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短短兩年買百架戰機,中國100億學費值了,早晚得交,俄媒後悔

川軍評武器140期 短短兩年買百架戰機,為中國空軍輸送了大量先進戰機,

也引爆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急速發展,今天的殲15、殲16、甚至是殲20都受益匪淺,現在看來,多虧了西方的封鎖,不然如今的自主研發能力也不會達到如今高的地步,更別說研發殲20了。空軍被認為是用黃金堆出來的,訓練飛行員大家都知道,花的錢比戰鬥機還值錢,損失一名飛行員的代價是非常大的。而一架戰鬥機更是用黃金堆出來的,1998年敲定的蘇-30戰鬥機,
單價4400至4800萬美元,中國以18億美元的總額購買了40架蘇-30MKK戰鬥機,外加全套對地、對空打擊武器。

2001年和2003,又分別買了38架蘇-30MKK,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中國空軍的蘇-30戰鬥機就達到近百架,這還不算200架由沈飛組裝的蘇-27訂單。蘇-27作為蘇-30的前身,單價也不便宜,在3000至4000萬美元。

當然,

這200架訂單並沒有全部組裝落實,因為殲11出來了。接著就很明顯了,中國全力攻關殲11,如今殲11已經安裝國產渦扇10A發動機,與殲10C形成三代機搭檔。

從俄引進的蘇-30和蘇-27全套武器、地面保障已經技術引進總額超過100億美元,如果自己研發也得花同樣的價格,而且時間週期可能更長。川陀軍事記者認為,19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中,美軍三代機摧毀了伊拉克防空系統,花百億換回10年的時間,

中國100億學費值了,因為你早晚得交。這也是個戰略機遇期,如果不是中國訂單,蘇霍伊早就關門歇業了,中國的訂單也救活了俄幾家航空企業,發動機就更不用說了,土星設計局心裡最清楚。

不過隨著俄經濟開始復蘇,有些俄媒後悔這筆買賣,開始蠢蠢欲動了,

事實上這是雙贏的結果,因為中國買了蘇-30之後,印度也跟風,這不也帶來了訂單。印度更有趣,中國買什麼,他也買什麼,好像買不到就虧了似的,於是被俄狠狠宰了幾刀,從基輔級4號艦到T50,個個都是巨坑。

tranjun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