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海澱名校小學一年級必修!一個在家裡輕鬆完成的注意力訓練!

注意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練習

很多時候,大家都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歸則於性格外向,活潑好動等生理因素,但我今天想說的是,其實對於大多數的孩子而言,注意力並不是一個天生的技能,影響它的更多的是來自生活方式潛移默化的作用。

比如,

一個總是在被“要不要吃水果”打斷遊戲的孩子,

注意力的持續時間就會相對短;

一個畫畫的過程中,總是有人指導這樣不對,那樣更好的孩子,就無法集中思想;

我們家經常出現的一個場景就是,小萱在專心玩玩具,姥爺走過來看著孩子專注的樣子很喜歡,不由自主的就要問,萱,你在玩什麼呀?孩子的專注瞬間被打斷。

諸如此類,大人對孩子的關注,卻很容易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破壞了孩子注意力的自我塑造能力。

把我們的關注,

變成傾聽,而不是指導。

關於 “333 視動統和學具”

這款獨特的教具是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國家教育部“十五”重點科研成果。它是由學具盒(包括裝幾何體的房子和底盤紙)、幾何體(27個)、學具盤(3個大白盤和9個3色小盤)和圖片組成,有全面性、科學性、系統性、專業性、豐富性、遊戲性、自主性。

教具中包含了三種顏色(紅、黃、藍)、三種形狀(方、圓、角)、三種材質(鐵、塑膠橡膠),所以稱為“333教具”。

這款教具適合3-14歲的兒童。

包括了智慧正常,需要全面開發潛能的兒童;

智能正常,但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有學習障礙(寫字速度慢、丟字漏字、跳行、左右顛倒、缺乏自信心等現象)的孩子;

智慧較弱的孩子,幫助其發展。

首先明確一點:任何的訓練方法都不是立竿見影的藥,必須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持續的練習過程。如果你指望用一次兩次就可以改善孩子注意力的問題,那是不可能的。

誤區一:孩子自己練習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他讓孩子去培訓學校學習了333的幾種基本練習方法,然後就回家讓孩子自己在房間裡練習,每天半個小時。可是收效甚微,甚至於2個月後發現,孩子連基本方法都開始忘記了。他觀察後發現,孩子自己在房間裡根本沒有辦法完全集中注意力去練習,所以總是混半個小時就出來了。所以,在初期,由家長在旁邊陪同練習,是必須的,可以幫助他計時,及時幫他總結經驗,和問題所在。甚至和孩子一起玩,會極大的提高孩子的興趣,家長也會發現這種靜下心來的感覺有利於平復家長焦躁的心情。

誤區二:想起來玩一下 不管是什麼訓練,都不可能是偶爾練習就會有成效的。一個長期的、定時的、反復的練習,才能使得這種訓練的成果不斷的鞏固,也才能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得到提升,進而成為孩子自然而言的一種思維習慣。

誤區三:這是治病 絕大部分智慧正常的孩子的注意力問題都只是需要改善和提升他的能力。把這個訓練看成是一個遊戲,家長和孩子都一起來參與,在孩子最開始完成得不是很好的時候,或者狀態不夠好的時候,一定不要心浮氣躁。慢慢來,重在堅持,一定會看到成效。

現在我們來介紹一下“333學具”的一個 基本玩法

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將盤子和格子標上編號。如圖。

結語

這套方法,兒子一直用來在家裡做感統訓練,但是因為頻次和強度的降低,比起最開始在訓練機構的效果要明顯下降。

同時,萱因為從小看到哥哥玩,也1歲半開始,將它當玩具來玩,我對她沒有時間,準確率、左右手的要求,所以她比較隨性。從最開始的到處亂扔,到現在已經可以完全將顏色和形狀進行正確的匹配,並且可以持續玩大概20分鐘左右,不會走神。

我想,我們做的每一個努力,都會在孩子身上帶來變化,而那些變化也讓人充滿期待。

#End#

如果上面的描述有不夠清晰的地方,請在,可看到我兒子tony帶來的一個視頻演示,為方便大家對照,特意放慢了速度。

所以總是混半個小時就出來了。所以,在初期,由家長在旁邊陪同練習,是必須的,可以幫助他計時,及時幫他總結經驗,和問題所在。甚至和孩子一起玩,會極大的提高孩子的興趣,家長也會發現這種靜下心來的感覺有利於平復家長焦躁的心情。

誤區二:想起來玩一下 不管是什麼訓練,都不可能是偶爾練習就會有成效的。一個長期的、定時的、反復的練習,才能使得這種訓練的成果不斷的鞏固,也才能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得到提升,進而成為孩子自然而言的一種思維習慣。

誤區三:這是治病 絕大部分智慧正常的孩子的注意力問題都只是需要改善和提升他的能力。把這個訓練看成是一個遊戲,家長和孩子都一起來參與,在孩子最開始完成得不是很好的時候,或者狀態不夠好的時候,一定不要心浮氣躁。慢慢來,重在堅持,一定會看到成效。

現在我們來介紹一下“333學具”的一個 基本玩法

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將盤子和格子標上編號。如圖。

結語

這套方法,兒子一直用來在家裡做感統訓練,但是因為頻次和強度的降低,比起最開始在訓練機構的效果要明顯下降。

同時,萱因為從小看到哥哥玩,也1歲半開始,將它當玩具來玩,我對她沒有時間,準確率、左右手的要求,所以她比較隨性。從最開始的到處亂扔,到現在已經可以完全將顏色和形狀進行正確的匹配,並且可以持續玩大概20分鐘左右,不會走神。

我想,我們做的每一個努力,都會在孩子身上帶來變化,而那些變化也讓人充滿期待。

#End#

如果上面的描述有不夠清晰的地方,請在,可看到我兒子tony帶來的一個視頻演示,為方便大家對照,特意放慢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