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科專家:又到春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家長不知道這些可不行!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 (通訊員 江麗波 寧宇) 四月是春暖花開,萬物生長的季節,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致病菌生長、繁殖加快,加上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

因此春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加之幼兒由於年齡較小,極易被傳染,因此手足口病在春季是感染病的高發期。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兒內科病房。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兒內科病房。

手足口病是神馬?

據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兒科病房主任史湘英介紹,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和感冒一樣,手足口病也是自限性疾病,多數孩子一周左右自愈;但也有少數孩子患手足口後會引發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孩子的病情發展迅速,可能會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特點為起病急,發熱、嘴痛、拒食厭食、口腔黏膜出現散發的皰疹或潰瘍,位於舌、頰黏膜及硬額等處較多,也可波及軟齶,牙齦、扁桃體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後轉為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手足部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數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通常1周左右症狀完全消失,皮疹消退後不留痕跡,無色素沉著。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
若手足口病嚴重則可出現併發症,需要嚴密觀察病情並積極治療。

手足口病咋判斷?

史湘英主任提醒媽媽們注意:如果寶寶出現下列情況,提示有病情加重加重的可能:孩子精神萎靡、煩躁不安或者嗜睡,頻繁驚跳或肢體抖動,肢體無力、癱瘓,面色蒼白、心率增快、四肢冰涼、皮膚出現大理石樣花紋,呼吸困難、頻率明顯加快或減慢,呼吸變淺、節律不規則,

高熱(體溫大於39℃)持續不退超過4小時,即使服用退熱藥,仍效果欠佳,請及時就醫。此外年齡小於3歲的孩子,由於病情容易變化,如果出現流口水、不願進食、手足及臀部皮疹等情況,也請儘早就醫。

手足口病咋治療?

對於已經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史主任提醒在護理方面也有很多注意事項:首先需要隔離,減少帶孩子到公共場合,避免交叉感染,飲食清淡,多喝溫水,做好孩子的口腔護理。

注意孩子的指甲不要太長,必要時包裹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日常生活物品都需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