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退伍老兵來濟捐獻造血幹細胞,兒子點贊:爸是中國好人

對眾多血液病患者來說,找到配型成功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對他們來說無異于一次新生。偶然的機會,武玉明和龐利成為了眾多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中的一員,面對配型成功的患者,

他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救人,“如果身份能夠互換,我相信在我生命危機的時候對方肯定也會拉我一把的。”

退伍老兵捐獻造血幹細胞

15日早上6點,濟南千佛山醫院病房內,來自沂水的武玉明早早起床,準備開始採集造血幹細胞。打了動員劑,經過一系列準備,9點採集工作正式開始。“剛開始有點小緊張,現在已經好了”,武玉明笑著告訴記者,陪伴在他身邊的是妻子李海霞。

15日上午,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武玉明正在採集造血幹細胞。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陳曉麗 攝

“也可能是因為當過兵,身體一直挺好,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武玉明今年42歲,1994年參軍入伍,一待就是四年,歷任副班長、班長、代理排長,服役期間曾被評為優秀士兵、優秀帶兵骨幹、學雷鋒標兵等。

李海霞看著躺在床上的丈夫告訴記者:“他一直是個熱心腸的人,看誰有需要不幫一下心裡過不去。”據瞭解,武玉明曾多次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無償獻血800毫升。

2015年8月,他在青島李村獻血車獻血時,看到了車上發放造血幹細胞的宣傳資料,瞭解了造血幹細胞胞捐獻的相關情況後,聯想到身邊一些白血病患者的遭遇,武玉明毫不猶豫地做了留樣和登記,

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很激動,聽說很多人登記以後一輩子都不一定能等到捐獻的機會”,2016年6月,武玉明接到紅十字會電話通知,告知自己與一名患者配型初配相合時,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經過後期高分辨檢測體驗等工作,最終確定與患者配型成功。“能配型成功對我和對方都是很幸運地事情,如果我們倆的身份交換,相信他也會在我生死邊緣的時候拉我一把。

”武玉明說。

武玉明年近70歲的父母得知這件事後,表示無條件支持,“能幫到別人是件值得高興地事兒,能幫的話就幫他一把。”雖然武玉明17歲的兒子剛開始有些擔心,武玉明通過介紹相關知識,最終讓兒子也投了贊成票,“爸爸,你是中國好人!” 

為了讓妻子瞭解造血幹細胞捐獻,去年8月份,武玉明帶著妻子到獻血屋捐獻了400毫升鮮血,“以後如果有需要,

我還會繼續捐獻。”李海霞說道。 

來到濟南後,武玉明特意買了一張趵突泉的明信片,讓工作人員幫忙轉交,鼓勵對方勇敢對抗病魔,“像泉水一樣奔騰不息”。“我想告訴他,人與人之間並不冷漠,而是溫暖的,面對疾病他不孤單,周圍還有很多人關心他幫助他。”武玉明說。

10年來,他累計獻血4200毫升

當武玉明躺在病床上採集造血幹細胞的同時,43歲的龐利正乘車從泰安趕往濟南,為下週一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做準備。“這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小事兒,但對對方來說,卻是一件關乎生命的大事兒。”龐利說。

2000年8月15日,一次偶然的機會龐利參加了無償獻血,成為泰安無償獻血行列中的一員,從此他的人生便與獻血結下了不解之緣。10多年來,他已捐獻全血11次,累計獻血量達4200毫升。

早在2011年6月,他在泰安市中心血站參加無償獻血時,瞭解到了造血幹細胞胞捐獻的相關情況,隨後毫不猶豫地做了留樣和登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2016年12月,龐利得知自己與一名患者配型初配相合,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徵詢電話時,他義無反顧地答應了捐獻。經過後期高分辨檢測體驗等工作,最終確定與患者配型成功,計畫於3月20日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

“非常榮幸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茫茫人海中,能夠配型成功,捐髓救人,是幸運,也是緣份。”龐利說。因為家人並不瞭解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怎麼回事兒,一開始並不贊同龐利的決定,但在龐利的耐心說服下,家人最後還是選擇了支持。

在捐獻前的日子裡,龐利經常電話聯繫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諮詢捐獻需要注意的事項。得知不能感冒,龐利生活中處處小心,為確保捐獻前身體健康,他連平時最愛的足球運動也暫停了,“沒有什麼比救一個人的生命更重要。”

編輯:小明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這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小事兒,但對對方來說,卻是一件關乎生命的大事兒。”龐利說。

2000年8月15日,一次偶然的機會龐利參加了無償獻血,成為泰安無償獻血行列中的一員,從此他的人生便與獻血結下了不解之緣。10多年來,他已捐獻全血11次,累計獻血量達4200毫升。

早在2011年6月,他在泰安市中心血站參加無償獻血時,瞭解到了造血幹細胞胞捐獻的相關情況,隨後毫不猶豫地做了留樣和登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2016年12月,龐利得知自己與一名患者配型初配相合,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徵詢電話時,他義無反顧地答應了捐獻。經過後期高分辨檢測體驗等工作,最終確定與患者配型成功,計畫於3月20日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

“非常榮幸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茫茫人海中,能夠配型成功,捐髓救人,是幸運,也是緣份。”龐利說。因為家人並不瞭解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怎麼回事兒,一開始並不贊同龐利的決定,但在龐利的耐心說服下,家人最後還是選擇了支持。

在捐獻前的日子裡,龐利經常電話聯繫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諮詢捐獻需要注意的事項。得知不能感冒,龐利生活中處處小心,為確保捐獻前身體健康,他連平時最愛的足球運動也暫停了,“沒有什麼比救一個人的生命更重要。”

編輯:小明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