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們是清朝最精銳的士兵,卻埋葬海外,如今墓毀碑斷,無人知曉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歷史上埋葬在異國他鄉的烈士有很多,比如二戰中安葬在緬甸的遠征軍陣亡士兵,安葬在朝鮮半島的志願軍戰士等等,他們的英靈都未能歸國。

今天歷史君要給大家介紹安葬在英國的五名烈士,在英國紐卡爾斯市的公墓中,有五座墓碑與其他墓碑相背而立,面朝著故鄉的方向,墓中安葬的是光緒年間北洋水師的士兵,他們因水土不服而命喪英倫。

英國書籍中水手墓碑照片

1880年到1888年,

北洋水師曾經在英國紐卡爾斯市的阿姆斯壯船廠分兩批購買了四艘巡洋艦,分別是第一批的“超勇”和“揚威”,第二批的“致遠”和“靖遠”。當時為了接收這些巡洋艦,清政府派遣兩批海軍士兵前往英國。

對於當時的醫療條件來說,水土不服導致死亡是常事,接艦的士兵先後有五人病逝於紐卡斯爾,而他們也被葬在了異國他鄉。因為他們的軍銜較低,已經查不到有關於他們詳細的背景資料,

只能通過墓碑上墓誌銘尋找他們的姓名與籍貫。

倒塌的墓碑

五座墓碑上寫的是: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閩縣連金源之墓、大清故勇山東登州府容城縣袁培福之墓、大清故勇安徽廬州府廬江縣顧世忠之墓、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侯官縣陳受富之墓、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閩縣陳成魁之墓

北洋水師花費15英鎊為死亡的五人在公墓中買了一塊墓地,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檔記載,墓地歸屬於中國政府所有(Chinese Government),這塊墓地也就成為了清朝在英國的一塊飛地。

北洋水師水手墓前有華人移種了一顆黃水仙

1911年,清朝海軍派“海圻”號巡洋艦前往英國參加英王喬治五世加冕典禮時,海軍名將程璧光還曾專門前往墓地弔唁這五位烈士,還重新修繕了墓碑。不過這也是中國最後一次官方出面弔唁這五位烈士。

百年後的今天,有三座墓的墓碑已經倒塌甚至埋進了土中,更別說有人祭拜了。不過好消息是中國文物部門終於得知了這五座墓的情況,對這五座墓的修繕工作已經正式啟動。

中英雙方修繕五位海軍烈士墓

但是歷史君覺得,與其修繕墓地,不如將烈士們帶回祖國,讓他們能夠落葉歸根,讓漂泊了一百多年的孤魂歸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