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臨沂神話傳說之泰山奶奶

傳說泰山奶奶本來不是住在泰山,最早在蒙山修道,只是後來上了鬼穀子王禪的當,才被迫離開蒙山去泰山的。

古時候的蒙山,可不象現在這麼峻美,而是樹木凋零,山泉枯涸,

煙塵騰騰,泰山奶奶雲遊到此,看到這荒頹的景象,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她就在蒙山之巔——龜蒙頂建起一座禪院,每天起早貪黑整山治水。她采來榆、槐、松、柏等樹籽撒到山上,又把溝、坳、嶺、崖上栽滿了各種花草,還疏通了三股山泉,把天宮蟠桃會上扔掉的那些桃核撿來,種滿蒙山的七十三崮,一百道峪,沒多久,蒙山的舊貌變新顏,真是綠樹蔥蔥,花草豔豔,清泉汩汩,百鳥爭鳴……蒙山多美啊!泰山奶奶別提多高興啦!

話說蒙山的東南方四十多裡外有座天寶山,山上住著一個修煉多年的老道士叫王禪,他老是嫌天寶山不秀,山矮不竣,一心要尋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以便參禪悟道。

這天,王禪遊逛來到蒙山。呵!這可真是仙境啊!王禪被誘發了“饞病”,饞得拔不動腿了。可惜蒙山的主人是泰山奶奶不是自個兒。唉!他雙眉緊蹙,連連拍著腦瓜兒,焦急地從這峰轉到那崮,

這條山溝看到那個山拗,轉著看著,想著,嘿!到底叫他生出個鬼心眼來。

王禪急急忙忙三步並作兩步,竄到泰山奶奶住的禪院門前,一邊拍門,一邊喊叫道:“何人居住此地!快開門!

泰山奶奶正坐在蒲團上閉目打坐,猛聽得人有叫門,就趕快走了出來,開門一看:咦?是位不相識的老道,她面帶微笑,客客氣氣地問王禪:“道兄為何登門?”哼!這些日子我出外遠遊,你趁我不在,

偷偷摸摸地在我的山上私建禪院,太目無我山主了!“王禪裝模作樣的亂嘰嚕一氣。

泰山奶奶一聽可來氣啦,心想我來蒙山好多年啦,從沒聽說這兒有什麼山主,且看他要怎的!她壓下火氣,平心靜氣地問:“你是那方的道士,怎敢一張口就自稱山主呢?”

“哈哈,你問問這山上的大小石頭,沒有不認識我王禪老祖的!”王禪慢悠悠地回答。“噢,你就是王禪呀!”泰山奶奶點頭笑道,“放著天寶山的山主你不當,

卻到我這裡胡攪蠻纏個啥?告訴人,蒙山的主人是我!”

“哈哈哈……”王禪一陣大笑,又一本正經地說“你即然自稱山主,對蒙山都瞭解嗎?”

“當然瞭解!”泰山奶奶斬釘截鐵地回答。

“好!那我來問你,蒙山有幾座崮?”

“七十三座。”

“有幾道峪?”

“整整一百道。”

王禪眨巴了兩個眼皮:“要是不對呢?”

“不對?不對就把蒙山讓給你!”泰山奶奶胸有成竹地說。

“哈哈,錯啦!蒙山共有七十二崮,九十九道峪,

不信咱們查查看!”

於是倆人就擊掌為約,從蒙山這山頭數到那山頭,又從這道峪數到那道峪,泰山奶奶納悶了:咦,數來數去怎麼會是七十二座崮、九十九條峪呢?她真急眼了,王禪這下可神氣呢,他笑了一陣,兩手一攤,裝出無可奈何的樣子:“請離開蒙山吧!”泰山奶奶又氣又羞,戀戀不捨地望瞭望自己新手修建的禪院,親手整治的山峪,親手栽種的花草樹木,一咬牙、一跺腳,離開了蒙山,去那更高的泰山落了腳,又把那泰山整治得和蒙山一樣美,從此以後,人們都敬稱她為泰山奶奶。

原來,這是王禪搞得鬼,就在泰山奶奶數數時,王禪背地裡一甩袖袍,遮住了那一崮一峪,泰山奶奶是個厚道人,她哪裡料到王禪會來這麼一手呢?心裡還以為是天意呢!

別看泰山奶奶離開了蒙山,可她心裡總忘不了,每年春天,她都要來蒙山行三場澆花雨撒三次松柏籽,直到今天,無論旱情多麼嚴重蒙山照樣細雨飄霧,蒼翠蔥郁。

再說王禪用計霸佔了蒙山之後,心裡卻總覺得不是個滋味,想前惦後,總感到這事做得不光明,悔不該當初心血來潮,氣走了泰山退奶奶,因此,他不另外打牆蓋屋在明處安院。仍然保留著泰山奶奶當時的禪院,還不時地進行修繕,又不想昧心在霸來的禪院久住,就在蒙山前尋了一處叫“鬼穀子”的山洞住下來,專一參禪悟道。從那以後,王禪就被稱為鬼穀子王禪了。後來,王禪收了兩個徒弟,一個叫龐涓,另一個就是孫臏,王禪交給他們兩個任務,一是學藝、二是護山種樹,並把天寶山的梨樹栽到蒙山腳下。所以,經過了多少年後,蒙山上還保留著泰山奶奶修建的禪院,蒙山上不但松柏蔥蔥,而且山腰梨花片片,至今,這裡仍有春遊蒙山觀梨花的習俗。

去那更高的泰山落了腳,又把那泰山整治得和蒙山一樣美,從此以後,人們都敬稱她為泰山奶奶。

原來,這是王禪搞得鬼,就在泰山奶奶數數時,王禪背地裡一甩袖袍,遮住了那一崮一峪,泰山奶奶是個厚道人,她哪裡料到王禪會來這麼一手呢?心裡還以為是天意呢!

別看泰山奶奶離開了蒙山,可她心裡總忘不了,每年春天,她都要來蒙山行三場澆花雨撒三次松柏籽,直到今天,無論旱情多麼嚴重蒙山照樣細雨飄霧,蒼翠蔥郁。

再說王禪用計霸佔了蒙山之後,心裡卻總覺得不是個滋味,想前惦後,總感到這事做得不光明,悔不該當初心血來潮,氣走了泰山退奶奶,因此,他不另外打牆蓋屋在明處安院。仍然保留著泰山奶奶當時的禪院,還不時地進行修繕,又不想昧心在霸來的禪院久住,就在蒙山前尋了一處叫“鬼穀子”的山洞住下來,專一參禪悟道。從那以後,王禪就被稱為鬼穀子王禪了。後來,王禪收了兩個徒弟,一個叫龐涓,另一個就是孫臏,王禪交給他們兩個任務,一是學藝、二是護山種樹,並把天寶山的梨樹栽到蒙山腳下。所以,經過了多少年後,蒙山上還保留著泰山奶奶修建的禪院,蒙山上不但松柏蔥蔥,而且山腰梨花片片,至今,這裡仍有春遊蒙山觀梨花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