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Wuli“達康書記”竟被編劇周梅森怒懟,霸氣導演這樣一招化解

隨著《人民的名義》熱播過半,一些拍攝內幕也被各路媒體漸次給挖掘出來了。比如,在此劇播出前,導演李路作為這部劇的第一責任人,已經兩年沒有睡過好覺了;比如,李路為了“抓年輕人來看”,

有意下功夫去埋藏人物、增強懸疑情節、為劇中的年輕人加戲,儘管後來年輕觀眾對黃毛鄭勝利的戲份吐槽多多,並不滿意;再比如,在丁義珍出逃的段落中,他神來一筆加入了一個將電話卡扔進抽水馬桶的鏡頭;為了關注起跑線問題,特意增加了陳海兒子小皮球的戲份;還有比如,張志堅扮演的高育良書記,在小說中原本叫胡玉貴,李路導演嫌這個名字太土,
就讓編劇周梅森一改再改,改了好多個名字……等等。

今天本編要扒的是,《人民的名義》在拍攝期間,在對於演員的啟用上,導演李路和編劇周梅森也曾產生過分歧。拍攝前期,編劇周梅森曾來劇組探班,他剛好看到了吳剛的戲份,周先生非常氣憤,

因為他覺得這個演員鬆弛的表演,怎麼看起來如此不認真!梅森先生也對侯勇那一張英雄化的臉龐卻演了個貪官不滿意,他還覺得張凱麗並未演出劇中人物的 “精緻的利己主義”……總之,編劇周梅森當時對於進到劇組裡的這些老戲骨們,要麼是不滿意,要麼就是非常挑剔。這也難怪,老先生時太愛惜自己的羽毛啦!其實,李路導演心底很清楚,周梅森這麼做的出發點是好的,
他就是想要把這個劇做好。

李路導演只得陪在一旁耐心地解釋:“這是人家的表演,你還沒看全片還不完整,就別這麼隨便議論人家啦!你感覺不認真,可那是人家演員表演出來的風格。”後來,周梅森又來劇組探班過兩次,就像上次一樣,他每一次都會像雞蛋裡挑骨頭似的挑刺兒,

提出一些建議。儘管是出於對劇本拍攝的關心,可還是讓導演李路覺得周梅森先生這麼做,有些影響了自己的創作思路。於是後來,他就乾脆不讓周梅森來片場了,如果任由周先生全部盯在片場,那還得了?自己的導演這活兒就沒法幹了!李路一直認為,你編劇寫出來劇本之後,你的任務就算完成了,接下來就該交給導演進行二度創作了,
導演的接力棒還是應該由導演來掌握,誰也甭想來影響我的創作思路!

就這樣,編劇周梅森後來再想進組探班,導演李路都會請人好言軟語地哄他離開。周梅森和李路也算是多年的知交好友了,他還有什麼看不明白的?對此只好一笑了之,此後他就再也沒有去片場“攪和”了,完全信任地交由導演盒演員們去搞吧。

最後剪完了片子,李路導演請周梅森到北京看片,連續看了三、四天,看得周梅森連廁所都不想上了,他這樣對李路說:“回南京我請你們全家吃頓飯!必須我請,讓我太驚喜了,謝謝。”

如今,看到完整劇集的周梅森也對吳剛等人的表演讚賞有佳,甚至放言要為吳剛寫一本《吳剛的表演藝術論》,成為一時笑談。

完全信任地交由導演盒演員們去搞吧。

最後剪完了片子,李路導演請周梅森到北京看片,連續看了三、四天,看得周梅森連廁所都不想上了,他這樣對李路說:“回南京我請你們全家吃頓飯!必須我請,讓我太驚喜了,謝謝。”

如今,看到完整劇集的周梅森也對吳剛等人的表演讚賞有佳,甚至放言要為吳剛寫一本《吳剛的表演藝術論》,成為一時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