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空調器製冷系統原理及常見故障圖文解析-簡單易懂,值得收藏

空調器的製冷制熱基本原理

空調器的製冷零部件介紹

製冷系統常見故障分析

製冷系統案例分析與討論

家用空調方案設計及常用專業術語

空調器的製冷制熱基本原理

幾個重要概念:

焓:用於流體,指特定溫度作為起點時物質所含的熱量。1標準大氣壓,0℃的焓值為0.焓隨流體的狀態、溫度和壓力等參數變化,當對流體加熱或加給外功時,焓就增大;反之,流體被冷卻或蒸汽膨脹向外作功,焓就減少。

熵:是一個匯出的熱力狀態參數,

當製冷劑吸收熱量時,熵值必須增加,反之放熱時,熵值減少;熵值的變化,可以判斷製冷劑與外界之間熱流的變化。

節流:指流體通過狹小截面時壓力降低,不作外功,而且節流前後一定距離處的速度不變的過程。如果製冷劑通過的電子膨脹閥,由於冷媒流速較大,通過閥門截面的時間短,冷媒基本來不及與外界進行熱交換,這種情況當作絕熱節流處理。

臨界狀態:在飽和狀態中,

液態和氣態兩相共存。但當飽和溫度繼續升高,到達某一溫度時,物質的液相和氣相的區別就會消失,這時液相不再存在,此時對應狀態點為臨界點。

顯熱和潛熱:顯熱是指物體被加熱或冷卻時只有溫度變化而無相變(或形態變化)時所得到或放出的熱量;潛熱是指物體相變而溫度不變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空調器的製冷迴圈流程

進行製冷運行時,來自室內機蒸發器的低壓低溫製冷劑氣體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氣體,排入室外機冷凝器,通過軸流風扇的作用,與室外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成為中溫高壓的製冷劑液體,

經過毛細管的節流降壓、降溫後進入蒸發器,在室內機的風扇作用下,與室內需調節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成為低壓低溫的製冷劑氣體,如此周而復始地迴圈而達到製冷的目的。

空調器的工作原理流程圖(製冷)

單級壓縮蒸氣製冷迴圈

空調器的制熱迴圈

當進行制熱運行時,電磁四通換向閥動作,使製冷劑按照製冷過程的逆過程進行迴圈。製冷劑在室內機換熱器中放出熱量,在室外機換熱器中吸收熱量,進行熱泵制熱迴圈,從而達到制熱的目的。

空調器的工作原理 (制熱)

常見設計參數

工況排氣溫度回氣溫度各流路溫差冷凝器中部溫度蒸發器中部溫度標準製冷85℃ ~97℃6℃ ~15℃0℃ ~4℃48℃ ~52℃7℃ ~9℃標準制熱75℃ ~97℃-3℃ ~1℃-1℃ ~1℃42℃ ~50℃
室內機進出口溫差最佳值:12℃ ~14℃

製冷工作狀態參數

(1)製冷系統正常低壓在0.39~0.59MPa之間;製冷系統正常高壓在1.57~2.16MPa之間。

(2)空調器出風口溫度應為12℃~15℃之間,空調器進出風口溫度差應在10℃左右。

注:以上參數與室內或室外環境溫度有很大關係。

(3)全封閉活塞旋轉式壓縮機外殼溫度在80℃左右。全封閉渦旋式壓縮機外殼溫度在60℃左右。

(4)低壓管溫度一般在12℃左右,正常時低壓管應結露但不能結霜,如結霜說明系統缺氟或堵塞。

(5)壓縮機排氣管溫度一般在80℃~90℃之間,如溫度過低,說明系統缺氟或堵塞;如溫度過高,說明系統內有空氣或壓縮機機械故障。

(6)可根據吸氣管結露情況來加氟,氟未加夠時,吸氣管會出現結霜現象,當壓縮機儲液罐上半部結露時,說明此時加氟量基本適中(具體以低壓標準壓力為准)。

制熱工作狀態參數

(1)製冷系統正常低壓應在0.29~0.39MPa之間,製冷系統正常高壓應在1.47~2.16MPa之間。

(2)冬季加氟時,製冷系統低壓以不超過0.39MPa為好。

(3)熱泵型空調器出風口溫度應在32℃~40℃之間,進出風口溫度差應大於15℃。

注:以上參數與室內或室外環境溫度有很大關係,檢修時要具體進行分析。

(4)電熱型空調器出風口溫度一般應在30℃~45℃之間,其進出風口溫度差應大於15℃以上。

(5)壓縮機外殼溫度應比製冷狀態下低10℃左右。

(6)冬季加氟時,應將空調器置於製冷狀態下,最好採用定量加注,如條件不允許,可通過測量系統高壓來加氟,其高壓一般不超過1.76MPa為好。

常見的幾種保護

1、製冷模式下的常見保護功能

(1)蒸發器的低溫保護---若連續3分鐘T2≤2 ℃ ,則壓縮機、室外風機關;當T2≥8 ℃ 時,退出保護;

(2)冷凝器的高溫保護—若連續3秒鐘T3 ≥ 62℃ ,則壓縮機、室外風機關;當T3≤48 ℃ 時,退出保護

(3) 當T1≤TS-2時,壓縮機及外風機關;當T1≥TS時,壓縮機及外風機開。

2、制熱模式下的常見保護功能

(1)防冷風保護—在壓縮機開後5分鐘內防冷風功能有效,T2 ≥ 25℃時,開低風, T2 ≥ 32℃ 時開高風, T2≤20 ℃ 時停風機;

(2)蒸發器高溫保護—當T2 ≥ 56℃ 時,停室外風機,當T2≥ 62℃,停壓縮機和室外風機;當 T2≤50℃ 時,恢復正常。

(3)當T1≤TS+4時,壓縮機和外風機開;當T1≥TS+6時,壓縮機和外風機關。壓縮機每次啟動之後,先無條件運行7分鐘,之後才進行6.2.1中的溫度控制。

3、室外機保護

(1)低壓保護

當低壓端壓力低於0.5公斤時,系統出現保護,當壓力恢復到1.5公斤時,系統恢復正常;

(2)高壓保護

當系統壓力超過34公斤時,系統出現保護;此時要防止系統發生爆炸;

(3)電流保護

當電流大於額定電流1.8倍時,如果持續維持3分鐘,系統將出現保護;

當電流大於額定電流2倍時,如果持續維持2秒鐘,系統將出現保護;

另外:掛機的四次過電流保護:

如果連續四次開壓縮機5分鐘內出現電流保護而關壓縮機 ,壓縮機正常執行時間超過5分鐘則四次計數清零。

a.連續3秒大於額定電流2.8倍

b.連續5分鐘大於額定電流2.2倍

(4)排氣溫度保護

當排氣溫度大於120 ℃ 時,系統出現保護,當排氣溫度恢復到90℃ 時,系統恢復正常;

(5)相序保護

(6)缺相保護

室外機系統保護簡圖

旁接低壓保護

空調器的製冷零部件介紹

壓縮機(旋轉式、渦旋式、活塞式)

壓縮機常見故障

1、堵轉

(1)壓縮機不動作,且發出“嗡嗡”聲

原因:異物入,曲軸、活塞、氣缸等運動部件卡死;高低壓側的壓力不平衡;電機燒損;電壓過低(單相低於187V,三相低於323V);壓縮機缺油或過負荷運行,機械部件嚴磨;機油劣化,機械部件嚴磨;低溫制熱時,壓縮機附近溫度過低(低於-15℃);壓縮機電容損壞或衰減,定轉子間隙不良。

(2)壓縮機可以動作,但在很短的時間內停止運行(排氣壓力低)

原因:壓縮機吸入液體;冷凝器故障;保護器動作;管道阻力大;

(3)壓縮機可以動作,但因電流逐漸增加而停機(排氣壓力高)

原因:保護器動作;吸氣壓力過高;壓縮機的機械部分受到損傷;

(4)壓縮機運轉電流大

原因:兩器故障;製冷系統堵塞;超載運行(冷媒量、電壓);風機馬達轉速(電容衰減、風機故障);

2、噪音大

原因:

(1)壓縮機啟動時,3至5分鐘內,由於系統不穩定,會有聲音偏大現象;

(2)管道振動聲、馬達和風葉聲、鈑金共振聲;

(3)系統內有空氣混入時,會有氣流聲;

(4)系統內有雜質或銅屑時,會發生金屬撞擊閥片聲;

(5)定轉子間隙不良;

(6)閥片與泵體間隙過小;

(7)泵磨損、壓痕、螺釘損傷、閥片與活塞撞擊、儲液罐異聲;

(8)缺少冷凍機油;

(9)液態冷媒進入壓縮機,產生液壓縮;

(10)當聲音比正常高出許多或持續有異聲時,可判為壓縮機不合格。

3、無吸排氣能力、高低壓串氣

原因:

(1)壓縮機本身原因:閥片間隙大、卡死(轉子式);曲軸斷,無轉動;彈簧斷;壓縮機缺油、閥片磨耗過量;

(2)外部原因:異物進入壓縮機氣缸;四通閥串氣;缺冷媒;三相電源,電源反相會造成壓縮機反轉;水分超標,產生冰堵現象;

4、繞組開路、繞組漏電、繞組匝間短路

原因:電機燒損,繞組開路、短路或與外殼擊穿;氧化皮等異物附著在壓縮機內部的接線端子上,使得絕緣不良;接線端子位置有雜質或水分,使得端子對地絕緣不良。主、副繞組接錯,導致副繞組燒壞,阻值下降;環境濕氣太重或有化學氣體及灰塵飛舞;

5、繞組電流大

原因:系統其他部件(主要是電機、電控)工作是否正常;定子燒損(線圈短路、過負荷、缺相運行、冷媒洩漏、泵磨損引起的燒損);冷媒充注量過多會造成功率高;系統是否有可能堵塞情況,導致高壓過高,低壓過低的情況發生;電容是否正常;環境溫度過高;

6、超載保護器壞(外置式保護器)

原因:大電流使保護器產生不可恢復的熔斷;環境惡劣,電源不良,長期高溫過負荷的情況使得保護器太過頻繁地通斷;

壓縮機爆炸的技術分析

1、現狀:近年來,在維修空調的過程中,陸續出現了有關壓縮機爆炸的事故。其維修操作過程,基本上是,在未連接室內機的情況下,將室外機進行抽真空處理,並在通電運行的情況下對室外機進行冷媒充注,但因系統低壓側存在洩露而吸入空氣,從而導致了壓縮機爆炸事故的發生。

2、爆炸現場照片:

3、壓縮機爆炸發生的機理

(1)壓縮機爆炸需同時滿足以下三個必要條件:

a.系統高壓側堵塞(壓縮機運行時產生異常高溫、高壓)

b.吸入空氣壓縮(助燃氣體進入)

c.壓縮機運行

(2)爆炸的原因分析:

壓縮機吸入較多的空氣,空氣經氣缸壓縮,進入殼體,在排氣側有堵塞的情況下會短時間內導致壓縮機殼體內異常高溫、高壓,使得礦質冷凍機油汽化;壓縮機殼體內的冷凍機油、空氣混合物在高溫高壓條件導致自燃發生爆炸。

4、相關情況說明

(1)據調查在日本、泰國、臺灣及中國內地都曾經發生過因空氣運行而發生爆炸的事例。

(2)空氣運行發生環節多為商件檢完畢回收冷媒時(因高壓側截止閥關閉,低壓側快速接頭洩漏造成)或在對空調系統和壓縮機進行故障調查、維修時(因排氣側焊都或高壓閥關閉,吸氣側吸入大量空氣造成)。

壓縮機維修注意事項

維修規範隱患嚴禁使用焊槍割管,應使用割管機切割;可能引起火災;容易產生氧化皮堵塞系統必須在系統冷媒完全排空才可以更換壓縮機;可能引起凍傷事故以及壓縮機油大量噴出絕對禁止使用壓縮機抽真空;燒損壓縮機電機絕對禁止壓縮機空氣運行;可能引起系統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嚴禁短接各種壓縮機保護;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戶問題,引起壓縮機損壞更換壓縮機後應按照規定清洗系統引起雜質進入新壓縮機,導致新換上壓縮機損壞壓縮機和系統的管口不能長時間敞開,壓縮機吸排氣管管口膠塞在拔除10分鐘內應保證系統焊接完成,防止空氣水分和雜誌進入系統;影響製冷效果,並有可能損壞壓縮機壓縮機管口焊接時特別注意火焰方向不能對著接線座,絕對禁止火焰噴到接線座,造成接線座玻璃體融化或接線端子接觸不良和腐蝕生銹;接線座玻璃體熔化,接線座絕緣塗層被破壞,導致壓縮機可靠性下降不允許以任何原因添加冷凍機油;添加的油並不一定適用原壓縮機安裝維修過程中必須避免異物雜質進入系統;影響製冷效果,並有可能損壞壓縮機儘量更換與原配壓縮機同型號壓縮機,如實在無法滿足要求,應該選擇與原配壓縮機能力相差在5%以內的同電源、同類型壓縮機代替製冷制熱效果差,新換壓縮機容易損壞更換壓縮機,必須保證附近連接線不會與銅管相碰,間距較小的位置最好用在銅管上包上保溫管後再用束緊帶將連接線紮在銅管上,膠腳與墊片距離0.5—2.0mm,銅管之間的距離5mm以上,銅管與鈑金距離10mm以上;銅管與連接線相碰可能會導致安全事故,銅管相碰容易導致洩漏,並損壞壓縮機

熱交換器及配管

蒸發器

分體機蒸發器一般為2排,分為2折、3折和4折

櫃機和窗機的蒸發器相似,沒有折,一般有2排或3排,結構比較簡單,但流路比較複雜;

蒸發器多為親水沖縫鋁箔,有利於排水和換熱,防止氧化鋁(白粉)吹出。

冷凝器

冷凝器分為風冷和水冷兩種,家用空調器採用的是風冷冷凝器;

圖中的冷凝器是由長U管和鋁箔串成的風冷串片式冷凝器;

兩器常見故障

1、漏:包括焊口漏以及內漏

2、堵:局部節流與噪音

3、異味:新機異味與舊機異味

風機、風道

基本作用:強化冷凝器、蒸發器的作用

強制使得空氣流過換熱器,加速熱交換的進行

1、貫流風輪 :徑向進風,通過旋轉形成一定的風壓,並通過徑向排出的一種送風零件;葉片面積小而數量較多;出風量均勻,噪音小;通常用在分體掛壁室內機;

2、離心風輪 :軸向進風,通過旋轉形成一定的風壓,並通過徑向排出的一種送風零件;葉片面積小而數量較多;出風量均勻,噪音小;通常用在櫃機室內機;

3、軸流風葉 :軸向進風,通過旋轉形成一定的風壓,並通過軸向排出的一種送風零件;葉片面積大而數量少,噪音相對略大;通常用在分體掛壁、落地室外機。

整機風輪風葉的故障判定

1、外觀方面:通過直接觀察或者用手輕輕撥動風輪風葉,檢查葉片是否有斷裂、發白、裝配鬆動等可直接判定更換或維修;

2、空調器開機運行風聲風量方面:當空調器開機運行時風聲異常刺耳,風輪風葉發出晃動聲、整機震動大,無出風或者風量過小等可能是風輪風葉品質問題造成,可考慮進行更換或維修。

節流機構(毛細管、膨脹閥)

四通閥

基本作用:控制冷媒流向,達到製冷、制熱轉換的目的。

四通閥(結構圖)

四通閥常見故障判斷與分析方法

1、空調不能正確和正常地從製冷轉換成制熱或從制熱轉換成製冷,這種情況就是四通閥不能正常換向的故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電磁線圈損壞,先導閥不起作用;

(2)四通閥內閥滑被系統內部的贓物(氧化皮、雜物、劣化油脂)等卡住或粘住,一部分可用木棒或膠棒輕擊四通閥閥體解決;

(3)閥體受外力衝擊損壞(閥體凹)造成滑閥不能換向,從外觀可判斷;

(4)由於系統內部的液擊使閥滑導向架斷裂、端蓋損壞變形,無法換向;特別注意使用大金和三洋渦旋壓縮機時產生液擊的比例較大;

(5)四通閥內部間隙過大,閥座焊接時輕微燒壞洩漏量超標,造成串氣,使滑閥兩端壓力平衡,無法推動滑閥換向;

(6)系統壓力帶來四通閥主滑塊破碎,導致主滑塊不能換向;

(7)先導閥內腔髒堵,導致先導閥不能工作;

(8)因系統原因,開機時主滑塊就處在閥體中間,通電時兩端壓差無法建立起來,導致不能換向;這種故障有一部分通過敲擊閥體和加充冷媒可以解決;

(9)系統有慢漏,冷媒較少,不能建立換向需要的壓力差;

2、四通閥閥體、毛細管或焊點有洩漏冷媒的一般的閥體表面有很多油脂,在閥體表面塗上肥皂水,如果有氣泡產生,說明洩漏冷媒,如果在閥體、毛細管或毛細管焊接處有氣泡,需要更換四通閥,如果在E、S、C或D管擴口處有氣泡產生,可通過補焊解決;

四通閥維修注意事項

1、新四通閥使用前四個管口應是用塑膠塞塞緊,防止雜誌進入四通閥內;焊接前注意觀看四通閥滑塊位置在四通閥主閥體內部構造圖的左邊,如果在中間或在右邊,輕敲閥體,將閥塊敲到左邊;

2、四通閥在燒焊前必須取下先導閥的線圈,以免焊接過程不當而燒壞線圈;

3、在焊下四通閥前,必須用濕布將四通閥包住,並將四通閥組件整個焊下,注意焊接時火焰的方向,不允許火焰對閥體進行加熱;

4、將組件中的四通閥用濕布包住,為了控制四通閥元件管路件之間相對角度,可以採取拆下一根管路件重新裝新閥焊接好後,再拆換其它管路件方法。更換過程中應保證新舊四通閥內部不被燒壞,確保新閥的焊接品質和舊閥退返後的分析效果;

5、焊接時要充氮保護,以免產生氧化皮

氣液分離器(結構圖)

篩檢程式(結構圖)

製冷劑(雪種、冷媒、氟里昂、工質)

1、幾種冷媒參數比較

R-407CR-410AHCFC-22蒸發壓力kPa499804498冷凝壓力kPa211230611943溫度漂移℃4.30.070吐出溫度℃67.472.570.3製冷容量11.451有效係數6.276.076.43壓縮比2.832.622.66

2、新冷媒特點(R410A)

(1)與R22相比,R410A系統有一個顯著的優勢:蒸發器的熱傳遞高35%,冷凝器的熱傳遞高5%,而R407C和R134a的熱傳遞係數均低於R22。

(2)其迴圈工作壓力比HCFC-22約高57%,單位容積製冷量比HCFC-22約大43%,製冷係數比HCFC-22約小7.7%,其餘參數與HCFC-22基本接近。

(3)同等品質流量下,R410A的壓降比較小,使其可以使用比R22或其他製冷劑更小的管路和閥門,從而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

(4)與R410A相匹配的系統較之R22的系統,可以採用較小體積的冷凝器和蒸發器,成本更低,而且最高可達30%的製冷劑充注減少量。製冷劑充注量的減少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還能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5)由於壓縮機在在壓縮過程中的損耗更低,蒸發器和冷凝器具有更強的熱傳遞性,整個系統內的壓降更小,所以在相同冷量,相同冷凝溫度的系統中,R410A系統的能效比(COP)比R22系統高出6%。高效的熱傳遞和更小的壓降使其在相同的運轉條件下,冷凝溫度更低,蒸發溫度更高,這使壓縮機 在耗電更少,效率比更高的情況下,獲得一個更好的運行範圍。

3、新冷媒機器安裝維修注意事項(必須使用R-410A專用工具以及材料)

(1)在操作中如有冷媒洩漏,請及時進行通風換氣,如果冷媒洩漏在室內,一旦與電風扇、取暖爐、電爐等器具發出的電火花接觸,將會形成有毒氣體。

(2)在進行安裝、移動空調時,請不要將R-410A冷媒以外的空氣混入空調的冷媒迴圈管路中。如果混入空氣等氣體,將導致冷媒迴圈管路高壓異常,造成迴圈管路破裂、裂紋的主要原因。

(3)請不要與其他的冷媒、冷凍機油進行混合。

(4)由於R-410A的壓力比較高,所以將配管、工具等作為專用。

(5)由於R-410A是一種模擬共沸混合冷媒,在添加冷媒時,使用液體方式添加。(使用氣體方式添加時,冷媒的組成成分會發生變化,導致空調的性能也發生變化)

(6)使用R-410A冷媒的家用空調,壓力比傳統的R-22冷媒的空調要大的多,所以,在選擇材料方面,一定要與R-410A相適應。

關於銅管的壁厚:

按照以下的要求選擇R-410A允許使用的銅管壁厚:市場中買到壁厚為0.7mm的銅管,絕對不能使用。

銅管外徑銅管壁厚要求6.350.809.520.8012.70.80

製冷系統常見故障分析

1、夏季製冷時壓縮機高溫跳停

原因解決辦法外機安裝位置不當,造成外機散熱不良移機室外風機轉速太慢,造成空調器室外機散熱不良適當加大室外機風機電容,以加大風量空調器換熱部件過髒,造成系統散熱不良清洗室外機冷凝器,以保證散熱效果空調系統缺少量雪種給系統補充適量雪種(增加的量原則是:當室外溫度在35℃左右時,以低壓端壓力不大於0.55MP以及電流值維持在銘牌額定電流左右為准),以保證系統冷凝壓力正常使用者電源電壓過低使用者自己協調解決其他原因1.單冷機可以減短毛細管100mm左右,以降低系統壓力比2.如果壓縮機用的是外置式保護器,可以在外置式保護器與壓縮機結合處加一墊片,以降低保護器裡面感溫件的靈敏度。

2、家用空調器的常見性能故障

空調器製冷效果差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1、原因分析:

(1) 篩檢程式、冷凝器及蒸發器上的灰塵汙物過多或堵塞;

(2) 空調房間太大或熱源太多;

(3) 安裝位置不當、安裝位置過低或前有障礙物;

(4) 空調房間的門窗開啟頻繁;

(5) 陽光直射室外機組上;

(6) 室外溫度超過35℃時,空調器實際製冷量低於銘牌上的製冷量;

(7) 室內、外機組出風或進風口有遮擋物,影響熱交換;

(8) 風速設定不當;

(9) 冷媒洩漏;

(10)管路閥門未開足;

(11)室內外機閥的連接管保溫不定;

(12)毛細管局部堵塞;

(13)四通閥故障;

(14)壓縮機故障;

(15)設定溫度過高。

2、處理方法

(1) 清洗有關零件;

(2) 調換大製冷的空調器或減少房間的熱源;

(3) 選擇新的安裝地點或調整高度,移去障礙物;

(4) 關好門窗,做好房間密封,可做雙層窗,加窗簾、門簾;

(5) 裝置遮陽棚或調歪室外機組的安裝位置;

(6) 在氣溫較高的地方,應選購製冷量大的空調器來使用;

(7) 消除遮擋物;

(8) 加大風速;

(9) 查出漏源,補充冷媒;

(10)開足閥門;

(11)加強連接管的保溫;

(12)更換毛細管;

(13)更換四通閥;

(14)更換壓縮機;

(15)調低設定溫度。

空調器制熱效果差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1、原因分析:

(1) 篩檢程式、冷凝器及蒸發器上的灰塵汙物過多或堵塞;

(2) 空調房間太大或冷源太多;

(3) 安裝位置不當、安裝位置過低或前有障礙物;

(4) 空調房間的門窗開啟頻繁;

(5) 室外溫度過低、室外熱交換器結霜,換熱器效果差;

(6) 室外溫度低於7℃時,空調器實際制熱量低於銘牌上的制熱量;

(7) 室內、外機組出風或進風口有遮擋物,影響熱交換;

(8) 風速設定不當;

(9) 冷媒洩漏;

(10)管路閥門未開足;

(11)室內外機閥的連接管保溫不定;

(12)毛細管局部堵塞;

(13)四通閥故障;

(14)壓縮機故障;

(15)設定溫度太低;

(16)室外機單向閥洩漏;

(17)除霜不徹底。

2、處理方法:

(1) 洗有關零件;

(2) 換較大型號的空調器或增加其他輔助熱源;

(3) 選擇新的安裝地點或調歪高度,移去障礙物;

(4) 關好門窗,做好房間密封,可做雙層窗,加窗簾、門簾;

(5) 配輔助加熱器;

(6) 在氣溫較高的地方,應選購製冷量大的空調器來使用;

(7) 消除遮擋物;

(8) 加大風速;

(9) 查出漏源,補充冷媒;

(10)開足閥門;

(11)加強連接管的保溫;

(12)更換毛細管;

(13)更換四通閥;

(14)更換壓縮機;

(15)調高設定溫度;

(16)更換;

(17)插緊感溫包或更換。

製冷系統案例分析與討論

1、如何根據送風和回風溫度計算空調製冷量

例: 某空調器穩定運行時,測量風速後計算得到迴圈風量為L=1200m3/h。回風的幹球溫度27℃,濕球溫度19.5℃;送風的幹球溫度為18℃,濕球溫度13.5℃,求製冷量?

解: (1)由i-d圖查得i1=55.6kJ/kg,i2=37.6kJ/kg

(2)焓差Δi=i1—i2=18kJ/kg

(3)送風品質 G=ρL=1.2×1200=1440(kg/h);

(4)空調器的製冷量 Q=G(i1-i2)=1440×(55.6—37.6)=25920(KJ/h)。

2、夏天當空調出現過熱跳停時,很多網點採用剪短毛細管的方法以解決問題,此方法是否妥當?

分析:製冷狀態下剪短毛細管的目的---提高蒸發壓力—使蒸發器的冷媒不完全蒸發—降低過熱度—降低排氣溫度—解決過熱跳停

不妥當:剪短毛細管後,對於冷暖機,制熱時會導致什麼後果?

分析:制熱狀態冷媒反向流動毛細管被剪短—冷凝器內的蒸發壓力升高—蒸發溫度升高(但室外溫度較低限制)--蒸發不完全—制熱效果受到影響。

結論:毛細管的匹配都是經過嚴格試驗,測試條件包括標準工況以及惡劣工況,但是當市場出現的工況是超惡劣(特別是安裝條件限制),單冷機可以採用剪短毛細管100mm左右解決,但是冷暖機絕對不可以(包括剪短主毛細管或輔助毛細管都不可行)。

引申:冬天制熱不良時,是否可以通過加長輔助毛細管的長度提高制熱效果?

3、為什麼系統缺冷媒時蒸發器表面會結冰?

現象:製冷效果不佳,蒸發器結冰,系統壓力偏低

分析:從製冷原理的角度來分析問題

壓力與飽和溫度的關係:蒸發壓力越低—蒸發溫度將越低

系統缺冷媒---系統壓力降低—蒸發壓力降低—蒸發溫度降低—附著在蒸發器表面的冷凝水更容易結冰

4、系統出現“堵”將導致的問題

現象:KFR-71LW,製冷效果差,機器能正常開啟,室內機濾網、兩器都很乾淨,但是製冷效果不良。

檢查:室內外風機電容正常,電壓220V,電流13.5A,低壓壓力4公斤,無加長管,壓縮機運行正常,管路沒有任何節流現象。

運行:20分鐘後,電流增加至16A,壓力下降到3.0公斤,製冷效果差。

分析:從運行一段時間後,電流變大,壓力下降,基本可以判斷系統堵或者有局部節流的現象,仔細檢查管路件查看是否有局部結霜處。

結果:經檢查,在連接有分配器的毛細管處發現有結霜的現象,加熱,問題不解決,排除髒堵;焊開,發現分配器有細微焊堵,由油泥滯留。

5、新裝機出現頻繁跳停

現象:新裝櫃機,裝機時間為1個月左右,出現頻繁跳停。

檢查:該機器裝在屋頂,散熱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新裝機也不至於因為散熱效果不是最佳出現跳停,應該著手系統檢修。

運行:測系統壓力,發現表壓不穩定,壓縮機過熱,出現跳停。

分析:作為新裝機,表壓不穩,首先考慮排空不完全,重新排空裝氟,問題得到解決。

家用空調方案設計及常用術語

空調常見術語

能效比:(EER/COP)=Q/W)

製冷劑:具有比較低的溫壓飽和區,蒸發潛熱大的化學製劑。別名:雪種、冷媒等。常見有:R12、R22、R134a、R407C、R410A etc。

排氣量:壓縮機曲軸運轉一周從汽缸排出的製冷劑氣體容積,一般以cc為單位。常見為理論排氣量。

過冷度:冷凝器出口(節流前)液態製冷劑與飽和液體的溫度差。

過熱度:蒸發器出口(吸氣前)氣態製冷劑與飽和氣體的溫度差。

標準工況:

製冷時,室內溫度27℃,室外溫度為35℃

制熱時,室內溫度20℃,室外溫度為7℃

迴圈風量:室內側蒸發機組的迴圈風量,其單位為立方米每小時。空調器在新風門完全關閉的情況下,單位時間內向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送入的風量——每小時流過蒸發器的風量。

雜訊:空調器在運行時的雜聲,其單位為dB(A)。

中國五級能效標籤

空調器選型的基本知識

室內冷量的計算:

空調房間所需冷量與房間用途、房間朝向、所處樓層以及房間面積等因素有關。一般用單位面積負荷乘以房間面積進行計算。單位面積耗冷量我們可以取以下經驗值150—220W。

加熱時所需能量為冷卻時的1.2—1.4倍,故選擇冷暖機時,請以制熱量為主計算。

建議選擇能力稍大於計算值。

選擇錯時,會出現開停機頻繁或難於達到設定溫度的情況,請考慮周到,正確選擇。

空調器的匹數與其製冷量(瓦)的對應關係可理解為:標準1匹約=2500W。

推薦的最佳溫度與相對濕度場所溫度(℃)相對濕度(%)夏天住宅、病院、學校25-2750-60銀行、小賣部26-2750-60
劇院、會堂26-2750-60
冬天住宅、病院、學校20-2440-50銀行、小賣部22-2340-50
劇院、會堂22-2340-50

本課件作者:姚配安,來自互聯網。

製冷劑在室內機換熱器中放出熱量,在室外機換熱器中吸收熱量,進行熱泵制熱迴圈,從而達到制熱的目的。

空調器的工作原理 (制熱)

常見設計參數

工況排氣溫度回氣溫度各流路溫差冷凝器中部溫度蒸發器中部溫度標準製冷85℃ ~97℃6℃ ~15℃0℃ ~4℃48℃ ~52℃7℃ ~9℃標準制熱75℃ ~97℃-3℃ ~1℃-1℃ ~1℃42℃ ~50℃
室內機進出口溫差最佳值:12℃ ~14℃

製冷工作狀態參數

(1)製冷系統正常低壓在0.39~0.59MPa之間;製冷系統正常高壓在1.57~2.16MPa之間。

(2)空調器出風口溫度應為12℃~15℃之間,空調器進出風口溫度差應在10℃左右。

注:以上參數與室內或室外環境溫度有很大關係。

(3)全封閉活塞旋轉式壓縮機外殼溫度在80℃左右。全封閉渦旋式壓縮機外殼溫度在60℃左右。

(4)低壓管溫度一般在12℃左右,正常時低壓管應結露但不能結霜,如結霜說明系統缺氟或堵塞。

(5)壓縮機排氣管溫度一般在80℃~90℃之間,如溫度過低,說明系統缺氟或堵塞;如溫度過高,說明系統內有空氣或壓縮機機械故障。

(6)可根據吸氣管結露情況來加氟,氟未加夠時,吸氣管會出現結霜現象,當壓縮機儲液罐上半部結露時,說明此時加氟量基本適中(具體以低壓標準壓力為准)。

制熱工作狀態參數

(1)製冷系統正常低壓應在0.29~0.39MPa之間,製冷系統正常高壓應在1.47~2.16MPa之間。

(2)冬季加氟時,製冷系統低壓以不超過0.39MPa為好。

(3)熱泵型空調器出風口溫度應在32℃~40℃之間,進出風口溫度差應大於15℃。

注:以上參數與室內或室外環境溫度有很大關係,檢修時要具體進行分析。

(4)電熱型空調器出風口溫度一般應在30℃~45℃之間,其進出風口溫度差應大於15℃以上。

(5)壓縮機外殼溫度應比製冷狀態下低10℃左右。

(6)冬季加氟時,應將空調器置於製冷狀態下,最好採用定量加注,如條件不允許,可通過測量系統高壓來加氟,其高壓一般不超過1.76MPa為好。

常見的幾種保護

1、製冷模式下的常見保護功能

(1)蒸發器的低溫保護---若連續3分鐘T2≤2 ℃ ,則壓縮機、室外風機關;當T2≥8 ℃ 時,退出保護;

(2)冷凝器的高溫保護—若連續3秒鐘T3 ≥ 62℃ ,則壓縮機、室外風機關;當T3≤48 ℃ 時,退出保護

(3) 當T1≤TS-2時,壓縮機及外風機關;當T1≥TS時,壓縮機及外風機開。

2、制熱模式下的常見保護功能

(1)防冷風保護—在壓縮機開後5分鐘內防冷風功能有效,T2 ≥ 25℃時,開低風, T2 ≥ 32℃ 時開高風, T2≤20 ℃ 時停風機;

(2)蒸發器高溫保護—當T2 ≥ 56℃ 時,停室外風機,當T2≥ 62℃,停壓縮機和室外風機;當 T2≤50℃ 時,恢復正常。

(3)當T1≤TS+4時,壓縮機和外風機開;當T1≥TS+6時,壓縮機和外風機關。壓縮機每次啟動之後,先無條件運行7分鐘,之後才進行6.2.1中的溫度控制。

3、室外機保護

(1)低壓保護

當低壓端壓力低於0.5公斤時,系統出現保護,當壓力恢復到1.5公斤時,系統恢復正常;

(2)高壓保護

當系統壓力超過34公斤時,系統出現保護;此時要防止系統發生爆炸;

(3)電流保護

當電流大於額定電流1.8倍時,如果持續維持3分鐘,系統將出現保護;

當電流大於額定電流2倍時,如果持續維持2秒鐘,系統將出現保護;

另外:掛機的四次過電流保護:

如果連續四次開壓縮機5分鐘內出現電流保護而關壓縮機 ,壓縮機正常執行時間超過5分鐘則四次計數清零。

a.連續3秒大於額定電流2.8倍

b.連續5分鐘大於額定電流2.2倍

(4)排氣溫度保護

當排氣溫度大於120 ℃ 時,系統出現保護,當排氣溫度恢復到90℃ 時,系統恢復正常;

(5)相序保護

(6)缺相保護

室外機系統保護簡圖

旁接低壓保護

空調器的製冷零部件介紹

壓縮機(旋轉式、渦旋式、活塞式)

壓縮機常見故障

1、堵轉

(1)壓縮機不動作,且發出“嗡嗡”聲

原因:異物入,曲軸、活塞、氣缸等運動部件卡死;高低壓側的壓力不平衡;電機燒損;電壓過低(單相低於187V,三相低於323V);壓縮機缺油或過負荷運行,機械部件嚴磨;機油劣化,機械部件嚴磨;低溫制熱時,壓縮機附近溫度過低(低於-15℃);壓縮機電容損壞或衰減,定轉子間隙不良。

(2)壓縮機可以動作,但在很短的時間內停止運行(排氣壓力低)

原因:壓縮機吸入液體;冷凝器故障;保護器動作;管道阻力大;

(3)壓縮機可以動作,但因電流逐漸增加而停機(排氣壓力高)

原因:保護器動作;吸氣壓力過高;壓縮機的機械部分受到損傷;

(4)壓縮機運轉電流大

原因:兩器故障;製冷系統堵塞;超載運行(冷媒量、電壓);風機馬達轉速(電容衰減、風機故障);

2、噪音大

原因:

(1)壓縮機啟動時,3至5分鐘內,由於系統不穩定,會有聲音偏大現象;

(2)管道振動聲、馬達和風葉聲、鈑金共振聲;

(3)系統內有空氣混入時,會有氣流聲;

(4)系統內有雜質或銅屑時,會發生金屬撞擊閥片聲;

(5)定轉子間隙不良;

(6)閥片與泵體間隙過小;

(7)泵磨損、壓痕、螺釘損傷、閥片與活塞撞擊、儲液罐異聲;

(8)缺少冷凍機油;

(9)液態冷媒進入壓縮機,產生液壓縮;

(10)當聲音比正常高出許多或持續有異聲時,可判為壓縮機不合格。

3、無吸排氣能力、高低壓串氣

原因:

(1)壓縮機本身原因:閥片間隙大、卡死(轉子式);曲軸斷,無轉動;彈簧斷;壓縮機缺油、閥片磨耗過量;

(2)外部原因:異物進入壓縮機氣缸;四通閥串氣;缺冷媒;三相電源,電源反相會造成壓縮機反轉;水分超標,產生冰堵現象;

4、繞組開路、繞組漏電、繞組匝間短路

原因:電機燒損,繞組開路、短路或與外殼擊穿;氧化皮等異物附著在壓縮機內部的接線端子上,使得絕緣不良;接線端子位置有雜質或水分,使得端子對地絕緣不良。主、副繞組接錯,導致副繞組燒壞,阻值下降;環境濕氣太重或有化學氣體及灰塵飛舞;

5、繞組電流大

原因:系統其他部件(主要是電機、電控)工作是否正常;定子燒損(線圈短路、過負荷、缺相運行、冷媒洩漏、泵磨損引起的燒損);冷媒充注量過多會造成功率高;系統是否有可能堵塞情況,導致高壓過高,低壓過低的情況發生;電容是否正常;環境溫度過高;

6、超載保護器壞(外置式保護器)

原因:大電流使保護器產生不可恢復的熔斷;環境惡劣,電源不良,長期高溫過負荷的情況使得保護器太過頻繁地通斷;

壓縮機爆炸的技術分析

1、現狀:近年來,在維修空調的過程中,陸續出現了有關壓縮機爆炸的事故。其維修操作過程,基本上是,在未連接室內機的情況下,將室外機進行抽真空處理,並在通電運行的情況下對室外機進行冷媒充注,但因系統低壓側存在洩露而吸入空氣,從而導致了壓縮機爆炸事故的發生。

2、爆炸現場照片:

3、壓縮機爆炸發生的機理

(1)壓縮機爆炸需同時滿足以下三個必要條件:

a.系統高壓側堵塞(壓縮機運行時產生異常高溫、高壓)

b.吸入空氣壓縮(助燃氣體進入)

c.壓縮機運行

(2)爆炸的原因分析:

壓縮機吸入較多的空氣,空氣經氣缸壓縮,進入殼體,在排氣側有堵塞的情況下會短時間內導致壓縮機殼體內異常高溫、高壓,使得礦質冷凍機油汽化;壓縮機殼體內的冷凍機油、空氣混合物在高溫高壓條件導致自燃發生爆炸。

4、相關情況說明

(1)據調查在日本、泰國、臺灣及中國內地都曾經發生過因空氣運行而發生爆炸的事例。

(2)空氣運行發生環節多為商件檢完畢回收冷媒時(因高壓側截止閥關閉,低壓側快速接頭洩漏造成)或在對空調系統和壓縮機進行故障調查、維修時(因排氣側焊都或高壓閥關閉,吸氣側吸入大量空氣造成)。

壓縮機維修注意事項

維修規範隱患嚴禁使用焊槍割管,應使用割管機切割;可能引起火災;容易產生氧化皮堵塞系統必須在系統冷媒完全排空才可以更換壓縮機;可能引起凍傷事故以及壓縮機油大量噴出絕對禁止使用壓縮機抽真空;燒損壓縮機電機絕對禁止壓縮機空氣運行;可能引起系統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嚴禁短接各種壓縮機保護;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戶問題,引起壓縮機損壞更換壓縮機後應按照規定清洗系統引起雜質進入新壓縮機,導致新換上壓縮機損壞壓縮機和系統的管口不能長時間敞開,壓縮機吸排氣管管口膠塞在拔除10分鐘內應保證系統焊接完成,防止空氣水分和雜誌進入系統;影響製冷效果,並有可能損壞壓縮機壓縮機管口焊接時特別注意火焰方向不能對著接線座,絕對禁止火焰噴到接線座,造成接線座玻璃體融化或接線端子接觸不良和腐蝕生銹;接線座玻璃體熔化,接線座絕緣塗層被破壞,導致壓縮機可靠性下降不允許以任何原因添加冷凍機油;添加的油並不一定適用原壓縮機安裝維修過程中必須避免異物雜質進入系統;影響製冷效果,並有可能損壞壓縮機儘量更換與原配壓縮機同型號壓縮機,如實在無法滿足要求,應該選擇與原配壓縮機能力相差在5%以內的同電源、同類型壓縮機代替製冷制熱效果差,新換壓縮機容易損壞更換壓縮機,必須保證附近連接線不會與銅管相碰,間距較小的位置最好用在銅管上包上保溫管後再用束緊帶將連接線紮在銅管上,膠腳與墊片距離0.5—2.0mm,銅管之間的距離5mm以上,銅管與鈑金距離10mm以上;銅管與連接線相碰可能會導致安全事故,銅管相碰容易導致洩漏,並損壞壓縮機

熱交換器及配管

蒸發器

分體機蒸發器一般為2排,分為2折、3折和4折

櫃機和窗機的蒸發器相似,沒有折,一般有2排或3排,結構比較簡單,但流路比較複雜;

蒸發器多為親水沖縫鋁箔,有利於排水和換熱,防止氧化鋁(白粉)吹出。

冷凝器

冷凝器分為風冷和水冷兩種,家用空調器採用的是風冷冷凝器;

圖中的冷凝器是由長U管和鋁箔串成的風冷串片式冷凝器;

兩器常見故障

1、漏:包括焊口漏以及內漏

2、堵:局部節流與噪音

3、異味:新機異味與舊機異味

風機、風道

基本作用:強化冷凝器、蒸發器的作用

強制使得空氣流過換熱器,加速熱交換的進行

1、貫流風輪 :徑向進風,通過旋轉形成一定的風壓,並通過徑向排出的一種送風零件;葉片面積小而數量較多;出風量均勻,噪音小;通常用在分體掛壁室內機;

2、離心風輪 :軸向進風,通過旋轉形成一定的風壓,並通過徑向排出的一種送風零件;葉片面積小而數量較多;出風量均勻,噪音小;通常用在櫃機室內機;

3、軸流風葉 :軸向進風,通過旋轉形成一定的風壓,並通過軸向排出的一種送風零件;葉片面積大而數量少,噪音相對略大;通常用在分體掛壁、落地室外機。

整機風輪風葉的故障判定

1、外觀方面:通過直接觀察或者用手輕輕撥動風輪風葉,檢查葉片是否有斷裂、發白、裝配鬆動等可直接判定更換或維修;

2、空調器開機運行風聲風量方面:當空調器開機運行時風聲異常刺耳,風輪風葉發出晃動聲、整機震動大,無出風或者風量過小等可能是風輪風葉品質問題造成,可考慮進行更換或維修。

節流機構(毛細管、膨脹閥)

四通閥

基本作用:控制冷媒流向,達到製冷、制熱轉換的目的。

四通閥(結構圖)

四通閥常見故障判斷與分析方法

1、空調不能正確和正常地從製冷轉換成制熱或從制熱轉換成製冷,這種情況就是四通閥不能正常換向的故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電磁線圈損壞,先導閥不起作用;

(2)四通閥內閥滑被系統內部的贓物(氧化皮、雜物、劣化油脂)等卡住或粘住,一部分可用木棒或膠棒輕擊四通閥閥體解決;

(3)閥體受外力衝擊損壞(閥體凹)造成滑閥不能換向,從外觀可判斷;

(4)由於系統內部的液擊使閥滑導向架斷裂、端蓋損壞變形,無法換向;特別注意使用大金和三洋渦旋壓縮機時產生液擊的比例較大;

(5)四通閥內部間隙過大,閥座焊接時輕微燒壞洩漏量超標,造成串氣,使滑閥兩端壓力平衡,無法推動滑閥換向;

(6)系統壓力帶來四通閥主滑塊破碎,導致主滑塊不能換向;

(7)先導閥內腔髒堵,導致先導閥不能工作;

(8)因系統原因,開機時主滑塊就處在閥體中間,通電時兩端壓差無法建立起來,導致不能換向;這種故障有一部分通過敲擊閥體和加充冷媒可以解決;

(9)系統有慢漏,冷媒較少,不能建立換向需要的壓力差;

2、四通閥閥體、毛細管或焊點有洩漏冷媒的一般的閥體表面有很多油脂,在閥體表面塗上肥皂水,如果有氣泡產生,說明洩漏冷媒,如果在閥體、毛細管或毛細管焊接處有氣泡,需要更換四通閥,如果在E、S、C或D管擴口處有氣泡產生,可通過補焊解決;

四通閥維修注意事項

1、新四通閥使用前四個管口應是用塑膠塞塞緊,防止雜誌進入四通閥內;焊接前注意觀看四通閥滑塊位置在四通閥主閥體內部構造圖的左邊,如果在中間或在右邊,輕敲閥體,將閥塊敲到左邊;

2、四通閥在燒焊前必須取下先導閥的線圈,以免焊接過程不當而燒壞線圈;

3、在焊下四通閥前,必須用濕布將四通閥包住,並將四通閥組件整個焊下,注意焊接時火焰的方向,不允許火焰對閥體進行加熱;

4、將組件中的四通閥用濕布包住,為了控制四通閥元件管路件之間相對角度,可以採取拆下一根管路件重新裝新閥焊接好後,再拆換其它管路件方法。更換過程中應保證新舊四通閥內部不被燒壞,確保新閥的焊接品質和舊閥退返後的分析效果;

5、焊接時要充氮保護,以免產生氧化皮

氣液分離器(結構圖)

篩檢程式(結構圖)

製冷劑(雪種、冷媒、氟里昂、工質)

1、幾種冷媒參數比較

R-407CR-410AHCFC-22蒸發壓力kPa499804498冷凝壓力kPa211230611943溫度漂移℃4.30.070吐出溫度℃67.472.570.3製冷容量11.451有效係數6.276.076.43壓縮比2.832.622.66

2、新冷媒特點(R410A)

(1)與R22相比,R410A系統有一個顯著的優勢:蒸發器的熱傳遞高35%,冷凝器的熱傳遞高5%,而R407C和R134a的熱傳遞係數均低於R22。

(2)其迴圈工作壓力比HCFC-22約高57%,單位容積製冷量比HCFC-22約大43%,製冷係數比HCFC-22約小7.7%,其餘參數與HCFC-22基本接近。

(3)同等品質流量下,R410A的壓降比較小,使其可以使用比R22或其他製冷劑更小的管路和閥門,從而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

(4)與R410A相匹配的系統較之R22的系統,可以採用較小體積的冷凝器和蒸發器,成本更低,而且最高可達30%的製冷劑充注減少量。製冷劑充注量的減少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還能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5)由於壓縮機在在壓縮過程中的損耗更低,蒸發器和冷凝器具有更強的熱傳遞性,整個系統內的壓降更小,所以在相同冷量,相同冷凝溫度的系統中,R410A系統的能效比(COP)比R22系統高出6%。高效的熱傳遞和更小的壓降使其在相同的運轉條件下,冷凝溫度更低,蒸發溫度更高,這使壓縮機 在耗電更少,效率比更高的情況下,獲得一個更好的運行範圍。

3、新冷媒機器安裝維修注意事項(必須使用R-410A專用工具以及材料)

(1)在操作中如有冷媒洩漏,請及時進行通風換氣,如果冷媒洩漏在室內,一旦與電風扇、取暖爐、電爐等器具發出的電火花接觸,將會形成有毒氣體。

(2)在進行安裝、移動空調時,請不要將R-410A冷媒以外的空氣混入空調的冷媒迴圈管路中。如果混入空氣等氣體,將導致冷媒迴圈管路高壓異常,造成迴圈管路破裂、裂紋的主要原因。

(3)請不要與其他的冷媒、冷凍機油進行混合。

(4)由於R-410A的壓力比較高,所以將配管、工具等作為專用。

(5)由於R-410A是一種模擬共沸混合冷媒,在添加冷媒時,使用液體方式添加。(使用氣體方式添加時,冷媒的組成成分會發生變化,導致空調的性能也發生變化)

(6)使用R-410A冷媒的家用空調,壓力比傳統的R-22冷媒的空調要大的多,所以,在選擇材料方面,一定要與R-410A相適應。

關於銅管的壁厚:

按照以下的要求選擇R-410A允許使用的銅管壁厚:市場中買到壁厚為0.7mm的銅管,絕對不能使用。

銅管外徑銅管壁厚要求6.350.809.520.8012.70.80

製冷系統常見故障分析

1、夏季製冷時壓縮機高溫跳停

原因解決辦法外機安裝位置不當,造成外機散熱不良移機室外風機轉速太慢,造成空調器室外機散熱不良適當加大室外機風機電容,以加大風量空調器換熱部件過髒,造成系統散熱不良清洗室外機冷凝器,以保證散熱效果空調系統缺少量雪種給系統補充適量雪種(增加的量原則是:當室外溫度在35℃左右時,以低壓端壓力不大於0.55MP以及電流值維持在銘牌額定電流左右為准),以保證系統冷凝壓力正常使用者電源電壓過低使用者自己協調解決其他原因1.單冷機可以減短毛細管100mm左右,以降低系統壓力比2.如果壓縮機用的是外置式保護器,可以在外置式保護器與壓縮機結合處加一墊片,以降低保護器裡面感溫件的靈敏度。

2、家用空調器的常見性能故障

空調器製冷效果差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1、原因分析:

(1) 篩檢程式、冷凝器及蒸發器上的灰塵汙物過多或堵塞;

(2) 空調房間太大或熱源太多;

(3) 安裝位置不當、安裝位置過低或前有障礙物;

(4) 空調房間的門窗開啟頻繁;

(5) 陽光直射室外機組上;

(6) 室外溫度超過35℃時,空調器實際製冷量低於銘牌上的製冷量;

(7) 室內、外機組出風或進風口有遮擋物,影響熱交換;

(8) 風速設定不當;

(9) 冷媒洩漏;

(10)管路閥門未開足;

(11)室內外機閥的連接管保溫不定;

(12)毛細管局部堵塞;

(13)四通閥故障;

(14)壓縮機故障;

(15)設定溫度過高。

2、處理方法

(1) 清洗有關零件;

(2) 調換大製冷的空調器或減少房間的熱源;

(3) 選擇新的安裝地點或調整高度,移去障礙物;

(4) 關好門窗,做好房間密封,可做雙層窗,加窗簾、門簾;

(5) 裝置遮陽棚或調歪室外機組的安裝位置;

(6) 在氣溫較高的地方,應選購製冷量大的空調器來使用;

(7) 消除遮擋物;

(8) 加大風速;

(9) 查出漏源,補充冷媒;

(10)開足閥門;

(11)加強連接管的保溫;

(12)更換毛細管;

(13)更換四通閥;

(14)更換壓縮機;

(15)調低設定溫度。

空調器制熱效果差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1、原因分析:

(1) 篩檢程式、冷凝器及蒸發器上的灰塵汙物過多或堵塞;

(2) 空調房間太大或冷源太多;

(3) 安裝位置不當、安裝位置過低或前有障礙物;

(4) 空調房間的門窗開啟頻繁;

(5) 室外溫度過低、室外熱交換器結霜,換熱器效果差;

(6) 室外溫度低於7℃時,空調器實際制熱量低於銘牌上的制熱量;

(7) 室內、外機組出風或進風口有遮擋物,影響熱交換;

(8) 風速設定不當;

(9) 冷媒洩漏;

(10)管路閥門未開足;

(11)室內外機閥的連接管保溫不定;

(12)毛細管局部堵塞;

(13)四通閥故障;

(14)壓縮機故障;

(15)設定溫度太低;

(16)室外機單向閥洩漏;

(17)除霜不徹底。

2、處理方法:

(1) 洗有關零件;

(2) 換較大型號的空調器或增加其他輔助熱源;

(3) 選擇新的安裝地點或調歪高度,移去障礙物;

(4) 關好門窗,做好房間密封,可做雙層窗,加窗簾、門簾;

(5) 配輔助加熱器;

(6) 在氣溫較高的地方,應選購製冷量大的空調器來使用;

(7) 消除遮擋物;

(8) 加大風速;

(9) 查出漏源,補充冷媒;

(10)開足閥門;

(11)加強連接管的保溫;

(12)更換毛細管;

(13)更換四通閥;

(14)更換壓縮機;

(15)調高設定溫度;

(16)更換;

(17)插緊感溫包或更換。

製冷系統案例分析與討論

1、如何根據送風和回風溫度計算空調製冷量

例: 某空調器穩定運行時,測量風速後計算得到迴圈風量為L=1200m3/h。回風的幹球溫度27℃,濕球溫度19.5℃;送風的幹球溫度為18℃,濕球溫度13.5℃,求製冷量?

解: (1)由i-d圖查得i1=55.6kJ/kg,i2=37.6kJ/kg

(2)焓差Δi=i1—i2=18kJ/kg

(3)送風品質 G=ρL=1.2×1200=1440(kg/h);

(4)空調器的製冷量 Q=G(i1-i2)=1440×(55.6—37.6)=25920(KJ/h)。

2、夏天當空調出現過熱跳停時,很多網點採用剪短毛細管的方法以解決問題,此方法是否妥當?

分析:製冷狀態下剪短毛細管的目的---提高蒸發壓力—使蒸發器的冷媒不完全蒸發—降低過熱度—降低排氣溫度—解決過熱跳停

不妥當:剪短毛細管後,對於冷暖機,制熱時會導致什麼後果?

分析:制熱狀態冷媒反向流動毛細管被剪短—冷凝器內的蒸發壓力升高—蒸發溫度升高(但室外溫度較低限制)--蒸發不完全—制熱效果受到影響。

結論:毛細管的匹配都是經過嚴格試驗,測試條件包括標準工況以及惡劣工況,但是當市場出現的工況是超惡劣(特別是安裝條件限制),單冷機可以採用剪短毛細管100mm左右解決,但是冷暖機絕對不可以(包括剪短主毛細管或輔助毛細管都不可行)。

引申:冬天制熱不良時,是否可以通過加長輔助毛細管的長度提高制熱效果?

3、為什麼系統缺冷媒時蒸發器表面會結冰?

現象:製冷效果不佳,蒸發器結冰,系統壓力偏低

分析:從製冷原理的角度來分析問題

壓力與飽和溫度的關係:蒸發壓力越低—蒸發溫度將越低

系統缺冷媒---系統壓力降低—蒸發壓力降低—蒸發溫度降低—附著在蒸發器表面的冷凝水更容易結冰

4、系統出現“堵”將導致的問題

現象:KFR-71LW,製冷效果差,機器能正常開啟,室內機濾網、兩器都很乾淨,但是製冷效果不良。

檢查:室內外風機電容正常,電壓220V,電流13.5A,低壓壓力4公斤,無加長管,壓縮機運行正常,管路沒有任何節流現象。

運行:20分鐘後,電流增加至16A,壓力下降到3.0公斤,製冷效果差。

分析:從運行一段時間後,電流變大,壓力下降,基本可以判斷系統堵或者有局部節流的現象,仔細檢查管路件查看是否有局部結霜處。

結果:經檢查,在連接有分配器的毛細管處發現有結霜的現象,加熱,問題不解決,排除髒堵;焊開,發現分配器有細微焊堵,由油泥滯留。

5、新裝機出現頻繁跳停

現象:新裝櫃機,裝機時間為1個月左右,出現頻繁跳停。

檢查:該機器裝在屋頂,散熱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新裝機也不至於因為散熱效果不是最佳出現跳停,應該著手系統檢修。

運行:測系統壓力,發現表壓不穩定,壓縮機過熱,出現跳停。

分析:作為新裝機,表壓不穩,首先考慮排空不完全,重新排空裝氟,問題得到解決。

家用空調方案設計及常用術語

空調常見術語

能效比:(EER/COP)=Q/W)

製冷劑:具有比較低的溫壓飽和區,蒸發潛熱大的化學製劑。別名:雪種、冷媒等。常見有:R12、R22、R134a、R407C、R410A etc。

排氣量:壓縮機曲軸運轉一周從汽缸排出的製冷劑氣體容積,一般以cc為單位。常見為理論排氣量。

過冷度:冷凝器出口(節流前)液態製冷劑與飽和液體的溫度差。

過熱度:蒸發器出口(吸氣前)氣態製冷劑與飽和氣體的溫度差。

標準工況:

製冷時,室內溫度27℃,室外溫度為35℃

制熱時,室內溫度20℃,室外溫度為7℃

迴圈風量:室內側蒸發機組的迴圈風量,其單位為立方米每小時。空調器在新風門完全關閉的情況下,單位時間內向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送入的風量——每小時流過蒸發器的風量。

雜訊:空調器在運行時的雜聲,其單位為dB(A)。

中國五級能效標籤

空調器選型的基本知識

室內冷量的計算:

空調房間所需冷量與房間用途、房間朝向、所處樓層以及房間面積等因素有關。一般用單位面積負荷乘以房間面積進行計算。單位面積耗冷量我們可以取以下經驗值150—220W。

加熱時所需能量為冷卻時的1.2—1.4倍,故選擇冷暖機時,請以制熱量為主計算。

建議選擇能力稍大於計算值。

選擇錯時,會出現開停機頻繁或難於達到設定溫度的情況,請考慮周到,正確選擇。

空調器的匹數與其製冷量(瓦)的對應關係可理解為:標準1匹約=2500W。

推薦的最佳溫度與相對濕度場所溫度(℃)相對濕度(%)夏天住宅、病院、學校25-2750-60銀行、小賣部26-2750-60
劇院、會堂26-2750-60
冬天住宅、病院、學校20-2440-50銀行、小賣部22-2340-50
劇院、會堂22-2340-50

本課件作者:姚配安,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