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國將建千噸級海底空間站 裝數十人

太空空間站可以讓科學家“住”在太空,種植太空蔬菜。可不可以為科學家建個深海空間站,讓他們“住”在大海裡,在海底做實驗?全國人大代表、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顏開日前表示,

當然可以。

據《科技日報》報導,今年1月,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介紹,深海空間站計畫已經列入我國“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而且專案實施方案編制全面啟動。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可以在水下停留12小時,只能容納幾個人,未來的深海空間站可能是千噸級的,可以在海底停留半個月甚至幾個月,而且可同時容納幾十個人一起工作生活。”顏開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說,

這就相當於建立了一個海底實驗室。

全國人大代表、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顏開觀察系統,直接操控所攜帶的無纜自治潛水器、水下吊車、有纜遙控作業潛器及配套的作業工具,適應不同物件的具體作業要求,成為在海底從事科學研究、資源勘探、檢修維修作業等的移動工作平臺。

科普中國文章稱,深海空間站實際上就是一個由許多功能各異的潛水器有機結合的深海潛水器結構群。它的主要模組包括人員居住艙、儀器艙、返回艙、動力艙、對接艙等,還有生命支援系統。因為深海空間站設有專門的動力系統以及載人居住艙,它借助於對接系統實現與深海運載器對接,可以為空間站提供能源、食品的補給以及生命支援系統所需的原料如氧氣等,

同時,人員也可以通過運載器出入空間站。

放眼全球,除了美俄等傳統海洋強國,挪威、荷蘭等歐洲國家也都在開展用於深海油氣、礦產資源開發的深海工作站研究。

前蘇聯“一級核動力深海工作站”工作想像圖

目前,國際上深海運載平臺分為“無人”和“載人”兩大類。由於深海通信、目標識別、即時決策、作業操作、事故處理更為複雜,載人運載平臺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大型載人運載平臺的發展方向是在深海空間創造前所未有的工作環境,提升人員進入深海並實施長時間、大功率的作業能力,取得海洋科學、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效益。

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明確提出未來五年國家科技創新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戰略任務和改革舉措。這是我國首次以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命名。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要面向2030年再部署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深海空間站專案名列其中。

與傳統水面海洋平臺、通過布放探測儀器進行海洋科考的船舶相比,深海工作站有許多“獨門秘笈”:可不受海面惡劣風浪環境的影響,在特殊環境下可進行長週期高效率的水下作業。

“這是因為擁有很強的深海作業能力已成新世紀海洋強國的戰略取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有生分析說,深海空間站的定位在於既提升深海資源環境探測能力,又增強深海開發與工程作業能力。它是世界上高技術大型“有人裝備”與前沿“智慧無人技術”的高度結合體,代表了深海載人技術與資訊技術、智慧技術高度融合的發展方向。

在特殊環境下可進行長週期高效率的水下作業。

“這是因為擁有很強的深海作業能力已成新世紀海洋強國的戰略取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有生分析說,深海空間站的定位在於既提升深海資源環境探測能力,又增強深海開發與工程作業能力。它是世界上高技術大型“有人裝備”與前沿“智慧無人技術”的高度結合體,代表了深海載人技術與資訊技術、智慧技術高度融合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