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加速最快量產車現身素雞8,百公里2.1S秒特斯拉

昨晚的豪哥終於在妹子的陪同之下欣賞了素雞8

雖看的不是首映卻也心滿意足了

畢竟再精彩的電影如果沒有佳人相陪也是白搭!

對於這部影片的劇情豪哥不想過多評論

因為這樣一部賣車又賣肉的愛情動作片

實在是沒有多少槽可以吐

不過說到劇中的車型,那豪哥想說的就有太多太多了

但是,鑒於之前豪哥已經盤點過速8中的車型

因此,今天豪哥就專挑一輛最牛逼和大家嘮嘮

那就是片中無所不能的神車——道奇挑戰者SRT DEMON(惡魔)

其實這款道奇旗下的最強版本的挑戰者車型早在4月11日的紐約車展上就已經發佈了。隨著它在素雞8中完美的首秀表演,如今也獲得了空前的關注度。

之所以其被稱為史上最強挑戰者,主要還是因為這貨有4個“最”。

1.全球百公里加速第一量產車

0-96公里加速只需2.1秒 ,比特斯拉P100D的2.28秒更快!雖然這個成績是在專業直線加速賽道上測試的,但是作為一款汽油車型能夠取得如此驚世駭俗的成績還是令人咋舌的。

2.全球1/4英里加速第一量產車

除了2.1秒的0-96公里加速,其他加速成績也讓人目瞪口呆:0-161公里:5.1秒,0-400米加速9.65秒,尾速225公里。

這個成績,可比邁凱倫、保時捷和法拉利的超跑還快。能不能幹掉惡魔,就看Chiron了。

不過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豪哥並不對布加迪抱有什麼希望。

3.全球加速度G值第一量產車

起步加速度1.8G,這在量產車中可是前無古人。從而帶來了1秒加速到48公里、96-0公里刹車29.5米的驚人表現。

4.全球第一輛加速時前輪完全離地的量產車

因為1044牛米的恐怖扭矩,所以這台惡魔在全力加速時前輪會離地2.92英尺(約0.89米),

這在量產車中也是史無前例的。

除此之外,這款車型在全球僅限量3300台,3000台供美國市場,300台供加拿大市場,有錢你也不一定買的到!

現在,各位豪友應該明白豪哥為什麼說它是最牛逼的了吧。

在四宗罪和限量噱頭的加持下,那些傳統的豪車超跑和它一比自然是黯然遜色不少……

回顧道奇挑戰者的歷史,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去挑戰那些傳統超跑了,只不過從結果來看,這次是贏的最徹底的一次。

第一代挑戰者(1970年-1974年)

20世紀60年代,美國汽車的發展逐漸以大排量、和硬朗外形設計為主,這期間出現了福特野馬跑車和雪佛蘭Camaro,兩款車型推出後極受歡迎。於是道奇也決定推出一款跑車與野馬和Camaro競爭。

1970年,以普利茅斯Barracuda為平臺打造的道奇挑戰者上市。該車在Burracuda的平臺基礎上將軸距增加了50mm以提升車內空間。

車型方面,當時挑戰者分為Six、V8、T/A和R/T四款車型。其中R/T車型所裝配的7.0L的Hemi內燃機,在當時可以說鮮有與之能匹敵者。那時起,屬於挑戰者的光輝史冊便被翻開。

第二代挑戰者(1978年-1983年)

第一代停產四年後的1978年,道奇推出了第二代挑戰者車型。

但是這一代車型並不是道奇自己研發的,而是由當時的三菱Galant Lambda“山寨”而來的。

雖然道奇在第二代車型基於Galant Lambda做了更多的改變,但是整套底盤和動力系統都來自三菱。動力方面只有兩款發動機可以選擇,分別為1.6L和2.6L發動機,並且這兩款發動機均來自三菱汽車。

而這些因素最終也讓這一代的挑戰者蒙羞,被稱為最失敗的道奇車型。

第三代挑戰者(2008年至今)

2008年,距離第二代車型停車25年後,道奇推出了第三代挑戰者。

也許道奇是在反思第二代犯下的錯誤,又也許是在積蓄力量厚積薄發,但不管這麼樣,第三代挑戰者讓車迷等的太久太久了。

有了前車之鑒,這一次道奇老實了許多,使用了克萊斯勒集團研發LX平臺打造挑戰者。

動力方面,除了搭載3.5L、3.7LV6發動機,還搭載了5.7L和6.1L Hemi V8發動機。

2011年,道奇為挑戰者更換了全新的3.6L Pentastar V6發動機,而挑戰者SRT8也迎來了全新的動力系統,6.4L HEMI V8發動機替換了原來的6.1L發動機功率和扭矩都有了明顯提升。

可以說第三代車型的成功正式奠定了挑戰者在車迷們心目中的地位,從此美式肌肉車開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雖然說如今的挑戰者借著素雞系列成功上位,大打情懷牌,熱度大有趕超野馬、科邁羅兩位前輩之勢,但是就從國內銷量的角度來講挑戰者終究還是輸給了這兩位。

究其原因,豪哥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1.雪佛蘭科邁羅通過《變形金剛》系列的出色上位,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收穫了國內大批的粉絲,無論是情懷還是群眾基礎都要比挑戰者夯實的多。

2.福特汽車在對野馬車型的行銷上要遠好於道奇,尤其是在克萊斯勒被菲亞特收購後更是如此。

此外福特似乎更懂國人的心理,順應潮流推出2.3T車型讓福特野馬有了“平民跑車王”的美譽,銷量自然也蹭蹭往上漲。

而反觀道奇,不僅在國內行銷上不給力,產品線也是少的可憐(目前官方引進的也就只有酷威車型了)。

不僅如此,道奇還死守著大排量的這葉孤舟,抱著僥倖心理,企圖和潮流趨勢對抗,結果自然也是自吞苦果。

不過話說回來,銷量少對於消費者來說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如果你喜歡美式肌肉車,又嫌科邁羅和野馬台普通,那麼道奇挑戰者絕對是一個極富個性的選擇。

只是為了這份個性,你需要多花些銀子了。不知道大家願意為了它而掏腰包嗎?豪哥可是很願意的!

那些傳統的豪車超跑和它一比自然是黯然遜色不少……

回顧道奇挑戰者的歷史,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去挑戰那些傳統超跑了,只不過從結果來看,這次是贏的最徹底的一次。

第一代挑戰者(1970年-1974年)

20世紀60年代,美國汽車的發展逐漸以大排量、和硬朗外形設計為主,這期間出現了福特野馬跑車和雪佛蘭Camaro,兩款車型推出後極受歡迎。於是道奇也決定推出一款跑車與野馬和Camaro競爭。

1970年,以普利茅斯Barracuda為平臺打造的道奇挑戰者上市。該車在Burracuda的平臺基礎上將軸距增加了50mm以提升車內空間。

車型方面,當時挑戰者分為Six、V8、T/A和R/T四款車型。其中R/T車型所裝配的7.0L的Hemi內燃機,在當時可以說鮮有與之能匹敵者。那時起,屬於挑戰者的光輝史冊便被翻開。

第二代挑戰者(1978年-1983年)

第一代停產四年後的1978年,道奇推出了第二代挑戰者車型。

但是這一代車型並不是道奇自己研發的,而是由當時的三菱Galant Lambda“山寨”而來的。

雖然道奇在第二代車型基於Galant Lambda做了更多的改變,但是整套底盤和動力系統都來自三菱。動力方面只有兩款發動機可以選擇,分別為1.6L和2.6L發動機,並且這兩款發動機均來自三菱汽車。

而這些因素最終也讓這一代的挑戰者蒙羞,被稱為最失敗的道奇車型。

第三代挑戰者(2008年至今)

2008年,距離第二代車型停車25年後,道奇推出了第三代挑戰者。

也許道奇是在反思第二代犯下的錯誤,又也許是在積蓄力量厚積薄發,但不管這麼樣,第三代挑戰者讓車迷等的太久太久了。

有了前車之鑒,這一次道奇老實了許多,使用了克萊斯勒集團研發LX平臺打造挑戰者。

動力方面,除了搭載3.5L、3.7LV6發動機,還搭載了5.7L和6.1L Hemi V8發動機。

2011年,道奇為挑戰者更換了全新的3.6L Pentastar V6發動機,而挑戰者SRT8也迎來了全新的動力系統,6.4L HEMI V8發動機替換了原來的6.1L發動機功率和扭矩都有了明顯提升。

可以說第三代車型的成功正式奠定了挑戰者在車迷們心目中的地位,從此美式肌肉車開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雖然說如今的挑戰者借著素雞系列成功上位,大打情懷牌,熱度大有趕超野馬、科邁羅兩位前輩之勢,但是就從國內銷量的角度來講挑戰者終究還是輸給了這兩位。

究其原因,豪哥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1.雪佛蘭科邁羅通過《變形金剛》系列的出色上位,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收穫了國內大批的粉絲,無論是情懷還是群眾基礎都要比挑戰者夯實的多。

2.福特汽車在對野馬車型的行銷上要遠好於道奇,尤其是在克萊斯勒被菲亞特收購後更是如此。

此外福特似乎更懂國人的心理,順應潮流推出2.3T車型讓福特野馬有了“平民跑車王”的美譽,銷量自然也蹭蹭往上漲。

而反觀道奇,不僅在國內行銷上不給力,產品線也是少的可憐(目前官方引進的也就只有酷威車型了)。

不僅如此,道奇還死守著大排量的這葉孤舟,抱著僥倖心理,企圖和潮流趨勢對抗,結果自然也是自吞苦果。

不過話說回來,銷量少對於消費者來說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如果你喜歡美式肌肉車,又嫌科邁羅和野馬台普通,那麼道奇挑戰者絕對是一個極富個性的選擇。

只是為了這份個性,你需要多花些銀子了。不知道大家願意為了它而掏腰包嗎?豪哥可是很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