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貴陽的網路外賣還能放心買嗎?記者暗訪,那麼多貓膩!觸目驚心!

如今,網路訂餐已經成了很多人青睞的就餐方式,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單位,只要動動手指,就能買到各種各樣的舌尖美食,既方便又省事。但同時網路訂餐也頻頻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足不出戶享美食網上訂餐受追捧

打開手機,隨便點入一家訂餐APP,五花八門,品種繁多的各種美味佳餚便會映入眼簾。只要動動手指,足不出戶,就能吃盡美食,因此,網上訂餐,也成了很多人青睞的就餐選擇。

但是,這些從圖片看起來色澤誘人、勾人食欲的美食,

真有圖片上看起來這麼好嗎?

它們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加工出來的?

網上的情況和實際情況相不相符合呢?

這些店鋪有無證照,是不是合法經營呢?

外賣的這些亂象,你都知道嗎?

大多市民表示,他們在網上訂餐,圖的就是方便,很少關心過這些問題。

記者隨便在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平臺上逛了一圈,問題確實接踵而至。

事例1:比如這家“老貴陽家常飯”,在美團上店鋪地址是在花果園B南區,而營業執照上的經營場所卻是“百里杜鵑普底鄉跑馬村”,店名是百里杜鵑鴻興小吃店,顯然,這家店用的並不是自己的營業執照。

事例2:再比如這家“醉牛80酸湯飯”新華路店,在美團上,它的經營位址是神奇路,而它的餐飲服務許可證上的位址卻是雲岩區四川巷,經營的範圍是火鍋。這家店在百度外賣上貼出的照片,是有實體店的,但記者實地走訪卻發現,

這家店根本就沒有實體店,也不符合要有實體店才能經營網上訂餐的規定。

事例3:當然像這樣資質存在問題,又沒有實體店的情況還很普遍,比如這家“糧品拌飯”店,營業執照上的店名和地址,與實際的店面和地址也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

營業執照上的經營地址在雲岩區,但實際的經營地址卻在花果園C區14棟的住宅樓裡面。

記者實地採訪 竟然看到這樣一幕!

根據美團外賣上的地址,2月21號上午,記者找到了這 “糧品拌飯”。

這是一套兩居室的商品房,客廳裡的一張桌子上,擺滿了事先炒好的菜品,屋子裡淩亂的擺滿了各種東西。

從美團上的銷量情況來看,這家店的銷量很好,每個月都有幾千單。老闆告訴記者,他平均每天都能賣一百多單。

記者留意到,廚房裡兩名婦女正在忙碌著,不經意看到的一個場景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炒菜的婦女不僅沒有戴帽子和口罩,炒菜的同時,還一邊叼著煙在抽,這樣的情景,真是讓人有些扎眼。買完飯後,記者離開了。

第二天中午,記者再次來到了這裡。今天這裡的生意比前一天要火爆不少,三名外賣小哥都在焦急的催促和等待著。

而在這時,記者發現前一天叼著煙炒菜的婦女正蹲在地上,赤裸著雙手,在一個盆子裡攪拌著食物。

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名婦女,竟然將從盆裡面灑出來的食物,從地上撿起來,又若無其事的丟進了盆裡。

照片、地址都雷同 這究竟是幾家店?

這樣的情況,在“餓了麼”平臺上也很普遍。

3月1號,記者在“餓了麼”上面流覽時,發現了一個蹊蹺的情況。這些圖片,是這家“風臨坊黃燜雞米飯文昌店”在“餓了麼”上的店鋪實景圖片,有意思的是,記者在一家名叫“如意速食”的店裡,也看到了同樣的實景圖片。

這兩家店鋪,一家顯示的位址是文昌南路113號,另外一家則在法院街13號門面。店面不同,位址不同的兩個店鋪,居然會有一樣的實景照片?然而更不可思議的還在後面。

請看這家名叫“隨緣黃燜雞米飯”的店,店鋪的地址居然也是法院街13號門面,和“如意速食”店的地址一模一樣。

還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這家如意速食實景圖與風臨坊黃燜雞米飯一樣,而位址卻又與隨緣黃燜雞米飯相同,最重要的是,其它在“餓了麼”平臺上的店,都有營業資質這麼一欄,點開進去就能看到商家的證照,但是巧的是,這三家店,在網上都沒有營業資質這一欄,根本就沒有相應的證照。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僅僅只是巧合嗎?

資料上是速食店和黃燜雞米飯

實際卻是米皮店?

經過一番尋找,記者找到了法院街13號門面,但出乎意料的是,這裡既不是如意速食店,也不是隨緣黃燜雞米飯。只是一家經營米皮和軟哨的小吃店。

法院街13號門面是一家米皮店!那麼“餓了麼”上的那兩家店又是怎麼回事?

根據餓了麼上面顯示的位址,風臨坊黃燜雞米飯文昌店的地址是文昌南路113號。於是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找到了文昌南路113號。然而文昌南路113號竟然是一家煙酒店!

在這家煙酒店旁邊不遠處,記者終於找到了風臨坊黃燜雞米飯文昌店。

看來,餓了麼上的 “如意速食”,不過是風臨坊黃燜雞米飯文昌店冒用別人店鋪的位址,在網上多註冊出的一個同根不同名的店鋪,兩個店其實就是一個。一家店竟然能在同一個外賣平臺上註冊兩家不同的店!還真是夠亂的。

那麼,網上的隨緣黃燜雞米飯又是怎麼回事,它的位址為何也是法院街13號門面呢?經過一番周折,記者最終找到了 “隨緣黃燜雞米飯”。

這家店鋪真實的地址是在大南門,老闆告訴記者,兩年前,她加盟餓了麼的時候,由於沒有營業執照,餓了麼的工作人員就給他造了假,用了法院街13號門面這個位址。

答案顯而易見,這些外賣平臺的工作人員為了讓商家能順利加盟,幫助一些沒有資質的商家弄虛作假、張冠李戴,於是出現了各種的亂象。

老闆告訴記者,自從他們辦下營業執照後,就一直催促餓了麼的工作人員把網上的地址改了,可對方一直沒有改。

這家店口碑差 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在調查中記者瞭解到,在省府路附近有一家藏身在住宅樓裡,專門經營外賣的作坊,衛生條件非常糟糕。

3月2號,記者在美團外賣上找到了五妹娘特色拌飯,這家店的菜品比較多,並且從圖片上看,色澤都比較誘人,讓人看了就有食欲,而且銷量很不錯。

但是記者看了一下網友的評論,可謂是差評一片,很多人都在抱怨東西難吃,有的甚至還吃出了頭髮。

3月2號下午,記者找到了位於貴陽市省府路貴山苑內的“五妹娘拌飯”。這家店在社區居民樓的三樓,是一個純粹的家庭式作坊。

這家店銷量最好的是洋芋粑。做洋芋粑的土豆泥裝在一個盆裡,直接就放在亂七八糟的桌面上,盆上面也不加蓋,盆裡的土豆泥直接裸☆禁☆露在外面。老闆的手之前才數過錢,之後又放在滿是灰塵的桌面上,但是在做洋芋粑時,竟然不洗手,也不戴手套,直接就上手將柔好的洋芋粑拿到鍋內煎炸。

雖說這樣的環境做出來的東西看著就讓人有些倒胃口,但是還有很多人點餐,生意十分火爆。

在美團上面,這家店用的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是一家羊肉粉館的,地址在護國路,可謂大相徑庭。在百度外賣上,這家店用的營業執照和美團上的一樣,都是羊肉粉館的,位址都是護國路。

而在餓了麼上面,這家店用的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又是一家小吃店的,位址就是之前一直被人冒用的“法院街13號門面”。

也就是說,在餓了麼這個平臺上,光是法院街13號門面,就與三家網路訂餐平臺上的店有關,其中有兩家店冒用了它的位址,而這家五妹娘伴飯直接冒用了它的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

一個門面卻和三家網路訂餐店有關?

記者再次來到法院街13號門面,找到在經營米皮生意的趙老闆。

得知自己小店的證照被人冒用後,趙老闆決定找對方討個說法,看看是怎麼回事。3月3號上午,記者同趙老闆一起來到五妹娘拌飯。

五妹娘拌飯老闆:不曉得他們業務員的,我們辦了營業執照的,我們重新辦了營業執照喊他們換了的。

這家店的老闆告訴記者,一開始他加入餓了麼平臺的時候,沒有營業執照,也是餓了麼的工作人員給他們操作的。

隨後記者請五妹娘拌飯的老闆聯繫餓了麼的工作人員。對方卻始終處於關機狀態。

當天中午,根據五妹娘拌飯老闆提供的電話,記者聯繫上了餓了麼在貴陽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稱,要給總部彙報。

平臺工作人員答應徹查 不過……

半個多小時後,餓了麼總部市場部的工作人員給記者打來了電話。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時的業務經理已經離職了,並且換了電話,但接下來他們會持續跟進,查清楚這件事情。

雖然說得信誓旦旦,但是十天后,記者發現,這家五妹娘拌飯並未下線,網上掛出來的證件依然還是法院街十三號門面的證照。

調查中,記者以想要加盟網上送餐平臺,但是沒有營業執照為由,分別聯繫了美團和餓了麼的多名市場業務人員。

美團的兩名業務人員都表示,以前確實存在弄虛作假,幫助沒有資質的商家上外賣平臺的情況,但現在要求的比較嚴,有實體店和營業執照是硬性條件。

餓了麼市場部的工作人員也表示,以前由於種種原因,商家加盟時,業務人員確實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間,不過現在已經規範很多了,沒有證照的商家,是不能再加盟的。

當然,無論是在美團上,還是在餓了麼亦或是百度外賣上面,如今依然存在很多亂象,比如商家證照不符的,比如沒有實體店的,比如冒用他人證照的,甚至還有一些黑作坊的存在,我們也希望這些平臺能發揮好監管作用,將這些亂象逐漸清理掉,給大家一個安全、放心的訂餐平臺。

記者:零度調查小組

你可能還想看

屋子裡淩亂的擺滿了各種東西。

從美團上的銷量情況來看,這家店的銷量很好,每個月都有幾千單。老闆告訴記者,他平均每天都能賣一百多單。

記者留意到,廚房裡兩名婦女正在忙碌著,不經意看到的一個場景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炒菜的婦女不僅沒有戴帽子和口罩,炒菜的同時,還一邊叼著煙在抽,這樣的情景,真是讓人有些扎眼。買完飯後,記者離開了。

第二天中午,記者再次來到了這裡。今天這裡的生意比前一天要火爆不少,三名外賣小哥都在焦急的催促和等待著。

而在這時,記者發現前一天叼著煙炒菜的婦女正蹲在地上,赤裸著雙手,在一個盆子裡攪拌著食物。

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名婦女,竟然將從盆裡面灑出來的食物,從地上撿起來,又若無其事的丟進了盆裡。

照片、地址都雷同 這究竟是幾家店?

這樣的情況,在“餓了麼”平臺上也很普遍。

3月1號,記者在“餓了麼”上面流覽時,發現了一個蹊蹺的情況。這些圖片,是這家“風臨坊黃燜雞米飯文昌店”在“餓了麼”上的店鋪實景圖片,有意思的是,記者在一家名叫“如意速食”的店裡,也看到了同樣的實景圖片。

這兩家店鋪,一家顯示的位址是文昌南路113號,另外一家則在法院街13號門面。店面不同,位址不同的兩個店鋪,居然會有一樣的實景照片?然而更不可思議的還在後面。

請看這家名叫“隨緣黃燜雞米飯”的店,店鋪的地址居然也是法院街13號門面,和“如意速食”店的地址一模一樣。

還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這家如意速食實景圖與風臨坊黃燜雞米飯一樣,而位址卻又與隨緣黃燜雞米飯相同,最重要的是,其它在“餓了麼”平臺上的店,都有營業資質這麼一欄,點開進去就能看到商家的證照,但是巧的是,這三家店,在網上都沒有營業資質這一欄,根本就沒有相應的證照。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僅僅只是巧合嗎?

資料上是速食店和黃燜雞米飯

實際卻是米皮店?

經過一番尋找,記者找到了法院街13號門面,但出乎意料的是,這裡既不是如意速食店,也不是隨緣黃燜雞米飯。只是一家經營米皮和軟哨的小吃店。

法院街13號門面是一家米皮店!那麼“餓了麼”上的那兩家店又是怎麼回事?

根據餓了麼上面顯示的位址,風臨坊黃燜雞米飯文昌店的地址是文昌南路113號。於是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找到了文昌南路113號。然而文昌南路113號竟然是一家煙酒店!

在這家煙酒店旁邊不遠處,記者終於找到了風臨坊黃燜雞米飯文昌店。

看來,餓了麼上的 “如意速食”,不過是風臨坊黃燜雞米飯文昌店冒用別人店鋪的位址,在網上多註冊出的一個同根不同名的店鋪,兩個店其實就是一個。一家店竟然能在同一個外賣平臺上註冊兩家不同的店!還真是夠亂的。

那麼,網上的隨緣黃燜雞米飯又是怎麼回事,它的位址為何也是法院街13號門面呢?經過一番周折,記者最終找到了 “隨緣黃燜雞米飯”。

這家店鋪真實的地址是在大南門,老闆告訴記者,兩年前,她加盟餓了麼的時候,由於沒有營業執照,餓了麼的工作人員就給他造了假,用了法院街13號門面這個位址。

答案顯而易見,這些外賣平臺的工作人員為了讓商家能順利加盟,幫助一些沒有資質的商家弄虛作假、張冠李戴,於是出現了各種的亂象。

老闆告訴記者,自從他們辦下營業執照後,就一直催促餓了麼的工作人員把網上的地址改了,可對方一直沒有改。

這家店口碑差 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在調查中記者瞭解到,在省府路附近有一家藏身在住宅樓裡,專門經營外賣的作坊,衛生條件非常糟糕。

3月2號,記者在美團外賣上找到了五妹娘特色拌飯,這家店的菜品比較多,並且從圖片上看,色澤都比較誘人,讓人看了就有食欲,而且銷量很不錯。

但是記者看了一下網友的評論,可謂是差評一片,很多人都在抱怨東西難吃,有的甚至還吃出了頭髮。

3月2號下午,記者找到了位於貴陽市省府路貴山苑內的“五妹娘拌飯”。這家店在社區居民樓的三樓,是一個純粹的家庭式作坊。

這家店銷量最好的是洋芋粑。做洋芋粑的土豆泥裝在一個盆裡,直接就放在亂七八糟的桌面上,盆上面也不加蓋,盆裡的土豆泥直接裸☆禁☆露在外面。老闆的手之前才數過錢,之後又放在滿是灰塵的桌面上,但是在做洋芋粑時,竟然不洗手,也不戴手套,直接就上手將柔好的洋芋粑拿到鍋內煎炸。

雖說這樣的環境做出來的東西看著就讓人有些倒胃口,但是還有很多人點餐,生意十分火爆。

在美團上面,這家店用的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是一家羊肉粉館的,地址在護國路,可謂大相徑庭。在百度外賣上,這家店用的營業執照和美團上的一樣,都是羊肉粉館的,位址都是護國路。

而在餓了麼上面,這家店用的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又是一家小吃店的,位址就是之前一直被人冒用的“法院街13號門面”。

也就是說,在餓了麼這個平臺上,光是法院街13號門面,就與三家網路訂餐平臺上的店有關,其中有兩家店冒用了它的位址,而這家五妹娘伴飯直接冒用了它的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

一個門面卻和三家網路訂餐店有關?

記者再次來到法院街13號門面,找到在經營米皮生意的趙老闆。

得知自己小店的證照被人冒用後,趙老闆決定找對方討個說法,看看是怎麼回事。3月3號上午,記者同趙老闆一起來到五妹娘拌飯。

五妹娘拌飯老闆:不曉得他們業務員的,我們辦了營業執照的,我們重新辦了營業執照喊他們換了的。

這家店的老闆告訴記者,一開始他加入餓了麼平臺的時候,沒有營業執照,也是餓了麼的工作人員給他們操作的。

隨後記者請五妹娘拌飯的老闆聯繫餓了麼的工作人員。對方卻始終處於關機狀態。

當天中午,根據五妹娘拌飯老闆提供的電話,記者聯繫上了餓了麼在貴陽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稱,要給總部彙報。

平臺工作人員答應徹查 不過……

半個多小時後,餓了麼總部市場部的工作人員給記者打來了電話。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時的業務經理已經離職了,並且換了電話,但接下來他們會持續跟進,查清楚這件事情。

雖然說得信誓旦旦,但是十天后,記者發現,這家五妹娘拌飯並未下線,網上掛出來的證件依然還是法院街十三號門面的證照。

調查中,記者以想要加盟網上送餐平臺,但是沒有營業執照為由,分別聯繫了美團和餓了麼的多名市場業務人員。

美團的兩名業務人員都表示,以前確實存在弄虛作假,幫助沒有資質的商家上外賣平臺的情況,但現在要求的比較嚴,有實體店和營業執照是硬性條件。

餓了麼市場部的工作人員也表示,以前由於種種原因,商家加盟時,業務人員確實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間,不過現在已經規範很多了,沒有證照的商家,是不能再加盟的。

當然,無論是在美團上,還是在餓了麼亦或是百度外賣上面,如今依然存在很多亂象,比如商家證照不符的,比如沒有實體店的,比如冒用他人證照的,甚至還有一些黑作坊的存在,我們也希望這些平臺能發揮好監管作用,將這些亂象逐漸清理掉,給大家一個安全、放心的訂餐平臺。

記者:零度調查小組

你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