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脾虛導致的脘腹脹滿,你可曾試過它?

您有沒有這樣的體會?當去參加一些聚會,或者是被人請客吃飯的時候,不管願意不願意,您可能都會有身不由己的感覺,俗話說的話,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當酒客散盡,人去樓空之際,

您會發現自己已經掉進食物的陷阱裡,懊惱悔恨之餘,您的腰帶漸寬,腹部隆起,大腹便便邁不開腿,需要扶牆而立,即使勉強腆步或者打的回到家中,一晚上的輾轉反側,徹夜難眠,一覺起來,已是噯腐吞酸,呃逆連連,幹嘔欲作的症狀,那麼,這個時候您可能會需要這首方子來幫忙。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簡稱厚姜半甘參湯。如您所見,這首方劑就這五味藥物,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是醫聖張仲景的一首方子,記載在《傷寒論》脾胃陽虛的證治裡,原文為“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厚姜半甘參湯本是為太陽病,發汗太過,脾陽損傷、寒濕內生的病證所設。太陽病,

張仲景的《傷寒論》裡主要就是指風寒表證,發熱惡寒,頭項強痛,身疼痛的病證,大家應該知道,治療外感表證,我們中醫的傳統方法就是發汗,通過排汗來達到祛除侵襲體表外邪的目的。

發汗有利也有弊,發汗能通過排汗來祛除體表邪氣,同時也會相應程度的損耗人體陽氣,而且發汗能調動人體陽氣趨於體表抵禦外邪,這樣人體內部中焦就會出現一個相對虛寒的狀態。

厚姜半甘參湯證就是發汗太過或是誤用發汗,損傷了人體中焦陽氣,使得中焦脾陽受損,脾胃運化失職,寒濕內生,氣機阻滯,出現了腹脹滿的病證。但臨床使用該方,並不拘泥於發汗太過,或誤汗之後,只要是出現了脾胃陽虛、寒濕內生、腹脹滿的證候,都可加減化裁使用。

厚樸行氣寬中,生薑、半夏散結,降逆和胃,化痰除濕,人參、甘草溫補脾氣助運化,消而無傷,補而不滯,專治脾虛腹滿氣滯的病證。

本方原方用量如下:厚樸40克,生薑40克,半夏20克,甘草10克,人參5克。這是漢代服用劑量,我們現在使用可以同比例縮小劑量,為什麼要同比例,因為此方是補三消七之品,消的成分占七,補的成分占三。此方子有個很好的方歌口訣,“半夏半升薑半斤,

一參二草也須分,厚樸半斤善除滿,脾虛腹脹此方真”,可窺見其真義。

現分享一則厚姜半甘參湯的小病案:某知名中醫,年輕時候治一脾虛腹滿患者,用厚姜半甘參湯,因覺生薑辛辣,怕患者不適宜,加上厚樸那時價格較高,藥源很少,故都開的量很少。患者吃上兩付藥後,症狀不但未減,反而加重,這個醫生立馬請教他的導師,他的導師說,方子是對的,原方不變,加大厚樸生薑用量,患者的症狀很快減輕,效果立竿見影。

患者吃上兩付藥後,症狀不但未減,反而加重,這個醫生立馬請教他的導師,他的導師說,方子是對的,原方不變,加大厚樸生薑用量,患者的症狀很快減輕,效果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