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增兵半島“一石三鳥”:不僅針對中俄朝,重點其實是韓國!

第一軍情軍事評論員:天中狼哥

朝鮮半島近日的局面實在吊詭:一方面,美國放風不謀求更迭朝鮮政權,即使核試或導彈試射也不會動武;另一方面,美國不斷調兵遣將加大半島軍力部署。

那麼,美國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只要認清了美國企圖在東北亞謀求的戰略利益,一切便都好解釋了。

其實,美國之所以在半島上陳列重兵,是因為它非常重視朝鮮半島的軍事和戰略價值,是因為它把朝鮮半島看作遏制中俄的“島嶼鎖鏈”的重要環節。美國在半島能夠保持強大軍事存在,也就意味著它的軍事力量已經部署到了強大對手的“家門口”。這就是為什麼常說美國在朝鮮半島的軍事部署是“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的原因。應對朝鮮核導威脅,只是美國的一個“小目標”,而對中俄實施戰略與軍事遏制才是美國的“大戰略”,小目標服從大戰略就是道理所在。

美軍重裝裝甲車運抵韓國碼頭

當然,美國擴大在朝鮮半島的軍事部署不僅需要“朝鮮核導威脅”這個藉口,

還需要韓國的配合。雖然韓國是美國的盟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受美國支配的不完全獨立國家,但韓國畢竟不是美國完全意義上的殖民地,韓國還具有自主國家行為的權力和獨立的國家利益,因此,美國在韓國境內的行動就離不開韓國的支持,它還要受到現代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的約束。美國謀劃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已經有好多年,
但直到朴槿惠政府同意才真正得到落實,就是這個原因。

特朗普儘管拋棄了奧巴馬提出的“亞太再平衡”概念,但並沒有改變美國把重心向亞太轉移的基本戰略,也沒有放棄應對大國崛起帶來潛在挑戰的目標。美國把朝鮮半島危機作為推進和強化亞太戰略和軍事部署重要抓手,因此,它不急於運用軍事手段對朝鮮核導問題做個“徹底了結”,

韓國依然是可以依靠的“戰略據點”和“前哨陣地”。

美國雖然不能完全支配韓國,但可以利用各種管道和力量對韓國施加影響。無論是韓國的對朝政策,還是國內政局,美國都可以通過一系列操作影響其走勢。對於那些不服從美國意志的韓國領導人,美國有的是手段其臣服或身敗名裂。

朴槿惠政府一意孤行配合美國部署“薩德”系統及“閨蜜干政門”事件,對韓國的政治生態產生了巨大的破壞作用。

韓國5月份就要舉行新的總統大選,這對政局走向具有決定性作用。美國不能容許韓國出現反美、反“薩德”的民意發酵,也不容許出現與美國離心離德的候選人。美國不能直接操縱韓國的選舉,但可以影響和改變韓國民意基礎,影響候選人的政策選擇。那麼,怎麼辦?

“保護”韓國的美軍士兵和戰機

美國大舉增兵朝鮮半島營造危機態勢,就是要讓韓國民眾和候選人認定部署“薩德”的必要性,降低其負面影響,壓制反“薩德”聲音。現在,美國的行動已經初見成效,“薩德”已經逐漸遠離韓國大選的議題。曾經主張部署“薩德”需要“再議”的文在寅立場在鬆動,另一候選人安哲秀的支持率大幅飆升。韓國大選出現兩強相爭的局面,對候選人來說增加了機會,也增大了壓力,也為美國影響韓國大選結果留下了更大的空間。

美國不斷增兵,一方面擴大了在東北亞軍事部署的事實,也讓韓國民眾和候選人切身感受到了美國力量的存在,增大了韓國大選的美國因素,確保韓國大選不會出現有悖於美國意志的結果。

作為玩弄國際政治的“老司機”,美國的利益向來淩駕於盟友之上。如今,美國正致力於在東北亞構建一個以美國為核心、等級秩序分明的軍事同盟體系。美國高居這一體系的金字塔頂端,而那些被美國控制或主動依附小國,僅相當於這座金字塔底部為美國戰略提供支撐的基石。體系如何運轉完全取決於美國的戰略需要,美國不允許這些基石有絲毫鬆動,甚至造成體系垮的結果。

美軍最強核潛艇抵達韓國

美國大舉增兵朝鮮半島營造危機態勢,就是要讓韓國民眾和候選人認定部署“薩德”的必要性,降低其負面影響,壓制反“薩德”聲音。現在,美國的行動已經初見成效,“薩德”已經逐漸遠離韓國大選的議題。曾經主張部署“薩德”需要“再議”的文在寅立場在鬆動,另一候選人安哲秀的支持率大幅飆升。韓國大選出現兩強相爭的局面,對候選人來說增加了機會,也增大了壓力,也為美國影響韓國大選結果留下了更大的空間。

美國不斷增兵,一方面擴大了在東北亞軍事部署的事實,也讓韓國民眾和候選人切身感受到了美國力量的存在,增大了韓國大選的美國因素,確保韓國大選不會出現有悖於美國意志的結果。

作為玩弄國際政治的“老司機”,美國的利益向來淩駕於盟友之上。如今,美國正致力於在東北亞構建一個以美國為核心、等級秩序分明的軍事同盟體系。美國高居這一體系的金字塔頂端,而那些被美國控制或主動依附小國,僅相當於這座金字塔底部為美國戰略提供支撐的基石。體系如何運轉完全取決於美國的戰略需要,美國不允許這些基石有絲毫鬆動,甚至造成體系垮的結果。

“保護”韓國的美軍士兵和戰機

美國大舉增兵朝鮮半島營造危機態勢,就是要讓韓國民眾和候選人認定部署“薩德”的必要性,降低其負面影響,壓制反“薩德”聲音。現在,美國的行動已經初見成效,“薩德”已經逐漸遠離韓國大選的議題。曾經主張部署“薩德”需要“再議”的文在寅立場在鬆動,另一候選人安哲秀的支持率大幅飆升。韓國大選出現兩強相爭的局面,對候選人來說增加了機會,也增大了壓力,也為美國影響韓國大選結果留下了更大的空間。

美國不斷增兵,一方面擴大了在東北亞軍事部署的事實,也讓韓國民眾和候選人切身感受到了美國力量的存在,增大了韓國大選的美國因素,確保韓國大選不會出現有悖於美國意志的結果。

作為玩弄國際政治的“老司機”,美國的利益向來淩駕於盟友之上。如今,美國正致力於在東北亞構建一個以美國為核心、等級秩序分明的軍事同盟體系。美國高居這一體系的金字塔頂端,而那些被美國控制或主動依附小國,僅相當於這座金字塔底部為美國戰略提供支撐的基石。體系如何運轉完全取決於美國的戰略需要,美國不允許這些基石有絲毫鬆動,甚至造成體系垮的結果。

美軍最強核潛艇抵達韓國

美國大舉增兵朝鮮半島營造危機態勢,就是要讓韓國民眾和候選人認定部署“薩德”的必要性,降低其負面影響,壓制反“薩德”聲音。現在,美國的行動已經初見成效,“薩德”已經逐漸遠離韓國大選的議題。曾經主張部署“薩德”需要“再議”的文在寅立場在鬆動,另一候選人安哲秀的支持率大幅飆升。韓國大選出現兩強相爭的局面,對候選人來說增加了機會,也增大了壓力,也為美國影響韓國大選結果留下了更大的空間。

美國不斷增兵,一方面擴大了在東北亞軍事部署的事實,也讓韓國民眾和候選人切身感受到了美國力量的存在,增大了韓國大選的美國因素,確保韓國大選不會出現有悖於美國意志的結果。

作為玩弄國際政治的“老司機”,美國的利益向來淩駕於盟友之上。如今,美國正致力於在東北亞構建一個以美國為核心、等級秩序分明的軍事同盟體系。美國高居這一體系的金字塔頂端,而那些被美國控制或主動依附小國,僅相當於這座金字塔底部為美國戰略提供支撐的基石。體系如何運轉完全取決於美國的戰略需要,美國不允許這些基石有絲毫鬆動,甚至造成體系垮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