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改革力度不斷加大 首季全市生產總值同比增8.0%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昨天從市統計局獲悉,初步核算並經國家統計局評估審定,

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4667.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22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2091.77億元,增長7.2%;第三產業增加值2551.19億元,增長8.7%。三次產業結構為0.5:44.8:54.7。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3%,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64.9%。

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0.3%。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煤炭消費量1020.12萬噸,

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天然氣消費量增長11.0%,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12.9%,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先進製造業穩定支撐。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優勢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的94.1%,拉動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6.6個百分點;其中,電子資訊、航空航太、新材料以及生物醫藥四個新興產業合計占全市工業的24.3%,拉動工業增長3.4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3.2%,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34.4%,

拉動工業增長4.8個百分點,其中,電腦設備製造、汽車製造業分別增長15.2%和14.7%,合計拉動全市工業增長2.4個百分點。

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7%,占全市生產總值的54.7%,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增加值499.39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稅收增長24.4%,占全市稅收的比重達到72%,其中,租賃商務服務、房地產、資訊服務分別增長50.3%、46.6%和35.5%。

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520.57億元,

增長10.0%。服務業投資貢獻突出,完成投資1648.78億元,增長9.2%,占全市投資的65.4%,對全市投資的貢獻率達到60.5%。房地產市場穩中趨緩,完成投資421.90億元,增長6.0%,商品房銷售面積455.91萬平方米,增長10.1%。

消費升級態勢明顯。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17.66億元,增長5.0%。升級類商品消費增長較快,限額以上體育娛樂用品、電子出版物、家電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分別增長1.0倍、44.9%和13.9%。餐飲、旅遊等服務性消費發展活躍,

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213.92億元,增長12.2%,比去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

外貿出口企穩回升。一季度,外貿進出口總額1719.44億元,增長14.0%。其中,進口1024.38億元,增長22.5%;出口695.05億元,增長3.4%,結束了去年以來的下降態勢。從出口主體看,民營企業出口增長4.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出口增長4.0%,占全市出口的63.2%。

創新發展成效顯現,經濟新動力加快成長。一季度,累計新增科技型企業3197家,其中,規模過億元企業116家,

主要來自電子資訊、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三大新興領域。截至3月底,全市科技型企業總數達到9.12萬家,其中,規模過億元企業4018家。一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3.5%,快于全市平均水準6.0個百分點,占比達到12.1%;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9.4%,快于全市平均水準1.9個百分點。新產品發展良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智慧電視、智慧手機產量分別增長27.3%、10.3%、8.4%和8.1%。

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突破。一季度,引進京冀投資專案864個,投資額576.30億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內資的42.9%,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引進北京項目273個,到位資金513.57億元,增長20.5%。天津口岸進出口總額中,來自北京與河北的貨物比重達到30.3%。

開發開放水準提升。一季度,全市合同外資額65.72億美元;實際直接利用外資27.49億美元,增長5.4%,服務業占比超過八成,融資租賃、批發零售較快增長,自貿試驗區利用外資占全市的26.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越南、新加坡外貿出口分別增長13.3%和27.8%。全市實際利用內資1344.05億元,增長10.3%。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產能過剩產品持續減產,一季度,生產水泥136.87萬噸,同比下降7.3%;平板玻璃825.31萬重量箱,下降18.9%。“去庫存”效果顯著,一季度商品房待售面積776.6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3%,新盤活空置商務樓宇85萬平方米。創新能力建設等“補短板”力度加大,一季度,科研技術、租賃商務、資訊技術等現代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2倍、48.4%和41.1%。

新註冊市場主體大量湧現,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一季度,新註冊市場主體4.60萬戶,同比多增1.34萬戶,其中,民營主體4.53萬戶,占新註冊市場主體的98.5%。一季度,非公有制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0.1%,占全市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70.9%,貢獻率為98.0%,同比提高17.5個百分點,其中,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8.7%,占全市工業的46.6%。全市限上民營商業企業銷售額4005.44億元,增長18.2%,占全市限上銷售額的46.8%。

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金融改革創新繼續深化。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9.66億元,增長10.3%。其中,稅收收入453.82億元,增長12.9%,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64.9%,租賃商務、房地產、資訊服務等服務業稅收增長較快。從主體稅種看,增值稅168.10億元,增長79.3%;企業所得稅86.73億元,增長25.9%;個人所得稅38.44億元,增長16.6%。截至3月末,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0788.81億元,增長5.3%,比年初增加721.7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9897.37億元,增長11.3%,比年初增加1143.32億元,同比多增265.74億元。

民計民生持續改善。一季度,全市新增就業12.4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1元,增長8.5%。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91.53億元,增長20.6%。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3倍,科學技術支出增長68.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32.8%。(北方網編輯侯靜)

一季度,引進京冀投資專案864個,投資額576.30億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內資的42.9%,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引進北京項目273個,到位資金513.57億元,增長20.5%。天津口岸進出口總額中,來自北京與河北的貨物比重達到30.3%。

開發開放水準提升。一季度,全市合同外資額65.72億美元;實際直接利用外資27.49億美元,增長5.4%,服務業占比超過八成,融資租賃、批發零售較快增長,自貿試驗區利用外資占全市的26.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越南、新加坡外貿出口分別增長13.3%和27.8%。全市實際利用內資1344.05億元,增長10.3%。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產能過剩產品持續減產,一季度,生產水泥136.87萬噸,同比下降7.3%;平板玻璃825.31萬重量箱,下降18.9%。“去庫存”效果顯著,一季度商品房待售面積776.6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3%,新盤活空置商務樓宇85萬平方米。創新能力建設等“補短板”力度加大,一季度,科研技術、租賃商務、資訊技術等現代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2倍、48.4%和41.1%。

新註冊市場主體大量湧現,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一季度,新註冊市場主體4.60萬戶,同比多增1.34萬戶,其中,民營主體4.53萬戶,占新註冊市場主體的98.5%。一季度,非公有制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0.1%,占全市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70.9%,貢獻率為98.0%,同比提高17.5個百分點,其中,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8.7%,占全市工業的46.6%。全市限上民營商業企業銷售額4005.44億元,增長18.2%,占全市限上銷售額的46.8%。

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金融改革創新繼續深化。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9.66億元,增長10.3%。其中,稅收收入453.82億元,增長12.9%,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64.9%,租賃商務、房地產、資訊服務等服務業稅收增長較快。從主體稅種看,增值稅168.10億元,增長79.3%;企業所得稅86.73億元,增長25.9%;個人所得稅38.44億元,增長16.6%。截至3月末,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0788.81億元,增長5.3%,比年初增加721.7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9897.37億元,增長11.3%,比年初增加1143.32億元,同比多增265.74億元。

民計民生持續改善。一季度,全市新增就業12.4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1元,增長8.5%。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91.53億元,增長20.6%。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3倍,科學技術支出增長68.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32.8%。(北方網編輯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