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貴陽:強力推進“教育立市”十年戰略

文/當代貴州全媒體見習記者 周雅萌

3月15日,貴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少榮做客當代先鋒網線上訪談,就貴陽市提出實施的“教育立市”戰略做詳細介紹並回答網友提問。

陳少榮做客當代先鋒網線上訪談

有學上、上好學,這是貴陽全市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殷切期盼。

為此,2014年3月,貴陽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發展大會,提出了全新戰略理念--教育立市,明確了“用五年的時間大幅提升貴陽教育整體水準,用十年時間建成教育強市、人力資源強市”。

“教育立市”戰略實施三年來,貴陽市圍繞建成創新型中心城市目標,積極探索“大資料+教育”新路徑,著力解決好“有學上、上好學”的民生問題,全力推進教育立市戰略,全力打造貴陽教育發展升級版,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改革成效明顯。

“京築合作” 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2014年,在“京築創新驅動·區域合作”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京築教育合作成為貴陽市深入實施“教育立市”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

同年6月,北京十三中、北京十五中、北京三十五中等14所西城區優質學校分兩批先後與我市部分學校結成“友好姊妹學校”。10月,貴陽市教育局與朝陽區教委簽訂了教育合作“6+4”工程協定,引進了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北京朝陽實驗小學等多所學校,並於2015年9月1日與北京實驗二小貴陽分校、北京十五中貴陽分校共同舉行了2015年“京築教育”專案學校授牌開學儀式,

進一步擴大了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在貴陽市的占比。

截至目前,貴陽市縣兩級共從北京市西城區、朝陽區、海澱區引進各級各類學校34所,開展各種類型合作辦學38所,新增優質學位約5.8萬個。

貴陽多校通過採取掛牌辦學、手把手等形式與北京名校聯手辦分校、基地校、成員校、聯盟校、姊妹校等,以此開展合作,加強了教育教學管理、幹部教師培訓、數字教育資源分享、教育督導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關注農村教育 打好教育“扶貧戰”

農村一直是教育的薄弱環節,“教育立市”戰略實施之後,貴陽農村地區的教育面貌發生哪些變化?貴陽市是如何解決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存在的差異,協同推進“教育立市”戰略的?

對此,陳少榮給出答案。近幾年來貴陽市農村教育面貌的變化巨大,建設了一批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80%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

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65%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能在公辦學校就讀,接受義務教育,市域內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農村幼稚園的營養改善計畫逐步推進;農村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建設全面推進,實現了農村留守兒童之家覆蓋率達100%。

除此之外,貴陽市多措並舉,著力解決農村及城市教育差異。通過調整優化農村學校佈局,實現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就近入學,高中階段集中規模辦學;在理順農村教育管理體制方面,對縣級政府實行義務教育輟學率問責制和教育事業發展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同時,強化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按班師比配備農村學校教師,建立完善向農村學校和教學一線傾斜的教師職稱評審、崗位設置制度,對在農村邊遠地區任教教師給予每月按其基本工資的20%發放基層工作津貼,改善農村教師生活條件。

探索“大資料+教育”的新路徑

近年來,貴州搶抓建設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機遇,大力發展“貴州雲”“智慧雲”,“中國數谷”貴陽市已經迎來大資料時代。

在這個“智慧化”時代,如何將大資料與教育充分融合以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滿足市民群眾個性化、多元化教育需求,貴陽同樣在探索“大資料+教育”新路徑上下了一番功夫。

根據《貴陽市“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專項規劃》,貴陽將著力打造“大資料+教育” 雲專案,重點打造“一個中心、二個平臺、三個服務”,即市級教育雲大資料中心,教育資源平臺和資料共用綜合服務平臺,師生個性化定制服務、教育及管理多層次智慧化服務、校內校外交流協作服務。

2017年,“貴陽市教育資訊資料中心”將完成建設,探索資料中心應用與創新機制,提升貴陽教育管理資訊化的建設與應用水準。到2020年,將基本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與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資訊化體系。

高中階段集中規模辦學;在理順農村教育管理體制方面,對縣級政府實行義務教育輟學率問責制和教育事業發展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同時,強化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按班師比配備農村學校教師,建立完善向農村學校和教學一線傾斜的教師職稱評審、崗位設置制度,對在農村邊遠地區任教教師給予每月按其基本工資的20%發放基層工作津貼,改善農村教師生活條件。

探索“大資料+教育”的新路徑

近年來,貴州搶抓建設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機遇,大力發展“貴州雲”“智慧雲”,“中國數谷”貴陽市已經迎來大資料時代。

在這個“智慧化”時代,如何將大資料與教育充分融合以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滿足市民群眾個性化、多元化教育需求,貴陽同樣在探索“大資料+教育”新路徑上下了一番功夫。

根據《貴陽市“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專項規劃》,貴陽將著力打造“大資料+教育” 雲專案,重點打造“一個中心、二個平臺、三個服務”,即市級教育雲大資料中心,教育資源平臺和資料共用綜合服務平臺,師生個性化定制服務、教育及管理多層次智慧化服務、校內校外交流協作服務。

2017年,“貴陽市教育資訊資料中心”將完成建設,探索資料中心應用與創新機制,提升貴陽教育管理資訊化的建設與應用水準。到2020年,將基本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與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資訊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