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色達,白色冰原上的金馬

——甘孜行紀之七

△ 色達與班瑪交界的杜柯河谷 尼瑪嘉措 攝

將要到色達的時候,我下意識地看了一下車上的海拔表,3800米。突然在我腦子裡閃出一首歌:“海拔三千八,這裡是我的家,美麗的日喀則,我為你牽掛……”原來,我的家鄉日喀則,跟色達的海拔高度幾乎是一樣的,心裡突然有了一種暖暖的溫度,色達再也不是意念中那副遙遠而冰冷的模樣。

在色達呆了一段時間,走了十來個鄉鎮,隨著對色達的瞭解不斷增多,感到雖然海拔高度差不多,

但無論是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自然資源,還是社會發育、生活方式、文化形態等,色達和日喀則兩個地方的差異還是很巨大的。

△風雪高原路 尼瑪嘉措 攝

色達位於巴顏喀拉山脈東南尾部,整體上是一片大草原、大牧區,由此向川西繼續延伸下去,

就到了大渡河流域,到這裡已經沒有了整塊的高原,只有連綿不斷、支離破碎的山川了。比較而言,日喀則雖然海拔高,但農業卻十分發達,年楚河畔的江孜、白朗、日喀則三縣是西藏最重要的糧倉,城區裡是一排排的白楊樹,河岸邊是茂密的柳樹林。而色達高原的主體部分卻是高寒牧場,冬天冰封大地,夏季牧草悠悠,幾乎不見任何農作物的種植。兩者倒也算得上是高原農區和高原牧區的典型代表了。

色達地處川青交界處,安多與康巴之間,無論從哪個方向看,他跟中心城市的距離都太遙遠了。且不說成都、西寧、拉薩、昆明,就是到自己的自治州首府康定也有440多公里。直到上世紀50年代,這裡還實行部落制度,瓦須部落頭人是這裡的實際統治者,沒有哪個政府對這個區域進行過有效的行政管轄,建設更無從談起。民國的《西康建省記》上說,

“人皆遊牧,逐水草而居,以牛毛為帷幔,無城郭碉堡。”籌備建縣的辦事機構1952年進駐色達時只有30餘頂黑白帳篷,1956年才在現在的縣城所在地建起第一座石木結構的平房。

△獨特的色達民居 尼瑪嘉措 攝

色達,藏語“金馬”的意思。金馬在雪原上賓士該是怎樣一種情形?我還真沒有什麼概念。

雖然走過西藏和其他藏區的許多牧區,但真正在草原上住下來,融進蒼茫的原野,這還是第一次。更令人不解的是,都說色達是高寒牧區,但在草原上等了一個冬季,卻始終沒有等來一場像樣的雪。春節已經過了很久,正在一聲歎息色達無雪時,大雪竟然飄飄灑灑地來了,而且是天天下,白天夜晚下,晴一會陰一會地下,持續不斷地下了半個多月。當別人忙著迎接春天的時候,色達似乎剛剛開始進入一個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真是不可思議!

其實,色達也不僅僅是大草原。圍繞在色達高原周圍的有四條河流。東南部是尼曲河、達曲河,縱貫中部的是色曲河,東北部是杜柯河。前兩條河流是雅礱江的上游,後兩條河流是大渡河的上游。在這四條河的流域,那可是美麗的高山峽谷,蔥郁的原始森林,清純的瀑布溪流,嬉耍的野鹿獼猴。隨便進入哪條山谷,都能讓人流連忘返,跟色達高原的核心地帶完全是兩種景象。

△白色世界裡的阿交社區 尼瑪嘉措 攝

受自然歷史條件的影響,色達地方的社會發育程度相對較低,宗教氛圍也比較濃厚。這裡的人們相信神話,相信傳說,格薩爾的故事到處傳揚,格薩爾的遺跡隨處可見。這裡的人們敬重生命,尊崇信仰,一山一水總關情,一生一世把神敬。這裡的主色調是紅色,寺廟是紅色的,民居是紅色的,僧裝是紅色的,牧民群眾衣服是偏向紅色的,甚至城鎮也是紅色的。這裡的人老了,快要走不動了,不是在爐火旁打盹,而是去寺廟轉經、轉塔子,因此幾乎在每一座寺廟的附近,都有一個類似居士區的集中安置區域。家裡人為方便老人轉經念經,就出資在寺廟附近自建一棟房子住下來。這樣一來,寺廟周邊的居士區就越建越大,僧人、老人、家人都混搭居住在這裡,實際形成了一個個小的社區。

或許是因為天高地闊,色達很多寺廟的面積鋪排得都比較大,但幾乎沒有什麼建設規劃,普遍顯得淩亂無序。同時色達的寺廟基本上都是寧瑪派,對人員的管理不像格魯派那樣嚴格,因此在寺廟的人員大概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人員分散型的,寺廟表面很大實際裡面沒有多少人,如翁達鎮的金俄寺,雖說好像占了山的一面,總共也只有100多名僧人,而且只在每年4次大法會舉辦時僧人才全部集中,平時大部分都回家去幫家裡勞動,到村寨為群眾念經。另一種是人員聚集型的,如喇榮寺五明佛學院。在一條山溝溝裡面,有僧人學經,有尼姑修行,有老人居住,有親友投靠,有客人租住,各方人等蜂擁而至。很多好奇的遊客徜徉在對藏地的臆想中,往往會為五明佛學院的壯觀景象所震驚。

匆匆過客,或者是置身事外的人,並不清楚寺廟裡邊人員的構成,不瞭解學經修行的規矩,也不在乎房屋跑風漏雨、垃圾污水遍佈、飲水食品安全、疫病疫情暴發、社會治安隱患,更可怕的是用電、用氣、用火隨時都可能引發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對這樣超大規模的寺廟,有的獵奇,有的圍觀;有的讚歎,有的反感;有的嚮往,有的排斥。我們既要尊重信仰,也要敬畏生命,還要關愛那些避世而來的弱勢群體,恐怕需要有客觀理性的認知,有真誠的人文情懷,有必要的治理辦法。

△色達金馬廣場 尼瑪嘉措 攝

大山遮蔽著視野,傳統束縛著觀念。色達的教育等社會事業儘管在近幾十年有了顯著提高,但還是相對落後的。當地的鄉幹部說,色達縣很多的社會發展指標在甘孜州都是排名靠後的。甘孜州的用工單位,一般都願意找農區的,不願意找牧區的,牧區的務工人員沒幹上幾天,接下來就沒有動力了,因此勞動力就業狀況很差。據瞭解,這些年牧民群眾重視教育的意識增強了許多,甚至到縣城租房買房陪伴子女讀書,政府也希望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用“小手拉大手”,讓一個受教育的孩子帶動一個家庭思想觀念的轉變、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水準的改善。天下並非“只有我色達瓦須為大”,色達人在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上,有的要堅持,有的要打破,有的要重構,這必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無論如何外面的世界總是要面對的。

色達的產業無疑是不發達的,除了畜牧業占很大比重,發展旅遊恐怕是一個方向。在這裡我倒是願意做一個色達旅遊的熱情代言者,推薦色達北部的馱鹽古道,希望這裡能成為一條新的旅遊熱線。一般來說,人們都習慣從南邊的317、318國道,也就是川藏茶馬古道進入色達。也的確是這樣,過去色達牧區與周邊農區進行糧畜交易,換取糧食、茶葉等,主要面向南方的爐霍、甘孜、瑪律康等地。目前這已經是一條比較成熟的旅遊路線,據說去年十一黃金周途經色達的人數平均每天達到了上萬人。

△金俄寺圖書館的漢藏文大藏經 尼瑪嘉措 攝

那麼,除了茶葉和糧食,同樣必須的鹽巴呢?堅韌的色達人在很久之前就開闢了一條通向北方的馱鹽古道。在青海果洛州的瑪多縣,紮陵湖和鄂陵湖是黃河的發源地,在鄂陵湖的旁邊有一個湖泊叫哈薑湖,有很悠久的產鹽歷史。色達人在每年的春末夏初,組織馱隊到哈薑鹽湖撈鹽、運鹽。這條古道從色達出發,經過果洛的班瑪、達日,到達瑪多,全長400多公里,犛牛馱隊來回需要一個多月。運回來的鹽巴,不僅可以滿足色達草原上人們的需要,還可以供給周邊農區進行鹽糧交易。1941年馬步芳設立哈薑鹽池設治局進行開採管理後,色達的馱隊不肯交稅,慢慢的色達人結束了馱鹽的活動,這條馱鹽古道也就沉沒在歷史的煙塵中,沒有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了。

△色達格薩爾石刻 尼瑪嘉措 攝

如今,川青兩省交界處的公路通達條件都非常良好。那些去過了聖地拉薩、香格里拉、稻城亞丁的自駕游、騎行者們,何不嘗試著走一條從成都到色達、到班瑪、到瑪多、到西寧的路線,這實際上是一條把青藏線和川藏線連接起來,把安多地區和康巴地區連接起來,把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連接起來的南北縱貫線。走過這條線路,對深度瞭解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和人文歷史將會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新認識、新體驗!(中國西藏網 圖、文/尼瑪嘉措)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當別人忙著迎接春天的時候,色達似乎剛剛開始進入一個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真是不可思議!

其實,色達也不僅僅是大草原。圍繞在色達高原周圍的有四條河流。東南部是尼曲河、達曲河,縱貫中部的是色曲河,東北部是杜柯河。前兩條河流是雅礱江的上游,後兩條河流是大渡河的上游。在這四條河的流域,那可是美麗的高山峽谷,蔥郁的原始森林,清純的瀑布溪流,嬉耍的野鹿獼猴。隨便進入哪條山谷,都能讓人流連忘返,跟色達高原的核心地帶完全是兩種景象。

△白色世界裡的阿交社區 尼瑪嘉措 攝

受自然歷史條件的影響,色達地方的社會發育程度相對較低,宗教氛圍也比較濃厚。這裡的人們相信神話,相信傳說,格薩爾的故事到處傳揚,格薩爾的遺跡隨處可見。這裡的人們敬重生命,尊崇信仰,一山一水總關情,一生一世把神敬。這裡的主色調是紅色,寺廟是紅色的,民居是紅色的,僧裝是紅色的,牧民群眾衣服是偏向紅色的,甚至城鎮也是紅色的。這裡的人老了,快要走不動了,不是在爐火旁打盹,而是去寺廟轉經、轉塔子,因此幾乎在每一座寺廟的附近,都有一個類似居士區的集中安置區域。家裡人為方便老人轉經念經,就出資在寺廟附近自建一棟房子住下來。這樣一來,寺廟周邊的居士區就越建越大,僧人、老人、家人都混搭居住在這裡,實際形成了一個個小的社區。

或許是因為天高地闊,色達很多寺廟的面積鋪排得都比較大,但幾乎沒有什麼建設規劃,普遍顯得淩亂無序。同時色達的寺廟基本上都是寧瑪派,對人員的管理不像格魯派那樣嚴格,因此在寺廟的人員大概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人員分散型的,寺廟表面很大實際裡面沒有多少人,如翁達鎮的金俄寺,雖說好像占了山的一面,總共也只有100多名僧人,而且只在每年4次大法會舉辦時僧人才全部集中,平時大部分都回家去幫家裡勞動,到村寨為群眾念經。另一種是人員聚集型的,如喇榮寺五明佛學院。在一條山溝溝裡面,有僧人學經,有尼姑修行,有老人居住,有親友投靠,有客人租住,各方人等蜂擁而至。很多好奇的遊客徜徉在對藏地的臆想中,往往會為五明佛學院的壯觀景象所震驚。

匆匆過客,或者是置身事外的人,並不清楚寺廟裡邊人員的構成,不瞭解學經修行的規矩,也不在乎房屋跑風漏雨、垃圾污水遍佈、飲水食品安全、疫病疫情暴發、社會治安隱患,更可怕的是用電、用氣、用火隨時都可能引發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對這樣超大規模的寺廟,有的獵奇,有的圍觀;有的讚歎,有的反感;有的嚮往,有的排斥。我們既要尊重信仰,也要敬畏生命,還要關愛那些避世而來的弱勢群體,恐怕需要有客觀理性的認知,有真誠的人文情懷,有必要的治理辦法。

△色達金馬廣場 尼瑪嘉措 攝

大山遮蔽著視野,傳統束縛著觀念。色達的教育等社會事業儘管在近幾十年有了顯著提高,但還是相對落後的。當地的鄉幹部說,色達縣很多的社會發展指標在甘孜州都是排名靠後的。甘孜州的用工單位,一般都願意找農區的,不願意找牧區的,牧區的務工人員沒幹上幾天,接下來就沒有動力了,因此勞動力就業狀況很差。據瞭解,這些年牧民群眾重視教育的意識增強了許多,甚至到縣城租房買房陪伴子女讀書,政府也希望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用“小手拉大手”,讓一個受教育的孩子帶動一個家庭思想觀念的轉變、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水準的改善。天下並非“只有我色達瓦須為大”,色達人在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上,有的要堅持,有的要打破,有的要重構,這必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無論如何外面的世界總是要面對的。

色達的產業無疑是不發達的,除了畜牧業占很大比重,發展旅遊恐怕是一個方向。在這裡我倒是願意做一個色達旅遊的熱情代言者,推薦色達北部的馱鹽古道,希望這裡能成為一條新的旅遊熱線。一般來說,人們都習慣從南邊的317、318國道,也就是川藏茶馬古道進入色達。也的確是這樣,過去色達牧區與周邊農區進行糧畜交易,換取糧食、茶葉等,主要面向南方的爐霍、甘孜、瑪律康等地。目前這已經是一條比較成熟的旅遊路線,據說去年十一黃金周途經色達的人數平均每天達到了上萬人。

△金俄寺圖書館的漢藏文大藏經 尼瑪嘉措 攝

那麼,除了茶葉和糧食,同樣必須的鹽巴呢?堅韌的色達人在很久之前就開闢了一條通向北方的馱鹽古道。在青海果洛州的瑪多縣,紮陵湖和鄂陵湖是黃河的發源地,在鄂陵湖的旁邊有一個湖泊叫哈薑湖,有很悠久的產鹽歷史。色達人在每年的春末夏初,組織馱隊到哈薑鹽湖撈鹽、運鹽。這條古道從色達出發,經過果洛的班瑪、達日,到達瑪多,全長400多公里,犛牛馱隊來回需要一個多月。運回來的鹽巴,不僅可以滿足色達草原上人們的需要,還可以供給周邊農區進行鹽糧交易。1941年馬步芳設立哈薑鹽池設治局進行開採管理後,色達的馱隊不肯交稅,慢慢的色達人結束了馱鹽的活動,這條馱鹽古道也就沉沒在歷史的煙塵中,沒有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了。

△色達格薩爾石刻 尼瑪嘉措 攝

如今,川青兩省交界處的公路通達條件都非常良好。那些去過了聖地拉薩、香格里拉、稻城亞丁的自駕游、騎行者們,何不嘗試著走一條從成都到色達、到班瑪、到瑪多、到西寧的路線,這實際上是一條把青藏線和川藏線連接起來,把安多地區和康巴地區連接起來,把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連接起來的南北縱貫線。走過這條線路,對深度瞭解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和人文歷史將會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新認識、新體驗!(中國西藏網 圖、文/尼瑪嘉措)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