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鐵馬中醫”李小剛:專跟汽車故障較勁

2017-04-19 11:45

入伍20年,川藏線執勤132趟,軍旅生涯他就認准了一條路走到底——

“鐵馬中醫”李小剛:專跟汽車故障較勁

■鐘明汕 倪生金 記者錢曉虎

車底跟故障較量找問題

“五級又跟21號車杠上了!”4月17日,剛出發執行年度首趟進藏運輸訓練任務的第二天,川藏兵站部某汽車團四連官兵就圍在32號車前,觀看一場“老兵和鐵馬”的較量。

手鉗,扳手,套筒……尋聲在車底找尋,一張掛滿汗水並漲紅的面龐映入眼簾。只見他雙手熟練拆裝、靈活操作,沒多久破損的零件就擺在大家面前,

人群中的驚歎聲不禁此起彼伏。這近乎表演的操作者正是曾創造3000公里零拋錨的傳奇駕駛員、入伍20年的三級軍士長李小剛。

“班長,21號車就只是爆了2次胎,你怎麼知道問題不止在車輪處?”等待的戰友迫不及待道出心中的疑惑。

“我也就憑經驗試試,有問題就不能放過,找著找著就發現了。”爬出車底,李小剛又拿出跟故障較勁的氣勢回答道,“我們駕駛員要有中醫的眼光,

不能光治標還要治本!”

對於李小剛來說,故障和事故,一字之差其實一點沒差!

李小剛所在的連隊主要擔負川藏線油料運輸,物資的特殊性註定任何一絲可能引發險情的故障,處理不當都可能發生無法估量的損失。16年前,第一次放單的李小剛,曾因故障排查不仔細,車輛轉向助力裝置螺絲鬆動,在彎道造成車輛失控滑向路邊,若不是車速比較慢,後果不堪設想。

當時川藏線路面顛簸,戰友對於螺絲鬆動的問題司空見慣,但李小剛心裡卻埋下了跟故障較勁的種子。

把檢查保養技巧傳授給戰友

戰友修車就跟著看,到站保養就趕著記。面對棘手的故障從不退縮,小問題不解決不過夜,大毛病不消除不甘休,

這些年連隊的手電筒都用壞不下20個,戰友都知道這個士官長碰上故障要拼命。

去年在海拔5000多米的東達山上,連隊15號車發動機水溫異常升高,鑒於海拔過高,氣溫過低,在含氧量不足內地50%的地段,維修的工作量對任何一個汽車兵都是巨大的考驗。當時有人建議先行擱置問題待到達兵站後再進行維修,但李小剛堅決反對,因為他深知帶故障下山的危險。

“不能用戰友的生命賭運氣”。

李小剛毫不猶豫主動請纓,顧不上與連長商量,脫下大衣擼起袖子在車旁一站就是7個小時,頭暈就吃紅景天,乏力就歇一歇,凍僵就跺跺腳……問題解決時,李小剛紫紅的臉龐讓連長嚇得背著他就去吸氧。

今年的任務,連隊考慮他滿年限,歲數也比較大,擔心他跟故障較勁不注意身體,建議讓他留家休養。聽說這個消息後,李小剛跳著找到連隊請戰,連長磨不過,讓他去找團首長申請。

倔脾氣上來的李小剛直接拿著調研課題找到團長請戰,團長猶豫再三同意了。因為他的研究課題是準備結合川藏線道路特點,探索變拆裝換的故障維修為查找聽的故障預防,用自己跟故障較勁的經驗讓戰友少吃苦少受罪。

棘手問題深夜堅持完成

讓他去找團首長申請。

倔脾氣上來的李小剛直接拿著調研課題找到團長請戰,團長猶豫再三同意了。因為他的研究課題是準備結合川藏線道路特點,探索變拆裝換的故障維修為查找聽的故障預防,用自己跟故障較勁的經驗讓戰友少吃苦少受罪。

棘手問題深夜堅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