17.9、23.6、30.0萬輛。

傳統汽車巨頭發力,爆款車型概率大增

目前,全球傳統汽車巨頭均已提出各自的新能源戰略,如果戰略目標均兌現,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約6~8%,對應銷量600~800萬輛,2025年滲透率20%,對應銷量2000萬輛以上。

從時間節點看,2017年將有大約40款新能源車型上市,覆蓋乘用車所有細分市場,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出現類似特斯拉Model3的爆款車型概率大增。其中,超過20款車型將國產。2020年,第二代新能源車型以及基於全新電動車平臺開發的車型將陸續量產,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個人消費市場有望大爆發。

從規劃目標看,德系和歐系較激進,尤其重視中國市場,2017年開始大力投放新車型,新能源動力系統將陸續國產化;日韓系中,豐田、本田、現代以混動技術為主導,逐步向PHEV過渡,EV占比較少,日產主推EV,國內佈局相對遲緩。

國內市場:政策定調行業走向,目標200萬輛

十二五期間,政府補貼是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前行的原動力,頗見成效,培育出像比亞迪、CATL等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龍頭公司,但少數細分市場由於補貼偏高,導致出現騙補現象,行業野蠻生長。

十三五期間,政府補貼趨於合理,並將逐步退出,同時構建技術壁壘,淘汰落後產能,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力,啟動個人消費市場,完成2020年200萬輛產銷目標。

NEV積分指引銷量

2016年9月,工信部公告了《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建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管理的長效機制。

2018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假設2020年國內汽車銷量3000萬輛,對應新能源積分360萬,根據不同車型的積分標準,對應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區間為72萬~180萬。

對於國內乘用車企業,每100萬銷量,對應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介於2.4萬~6萬輛。

根據NEV積分要求,反向推算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020年125萬輛可達標,滲透率4%,對應NEV積分362.5萬分。其中純電動車型75萬輛,插電混車型50萬輛。

乘用車拉動增長,高端和低端是主力

十二五期間,新能源乘用車在一線城市推廣取得顯著進展,滲透率不到2%;新能源客車的滲透率大幅提升,其中公車滲透率接近80%;電動專用車小批量投放市場。

十三五期間,新能源乘用車將逐步撬動個人消費市場,有望保持年均40%左右的銷量增速,2020年銷量接近160萬輛,滲透率約6.4%;新能源客車預計2020年銷量18萬輛,滲透率達到65%;電動專用車將在快遞、物流行業迅速推廣,預計2020年銷量20萬輛。

新能源乘用車產業鏈是三個細分市場中增速最高、空間最大、確定性最強的板塊,符合國家產業升級的趨勢,將是未來重點扶持的子行業。

根據特斯拉的啟示,新能源乘用車揚長避短,在部分細分市場具備比較優勢,吸引對續駛里程或者價格不敏感的購車人群。

1、A00級:替代A00汽油車和低速電動車,銷售三到五線城市,預計2017年銷量25萬輛,2020年60萬輛。

A00級車用戶,如比亞迪F0、長安奔奔,出行半徑小,用車成本敏感,2015年銷量20萬輛;同級別純電動車價格相當,用車成本更低,已開始大量替代,2016年前5大暢銷車型中,已有3款純電動汽車,分別為眾泰雲100、眾泰E200和奇瑞eQ,預計2020年電動車滲透率達到70%,對應銷量約10萬輛。

低速電動車、電動三輪車解決三至五線城市以及郊縣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日行駛里程短,空間要求低,2016年銷量估計突破100萬輛。低速電動車品質較差,用車體驗不佳,向電動汽車升級是大勢所趨,預計2020年滲透率達到35%,對應銷量約40萬輛。

我們認為以上兩類用戶是A00級電動車的主力消費群體,預計2017年銷量20萬輛,2020年銷量50萬輛。

2、A0級/A級:主要市場為全國各級城市的計程車、分時租賃市場,預計2017年銷量5萬輛,2020年26萬輛。

截至2015年末,我國計程車保有量約110萬輛,假設7年報廢,每年採購量約16萬輛。目前,電動出租每年採購約8000台,滲透率僅5%。深圳、北京、太原等地積極推廣電動車,到2020年將有更多城市加入,年銷量有望達到6.4萬輛,滲透率達到40%。

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有效彌補城市出行方式,經濟性、舒適性兼備,目前正進入異地擴張階段,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積極推進,根據環球車享、盼達用車等的戰略規劃,估計到2020年將投入20萬輛電動汽車,累計車隊規模有望達到80萬。

3、B級及以上:主要銷售區域為一、二線城市,預計到2020年銷量36萬輛;B級車用戶價格不敏感、空間訴求以及里程訴求較強,新能源車型配臵高、科技感強,尤其限購城市給予牌照優惠(10萬元),將成為購車者的重要選擇。

目前,全國有8個城市限購,北京、上海、廣州、貴陽、石家莊、天津、杭州、深圳,每年發放牌照約75萬張,考慮到青島、南京等多個城市可能出臺限購政策,我們估計到2020年限牌城市牌照數量超過120萬張,新能源牌照比例約為30%,對應銷量36萬輛。

零部件:中高端產品需求旺盛

國內消費者需要高品質的新能源車型,大眾、通用,包括特斯拉將大面積國產化,自主龍頭同樣需要提升產品力,力求參與主流市場競爭,雙方均對供應商產品和技術升級提出較高要求,以三元動力電池為代表的中高端核心零部件需求旺盛,為本土優質供應商提供重大發展機遇。

大眾、通用、特斯拉新能源戰略落地,將篩選並培育提升上游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未來有望進入全球供應體系,逐步成為全球龍頭。

特斯拉供應鏈

特斯拉超強的產品力需要零部件供應商的支援:

鋰電池:採用松下18650電池,2017年隨著Model3上市,將逐步切換21700電池,能量密度提升30%,成本下降30%;

ADAS:採用Mobileye視覺處理技術,下一代車型供應商切換成博世,視覺和毫米波雷達深度融合;

座艙電子:TPK、JDI提供液晶顯示,Nvidia提供GPU處理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和全液晶儀錶圖像資訊;

傳統零部件:包括博世、大陸、蒂森克虜伯等全球零部件巨頭提供產品和服務。

特斯拉銷量100萬輛時,產生的銷售收入約為400億美元。產業鏈中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細分領域主要有: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單體、電池正極材料、電機控制器、IGBT、驅動電機、車載資訊系統、輕量化車身。

規模介於5億美元和10億美元之間的細分領域主要有電池隔膜、毫米波雷達、照明系統、座椅系統、視覺運算處理晶片;

規模介於3億美元和5億美元之間的細分領域主要有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池負極材料、電控制動系統、驅動電機定子、空調系統、攝像頭、觸控式螢幕。

國內中高端零部件需求旺盛

三元動力電池

2016年,動力鋰電池出貨量28.0Gwh,其中磷酸鐵鋰占比72.5%,主因電動客車禁用三元動力電池,同時比亞迪的乘用車也採用磷酸鐵鋰電池。

2017年開始,補貼政策調整主要針對動力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超過一定標準,將獲額外財政補貼。目前三元動力電池的價格較鐵鋰低10%左右,能量密度以及能量密度的上限均優於磷酸鐵鋰,因此三元電池正成為新能源乘用車和專用車的首選電池類型,磷酸鐵鋰則主要集中在客車領域。

我們預計2017年動力電池需求量36.5Gwh,三元12.6Gwh,同比增長100%,占比34.4%;到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需求量為99.1GWh,其中三元需求73.9Gwh,占比74.6%,年均複合增速約85%。

假設2017年三元、鐵鋰動力電池系統均價分別為1.7元/Wh、1.8元/Wh,到2020年分別降至1.0元/Wh、1.2元/Wh,則2002年動力電池的市場空間為1090億元,其中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BMS、熱管理系統、電氣系統、機械系統的市場空間分別為172億元、54億元、90億元、59億元、35億元、38億元、97億元、56億元。

ADAS系統

目前ADAS在乘用車配臵的滲透率不足10%,隨著汽車主被動安全要求不斷提高,ADAS單項或多項功能在新車型中配臵率將快速提升,攝像頭、雷達等傳感設備需求旺盛。

根據裡特諮詢的預測,到2020年LDW、AEB、BSD全球滲透率將超過40%,對應車載攝像頭(前視)、毫米波雷達(77GHz)需求量為5000萬隻,對應市場空間分別為500億元、350億元(均包含控制器)。

座艙電子

汽車座艙電子系統主要包括儀錶、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包括中控、副駕駛及後排)、Telematics模組、抬頭顯示、流媒體後視鏡,是人-車交互的中樞,代表整車智能化水準,座艙智慧化路徑類似手機智能化,車載智慧硬體不僅數量增加,單價提升,同時將衍生出軟體發展和服務市場,市場空間巨大。

硬體層面,傳統儀錶→全液晶儀錶,傳統中控→大尺寸觸摸中控,新增HUD、車聯網模組、副駕駛以及後排娛樂系統,我們估計成本將增加一倍以上,由2000元左右升至4000元以上。

根據偉世通公司的預測,未來5年全球整車銷售增長率大概每年3%左右,而座艙電子行業的增長速度將達到8%,到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高達432億美元,其中高端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高端儀錶、Telamatics模組以及集成式HUD的年均增速均在30%以上。

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高端化趨勢明顯,且正處高速發展期。根據易觀智庫的資料 ,2016上半年國內前裝車載導航出貨量228萬套,滲透率20.6%,同比增長43.2%。我們估計2016年全球高端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滲透率約5%,出貨量350萬套左右,主要集中在豪華品牌車型、大眾品牌的旗艦車型以及新能源車型,對應市場空間100億元,到2020年滲透率將達到30%,市場空間約4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42%。

目前全液晶儀錶主要在豪華品牌和新能源汽車上出現,通常為換代或首發車型,如新一代寶馬7系、新一代賓士E級、比亞迪唐、雪佛蘭Volt,成本1500~2500元左右,我們估計2016年全球出貨量約150萬套,滲透率約為2%,對應市場空間約30億元,未來5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以及傳統汽車不斷向下滲透,到2020年全球出貨量將超過1500萬套,滲透率約20%,對應市場規模220億元,年均複合增速65%。

Telematics模組根據具體的功能和性能差異,成本浮動區間為1000~2000元。我們估計2016年全球前裝車聯網滲透率約為10%,對應市場空間約105億元,到2020年車聯網滲透率有望提升至50%,對應市場空間350億元,年均複合增速35%。

投資建議

2017年新能源汽車投資兩條主線,一是中國3~5線消費推動A00級純電動爆發擴張,替代低速電動、電動自行車、老人代步車;第二是“特斯拉”高端產業鏈,新能源汽車1%到3%的滲透花去五年的猶豫時間,而3%-15%將會快速實現,大眾、通用等汽車巨頭主動導入新能源汽車,供給端全面打開,爆款車型概率大增。同時,大眾、通用、特斯拉新能源戰略落地,將篩選並培育提升上游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未來有望進入全球供應體系,逐步成為全球龍頭。

整車

江淮汽車

大眾發佈2025戰略,搶佔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是全球公認的未來發展方向,我們估計2020年全球銷量600~800萬輛,整車廠新一輪競賽已經開始。中國將實施碳配額政策,強制推廣新能源汽車,目標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合資龍頭銷量基數高,指標完成壓力大。大眾集團尾氣門之後提出2025戰略,到2020年新能源車型將增至20款,其中15款引進中國,2020年中國目標銷量40萬,2025年150萬,上汽大眾、一汽大眾、江淮大眾三家合資公司共同承擔。

江淮大眾主推經濟型純電動汽車,2020年銷量10萬輛。江淮大眾將合作生產經濟型純電動汽車,前期利用江淮的經驗、技術平臺、供應商,儘快推出產品,搶佔市場,預計首款車型2018年上市,第二款車型2019年上市,2020年合計銷量10萬輛。

江淮+大眾可媲美福特“1515”計畫。2011年,福特實施“1515”計畫,造就未來5年長安福特和長安自主的騰飛。江淮與大眾合資合作新能源汽車存在多個契合點,有望複製長安汽車的輝煌。1、小型純電動是重點合作領域,合資公司不僅有助於大眾緩解國內碳配額壓力,同時將貢獻豐厚投資收益;2、江淮自主將通過合資公司升級產品開發、品質管制、供應鏈管理體系,提升產品品質,向全球一流新能源企業靠攏;3、大眾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將全面國產化,江淮上游核心企業有望進入江淮大眾配套體系,進而向特斯拉和其他外資品牌供貨,逐步培育成為行業龍頭。

推出股權激勵,體現靈活決策機制。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畫,規模總股本的1%,共1885萬股,行權價格12.42元/股。分三年期實施,目標2018-2020年淨利潤年均增速不低於10%,ROE不低於6%,淨利潤增速和ROE不低於行業75分位。我們認為公司是安徽國企改革標杆,機制和決策充分靈活,與大眾和蔚來汽車快速合作,將成新能源汽車革新的載體,重大拐點出現,長期價值開始凸顯。

盈利預測。我們認為江淮有望成為大眾純電平臺合資企業,成為最純的新能源汽車標的,2016年實現EPS0.61元,預計17-18年EPS為0.78元/1.04元。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車銷量不及預期。

金馬股份

陸眾泰汽車資產注入獲得證監會批文,乘用車新龍頭正式登陸A股。募資20億投研發,提升核心競爭力,快速逼近自主第一梯隊。

微/小型純電動車替代低速電動、三輪車,反應3~5線真實消費需求,16年銷量超100萬輛,預計2020年替代40萬輛,空間巨大。眾泰擁有雲100、E200、E30,產品陣容強大,16年銷售2.8萬輛,17年Q1超5000輛,預計全年5萬輛,龍頭規模、品牌優勢逐步確立。

SR9自動變速器產能瓶頸明顯緩解,估計3月銷量超4000台,,4、、5月份迅速攀升。到2017年底,眾泰將擁有SR9、T700、大邁X7三款中型SUV,平均售價14萬元左右,估計三款車合計穩態月銷約18,000台,產品結構持續升級。

盈利預測。公司積極擁抱新能源,受益新能源乘用車板塊高成長,2016年實現EPS0.16元,預計2017-2019年EPS分別為1.04元、1.53元、1.84元。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車銷量不及預期。

零部件

得潤電子

OBC力爭全球龍頭,18年開始訂單集中交付。OBC是電動汽車核心部件,單車價值約4000元,公司相繼獲得寶馬i3、PSA全球新能源平臺、上汽、東風以及南北大眾OBC專案訂單,我們估計2020年Meta全球出貨量有望超過60萬套,對應市場份額10%,躋身全球前列。2018年開始,OBC訂單開始集中交付,我們估計18年將產生營業收入6.8億元,貢獻淨利潤約6800萬元,2020年淨利潤有望突破3.5億元。

科世得潤中高端汽車線束開始放量。科世得潤已獲得一汽大眾、北京賓士等中高端汽車線束訂單,擁有江門和長春兩個工廠,2015年配套奧迪A3,2016年供貨奧迪A4L、高爾夫A7,2017年北京賓士專案落地、天津工廠投產,2018年將迎來一汽大眾產品投放大年,有望配套多款車型,我們估計營收將突破20億元,貢獻淨利潤超過2億元。

TypeC連接器國內市場領先,有望參與全球競爭。公司TypeC連接器競爭力突出,已批量供貨國內主要消費電子廠商,17年營收規模有望突破10億元,同時,公司積極競標全球消費電子巨頭,17年有望取得突破,帶來全新的業績增長點。

定增過會,雙飛並表顯著增厚業績。公司發佈公告定增收購柳州雙飛60%股權獲得證監會通過,考慮到雙飛盈利能力較強,並且17年、18年、19年業績承諾分別為1.2億元、1.4億元、1.6億元,我們認為並表將進一步擴大汽車線束業務版圖,顯著增厚經營業績。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精鍛科技

中國零部件崛起已成趨勢,精鍛細分龍頭攘內安外全球擴張。受益全球出口、消費升級、供給升級拉動,全球競爭進入收穫期;競爭對手或破產或被並購,公司份額加速擴張。

利當前,內生強勁外延可期。根據2016年業績快報,公司2016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增長28.14%、34.73%。(1)國外市場格局變化,為公司海外繼續擴張提供契機;國內合資外資加速國產化和自主品牌加速自製化,為主業快速增長提供保障。(2)公司內生強勁,外延同樣出色,節能產品VVT中長期亮點。隨著油耗標準持續提升,節能VVT產品快速增長,根據我們預測,2020年中國VVT市場空間預計150億,進口替代空間廣闊,將成為公司中長期新的增長亮點。

惠長遠,公司進入高端電動供應鏈。公司通過兩個方面進行橫向擴展,一是傳統差速齒輪進行產品結構升級,擴大電動差速器齒輪業務;二是拓展其他精鍛件品類,包括變速箱軸、電機軸等。(1)電動差速器齒輪業務2016年1-9月已實現銷售收入1.06億元,預計全年實現1.5億元。公司產品面向美國和東南亞出口,最終客戶包括豐田、JEEP、福特等國際一流汽車廠商;(2)公司積極佈局高附加值高壁壘電機軸。公司已經獲得美國克萊斯勒電動汽車電機軸訂單,目前1項中央電機軸新品專案得到了客戶的定點配套提名,我們預計未來有可能成為特斯拉的供應商。2016年三季度,公司有2項新能源純電動車的電橋小總成新品項目和1項中央電機軸新品專案得到了客戶的定點配套提名。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中鼎股份

主業已成霸主,穩健增長引擎。公司主營業務是汽車非輪胎橡膠,如密封件、減震件、降噪件等,下游應用豐富、需求旺盛,公司通過持續海外並購的方式,切入高端、特種等供應鏈,自2010年起,已逐步進入福特CD4、賓士C、大眾MQB、寶馬、通用、富豪等全球平臺的採購體系。KACO、WEGU特種膠技術領先(高端氟/矽膠),預計未來生產線引入國內將貢獻利潤。

收購Tristone,加碼新能源汽車佈局。公司2017年3月7日公告,完成Tristone股權收購。Tristone於2011年佈局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動機冷卻系列產品和新能源汽車電池冷卻系列產品在混合動力汽車及純電動汽車上應用廣泛,且每年保持約30%的增長。2016年Tristone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的銷售額約占總銷售額的1/3,其中新能源汽車電池冷卻系列產品占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銷售額比例約為17%。

收購AMK,佈局智能汽車。公司6月7日公告,全資子公司中鼎歐洲與德國AMK簽署《股權轉讓協定》,中鼎歐洲擬收購德國AMK的100%股權,交易對價1.3億歐元。AMK主營伺服電機、駕駛輔助、底盤電控系統,是行業內領先的供應商,其中汽車業務占比70%、配套特斯拉、賓士、寶馬、捷豹、路虎、富豪等豪華及中高端品牌。AMK擁有的伺服電機驅動技術、電池控制技術等,在近五十年內都處於行業領先地位,預計未來也有望保持優勢、持續引領技術變革。

實施大範圍股權激勵,要求業績持續快速增長。2016年8月,公司股權激勵授予,首次授予激勵物件共591人,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1865.65萬股。激勵物件包括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和核心業務(技術)人員,激勵範圍廣,有助於進一步理順公司內部利益。此次股權激勵解鎖條件為2016-2018淨利潤增長率(以2015年為基礎)為20%、40%、60%,公司通過內生+外延過去常年保持30%的淨利潤增速。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寧波華翔

主業客戶優質,經營穩健。公司主營汽車內外飾件、金屬衝壓件和汽車電子等產品,產品主要配套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以及德國寶馬等公司的部分車型,公司桃木飾條市占率超過50%,也是國內第二大後視境生產企業,經營狀況穩健。

定增加碼輕量化和汽車電子。。2016年12月10日,公司公告以底價21.4元/股發行不超過1.18億股,募集資金25億元,擬分別投資19.8、1.8億元用於輕量化和汽車電子業務。增發完成後,公司淨資產規模有望大幅增加,並且改善財務情況,增強外延並購實力,公司後續在輕量化、汽車電子等新領域有望加快發展。此外,公司控股股東承諾將通過甯波峰梅出資不少於2.5億元認購本次增發至少10%的股份。控股股東積極參與本次定增,彰顯對公司後續發展的信心。

收購勞倫斯,解決同業競爭問題。現金收購方式,購買寧波勞倫斯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3億元,2016/17/18/19年業績承諾為1.30/1.24/1.69/1.97億元。寧波勞倫斯主要產品為真木汽車內飾件及鋁制汽車內飾件,主要客戶包括捷豹、路虎、奧迪、富豪、特斯拉、福特、通用等,與上市公司存在同業競爭問題。

NEC是特斯拉鋁飾條供應商。美國北方刻印公司是寧波勞倫斯的全資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汽車鋁飾條供應商,已配套特斯拉ModelS和ModelX,單車價值約50~100美元。特斯拉銷售放量,將帶動公司業績增長。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滄州明珠

公司是國內隔膜龍頭,幹法毛利率高於行業平均,濕法正處量、利齊升期。(1)公司幹法隔膜出貨量穩定約1億平米/年,工藝領先、且具規模優勢,推動盈利能力超越行業平均水準;(2)新能源乘用車及專用車產銷高增長、未來空間大,帶動濕法隔膜需求旺盛;公司首條濕法產線2500萬平經1年調試已達產,並實現主流客戶導入,2017年我們預測公司新增產能可達9500萬平米、預計下半年達產,出貨量有望快速增長;同時,濕法良率和塗覆比例的提升,將明顯優化產品結構,強化盈利能力,最終實現量、利雙升。

BOPA膜需求旺盛,盈利能力維持高位。BOPA膜受益供給收縮,自2016年初起價格持續走高,已從2萬元/噸提升至近峰值4.4萬元/噸;行業短期需求旺盛、暫無大批新產能投放,近期3月中下旬價格小幅回檔至3.8萬元/噸,但原材料價格同步下降,綜合價差僅小幅縮減、盈利能力仍維持高位。

看好公司PE管材業務受益雄安新區建設需求、京津冀煤改氣、十三五PPP項目等拉動,具有明顯超預期空間。PE管材是公司三大主業之一,收入占比達56%,近年來受國內能源結構升級(天然氣消費提升)、京津冀煤改氣等帶動,毛利已從21%提升至23%。我們認為,未來3~5年“十三五”萬億級別PPP專案持續投放、複合河北本地雄安大區快速崛起,將為公司PE管材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看好盈利持續增長。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宏發股份

繼電器份額持續提升,特別是汽車繼電器、新能源汽車直流繼電器。公司繼電器全球市占率第二(12.5%),汽車繼電器市占率6%,在通用及國內主流車企拓展順利,競爭對手收縮產能&國內主流廠商產銷快速增長將拉動業務30%左右增長;新能源汽車直流繼電器預計17年預計仍能翻倍。

繼電器先進的設計、模具、製造等工藝積累下的產品線延伸,將推動公司步入發展新高度。公司擁有氧工業連接器、真空滅弧室、氧感測器、真空泵、電容、車用電器盒等一眾壁壘較高的產品,其中電容、車用電器盒已獲得訂單,氧感測器、真空泵也會在2017年開始逐步銷售。技術對標國際一流水準,目前主要壁壘在市場端,經過一定時間的驗證和認可後,這些業務都有望為公司發展注入極大動力。

低壓電器:經營思路調整有望推動業務提速。公司產品定位高端,業務仍在快速增長,經營、銷售思路的調整將給業務帶來很大增量,長久看,具備成長為另一個“繼電器”產業的空間。

特斯拉繼電器供應商。新能源汽車單車平均需求高壓直流繼電器在5-6個,我們預計宏發股份將主要供應3個左右的主繼電器,單車價值預計在500元左右。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聯創電子

聯創電子是A股稀缺高端光學鏡頭標的,具備大立光的成功基因與背景條件。聯創電子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運動相機高清鏡頭供應商,是全球範圍內少數掌握高清光學鏡頭研發和加工技術的企業之一,在A股市場具有稀缺性。聯創電子具備成為“A股大立光”的潛質基因和背景條件:1)技術領先與品質保證;2)提前佈局新技術,卡位新領域;3)一體化產業鏈優勢;4)綁定大客戶,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5)成本優勢明顯;6)下游市場開始爆發。

聯創電子確立未來三大戰略方向,目標定位準確。1)快速做大做強光學鏡頭業務,並向手機鏡頭和模組領域延伸。公司6000萬顆高圖元手機鏡頭專案開始量產,即將投資6000萬顆高圖元手機攝像模組項目,同時擬投資2000萬元增資深圳卓銳通,擴充產能到年產4000萬顆手機攝像模組;2)統籌觸控顯示產業群,積極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和市場,借助韓國美法思平臺成功打入三星供應鏈。投資設立重慶聯創電子子公司,投資年產8000萬片新型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產業化專案;3)牽頭成立積體電路投資基金,與韓國知名IC企業合資建設IC項目,佈局半導體業務,形成一體化的產業鏈優勢。

光學鏡頭下游應用市場遍地開花,公司多點佈局初見成效。公司完成車載魚眼鏡頭的研發,各項指標達到預期要求,開始向福雲科技等供應車載攝像頭產品;公司在高空無人機航拍方面具備技術積累,研製出的無人機鏡頭和模組已得到國際著名無人機公司認可,正大力拓展應用;已經按美國客戶要求開發出VR鏡頭產品,預計2016年下半年形成量產;為美國Ambarella開發IP相機鏡頭,目前正與國內視頻監控龍頭海康威視在鏡頭方面進行合作;在警用執法記錄儀、手機外掛鏡頭、投影儀等新領域均形成一定規模的出貨。

特斯拉車載攝像頭鏡頭供應商。公司2016年車載鏡頭產品成功通過特斯拉的認證,將作為主力供應商為其供應新車環視鏡頭和車內駕駛員疲勞檢測鏡頭。特斯拉Autopilot2將配備8枚車載攝像頭,有效拉動公司出貨量,推升業績增長。

盈利預測。聯創電子目前是全球範圍內少數掌握高清光學鏡頭研發和加工技術的企業之一,在A股市場具有稀缺性,具有較大投資價值,2016年實現EPS0.36元,預計17年EPS為0.75元。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長信科技

手機觸控等傳統主業快速成長。公司子公司德普特產能持續擴展,產銷兩旺,下游客戶為華為、OPPO等國產智能機龍頭。受益於國產機型持續放量,公司業績快速成長,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86億元,同比增長115.7%;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億元,同比增長46.5%。

特斯拉中控屏供應商,純正的特斯拉標的。公司早期為特斯拉ModelS提供儀錶盤,並且為純電動SUVModelX的車型上提供了儀錶盤和部分中控屏。按照中控屏模組450美金計算,為公司帶來4.5億沒勁增量市場空間。

收購比克電池,有望進一步切入特斯拉產業鏈。2016年2月公司投資比克電池8億元,持有其10%股份,並承諾後續繼續收購剩餘股權。比克電池是國內最大的鋰電池生產企業之一,核心產品18650三元材料鋰電池已經應用於新能源汽車,並與國內多家新能源汽車廠家達成合作協定。未來有望依託長信科技切入特斯拉供應鏈,同時比克動力承諾2017年、2018年利潤不低於7億元及12億元,收購完成後極大增加長信科技利潤。

盈利預測。公司有望成為動力電池與智慧車載顯示龍頭,2016年實現EPS0.30元,我們預測公司17年EPS為0.50元。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中科三環

進入特斯拉產業鏈,盡享行業紅利。公司於2016年10月與特斯拉簽署了《特斯拉零部件採購通用條款》,正式進入特斯拉產業鏈,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與特斯拉達成採購意向的磁材企業。此次合作,再次印證了公司作為國內最大、全球第二大釹鐵硼永磁材料製造商的強大的研發實力和行業影響力,未來公司將有望盡享新能源汽車放量所帶來的行業紅利。

攜手日立金屬,擴大生產規模。公司於2015年6月與日立金屬設立的合資公司“日立金屬三環磁材(南通)有限公司”目前已辦理完成工商登記手續,並取得營業執照,將於2017年4月初正式運營,一期產能2000噸,二期產能4000噸。此舉有利於公司利用雙方優良經營資源,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奠定行業龍頭地位。

加大研發創新力度,核心技術優勢明顯。報告期內,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研發投入近1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專利授權量約320餘件,內容基本涵蓋了稀土永磁材料製造的全部核心技術,並在成分配方、工藝技術和特種技術裝備等方面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對公司行業領先優勢的保持以及產業升級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

用,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新業務進展不及預期。

風險提示

1、系統性風險;

2、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