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脈動不好賣了,運動飲料風頭已過?

3月15日,一名女性消費者在挑選功能飲料。 黃亞蘋 攝

達能集團近日披露2016年業績,儘管集團整體銷售飄紅,但旗下功能飲料“脈動”銷售額首次出現下跌,“這一跌勢可能持續到2017年”。

儘管脈動有點兒風雨飄搖,但國內運動功能飲料市場卻挺熱鬧。 紅牛商標授權即將到期,娃哈哈、可口可樂則接連推出多款功能飲料搶佔市場。在中國運動飲料功能單一、而新產品卻不斷推出的環境下,功能飲料市場的潛力將如何挖掘?

■記者 朱蓉 實習生 黃亞蘋

脈動銷量7年來首現下跌

從春入夏,正是快消品行業集中推新的時期,法國巨頭達能自是不甘落後。記者獲悉,達能將在3月中旬首次推出脈動混合口味產品,以此來滿足年輕人的“小眾需求”。此外,3月還將推出針對運動以及流汗人群補水補能量的“脈動熾能量系列”,以及一款清淡的檸檬水飲料。3月15日,記者在華潤萬家湖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處獲悉,上述新品將於4月進入市場。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意在迎合年輕消費群體。

雖然脈動正在忙著推新,但其在中國的零售額卻自2010年以來出現首次下降。達能集團披露,2016年脈動在中國地區的銷售受到庫存調整的影響,全年銷售額有所下降。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至2015年,脈動穩居中國瓶裝功能飲料首位,但銷量強勢上漲後在2016年驟然下滑,不禁引起一片譁然。

“最近進的這批貨都是去年九十月份的,

以前進貨都是近兩個月的。”湖南省新希望商貿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長沙市民對青檸味和荔枝味情有獨鍾,但現在進一千件貨要賣一兩個月,相比之前銷量下降近一半。

3月15日,就脈動在湖南的銷售情況是否也出現下滑等問題,記者多番嘗試與脈動湖南地區負責人楊女士取得聯繫,但對方以開會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品牌搶入蠶食市場

從199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一句“紅牛來到中國”,

紅牛集團董事局主席嚴彬帶著中國首款功能飲料“紅牛”走進國人的視線,如今已過去20多年。運動功能飲料市場的火熱,也吸引不少企業在此領域加碼。

除了元老級品牌紅牛,農夫山泉“尖叫”,百事可樂公司“佳得樂”,東鵬飲料公司東鵬特飲等運動飲料也先後入局。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在長沙市場,功能飲料品牌多達數十個。功能飲料品類日益豐富,

伴隨而來的卻是激烈的同質化競爭,由此引發了價格戰、互相蠶食市場等行業亂象,加劇了品牌競爭壓力。

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功能飲料市場2009年至2014年間,複合年增長率達31.6%,預計到2019年此規模將達到1013億元。不過,儘管品類銷量一直在不斷上升,但也不乏一些小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曇花一現。

2012年,娃哈哈集團推出運動飲料“啟力”卻並未如預期中打開市場。2016年,該集團卻“越挫越勇”,繼續推出“啟動π維生素飲品”,但仍未能在管道占得一席之地。3月14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長沙家樂福芙蓉廣場店、沃爾瑪黃興南路店等大型超市,並未發現這兩款飲品的蹤跡。隨後,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上述兩款飲料,只有京東上一家食品代理商在售啟動π維生素飲品。根據京東提供的該經銷商銷售資料顯示,該飲品累計評價數僅為十條。

據華潤萬家飲品相關負責人廖先生透露,“2017年1月至目前,華潤萬家超市運動飲料系列產品出現約5個點的下滑,脈動等飲品銷量不太理想。”

另一大功能飲料品牌紅牛也同樣陷入窘境。2016年底,中國紅牛商標授權到期,關於紅牛裁員、外包工廠、裁辦辦事處等消息不絕於耳。雖然不少業內人士分析,紅牛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由此造成的功能飲料之爭,將增加這一品類市場的不確定性。

行業

根據市場研究諮詢公司英特敏發佈的《運動及能量飲料2016年度回顧》顯示,中國能量飲料2015年的銷量年增長率高達25%,幾乎是美國市場的四倍。

此外,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16-2020年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決策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量將達到150.37億升,零售額將達到1635.28億元。由此可見,中國的運動飲料潛力市場不可小覷。

運動飲料市場的潛力,或許與熱愛運動的人群在國內不斷增大有關。據益普索最新公佈的《中國食品、飲料趨勢和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34%的一二線消費者表示平時有經常跑步的習慣,51%的一二線跑步人群表示跑步時會經常喝功能性飲料。

康師傅新聞發言人李宜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消費者對飲料的需求日趨多元,功能飲料會有不錯的市場發展空間。“儘管運動飲料銷量整體有所下降,但功能飲料銷量依舊可觀。去年入市的魔爪,雖然目前銷量與紅牛來說還相差甚遠,但作為沒做過促銷的新品來說,已經是很大的成功。”廖先生如是說。

記者手記

功能飲料市場不可小覷

緊跟需求,常變常新

自脈動進入國內市場十餘年時間以來,達能一直執著於該品牌口味的更新,這一市場戰略與其他大型飲料集團嘗試多品牌錯位大有不同。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法子,似乎對中國年輕消費者並不具備太大的吸引力。

隨著市場容量的加大、追求健康概念的深入、運動人口專業度的提高,未來,中國對特殊功能飲料的認知度會逐漸加深,呈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無論是占得先機的知名品牌,還是希望分得一杯羹的新產品,都需要緊跟消費者的需求,對自身品牌的潛在客戶群體做出準確的畫像,才有實現“超車”的可能。

在脈動未能持續在中國市場交出滿意的答卷後,達能集團開始發力推新。當然,這種“放下身段的嘗試”是否能奏效,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繼續推出“啟動π維生素飲品”,但仍未能在管道占得一席之地。3月14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長沙家樂福芙蓉廣場店、沃爾瑪黃興南路店等大型超市,並未發現這兩款飲品的蹤跡。隨後,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上述兩款飲料,只有京東上一家食品代理商在售啟動π維生素飲品。根據京東提供的該經銷商銷售資料顯示,該飲品累計評價數僅為十條。

據華潤萬家飲品相關負責人廖先生透露,“2017年1月至目前,華潤萬家超市運動飲料系列產品出現約5個點的下滑,脈動等飲品銷量不太理想。”

另一大功能飲料品牌紅牛也同樣陷入窘境。2016年底,中國紅牛商標授權到期,關於紅牛裁員、外包工廠、裁辦辦事處等消息不絕於耳。雖然不少業內人士分析,紅牛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由此造成的功能飲料之爭,將增加這一品類市場的不確定性。

行業

根據市場研究諮詢公司英特敏發佈的《運動及能量飲料2016年度回顧》顯示,中國能量飲料2015年的銷量年增長率高達25%,幾乎是美國市場的四倍。

此外,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16-2020年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決策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量將達到150.37億升,零售額將達到1635.28億元。由此可見,中國的運動飲料潛力市場不可小覷。

運動飲料市場的潛力,或許與熱愛運動的人群在國內不斷增大有關。據益普索最新公佈的《中國食品、飲料趨勢和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34%的一二線消費者表示平時有經常跑步的習慣,51%的一二線跑步人群表示跑步時會經常喝功能性飲料。

康師傅新聞發言人李宜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消費者對飲料的需求日趨多元,功能飲料會有不錯的市場發展空間。“儘管運動飲料銷量整體有所下降,但功能飲料銷量依舊可觀。去年入市的魔爪,雖然目前銷量與紅牛來說還相差甚遠,但作為沒做過促銷的新品來說,已經是很大的成功。”廖先生如是說。

記者手記

功能飲料市場不可小覷

緊跟需求,常變常新

自脈動進入國內市場十餘年時間以來,達能一直執著於該品牌口味的更新,這一市場戰略與其他大型飲料集團嘗試多品牌錯位大有不同。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法子,似乎對中國年輕消費者並不具備太大的吸引力。

隨著市場容量的加大、追求健康概念的深入、運動人口專業度的提高,未來,中國對特殊功能飲料的認知度會逐漸加深,呈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無論是占得先機的知名品牌,還是希望分得一杯羹的新產品,都需要緊跟消費者的需求,對自身品牌的潛在客戶群體做出準確的畫像,才有實現“超車”的可能。

在脈動未能持續在中國市場交出滿意的答卷後,達能集團開始發力推新。當然,這種“放下身段的嘗試”是否能奏效,仍然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