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核葡萄抹了避孕藥吃大盤雞能感染禽流感 全是謠言 原創

“小龍蝦實為小蟲蝦”“無核葡萄抹了避孕藥”“吃大盤雞能感染禽流感”……快速發展的互聯網,

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容易使謠言不脛而走。有資料顯示,網路謠言中“舌尖上的謠言”占45%,食品安全領域成為網路謠言的重災區。(4月18日《人民日報》)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謠言滿天飛,傳播是管道。之所以“舌尖謠言”大行其道,與其現代背景分不開。現在生活好了,人們越來越重視吃講營養,穿要光鮮。因而說“舌尖謠言”自然會吸人眼球,

引發關注。現實生活中,類似謠言可謂舉不勝舉,不但給人們生活造成諸多困擾,而且嚴重者還會造成人們恐慌,影響社會安定團結大局。

自我淨化,增強免疫功能。人們呼籲治理的呼聲日益高漲,甚至有人抱怨監管打擊不力。殊不知,類似謠言不脛而走,我們自己就可能是背後推手,為謠言的傳播推波助瀾。聽到此類訊息後,不辨真假就轉發QQ群、朋友圈,唯恐大家不知道。當然,

這麼做也是出於好心,但結果卻是好心辦壞事,幹被人賣了還幫別人數錢的傻事。由此可見,治理謠言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自我免疫,大家主動做到不信謠、不傳謠、更不造謠。遇事理性對待,多想幾個為什麼、有無可能。就像曾經有傳言,西瓜切開後只有幾成熟但卻比較甜,是有人往西瓜裡注射增甜劑。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就能想到這消息不真實,西瓜屬於鮮貨,無論是在田裡生長還是已經上市的西瓜,
如果被注射其他物質,很快就會腐爛,那還咋賣?因此說,只要認真想一想,很多謠言就會不攻自破。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中有許多人為了顯示自己見多識廣,消息靈通,聽到此類消息後第一時間就是忙著轉發,給謠言傳播插上翅膀。值得我們深思並應加以改進。

綜合施策,強化齊抓共管。“紫菜是塑膠做的”“紫菜嚼不爛別吃了”……今年年初刷爆朋友圈的“塑膠紫菜”視頻,引發一輪“塑膠紫菜”風波。從“速成雞”“激素鴨”到“渾身是蟲的皮皮蝦”,“舌尖上的謠言”千變萬化、聳人聽聞,造謠者樂此不疲,消費者卻如入迷陣。專家指出,粉碎“舌尖上的謠言”,需要系統治理、綜合施策,不能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老套路。

首先要建章立制,抓好網路發言的全方位監管。監管部門當切實履行職責,適時監管,嚴管重罰,形成高壓紅線,讓造謠者不敢違規,不願違規。其次網路平臺亦要以大局為重,切實把好關口,發表此類資訊一定要慎之又慎,盡心盡力把謠言扼殺在源頭,讓其沒有滋生的土壤和傳播的途徑。再次社會各界當加強監督,發現苗頭予以阻止或向監管部門舉報,讓造謠者受到應有的打擊。促成健康有序的輿論環境,維護安定團結的發展大局。

筆者認為,部門也罷,行業也好,還是我們每個人,只要不斷增強自我免疫功能,都能成為謠言的終結者、淨化器。從而打造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的環境。把這項利國利民利個人的事兒辦好,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促成健康有序的輿論環境,維護安定團結的發展大局。

筆者認為,部門也罷,行業也好,還是我們每個人,只要不斷增強自我免疫功能,都能成為謠言的終結者、淨化器。從而打造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的環境。把這項利國利民利個人的事兒辦好,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