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種手機將近一半都存在這問題,你在用嗎?

國家質檢總局近日發佈了智慧手機產品資訊安全專項風險警示,警示顯示,智慧手機在手機系統 、應用軟體和雲平臺等方面存在安全風險。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一次智慧手機產品資訊安全的專項風險監測,測試機型包括了市場上大部分高中低端的手機產品,共40批次。

工程師在多款智慧手機上都安裝了一個測試木馬,

檢驗這些手機對語音、通話、短信等資料的保護。測試發現,大多數手機在木馬啟動的時候都會彈出提示框,但個別手機卻毫無動靜,任由測試木馬暗中讀取隱私資料,總共40批次手機樣品中,發現有9批次手機當中的相關軟體,在未提示使用者的情況下,暗中收集手機使用者私密資訊。

而在隨後進行的智慧手機後端雲平臺系統的安全測試中,工程師發現,最主要的安全隱患在於智慧手機的後端資訊系統,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雲平臺,雲平臺對用戶身份鑒別和許可權控制方面存在安全風險。

工信部電子五所質檢中心安全工程師 李樂言:

雲平臺連接了大量的智慧手機,如果雲平臺出現問題,

這些手機存儲在雲平臺的資料,或者和雲平臺建立的連接,如果被惡意分子利用將導致大面積的資訊洩露。

據瞭解,守護智慧手機雲平臺安全門檻,首當其衝的一個要素就是身份鑒別,也就是雲平臺對密碼強度的要求,符合測試要求的智慧手機會在雲平臺註冊時,提示不能使用簡單或連續的數位作為密碼。

記者發現,用簡單的連續數字或者用666888等重複性數字測試時,多款智慧手機的雲平臺都能夠註冊成功。

關乎智慧手機雲平臺安全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許可權控制,一個雲平臺如果能夠做到控制許可權,

會對所有手機用戶的許可權請求進行驗證,並會發送驗證碼到手機上,驗證是否為本人操作,以保護使用者的各種私密資訊。

而在測試中記者發現,工程師嘗試通過資料包獲取一個志願者的位置資訊時,部分智慧手機的雲平臺竟然沒有向志願者手機發送驗證,輕易地就允許了陌生用戶的請求。

經過大量測試,總共40批次智慧手機當中,共發現18批次的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占比高達四成半,其中12批次問題集中在雲平臺。

tip

建議 ,針對智慧手機的安全標準建設要加快日程以保護資訊安全。

共發現18批次的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占比高達四成半,其中12批次問題集中在雲平臺。

tip

建議 ,針對智慧手機的安全標準建設要加快日程以保護資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