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皮膚科醫生提醒:染髮前應作皮膚過敏試驗

隨著天氣轉暖,記者注意到,最近街上染藍色、紅色等彩色頭髮的年輕人多了,在扮靚自己的同時,是否關注過染髮劑的成分是什麼,是否安全?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網路配圖

記者首先來到位於中山路某寫字樓內,這裡聚集了多家染燙店,記者走訪了幾家發現,價格基本在300——2000元不等,染髮的顧客多為年輕人。當記者問及使用的染髮劑成分是什麼時,一家染燙店的工作人員李娜表示,現在所有的染燙店都不會和顧客說明染髮劑成分,

這已經算是行業“潛規則”了。

記者隨後來到火車站附近,這裡有多家專門給理髮店提供染燙髮產品的日化批發店,“我們這裡品牌很多,也很全,不少理髮店都是從我們這裡進貨。”在另一家日化店,老闆娘告訴記者,這裡的染髮劑價格從十幾元到五六十元不等。在和老闆娘交流時,記者隨手拿起一款染髮劑觀察發現,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生產廠家、保質期等資訊都標注得比較齊全,

主要成分一欄標注為:丙二醇、甘油硬脂酸酯、苯二胺、甲苯等。當記者提出含有苯二胺、甲苯等成份的染髮劑用起來是否安全時,老闆娘表示:“這些成分的含量肯定很少,用時注意著點,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對此,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皮膚科醫生高志清提示,由於染髮劑使用的大都是化學物質,市民在染髮前應慎重考慮身體狀況,切不可為了追求美而傷害了自己的身體。

“應該儘量減少染髮的次數,拉開兩次染髮的間隔,一年染髮次數最好不要超過兩次。”初次染髮者應當作皮膚過敏試驗,以免引發過敏反應和過敏性皮炎。具體方法為取少許染髮劑塗在手臂內側或耳後皮膚上,兩天內沒有水皰或灼痛感等異常反應,才可以染髮。染完頭髮後,一定要多清洗幾次,不要讓染髮劑殘留物留在頭髮上。

另外,過敏體質的人或者是準備生育的夫妻以及處於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婦女,

最好不要染髮。“第一次染髮如果出現過敏反應一定要及時就醫。”高志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