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委屈的皇帝之一,下崗後變成了江湖郎中

說到史上最委屈的皇帝,相信漢獻帝的呼聲非常高。這個從上位到遜位都身不由己的皇帝,大半輩子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最後雖然得了善終,但他的一生,也是相當的悲涼。


首先要說明一下:所謂的漢獻帝,不是因為他獻出了江山才得的諡號。根據諡法,聰明睿智曰獻。所以,他叫漢獻帝,因為他的聰明仁智。

至於他是否真的聰明,我們慢慢來說。

東漢末年,桓靈二帝荒淫無道,天下大亂。本來漢靈帝該管這件事,但是他卻恰到好處的死掉了,

把這個爛攤子留給了皇后孤兒寡母。靈帝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劉辯,小兒子劉協。

劉辯是皇后何氏所生,在靈帝死後自然而然做了新的皇帝。不過後來劉辯的大舅何進被宦官所殺,袁紹等人為了清除宦官勢力,就開始追殺宦官。宦官們嚇得帶著何太后和小皇帝以及劉協逃了出來。

沒想到躲過了狼,遇見了虎。何進死前召喚的董卓正好看見這些宦官,也看見了小皇帝。

董卓問皇帝發生了什麼,小皇帝戰戰兢兢說不出來,而一旁的劉協卻娓娓道來。

董卓一看,這皇帝膽子太小,不合格,該由劉協來當皇帝。於是在把握了朝政之後,董卓廢掉了劉辯(史稱少帝),改立劉協為皇帝。

事實證明,劉協不是膽子大,令他害怕的日子還在後面。

董卓無道,引發諸侯討伐,於是強迫劉協遷都,還把國都洛陽一把火給燒了。

看著背後火光沖天的家,劉協一臉的不舍,

這是生他養他的土地。所謂的西都長安,那是前朝的事,他覺得自己屬於洛陽。

然而他沒有辦法,只能乖乖地跟著董卓走。看著董卓刨自己家祖墳,劉協不敢言而敢怒。

好在終於有人替劉協出頭了,這也是唯一成功的一次——王允聯絡呂布誅殺了董卓。長安城人心大振,歡欣鼓舞,劉協覺得自己終於要撥開烏雲見太陽了。

他高興地太早了。

王允剛愎自用,又太過苛責,

不放過任何董卓的黨羽,迫使李傕、郭汜背水一戰,打進了長安。王允被抓走殺了,呂布外逃,李傕和郭汜趾高氣揚地沖進大殿,說要當官。劉協牙齒直顫,支支吾吾地說:“愛卿相當什麼官,隨便說,朕封你們就是了……”

後來,李傕和郭汜起了矛盾,二人開始撕逼。

郭汜聯絡了李傕手下人裡應外合,準備殺李傕。一天晚上,李傕的叛徒偷開城門,郭汜安排弓弩兵射箭,有的箭甚至穿過劉協屋子的門簾射到屋子裡。

不過,郭汜運氣不好,想放火燒死李傕,火卻怎麼也點不燃,只得作罷。

後來,他倆一個奪了文武百官,一個奪了劉協,繼續火拼。雙方每日戰鬥不斷,有時候士兵射的箭甚至落到御駕前面,嚇得劉協一身冷汗不停地流。

劉協實在忍不了了,他要離開長安回洛陽。費了許多周折,劉協終於潛逃,李傕和郭汜突然又不傻了,開始合夥追劉協。

逃到黃河的時候,河岸高幾十米,只好把絹布捆綁成繩子把皇帝送下去。至於普通小官或者小兵,有的甚至在冒險跳河的時候摔死了。而上傳的時候,皇帝上了船,很多人也想上船,在水裡用手抓住船沿往上爬——你們上船了船劃不起來怎麼行?護送劉協的董承操起武器,沿著船邊緣就砍。霎時間,船上多了無數手指,船下的河裡全是被砍斷手指痛苦哀嚎的人。

這一路上,勤王的部隊一波接一波,但全是些烏合之眾,被打得落花流水。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劉協說:“要找大的軍閥來勤王才行!”

選誰呢?

經過考慮,他們選了三個,一個是宗室劉虞、一個是討董聯盟盟主、四世三公門第的袁紹,還有一個是宦官之後、執法嚴明的曹操。

劉協派劉虞的兒子請救兵,救兵是請來了,但是中途被袁術扣下了。

袁紹在一番激烈的討論後作出了正確的錯誤決定,不理皇帝。他心裡有打算,他想另立新君,而且還是想立劉虞。

曹操不一樣,謀臣毛玠對他說:“奉天子以討不臣,這是絕好的政治旗幟。只要皇帝在身邊,我們討伐誰都是通過天子的名義,名正言順,不有打不贏的仗。”

曹操了然,迎接了劉協。李傕、郭汜自然是打不過曹操的,落荒而逃,最後都被手下人給殺了。

逃命這麼久,劉協幾乎就沒吃飽過飯,每天打著幾乎沒什麼用的皇帝旗號,向老百姓討飯吃。

曹操看到這個場景,馬上提供了美酒佳餚,珍饈器械,金銀珠寶,獻給皇帝。他說:“陛下,這是先帝賜給我祖上的,如今該物歸原主了。”

“真會說話!”劉協心裡想,這才是體貼君王,照顧君王顏面的好臣子啊!

劉協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次總該見到太陽了吧?

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

他回到洛陽一看,滿地廢墟,斷壁殘垣盈其駭矚,簡直就是人間地獄。沒辦法了,只能跟著曹操去他的大本營——許昌了。

來到許昌不久,劉協發現自己實在太天真。

原本董卓是個沒腦子的暴徒,還容易收拾,如今這個曹操是個極其精明的暴徒,想擺脫他的控制,比登天還難!

漢獻帝發現,這朝中的一切事務,都是曹丞相來負責。自己這個皇帝,幾乎只有一個名號罷了。

當初在李傕和郭汜的手下,劉協覺得自己還能辦點事。

那時候三輔大旱好幾個月,糧價飆升,當地百姓甚至靠吃人為生。

劉協心念百姓,安排一個叫侯汶的取太倉的米去賑災。但是過了一陣子,官員上報,餓死的百姓數量幾乎沒有減少。

劉協知道,這侯汶肯定是克扣糧食了。

他叫侍中劉艾取了5升米豆,在大殿上做粥,做了三盆。

劉協拍著桌子大罵:“侯汶!朕親眼看見這5升米豆做了三盆粥,怎麼給你那麼多糧食還救不活人!你給朕一個解釋!”

侯汶心驚膽戰,跪下認罪。法律部也指證,侯汶克扣糧食坐實。

這罪,斬首都不為過。

劉協歎了口氣說:“唉!我也不忍心處罰太過,打五十大板算了!”

現在回想那個時候,劉協就會想:“朕也是盡心盡力想做個好皇帝,愛惜百姓,以仁治天下。怎麼如今落到這個地步,連一點權力都沒有,只能做傀儡呢!”

好不容易有個人給他講治理天下的道理,劉協也聽得津津有味,結果這事被曹操聽到。老曹心裡不爽,把那個人給宰了。

劉協把曹操叫來,說:“您要是願意輔助我,我一定感恩戴德;您要是不想輔佐我,那就放我走吧!”

曹操聽了這話,嚇得汗流浹背,好久不敢來上朝。

不光劉協心裡不爽,還有別人心裡也不爽。

董承就是一個。

建安五年,董承勾結了幾個人,密謀殺曹操。名義上董承是為皇帝出氣,實際上完全是想自己獨攬大權。

他本就是董卓的部下,雖然不像董卓完全沒腦子,但也沒有完全脫離野蠻人的行為。

當初陪著皇帝逃脫李傕、郭汜魔爪的時候,董承看見皇后手裡有幾匹布很好,就起了歹意,安排人上去搶。皇后的手下不給,董承的人一刀就殺了那個人,鮮血濺了皇后一身。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真心為皇帝著想?

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鬥得過曹操?

很快,董承的計畫被曹操發現,曹操自然不會手軟,董承、他女兒董貴人、董貴人為劉協生的兩個孩子全部被殺。

劉協也想放棄了,反正走了虎,來了狼;走了狼,又來了狽,每一個好東西。

皇后伏壽說:“陛下,別放棄!臣妾和我父親說一聲,我們想辦法把曹操辦了!”

皇后太不瞭解自己的父親了,國丈伏完是一個膽小鬼,當初看見曹操剛掌權就嚇得趕緊自貶官級,現在說要殺曹操,更是嚇得根本不敢動手。

拖來拖去,事情敗露,曹操殺了伏完。

當然,皇后也不能放過,畢竟皇后是主謀。曹操說:“來人啊,去後宮把皇后給宰了。”

伏壽聽說事情敗露,曹操要殺自己,嚇得找了個牆縫躲起來。

曹操想抓的人,又怎麼能跑得掉呢?

華歆一下子就在牆縫看見了伏壽,拽著她的頭髮就把她拉了出來。

劉協看著自己的皇后處境連個農家婦女都不如,再想想自己的處境也不如一個農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伏壽邊哭邊叫:“陛下!你就不能救救我嗎!”

劉協歎了口氣:“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呢!”

旁邊陪著華歆來抓伏壽的叫郗慮,劉協流著淚說:“郗先生,這天底下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啊!”

就這樣,伏皇后被殺,她生的兩個兒子也被殺。

還好劉協是皇帝,曹操沒有殺他。

非但沒殺他,還把三個女兒嫁給了他。

對,一下就嫁了三個,貴圈就是這麼亂。

皇后死了,新皇后就必須要姓曹了,她就是曹節。

曹操的意圖很簡單,別再有外人在皇帝床上吹耳邊風,而且女兒也可以幫自己探聽皇帝的動態。

他還不知道,他女兒的心是向著老公的。她表明心志的時候,就是曹操死後,曹丕篡位的時候。

曹丕不像曹操考慮那麼多,他就是要當皇帝,於是逼著劉協禪讓。

劉協妥協了,曹節可不妥協。面對著兄弟曹丕派來取玉璽的人,曹節說什麼也不給。

最後沒辦法,給出玉璽的時候,曹節流著眼淚說:“曹丕你個王八蛋,老天爺是不會保佑你的!”

曹丕對曹節還是有點感情的,說:“要不然,你回來住吧,別和劉協過苦日子了!”

曹節滿臉的不屑:“我就是跟劉協一起餓死,也不和你待著一個地方。”

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曹節也從皇后變成了山陽公夫人。

好在,那個年代,還不流行殺掉前朝皇帝。像劉禪、孫皓這樣的,在晉朝都是善終,劉協也不例外,曹丕沒有殺他,而是讓他去封地山陽安度晚年。

這個山陽在哪呢?就是今天河南省焦作市這一帶。

劉協在封地怎麼度過的,正史沒有記載,但是民間非常盛行的說法,就是他做了醫生,懸壺濟世。

據說,劉協對醫術很有興趣,所以“下崗”後就當了大夫,和曹節一起治病救人。

民間傳聞,有的老百姓臨時交不起錢,劉協也允許他們賒帳。而且做針灸或者拔罐什麼的,劉協也從不收費。

不管能不能賺錢,至少,再也不用為了生命擔驚受怕了!能做一個百姓,是多麼幸福!

就這樣,劉協度過了自己最後的14年,安然去世。

他去世的時候,魏明帝曹叡親自去祭奠他。

畢竟是前朝末代皇帝,諡號還是要有的。經過魏朝的討論,最終給劉協的諡號曰:獻。

根據諡法,聰明睿智曰獻。所以,所謂的漢獻帝,不是因為他獻出了江山才得的諡號,而是因為他的聰明仁智。

當然,諡號肯定是略有誇大的。不過,雖然漢獻帝沒有特別聰明,但從他有記載的一些作為來看,這個獻字,他也是配得上的!

而對比曹叡,劉備就狠心多了。

當初曹丕篡位,劉協去封地的時候,劉備就謀劃著當皇帝。

但是,如果劉協還活著,劉備沒有理由稱帝,只能打著勤王的旗號繼續工作,最多稱王。

但是劉備忍不住了,於是在西川到處散播曹丕殺了劉協的說法,好讓自己登基有理有據。

當然,既然要騙,就要騙得徹底,劉協既然“死”了,自然是要給諡號的。

經過慎重考慮,劉備政府給劉協的諡號曰:湣。

根據諡法,在國遭憂曰湣;在國逢骨曰湣;禍亂方作曰湣;民悲傷曰湣。

這麼看來,劉備對劉協,真是沒什麼情誼啊!這個號稱是皇室宗親的人,在起諡號的問題上,都不如那個篡權者的兒子,可歎!

只好把絹布捆綁成繩子把皇帝送下去。至於普通小官或者小兵,有的甚至在冒險跳河的時候摔死了。而上傳的時候,皇帝上了船,很多人也想上船,在水裡用手抓住船沿往上爬——你們上船了船劃不起來怎麼行?護送劉協的董承操起武器,沿著船邊緣就砍。霎時間,船上多了無數手指,船下的河裡全是被砍斷手指痛苦哀嚎的人。

這一路上,勤王的部隊一波接一波,但全是些烏合之眾,被打得落花流水。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劉協說:“要找大的軍閥來勤王才行!”

選誰呢?

經過考慮,他們選了三個,一個是宗室劉虞、一個是討董聯盟盟主、四世三公門第的袁紹,還有一個是宦官之後、執法嚴明的曹操。

劉協派劉虞的兒子請救兵,救兵是請來了,但是中途被袁術扣下了。

袁紹在一番激烈的討論後作出了正確的錯誤決定,不理皇帝。他心裡有打算,他想另立新君,而且還是想立劉虞。

曹操不一樣,謀臣毛玠對他說:“奉天子以討不臣,這是絕好的政治旗幟。只要皇帝在身邊,我們討伐誰都是通過天子的名義,名正言順,不有打不贏的仗。”

曹操了然,迎接了劉協。李傕、郭汜自然是打不過曹操的,落荒而逃,最後都被手下人給殺了。

逃命這麼久,劉協幾乎就沒吃飽過飯,每天打著幾乎沒什麼用的皇帝旗號,向老百姓討飯吃。

曹操看到這個場景,馬上提供了美酒佳餚,珍饈器械,金銀珠寶,獻給皇帝。他說:“陛下,這是先帝賜給我祖上的,如今該物歸原主了。”

“真會說話!”劉協心裡想,這才是體貼君王,照顧君王顏面的好臣子啊!

劉協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次總該見到太陽了吧?

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

他回到洛陽一看,滿地廢墟,斷壁殘垣盈其駭矚,簡直就是人間地獄。沒辦法了,只能跟著曹操去他的大本營——許昌了。

來到許昌不久,劉協發現自己實在太天真。

原本董卓是個沒腦子的暴徒,還容易收拾,如今這個曹操是個極其精明的暴徒,想擺脫他的控制,比登天還難!

漢獻帝發現,這朝中的一切事務,都是曹丞相來負責。自己這個皇帝,幾乎只有一個名號罷了。

當初在李傕和郭汜的手下,劉協覺得自己還能辦點事。

那時候三輔大旱好幾個月,糧價飆升,當地百姓甚至靠吃人為生。

劉協心念百姓,安排一個叫侯汶的取太倉的米去賑災。但是過了一陣子,官員上報,餓死的百姓數量幾乎沒有減少。

劉協知道,這侯汶肯定是克扣糧食了。

他叫侍中劉艾取了5升米豆,在大殿上做粥,做了三盆。

劉協拍著桌子大罵:“侯汶!朕親眼看見這5升米豆做了三盆粥,怎麼給你那麼多糧食還救不活人!你給朕一個解釋!”

侯汶心驚膽戰,跪下認罪。法律部也指證,侯汶克扣糧食坐實。

這罪,斬首都不為過。

劉協歎了口氣說:“唉!我也不忍心處罰太過,打五十大板算了!”

現在回想那個時候,劉協就會想:“朕也是盡心盡力想做個好皇帝,愛惜百姓,以仁治天下。怎麼如今落到這個地步,連一點權力都沒有,只能做傀儡呢!”

好不容易有個人給他講治理天下的道理,劉協也聽得津津有味,結果這事被曹操聽到。老曹心裡不爽,把那個人給宰了。

劉協把曹操叫來,說:“您要是願意輔助我,我一定感恩戴德;您要是不想輔佐我,那就放我走吧!”

曹操聽了這話,嚇得汗流浹背,好久不敢來上朝。

不光劉協心裡不爽,還有別人心裡也不爽。

董承就是一個。

建安五年,董承勾結了幾個人,密謀殺曹操。名義上董承是為皇帝出氣,實際上完全是想自己獨攬大權。

他本就是董卓的部下,雖然不像董卓完全沒腦子,但也沒有完全脫離野蠻人的行為。

當初陪著皇帝逃脫李傕、郭汜魔爪的時候,董承看見皇后手裡有幾匹布很好,就起了歹意,安排人上去搶。皇后的手下不給,董承的人一刀就殺了那個人,鮮血濺了皇后一身。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真心為皇帝著想?

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鬥得過曹操?

很快,董承的計畫被曹操發現,曹操自然不會手軟,董承、他女兒董貴人、董貴人為劉協生的兩個孩子全部被殺。

劉協也想放棄了,反正走了虎,來了狼;走了狼,又來了狽,每一個好東西。

皇后伏壽說:“陛下,別放棄!臣妾和我父親說一聲,我們想辦法把曹操辦了!”

皇后太不瞭解自己的父親了,國丈伏完是一個膽小鬼,當初看見曹操剛掌權就嚇得趕緊自貶官級,現在說要殺曹操,更是嚇得根本不敢動手。

拖來拖去,事情敗露,曹操殺了伏完。

當然,皇后也不能放過,畢竟皇后是主謀。曹操說:“來人啊,去後宮把皇后給宰了。”

伏壽聽說事情敗露,曹操要殺自己,嚇得找了個牆縫躲起來。

曹操想抓的人,又怎麼能跑得掉呢?

華歆一下子就在牆縫看見了伏壽,拽著她的頭髮就把她拉了出來。

劉協看著自己的皇后處境連個農家婦女都不如,再想想自己的處境也不如一個農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伏壽邊哭邊叫:“陛下!你就不能救救我嗎!”

劉協歎了口氣:“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呢!”

旁邊陪著華歆來抓伏壽的叫郗慮,劉協流著淚說:“郗先生,這天底下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啊!”

就這樣,伏皇后被殺,她生的兩個兒子也被殺。

還好劉協是皇帝,曹操沒有殺他。

非但沒殺他,還把三個女兒嫁給了他。

對,一下就嫁了三個,貴圈就是這麼亂。

皇后死了,新皇后就必須要姓曹了,她就是曹節。

曹操的意圖很簡單,別再有外人在皇帝床上吹耳邊風,而且女兒也可以幫自己探聽皇帝的動態。

他還不知道,他女兒的心是向著老公的。她表明心志的時候,就是曹操死後,曹丕篡位的時候。

曹丕不像曹操考慮那麼多,他就是要當皇帝,於是逼著劉協禪讓。

劉協妥協了,曹節可不妥協。面對著兄弟曹丕派來取玉璽的人,曹節說什麼也不給。

最後沒辦法,給出玉璽的時候,曹節流著眼淚說:“曹丕你個王八蛋,老天爺是不會保佑你的!”

曹丕對曹節還是有點感情的,說:“要不然,你回來住吧,別和劉協過苦日子了!”

曹節滿臉的不屑:“我就是跟劉協一起餓死,也不和你待著一個地方。”

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曹節也從皇后變成了山陽公夫人。

好在,那個年代,還不流行殺掉前朝皇帝。像劉禪、孫皓這樣的,在晉朝都是善終,劉協也不例外,曹丕沒有殺他,而是讓他去封地山陽安度晚年。

這個山陽在哪呢?就是今天河南省焦作市這一帶。

劉協在封地怎麼度過的,正史沒有記載,但是民間非常盛行的說法,就是他做了醫生,懸壺濟世。

據說,劉協對醫術很有興趣,所以“下崗”後就當了大夫,和曹節一起治病救人。

民間傳聞,有的老百姓臨時交不起錢,劉協也允許他們賒帳。而且做針灸或者拔罐什麼的,劉協也從不收費。

不管能不能賺錢,至少,再也不用為了生命擔驚受怕了!能做一個百姓,是多麼幸福!

就這樣,劉協度過了自己最後的14年,安然去世。

他去世的時候,魏明帝曹叡親自去祭奠他。

畢竟是前朝末代皇帝,諡號還是要有的。經過魏朝的討論,最終給劉協的諡號曰:獻。

根據諡法,聰明睿智曰獻。所以,所謂的漢獻帝,不是因為他獻出了江山才得的諡號,而是因為他的聰明仁智。

當然,諡號肯定是略有誇大的。不過,雖然漢獻帝沒有特別聰明,但從他有記載的一些作為來看,這個獻字,他也是配得上的!

而對比曹叡,劉備就狠心多了。

當初曹丕篡位,劉協去封地的時候,劉備就謀劃著當皇帝。

但是,如果劉協還活著,劉備沒有理由稱帝,只能打著勤王的旗號繼續工作,最多稱王。

但是劉備忍不住了,於是在西川到處散播曹丕殺了劉協的說法,好讓自己登基有理有據。

當然,既然要騙,就要騙得徹底,劉協既然“死”了,自然是要給諡號的。

經過慎重考慮,劉備政府給劉協的諡號曰:湣。

根據諡法,在國遭憂曰湣;在國逢骨曰湣;禍亂方作曰湣;民悲傷曰湣。

這麼看來,劉備對劉協,真是沒什麼情誼啊!這個號稱是皇室宗親的人,在起諡號的問題上,都不如那個篡權者的兒子,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