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外形怪異 內部構造簡單

船蛆常見於各海洋中。多數鑿木居住,會破壞木船和碼頭建築。殼白色,生長中排列緊密,只遮住身體前端一小部分,身體其餘部分細長,管狀,有的可長達180公分(6尺)。

由於殼肌的伸縮,

貝殼每分鐘約旋轉8~12次,利用殼面上的銼狀脊,將木材銼下。木屑又可作為食料。有基部癒合、末端分叉的極長的水管伸出洞口,從水中攝食和呼吸,並排出廢物和生殖細胞。身體分泌石灰質襯於穴道內壁。

當地時間4月17日,一個國際團隊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文章宣佈他們找到了5個活體樣本,並進行了解剖分析。當科研人員破開巨大的管狀白堊殼,裡面的"居民"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一條1.52米長、5釐米寬的黑色船蛆!

美國東北大學海洋基因遺產中心的Daniel Distel說:"即使對它們一無所知,你看到它們的時候也很難不被驚到。"

Daniel Distel和他的同事們在2010年得到了一條重要線索:一個菲律賓電視臺在製作紀錄片時,拍到一個土著疑似為了藥用價值食用了一條船蛆。

Daniel Distel為此激動不已,"我找它們找了20年了,對我來說亦師亦友的Ruth Turner找它們找了一輩子!(Ruth Turner是美國海洋動物學和軟體動物學領路人、船蛆領域專家,2000年逝世)"

這個紀錄片裡偶然拍到的畫面令一個國際團隊展開了聯合大搜尋。菲律賓當地的研究者曾于2010年和2011年兩次出海考察。在第二次考察中,他們成功在菲律賓東南部棉蘭老島(Mindanao)附近3米下的海泥中挖出了5個活體樣本,

並送往菲律賓大學進行解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