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沙棘花兒還沒開 已有人惦記果子了 “中國沙棘第一村”越長越大

4月18日,第三屆沙棘生態先鋒國際沙棘植樹節媒體見面會在呼和浩特召開。

此次活動由中國綠化基金會沙棘治沙扶貧專項基金、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政府等單位共同主辦,以“種一棵沙棘,綠一片荒漠”為主題,將沙棘大愛的精神與眾多關心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有志之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更多的人認識沙棘,瞭解沙棘生態建設事業,用愛心感召更多的人共同參與到沙棘生態建設中。

沙棘治沙扶貧專項基金從成立以來,立足於內蒙古的荒漠化和沙化地區的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等地開展了“中國沙棘第一村”建設,

出發點在於在貧困地區大力開展種植沙棘,一方面改善環境,制止荒漠化的蔓延;另一方面也是為貧困農民找出一條致富道路。通過一家一戶種植沙棘,由宇航人公司提供種苗,農民採摘,公司收購,農民可以從中獲利,由此逐步提高貧困農村農民的收入。這項事業自開展以來,得到了所在地區貧困農民的廣泛歡迎。

內蒙古既是森林資源大省區,

也是荒漠化大省區,荒漠化土地面積超6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3.3%,生態保護和建設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此次活動的舉辦旨在呼籲全民關注、參與防沙治沙,為防止土地退化貢獻力量。


沙棘別名醋柳、酸刺,是我國北方地區分佈很廣的防沙治沙樹種之一,根系發達、適應能力強,搞嚴寒、風沙、耐乾旱和高溫。沙棘有根瘤菌固氮性好,灌叢茂密、生物量大,能有效的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促進其他生物的生長,達到快速改善惡劣生態環境的目的。每一公頃沙棘林可防止水土流失660噸,每畝沙棘林可固沙44號,

固氮105-225公斤,可減少土地侵蝕740噸,這是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涵養水源、改良土壤、治理沙漠代不可取代的造林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