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獨家評論:屢遭屠殺!馬琳能否痛定思痛?

據新華社報導,2017年4月16日在新加坡羽球超級系列賽女單決賽中,中國臺北選手戴資穎以21:15、21:15的比分直落兩局擊敗西班牙女單選手馬琳奪得女單冠軍。而在此前舉辦的4站超級系列賽中,

戴資穎連續4次擊敗裡約奧運會的女單冠軍馬琳名噪一時。

戴資穎在新加坡羽球超級系列賽女單決賽中戰勝馬琳奪得冠軍

猛女馬琳享譽羽壇

馬琳的全名叫做卡洛琳娜·馬琳·馬丁,她於1993年6月15日出生於西班牙維爾瓦,作為一位出生歐洲的90後,

她在8歲時才接觸羽毛球就最終喜愛上了這項運動。馬林14歲時才開始專業訓練並步入專業運動員行列。

2014年4月,21歲的馬琳一戰成名首次獲得獲得歐錦賽女單冠軍;同年8月,馬琳參加了在在丹麥的哥本哈根舉行的2014年羽毛球世錦賽一舉奪得世錦賽女單冠軍;在2015年雅加達羽毛球世錦賽女單決賽中,馬琳以2:0戰勝賽會2號種子印度選手內維爾,成功衛冕世錦賽女單冠軍;在2016年8月19日馬琳逆轉戰勝印度的辛杜贏得女單金牌,

成為史上第二個贏得奧運單打冠軍的非亞洲球員,完成大滿貫壯舉,這是西班牙奧運歷史上獲得的第一枚羽毛球項目的金牌。

馬琳屬於典型的“猛女”,她不僅體力好、速度快、而且進攻兇狠搏殺力強,使得她迅速在這項以亞洲人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的羽毛球項目中意外崛起,引起了世界羽壇的普遍關注和西班牙國內的熱議。

李雪芮在裡約奧運會半決賽中傷停遭馬琳賽後言語侮辱

成績雖好夜郎自大

馬琳比較順暢的運動生涯和非常出色的運動成績雖然很成功,但其自負的個性在比賽中展露無遺,比較典型的是在2016年8月在巴西裡約奧運會半決賽對陣侮辱中國羽毛球運動員李雪芮和2016年12月的世界羽聯迪拜總決賽中聲討中國運動員孫瑜的自負表現。

2016年8月18日,裡約奧運會半決賽對戰中國羽毛球一姐李雪芮的比賽中,馬琳2:0(21:14 21:16)戰勝中國選手李雪芮。李雪芮在第二局回球受傷,賽後經過檢查為前十字韌帶完全斷裂,外側半月板也有損傷。但是馬琳在賽後採訪說中國運動員向來很“聰明”,我以前也見過她們這樣做。言外之意李雪芮是詐傷,

目的是為了打亂她的比賽節奏,引起中國乃至世界球迷的公憤。

在2016年12月的世界羽聯的迪拜總決賽中,中國小將孫瑜以2:0(21:18、24:22)兩盤戰勝馬琳。在比賽期間,孫瑜因傷病突發嚴重叫醫療暫停,而毫無容人氣量的馬琳跟裁判一直說她就是在拖延,請求給孫瑜一張罰牌,裁判沒理她,一次不成反復投訴。比賽結束馬琳輸給了孫瑜後不僅拒絕和對手握手,而且聲稱孫瑜“一直在辱沒比賽”。

馬琳還需在今後的大賽中經受歷練

屢遭屠殺痛定思痛

馬琳是一個在羽毛球並不普及的西班牙以其天賦和辛苦取得了驕人戰績,她在羽毛球項目上取得的驚人成績值得肯定,但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比賽過程中及賽後展現出夜郎自大目中無人的不足的一方面的確讓人遺憾。中國有句古話“勝不驕,敗不餒”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做人道理,勝利了讚美對手並不能降低自己,失敗了總結經驗也未嘗不可。

體育比賽的最高境界就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並不是為了那份萬眾矚目、傲立於領獎首位的至尊和輝煌,也不是為了那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和榮耀和不朽,而是內心仍然充滿了崇高和神聖、美好、溫馨,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從而展現出熠熠閃耀人性的良智光輝。如果馬琳能夠親自從自己接二連三敗北于中國運動員身上汲取教訓,痛定思痛拋棄自己性格深處的自負、傲慢和敵視偏見,在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相信做到了這一點對於羽毛球名將馬琳今後的人生大有裨益。

注:插圖來自網路

版權聲明:本文系凱風網獨家稿件,歡迎廣大媒體轉載,請點擊此處按要求轉載。

馬琳還需在今後的大賽中經受歷練

屢遭屠殺痛定思痛

馬琳是一個在羽毛球並不普及的西班牙以其天賦和辛苦取得了驕人戰績,她在羽毛球項目上取得的驚人成績值得肯定,但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比賽過程中及賽後展現出夜郎自大目中無人的不足的一方面的確讓人遺憾。中國有句古話“勝不驕,敗不餒”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做人道理,勝利了讚美對手並不能降低自己,失敗了總結經驗也未嘗不可。

體育比賽的最高境界就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並不是為了那份萬眾矚目、傲立於領獎首位的至尊和輝煌,也不是為了那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和榮耀和不朽,而是內心仍然充滿了崇高和神聖、美好、溫馨,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從而展現出熠熠閃耀人性的良智光輝。如果馬琳能夠親自從自己接二連三敗北于中國運動員身上汲取教訓,痛定思痛拋棄自己性格深處的自負、傲慢和敵視偏見,在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相信做到了這一點對於羽毛球名將馬琳今後的人生大有裨益。

注:插圖來自網路

版權聲明:本文系凱風網獨家稿件,歡迎廣大媒體轉載,請點擊此處按要求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