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叫板莫高窟、媲美龍門石窟,桂林這個地方其實特別厲害!

在桂林的山水之間,積澱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所謂看“看山如觀畫,遊山如讀史”。可這山崖中的史跡,是隱是顯,可否“閱讀”,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眾多古跡都有一個重新發現、認識和價值發掘的過程。

桂林史上最著名的案例,是桂林西山摩崖佛像的勝跡重光。

▲網路配圖

西山一帶,歷來山水幽勝,與城市欲離欲合,是佛教信徒們修行參禪的適意之地,也是桂林早期的佛教重心所在。

始建于隋朝的西慶林寺是桂林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名列南方五大禪林。唐代莫休符的《桂林風土記》有記:“寺在府之西郊三裡,甫近隱山,舊號西慶林寺,武宗廢毀,宣宗再崇。峰巒牙張,雲木交映。為一府勝遊之所。寺有古像,征於碑碣,蓋盧舍那佛之所報身也。……至今尊卑歸敬,遐邇欽崇。”

▲網路配圖

它的寺院群佔據了觀音峰、千山、龍頭石林及照面山等山峰山坳,

山崖間遍佈摩崖造像。唐會昌五年(845),武宗詔令滅佛毀寺,一代名寺,慘遭損害,僧尼盡散,佛像被毀。唐宣宗(847-850)時再建,宋代曾重修。其後,幾經劫火,加上桂林佛教的重心東移至疊彩山麓聖壽寺及七星山麓的棲霞寺,西慶林寺才慢慢衰落,至元末寺宇被毀,摩崖造像漸至被荒草淹沒,鮮為人知。

▲網路配圖

抗戰時期,居於桂林、雅好文史、曾在廣西省立特種教育師資訓練所、中央銀行任職的陳志良先生,對廣西的文物古跡、民風民俗進行了廣泛的田野調查,寫下了《廣西特種部族舞蹈與音樂》《桂林西山考古記》《桂林開元寺考》等一系列文章。

其中,發表在《建設研究》雜誌第3卷第1期的《廣西古代文化遺址之探考》,

記錄了其對西山摩崖造像進行考察的情況,首次論述了桂林的佛教藝術造像。陳志良的發現和研究,引起學界的關注,中山大學教授羅香林,就是其中之一。

▲1940年9月至11月,羅香林教授考察西山唐代摩崖石像時在著名的李實造像旁留影。

羅香林在戰火紛飛、學校輾轉遷徙、個人往來奔波於途之際,來到桂林,考察桂林的文化古跡,以一個文化學者的眼光,發現了這些摩崖佛像的研究價值。他在日記中,詳盡地記錄了與當時居住在桂林的文化學者陳志良、林半覺以及名僧巨贊法師等交往、考察桂林摩崖造像和石刻畫像的情況。他的研究專著《唐代桂林之摩崖佛像》,1958年由美國哈佛燕京學社協助出版,在香港發行。

▲羅香林專著《唐代桂林之摩崖佛像》封面。

羅香林在專著開篇即說到:“中國中古時代所遺留之藝術,每有一種形制钜麗,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具有偉大引力,而足令人起無限之感發者,其為佛教之摩崖造像乎。”

羅教授認為,桂林西山一帶的唐代佛教造像,足以與雲崗石窟、天龍山石窟、龍門石窟、響堂山石窟和莫高窟媲美。只是桂林地處邊隅,西山一帶佛教寺宇又歷經劫難,古跡久已湮沒,不為世人所知,更不為藝術史研究者所提及。

▲網路配圖

在對西山一帶佛像的髮型、鼻、手、胸和坐姿等深入研究後,羅香林指出,它們與與印尼爪哇地區的佛像相比較完全相像,而與雲岡石窟及龍門石窟的佛像相比明顯不同。

這說明當時桂林的佛教不屬於北方佛教系統,這證實了佛教的國際交往確實存在著二條南方路線,而桂林曾是這條南方傳播途徑中嶺南的佛教活動中心之一,因而西慶林寺及西山摩崖造像是研究我國中外學術文化交流史重要的遺址和例證。

▲網路配圖

作者:淩世君

編輯:小松

居桂林轉載發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覺侵權請聯繫刪除!

在香港發行。

▲羅香林專著《唐代桂林之摩崖佛像》封面。

羅香林在專著開篇即說到:“中國中古時代所遺留之藝術,每有一種形制钜麗,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具有偉大引力,而足令人起無限之感發者,其為佛教之摩崖造像乎。”

羅教授認為,桂林西山一帶的唐代佛教造像,足以與雲崗石窟、天龍山石窟、龍門石窟、響堂山石窟和莫高窟媲美。只是桂林地處邊隅,西山一帶佛教寺宇又歷經劫難,古跡久已湮沒,不為世人所知,更不為藝術史研究者所提及。

▲網路配圖

在對西山一帶佛像的髮型、鼻、手、胸和坐姿等深入研究後,羅香林指出,它們與與印尼爪哇地區的佛像相比較完全相像,而與雲岡石窟及龍門石窟的佛像相比明顯不同。

這說明當時桂林的佛教不屬於北方佛教系統,這證實了佛教的國際交往確實存在著二條南方路線,而桂林曾是這條南方傳播途徑中嶺南的佛教活動中心之一,因而西慶林寺及西山摩崖造像是研究我國中外學術文化交流史重要的遺址和例證。

▲網路配圖

作者:淩世君

編輯:小松

居桂林轉載發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覺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