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間故事:母親重病,需要親人的肉做藥引!兒子毫不猶豫的割肉!

清朝時期,巍山城內的四街叫做總憲坊。據說在這條街上有一間破爛不堪的小樓房。房裡住著姓童的母子倆。兒子童適公生得聰明伶俐、性情溫和,可惜三歲時死了父親。母子倆相依為命,

靠紡線度日。

這童適公自幼十分勤快,無比孝順。他五歲時就懂得體貼母親。他看到母親每日天不亮就起床紡線,深更半夜了還不歇息,這樣勞累還不算,一日三餐還要母親把飯煮熟了端在自己的手裡,他心裡就懂得過意不去。於是從那時起,他每天早上就和母親同時起床,燒火、劈柴、學著煮飯。晚上硬是要陪著母親紡線,幫著母親撕棉花,一定要等著母親一起睡覺。

一晃八年過去了。就在童適公十四歲的那年,蒙化縣鬧了一場饑荒。街市上買賣冷落,往年十個線能換到一升米,可今年用三十個也難以換到。母子倆的生活就更加艱難了。童適公雖然還有個舅舅,家庭也十分富足,可是舅舅嘴甜心苦、刻薄吝嗇。與其向他求救,不如去當叫花子。於是母子倆只好加倍勞累來維持生活。

俗話說福無雙降,禍不單行。偏在這樣艱難的年成裡,老母親突然病倒了。開初只是上吐下瀉、腹痛不止;沒有幾天卻臥床不起,飲食不進。這下可把這童適公急得呼天天不應,叫地地無聲,不知如何是好。他四處給母親求醫找藥,精心侍候。端尿倒屎、洗衣曬被,日夜守候在母親身旁,巴不得母親的病早日好起來。

誰知半月過去了,母親的病不僅沒有絲毫的好轉,反而更加沉重。這天上午,童適公等母親服了藥後,準備把自己的一件新衣服拿去當了,再請醫生來給母親看病。他正要出門,舅舅忽然來了,大罵道:“這童氏門中的人都死絕了,人病成這樣都沒有誰來問一問。”再問童適公:“這幾天有沒有請醫生來給你母親看病?”童適公便把這半個月中為了給母親醫病,把家裡能賣錢的東西都賣光了,

醫生也都請了,但母親的病卻一點效驗也沒有的話向舅舅敘說了一遍。

舅舅聽了心裡暗想:說七說八還是離不開錢字。自己既然來了,多少總得破費點。於是他忽然想到:剛才不是在街上看見一個道人擺著個草藥攤子嗎?那草藥總不會有醫生的藥貴吧。我何不去把他叫來給姐姐看看病,要是碰上好運氣,一副藥醫好了,也好在童氏門中耍耍我的威風。

想到這裡,

他便對童適公說道:“你燒一壺開水,我去請醫生來。”說罷他便出門去了。不多時,只見他領著一個老道人來到家中。這道人長相十分醜陋,在滿是麻子的臉上,一雙半睜半閉的三角眼深深地陷了進去,仿佛一深潭裡渾濁的死水。在那沽滿污垢的道袍上,紅一塊、綠一塊地補著不少補丁。他手裡提著個鼓鼓囊囊的藥包,一進門便把藥包往桌子上一放,走到童適公母親的床前看了看,也不號脈就說道:“這女人的病情十分嚴重。她一得病時吐瀉就不止,腹痛難忍。如今已是陰陽不分,飲食不進,命在旦夕了。”

童適公聽罷感到十分驚奇。這老道怎麼不號脈就能知道病情呢?於是連忙答道:“我母親的病情確是這樣,請仙師快給下藥吧!這藥錢請你放心,我就是脫衣當褲也絕不會短少半文。”老道看了童適公一眼說道:“一副藥錢倒無所謂,只是這副藥的引子十分奇怪,怕你們捨不得用上!”童適公的舅舅馬上介面道:“一點藥引子有多稀奇,再貴也不會用到十兩銀子,就包在我身上了。”老道人聽了眯起眼睛對著他神秘地一笑,也不再說什麼,就打開藥包,把大大小小的藥袋拿出來擺了一地。只見那些藥袋裡裝滿了毛毛草草、奇形怪狀的藥。

老道叫童適公把藥罐找來,放在面前。然後從每個藥袋裡抓出一小撮藥放進藥罐裡,叫童適公把開水倒在裡面,將藥拿到火爐上垠起。老道又拿出一小包藥面,把它放在一個碗裡,用冷水調勻後放在桌子上。又從腰間抽出一把一尺來長、鋒利雪亮的牛耳尖刀,對童適公的舅舅說道:“我這副藥非得用病人親戚左手臂上的肉一兩作引子,服後方可生效。你是病人的弟弟吧?好在這藥引子是你包下了的,就把你的左手伸過來吧!”老道嚴肅地說完這席話後,把手裡的尖刀晃了晃。童適公的舅舅看著老道手中那寒光閃閃的尖刀不覺打了個寒戰,結結巴巴地說道:“她確是我的姐姐,只是,唉,這……”他把手臂藏在身後,生怕老道一刀砍來。只見他將那雙綠豆眼骨碌碌轉了轉,向老道懇求道:“仙師,我願出二十兩銀子給你,請你想辦法改一改這藥引子吧。我馬上去把銀子拿來。”他不等老道答應,就像老鼠一樣地溜出門去了。

老道看著他這個狼狽相,不覺哈哈大笑起來。他對童適公說道:“沒有藥引子你母親的命難保呀!”說著,就收拾好藥包,背在肩上,往外就走。童適公心裡想到,母親從小把我一口湯、一口飯。一把尿、一把屎地養大,沒有母親我從哪裡來呀。如今母親命在旦夕,只要母親病好,莫說是割手臂上的肉,就是掏出心肝也情願。

於是童適公急忙上前攔住老道說道:“我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難道還不親嗎?請仙師就割我的肉吧!”說罷嗚嗚地哭了起來。他邊哭邊說道:“要是母親有個三長兩短叫我……”童適公再也說不下去了,他拉著老道扯心拽肝地大哭起來。老道看這孩子如此孝順,便默默地點了點頭,把童適公拉到一把椅子上坐好,放下肩上的藥包對童適公說道:“我看你還有點孝心。那就把衣服脫去吧。”童適公高興地脫去了衣服,只等老道動手,臉上並無半點害怕的神情。

老道從腰間拿出兩條布帶。用一條紮住童適公左手臂上半截,然後叫童適公把左手叉在腰間,·讓手臂上的肌肉凸了起來。老道左手提起肌肉,右手拿起刀子,“嚓”的一聲,割下一塊肉來,隨手把肉放進了藥罐裡。童適公只覺得一陣鑽心的疼痛。慢慢地失去了知覺,倒在椅子上。老道速將調好的藥面,塗在童適公的手臂傷口上,然後用另一條布帶緊緊地把傷口包紮好。轉眼,童適公便蘇醒過來了。他睜開眼睛四下看看,仿佛剛才是做了一個夢。手臂上的傷口也感覺不到一點疼痛。

這時只見一個人走進屋來,對老道說道:“我家主人打發我送二十兩銀子來,請你代他買點藥引子,他今天有急事,不再來了。”說完便從懷中掏出二十兩白銀,遞與老道。就告辭走了。老道將銀子放在桌子上,收拾好藥包用具後,便對童適公說道:“這副藥要吃三天,共二十一次,你母親的病就自然好了。手臂上的布條三天以後再拿掉,到那時傷口自然康復了。這二十兩銀子是買藥引子用的,理應歸你。我就在這條街上賣藥。我的藥錢十天后你再送來。”說罷。道人就跨出門外去了。童適公急忙站起來追出門外想留住老道,可這老道一出門便無影無蹤不知到哪裡去了。童適公無奈,只好回來為母親很藥。他看看母親的藥罐裡,藥液在裡面沸騰著,裝進去的那塊肉不知到哪裡去了。於是他便拿了一個碗,將藥液津在碗中,送到母親床前。

說也奇怪,這老人家服了一次藥後,就感到腹中疼痛全無。第二次藥吃下時神智就很清醒。第三道藥吃過後,覺得就有點力氣了。隔了三天以後,童母的病真的全部退去了,並能下地慢慢地走動幾步。童適公的手臂也全好了。

這天早飯後,童適公和母親便拿著十兩銀子去街上酬謝那賣藥的老道。可是母子倆找遍了蒙化城的大街小巷也不見這老道的蹤影,母子倆只好拿著銀子悶悶不樂地回了家。

春去冬來,轉眼就到了第二年的冬天。童適公為了讓母親能安安靜靜地休息,就一個人搬到樓上去住。他把鋪蓋抱到樓上,將小樓打掃得乾乾淨淨。只是這小樓因多年失修,十分破爛。尤其是南端與隔壁鄰居隔著的那堵籬笆巳通了好幾個窟窿。寒風不時地從窟窿中灌進小樓裡來,並通過各種縫隙鑽進母親的房裡。

童適公心想:母親體弱病多,經不住寒冷,我何不重新把嫂笆拆下來用紙糊一糊。於是他就動手去拆那堵籬笆。當他用手將籬笆輕輕一拽,只聽“咚”的一聲,不知什麼東西從樓上掉了下去。他拽下蔑笆一看,原來這籬笆和隔壁鄰居的後牆之間還有一個兩頭封閉了的夾道。童適公把頭伸出去一看,不覺大吃一驚,只見這夾道中的地上,鋪滿了一層白花花的銀子。他三腳兩步跑下樓來,把這件事告訴了正在紡線的母親。母親哪裡肯信,因為她自來到童氏門中,從來也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夾道。於是就和兒子上樓來看個究竟。當她看到夾道中真有銀子時,母子倆又驚又喜,急忙找來一根麻繩拴在一個小鬥籮上。母親在樓上拉,兒子下到夾道中去裝,一籮一籮將銀子全部拉到了樓上,足足裝了四大箱子。

也不號脈就說道:“這女人的病情十分嚴重。她一得病時吐瀉就不止,腹痛難忍。如今已是陰陽不分,飲食不進,命在旦夕了。”

童適公聽罷感到十分驚奇。這老道怎麼不號脈就能知道病情呢?於是連忙答道:“我母親的病情確是這樣,請仙師快給下藥吧!這藥錢請你放心,我就是脫衣當褲也絕不會短少半文。”老道看了童適公一眼說道:“一副藥錢倒無所謂,只是這副藥的引子十分奇怪,怕你們捨不得用上!”童適公的舅舅馬上介面道:“一點藥引子有多稀奇,再貴也不會用到十兩銀子,就包在我身上了。”老道人聽了眯起眼睛對著他神秘地一笑,也不再說什麼,就打開藥包,把大大小小的藥袋拿出來擺了一地。只見那些藥袋裡裝滿了毛毛草草、奇形怪狀的藥。

老道叫童適公把藥罐找來,放在面前。然後從每個藥袋裡抓出一小撮藥放進藥罐裡,叫童適公把開水倒在裡面,將藥拿到火爐上垠起。老道又拿出一小包藥面,把它放在一個碗裡,用冷水調勻後放在桌子上。又從腰間抽出一把一尺來長、鋒利雪亮的牛耳尖刀,對童適公的舅舅說道:“我這副藥非得用病人親戚左手臂上的肉一兩作引子,服後方可生效。你是病人的弟弟吧?好在這藥引子是你包下了的,就把你的左手伸過來吧!”老道嚴肅地說完這席話後,把手裡的尖刀晃了晃。童適公的舅舅看著老道手中那寒光閃閃的尖刀不覺打了個寒戰,結結巴巴地說道:“她確是我的姐姐,只是,唉,這……”他把手臂藏在身後,生怕老道一刀砍來。只見他將那雙綠豆眼骨碌碌轉了轉,向老道懇求道:“仙師,我願出二十兩銀子給你,請你想辦法改一改這藥引子吧。我馬上去把銀子拿來。”他不等老道答應,就像老鼠一樣地溜出門去了。

老道看著他這個狼狽相,不覺哈哈大笑起來。他對童適公說道:“沒有藥引子你母親的命難保呀!”說著,就收拾好藥包,背在肩上,往外就走。童適公心裡想到,母親從小把我一口湯、一口飯。一把尿、一把屎地養大,沒有母親我從哪裡來呀。如今母親命在旦夕,只要母親病好,莫說是割手臂上的肉,就是掏出心肝也情願。

於是童適公急忙上前攔住老道說道:“我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難道還不親嗎?請仙師就割我的肉吧!”說罷嗚嗚地哭了起來。他邊哭邊說道:“要是母親有個三長兩短叫我……”童適公再也說不下去了,他拉著老道扯心拽肝地大哭起來。老道看這孩子如此孝順,便默默地點了點頭,把童適公拉到一把椅子上坐好,放下肩上的藥包對童適公說道:“我看你還有點孝心。那就把衣服脫去吧。”童適公高興地脫去了衣服,只等老道動手,臉上並無半點害怕的神情。

老道從腰間拿出兩條布帶。用一條紮住童適公左手臂上半截,然後叫童適公把左手叉在腰間,·讓手臂上的肌肉凸了起來。老道左手提起肌肉,右手拿起刀子,“嚓”的一聲,割下一塊肉來,隨手把肉放進了藥罐裡。童適公只覺得一陣鑽心的疼痛。慢慢地失去了知覺,倒在椅子上。老道速將調好的藥面,塗在童適公的手臂傷口上,然後用另一條布帶緊緊地把傷口包紮好。轉眼,童適公便蘇醒過來了。他睜開眼睛四下看看,仿佛剛才是做了一個夢。手臂上的傷口也感覺不到一點疼痛。

這時只見一個人走進屋來,對老道說道:“我家主人打發我送二十兩銀子來,請你代他買點藥引子,他今天有急事,不再來了。”說完便從懷中掏出二十兩白銀,遞與老道。就告辭走了。老道將銀子放在桌子上,收拾好藥包用具後,便對童適公說道:“這副藥要吃三天,共二十一次,你母親的病就自然好了。手臂上的布條三天以後再拿掉,到那時傷口自然康復了。這二十兩銀子是買藥引子用的,理應歸你。我就在這條街上賣藥。我的藥錢十天后你再送來。”說罷。道人就跨出門外去了。童適公急忙站起來追出門外想留住老道,可這老道一出門便無影無蹤不知到哪裡去了。童適公無奈,只好回來為母親很藥。他看看母親的藥罐裡,藥液在裡面沸騰著,裝進去的那塊肉不知到哪裡去了。於是他便拿了一個碗,將藥液津在碗中,送到母親床前。

說也奇怪,這老人家服了一次藥後,就感到腹中疼痛全無。第二次藥吃下時神智就很清醒。第三道藥吃過後,覺得就有點力氣了。隔了三天以後,童母的病真的全部退去了,並能下地慢慢地走動幾步。童適公的手臂也全好了。

這天早飯後,童適公和母親便拿著十兩銀子去街上酬謝那賣藥的老道。可是母子倆找遍了蒙化城的大街小巷也不見這老道的蹤影,母子倆只好拿著銀子悶悶不樂地回了家。

春去冬來,轉眼就到了第二年的冬天。童適公為了讓母親能安安靜靜地休息,就一個人搬到樓上去住。他把鋪蓋抱到樓上,將小樓打掃得乾乾淨淨。只是這小樓因多年失修,十分破爛。尤其是南端與隔壁鄰居隔著的那堵籬笆巳通了好幾個窟窿。寒風不時地從窟窿中灌進小樓裡來,並通過各種縫隙鑽進母親的房裡。

童適公心想:母親體弱病多,經不住寒冷,我何不重新把嫂笆拆下來用紙糊一糊。於是他就動手去拆那堵籬笆。當他用手將籬笆輕輕一拽,只聽“咚”的一聲,不知什麼東西從樓上掉了下去。他拽下蔑笆一看,原來這籬笆和隔壁鄰居的後牆之間還有一個兩頭封閉了的夾道。童適公把頭伸出去一看,不覺大吃一驚,只見這夾道中的地上,鋪滿了一層白花花的銀子。他三腳兩步跑下樓來,把這件事告訴了正在紡線的母親。母親哪裡肯信,因為她自來到童氏門中,從來也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夾道。於是就和兒子上樓來看個究竟。當她看到夾道中真有銀子時,母子倆又驚又喜,急忙找來一根麻繩拴在一個小鬥籮上。母親在樓上拉,兒子下到夾道中去裝,一籮一籮將銀子全部拉到了樓上,足足裝了四大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