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漫遊費終於取消了,比降費更可貴的是打破壟斷

作者:沈奇 張玉香

1、總理發話,漫遊費即將成為歷史

3月5日,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3月6日,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表示,10月1日起將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3月11日,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在談到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時表示“這項工作還是一個挺複雜的系統工程,一方面,要在全國範圍內完成多個系統的改造、調試,還要進行業務的調測和驗證,千萬不能搞亂了,更不能搞錯,把好事辦好。另一方面,還要對大量正在使用的套餐進行調整,原來收費標準和取消後的標準,計費系統都要進行相應調整。

”。

2、漫遊費早該取消,為何還要總理發話?

(1)國內漫遊費是我國運營商歷史上內部區域分割的產物,產生於2G網路時代。

根據1994年原郵電部發佈的《關於加強行動電話機管理和調整行動電話資費標準的通知》,行動電話需收取0.6元/分鐘的自動漫遊費。

2008年工信部下發《關於降低完成行動電話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標準的通知》,規定主叫每分鐘0.6元為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

(2)從技術層面來說,目前國內漫遊費成本已“幾乎為零”,並不需要比本地通話更多投入,這項已經伴隨了手機用戶23年“化石費用”,早該取消。

——2015年5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一項重點部署就是鼓勵電信企業儘快發佈提速降費方案計畫,實施寬頻免費提速,使城市平均寬頻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資費水準,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等服務。

——2016年2月22日,國務常務會議,李克強要求進一步加大網路提速降費力度。

(3)在國際上,取消漫遊費已經是一種通行做法,例如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美國等均不收取國內移動漫遊費。並且歐盟也宣佈,將在2017年6月取消其境內28個國家的手機漫遊費。

(4)包括新華社在內的媒體喊話一直沒有間斷,我們的主管部門、三大運營商還是扛到了總理表態。

3、漫遊費一直是運營商的重要收入來源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資訊所發佈的資料顯示,早在2012年,我國移動漫遊費收入達718.5億元,在國內移動通信收入中的占比基本穩定在8%至10%。儘管近年國際國內漫遊費均有調降,但依然是一項重要的收費專案。據新華社2015年的報導,粗略統計,我國移動漫遊費一年收取上百億元。

5、鐵塔公司成立,通信行業不再有運營商?

2014年7月,由國資委、工信部牽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共同出資的中國鐵塔公司掛牌成立。從此,鐵塔等基礎設施從電信企業中剝離出來,三家運營商的網站由中國鐵塔統一建設維護。

鐵塔公司成立,一方面集中了重資產部分統一建設,另一方面也從根本上改變了運營商的定位。換句話說,鐵塔公司成立後,只需要服務商,而非運營商。服務這種需要放下身段的事兒,真的不是移動們的所長了。

中國聯通最新財報顯示,2016年利潤暴跌94%,壟斷利潤暴跌,新的盈利模式沒有進展,再不轉變觀念,三大運營商恐怕很快就會面臨生存問題了。

6、通信行業依靠壟斷優勢賺錢的時代終結

2004年王建宙由中國聯通董事長轉任中國移動總經理,王曉初由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轉任中國電信總經理,常小兵由中國電信副總經理轉任中國聯通董事長。時隔11年,2015年再迎一把手大調換,工信部副部長尚冰調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中國移動現董事長奚國華不再任中國移動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職務對調。

競爭企業的一把手可以互換,如何能夠形成真正的競爭?由此也就不難想像為什麼總理2015年、2016年多次提到提速降費而三大運營商行動一致地緩慢。

主管部門領導可以調任企業CEO,也讓主管部門的立場變得可疑,也就不難理解苗部長說的“系統很龐大,情況很複雜”了。

7、點贊總理決斷,只有觸動既得利益的改革才是真改革。

我們的部委很多,執行者也很多,希望看到更多的改革者,不能事事要總理拍板。取消長途費、漫遊費之後,原來長市漫一體的3G和4G套餐價格也要降,存在本地流量與全國流量之分的流量費用也要降,這些相關部門是不是可以主動點?

資訊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希望所在,培養有世界級競爭力企業靠的是競爭,而非壟斷。

競爭產生創新,壟斷制約發展!

通信行業不再有運營商?

2014年7月,由國資委、工信部牽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共同出資的中國鐵塔公司掛牌成立。從此,鐵塔等基礎設施從電信企業中剝離出來,三家運營商的網站由中國鐵塔統一建設維護。

鐵塔公司成立,一方面集中了重資產部分統一建設,另一方面也從根本上改變了運營商的定位。換句話說,鐵塔公司成立後,只需要服務商,而非運營商。服務這種需要放下身段的事兒,真的不是移動們的所長了。

中國聯通最新財報顯示,2016年利潤暴跌94%,壟斷利潤暴跌,新的盈利模式沒有進展,再不轉變觀念,三大運營商恐怕很快就會面臨生存問題了。

6、通信行業依靠壟斷優勢賺錢的時代終結

2004年王建宙由中國聯通董事長轉任中國移動總經理,王曉初由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轉任中國電信總經理,常小兵由中國電信副總經理轉任中國聯通董事長。時隔11年,2015年再迎一把手大調換,工信部副部長尚冰調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中國移動現董事長奚國華不再任中國移動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職務對調。

競爭企業的一把手可以互換,如何能夠形成真正的競爭?由此也就不難想像為什麼總理2015年、2016年多次提到提速降費而三大運營商行動一致地緩慢。

主管部門領導可以調任企業CEO,也讓主管部門的立場變得可疑,也就不難理解苗部長說的“系統很龐大,情況很複雜”了。

7、點贊總理決斷,只有觸動既得利益的改革才是真改革。

我們的部委很多,執行者也很多,希望看到更多的改革者,不能事事要總理拍板。取消長途費、漫遊費之後,原來長市漫一體的3G和4G套餐價格也要降,存在本地流量與全國流量之分的流量費用也要降,這些相關部門是不是可以主動點?

資訊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希望所在,培養有世界級競爭力企業靠的是競爭,而非壟斷。

競爭產生創新,壟斷制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