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汽車用品竟然這樣子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除了感歎時光易逝之外,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不知道大家在這過去的一年裡又遇到過哪些坑人的事兒呢?

要想不被騙,就得多長心眼,

至少讓商家知道咱可不是好蒙的。作為有車一族,免不了要買一些汽車用品,但如今的汽車後市場仍舊是魚龍混雜,缺乏規範,假冒偽劣商品比比皆是。

而最常用的四種汽車用品就是導航儀、汽車座墊、製冷劑和汽車膜,而它們又會有哪些貓膩呢?

後裝導航儀

拋開產品品質不說,國內的汽車後市場幾乎是無所不能,即使你買的是乞丐版車型,一樣可以加裝各種豪華配置。然而,後裝有風險,加裝需謹慎。

品質隱患:“暗電流過大”致電瓶虧電

“暗電流”是指在車輛熄火並關閉全車電器之後,電路中仍然存在的電流。

電子產品因需要維持某些資料的記憶,都需要“暗電流”,但電流大小一般要控制在10mA以下。

不合格的車載導航產品不論在設計上還是生產工藝上都不能滿足電器元件的精密性要求。而品質合格的導航儀產品在關機後只會有少量“暗電流”,並且會在外包裝或說明書中標注待機電流的數值。

導航儀還有安全隱患?電磁干擾不可不防

“電磁干擾”這個詞,大家的印象大多都來自科幻電影。

但現代汽車可以說是機電一體化的產物,並且電動化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電磁干擾”可就跟行車安全有了密切的聯繫。

不合格的導航儀可能存在雙向的干擾問題:a.抗干擾能力差,在使用雨刷器、玻璃升降器時會發生“死機”現象;b.會對其他電氣設備造成強烈干擾,而很多機械部件都要受到電氣系統的影響,比如“電控刹車系統”。

二、汽車座墊

為了保護原車座椅,

很多車主的給自己愛車套上了各種類型的座墊。尤其是夏季,涼墊就是必需品。但是,由於材料如果不合格,輕則導致皮膚過敏,嚴重的還會出現呼吸不暢、咳嗽、哮喘等症狀。

市場上座墊價格差異很大,一些產品做工粗糙,質感差,這些問題辨別起來並不困難。為了節約成本,生產者會使用便宜的塗膠,其中殘留的有害物質會散發在空氣中,產生刺鼻的氣味。

此外,劣質座墊中的塑膠會在高溫下粉碎,變成粉末,對呼吸道的影響很大。還有進行漂白處理所用的化學試劑,都會對人體產生傷害。由於一些加工廠衛生條件極差,出廠的座墊還可能帶有大量細菌。

三、汽車空調製冷劑

三月一過,夏天很快就會到來,又到了空調製冷系統唱主角的時候了,但如果製冷劑不足,那麼空調的製冷效果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正常情況下,加一次製冷劑可以使用至少三年的時間,但是有些車主發現,自己的愛車每年夏天都要加製冷劑,有些甚至一個夏天要加兩到三次。這是為什麼?除了可能原本就存在的空調系統故障外,很多都是不合格的製冷劑造成的。

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眾所周知,R12氟利昂製冷劑會造成臭氧層空洞,並導致氣候變暖。R134a是目前國際公認的R12最佳的環保替代品。它完全不破壞臭氧層,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因此,02年以後生成的空調系統專為R134a製冷劑設計。

然而,由於監管不嚴,許多汽車用品公司為了降低成本,仍然在使用R12製冷劑,並且在外包裝上打上“R134a”。

損傷汽車空調系統

雖然R12也能在短時間內達到製冷效果,但如果長期使用的話,輕則會產生洩漏,導致空調系統製冷效果差,嚴重時會對整個空調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假的製冷劑或假的冷凍機油會導致壓縮機拉傷,進而可能使管路、膨脹閥、蒸發器、乾燥罐等均造成損傷,而這種情況的維修方案很可能就是更換整個空調系統。

四、汽車膜

2015年,江蘇省質監部門曾對汽車膜進行了一場風險監測,結果顯示目前市場上超過七成的汽車膜都存在行車安全風險和隱患。在可視性能、防爆性能等方面都達不到行車安全標準。除了虛假宣傳之外,還存在非常嚴重的假冒偽劣現象。

央視記者在浙江杭州進行過暗訪,一千元購進的膜居然賣到四千元,一些普通車膜傍名牌,使用“XX龍膜、3MXX”等品牌名稱,欺騙消費者。還有劣質品冒充高檔膜,透光率隨意標等,可以說是亂象叢生。

某些4S店所謂的原廠膜

知名品牌的仿冒品非常多,只要打上名牌的商標,一般消費者根本分辨不出來。此外還有一些染色膜,不僅工藝簡陋,還可能散發甲醛,危害車內人員的健康,而這些成本僅為30元的假膜市價卻是十倍之多。

除了更改外包上的標誌,還有一個慣用招數就是的標示參數與實際參數不相符。這種情況我們的消費者同樣無法辨別。只能在購買時選擇擁有質保卡和發票的正規商家。

假冒偽劣確實是無孔不入,今晚的3·15晚會不知道又會有哪些行業被“光榮上榜”。作為消費者,我們除了要提高警惕外,也要多學多問多看,降低被坑的幾率。

假如不幸上當,最好是能立即舉報,然後也可以給我們留言,讓更多車友避免掉坑。

但是有些車主發現,自己的愛車每年夏天都要加製冷劑,有些甚至一個夏天要加兩到三次。這是為什麼?除了可能原本就存在的空調系統故障外,很多都是不合格的製冷劑造成的。

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眾所周知,R12氟利昂製冷劑會造成臭氧層空洞,並導致氣候變暖。R134a是目前國際公認的R12最佳的環保替代品。它完全不破壞臭氧層,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因此,02年以後生成的空調系統專為R134a製冷劑設計。

然而,由於監管不嚴,許多汽車用品公司為了降低成本,仍然在使用R12製冷劑,並且在外包裝上打上“R134a”。

損傷汽車空調系統

雖然R12也能在短時間內達到製冷效果,但如果長期使用的話,輕則會產生洩漏,導致空調系統製冷效果差,嚴重時會對整個空調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假的製冷劑或假的冷凍機油會導致壓縮機拉傷,進而可能使管路、膨脹閥、蒸發器、乾燥罐等均造成損傷,而這種情況的維修方案很可能就是更換整個空調系統。

四、汽車膜

2015年,江蘇省質監部門曾對汽車膜進行了一場風險監測,結果顯示目前市場上超過七成的汽車膜都存在行車安全風險和隱患。在可視性能、防爆性能等方面都達不到行車安全標準。除了虛假宣傳之外,還存在非常嚴重的假冒偽劣現象。

央視記者在浙江杭州進行過暗訪,一千元購進的膜居然賣到四千元,一些普通車膜傍名牌,使用“XX龍膜、3MXX”等品牌名稱,欺騙消費者。還有劣質品冒充高檔膜,透光率隨意標等,可以說是亂象叢生。

某些4S店所謂的原廠膜

知名品牌的仿冒品非常多,只要打上名牌的商標,一般消費者根本分辨不出來。此外還有一些染色膜,不僅工藝簡陋,還可能散發甲醛,危害車內人員的健康,而這些成本僅為30元的假膜市價卻是十倍之多。

除了更改外包上的標誌,還有一個慣用招數就是的標示參數與實際參數不相符。這種情況我們的消費者同樣無法辨別。只能在購買時選擇擁有質保卡和發票的正規商家。

假冒偽劣確實是無孔不入,今晚的3·15晚會不知道又會有哪些行業被“光榮上榜”。作為消費者,我們除了要提高警惕外,也要多學多問多看,降低被坑的幾率。

假如不幸上當,最好是能立即舉報,然後也可以給我們留言,讓更多車友避免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