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渭南:戰略新興產業強勢崛起助力追趕超越


新能源電池產能占全國近四分之一,中國酵素城即將成為中國生物發酵產業的矽谷……如今的渭南,

在經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後,傳統能源產能同比下降30.5%,而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1.4%。這一降一增無不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渭南戰略新興產業正強勢崛起,追趕超越後勁十足。

創新:全國最大的新能源產業基地之一

不久前,渭南市高新區天臣新能源電池二期3GW項目正式投產,高新區新能源電池產能達到7.4GWH,占到2016年全國32GWH新能源電池產能的23%,

今年渭南高新區可形成30GW動力電池產能規模,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新能源產業基地之一。

在經濟新常態下,渭南工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放緩發展速度,而這正是渭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工業產業結構、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的契機。在這一過程中,渭南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加強高端技術人才引進,強化人才支撐,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要素聚集,

同時,渭南加強與省內外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力量對接,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此外,渭南還逐步延伸產業鏈,扶持大批中小型企業,完善產業配套體系,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群,基本形成了以通用航空產業為核心的航空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以3D列印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戰略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700天工期,一年內保質保量完成。

這是渭南在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創下的“速度與激情”。在專案建設上,渭南市通過簡政放權壓縮了50%審批時限,同時還落實專案包聯、例會通報、掛牌督辦、跟蹤問效等制度,對干擾項目建設行為實施“零容忍”態度。此外,渭南還從財政、稅收、研發、人才引進、員工子女教育等方面出臺相應優惠政策,通過打造硬體和軟體服務支援發展。

轉型:打造中國生物發酵矽谷

2月10日,渭南經開區“中國酵素城”核心區八個酵素產業項目集中開工,這個總投資20億元的專案全部建成後,將成為集研發、生產、中試、檢驗檢測為一體的高端生物發酵產業集群,年產值可達100億元,成為中國生物發酵產業的矽谷,“渭南酵素”也將成為一個具有國內外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區域名牌。

加大傳統工業改造、升級和轉型力度。渭南食品工業發展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

但缺乏科技含量、產品同質化高、產業附加值低等原因讓渭南傳統食品工業缺乏市場競爭力,而酵素恰恰是新型食品工業發展的催化劑。當前,我國酵素產業發展薄弱、配套不全,“中國酵素城”不僅填補了這個空白,也讓渭南的食品工業實現了從量到質的跨越。渭南把高端生物發酵產業作為食品產業發展的核心,以澱粉糖、生物高分子材料和酵素高端生物發酵三大產業為方向,有效地把傳統資源轉變為新型食品工業的發展優勢,提高傳統產業附加值,延伸了傳統產業鏈鏈條。

為支撐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渭南在招商中摒棄了“拾到籃子都是菜”的方式,緊盯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帶動作用強、經濟效益好的戰略新興產業項目,通過利用各個管道推介宣傳、拜訪相關行業協會、參加行業招商會,在電子資訊、智慧製造等戰略新興產業方面達成投資意向17個。

服務:培植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土壤

4月12日,投資18.1億元的鹵陽湖開發區國家民用飛機試飛基地專案正式開工建設。將鹵陽湖開發區打造成集通用航空、機械、電子、儀錶為一體的現代航空裝備製造基地是渭南市賦予鹵陽湖的使命,也是渭南市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試驗田。隨著國家民用飛機試飛基地建設,標誌著渭南在現代航空這一新興產業領域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為給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土壤,渭南市定下招商引資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招商引資項目落實牽頭責任,協調解決重大招商項目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渭南充分重視工業園區的作用,確立“縣域經濟抓工業,工業發展抓園區,園區發展抓集群,集群發展抓特色,特色產業抓服務”的思路,通過標準廠房、公租房、辦公房、服務平臺及生活服務等配套建設,全力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渭南還策劃、儲備“十三五”全市重點專案932個,預計投資11353億元,其中鹵陽湖航空裝備製造、富平西飛民用飛機生產線、澄城工業機器人製造基地等多個戰略新興產業儲備項目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

2016年11月18日,渭南發佈政府引導基金22只,募集資金總額376億元,這些基金中專門設立了新能源產業基金、航空產業發展基金等用來解決戰略新興產業項目建設面臨的融資難題。

如今,通過發展戰略新興產業讓渭南低迷的經濟重新煥發生機,一大批瀕臨劣勢、近乎淘汰的產業找到新出路。渭南也計畫通過打造有色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等3個千億元產業集群和培育食品醫藥、裝備製造、航空航太三個500億元產業集群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不僅如此,渭南還繪製了建設新型工業聚集地、現代農業示範地、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和大關中東部區域中心城市為內容的“三地一中心”藍圖,不斷打造經濟發展升級版,實現追趕超越。

記者 陳聖強 通訊員 甘泉

有效地把傳統資源轉變為新型食品工業的發展優勢,提高傳統產業附加值,延伸了傳統產業鏈鏈條。

為支撐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渭南在招商中摒棄了“拾到籃子都是菜”的方式,緊盯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帶動作用強、經濟效益好的戰略新興產業項目,通過利用各個管道推介宣傳、拜訪相關行業協會、參加行業招商會,在電子資訊、智慧製造等戰略新興產業方面達成投資意向17個。

服務:培植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土壤

4月12日,投資18.1億元的鹵陽湖開發區國家民用飛機試飛基地專案正式開工建設。將鹵陽湖開發區打造成集通用航空、機械、電子、儀錶為一體的現代航空裝備製造基地是渭南市賦予鹵陽湖的使命,也是渭南市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試驗田。隨著國家民用飛機試飛基地建設,標誌著渭南在現代航空這一新興產業領域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為給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土壤,渭南市定下招商引資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招商引資項目落實牽頭責任,協調解決重大招商項目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渭南充分重視工業園區的作用,確立“縣域經濟抓工業,工業發展抓園區,園區發展抓集群,集群發展抓特色,特色產業抓服務”的思路,通過標準廠房、公租房、辦公房、服務平臺及生活服務等配套建設,全力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渭南還策劃、儲備“十三五”全市重點專案932個,預計投資11353億元,其中鹵陽湖航空裝備製造、富平西飛民用飛機生產線、澄城工業機器人製造基地等多個戰略新興產業儲備項目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

2016年11月18日,渭南發佈政府引導基金22只,募集資金總額376億元,這些基金中專門設立了新能源產業基金、航空產業發展基金等用來解決戰略新興產業項目建設面臨的融資難題。

如今,通過發展戰略新興產業讓渭南低迷的經濟重新煥發生機,一大批瀕臨劣勢、近乎淘汰的產業找到新出路。渭南也計畫通過打造有色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等3個千億元產業集群和培育食品醫藥、裝備製造、航空航太三個500億元產業集群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不僅如此,渭南還繪製了建設新型工業聚集地、現代農業示範地、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和大關中東部區域中心城市為內容的“三地一中心”藍圖,不斷打造經濟發展升級版,實現追趕超越。

記者 陳聖強 通訊員 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