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時代變遷初心未改 首汽集團優秀大巴司機袁紅魁眼中的首汽66年

導語:4月23日是首汽集團成立66周年的日子,多名首汽集團優秀司機代表在首汽約車的採訪中說出了他們眼中首汽集團的歷史變化與傳承。通過司機師傅們的表述我們可以看到傳承66年首汽精神的首汽約車是當之無愧的“人民的網約車”。

從1986年部隊復員轉業到首汽集團算起,這已經是袁紅魁在首汽集團工作的第31個年頭。在首汽集團66周年生日即將到來之際,筆者對身為首汽集團優秀大巴司機和先進個人的袁紅魁進行了採訪,在他看來,從1951年周恩來總理為首汽公司命名至今66年的發展變遷中,精神傳承成為每一個首汽人銘刻於心的事情。

時代變遷 初心未改

袁紅魁提到自己的工作非常自豪,因為在首汽集團身為一名旅遊車大巴司機他已經工作了31年,這也是他轉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從未更換過。在他經歷過的31年中,首汽集團從一開始純粹的國有企業到後來進行股份制改造,從單純的汽車出租業務到現在發展成為涵蓋汽車客運、汽車租賃、網路預約服務計程車、汽車維修保養、油品銷售於一體的全方位汽車服務提供者,

向著一個集團化的大公司發展,這種變化是十分巨大的。

“儘管公司整體在變化,但是骨子裡的一些東西是不變的。”袁紅魁提到公司的變化,頗為感歎。

從八十年代走到現在,首汽集團的變化他看在眼中,尤其是工作環境越來越好是最明顯的變化之一。

而且以前沒有工作任務的時候,袁紅魁依然是需要到崗坐班的,現在在保證車輛安全性能、衛生狀況達標的情況下,可以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時間進行休息。

但是袁紅魁認為有一些刻在骨子裡的事情是不變的,以調休這件事情為例,首先是要保障車輛的安全和衛生,這是首汽集團66年對所有員工的一致要求,那就是安全和服務。

尤其是袁紅魁提到自己在剛剛到首汽的時候,

首汽駕校門口有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一生無事故”的標語,這讓他非常的觸動。儘管現在這塊石碑已經不在了,但這是66年來被所有首汽司機銘記于心的理念,是一種首汽精神的傳承和延續。

越開膽越小 一切以安全為重

儘管袁紅魁已經是2016年首汽集團先進個人,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但是在提到現在的工作時,袁紅魁毫不諱言地說:“現在開車是越開膽越小,

因為我們要對乘客負責呀”。

在他看來,現在自己的車輛技術狀況是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隨著社會交通流量的上升,隨著人員和自身年齡的增長,反而越開越膽小了。以前年輕的時候反而比現在開得快一些,現在一切都以安全為重。

在筆者採訪的過程中,袁紅魁還提到自己作為一個新手第一次單獨出車的經歷。

“那一次其實是師傅陪著我去的,開到一半的時候師傅說還有事情,讓我自己單放,讓我好好地完成任務。”作為一個轉業軍人,任務二字在袁紅魁的心中就像是軍令一樣。

但是從一個學員到正式司機,從有師傅帶到獨自出車,這種心理狀態不是輕易就能夠轉變過來的。畢竟駕駛著十幾米的大客車,和駕駛小車的心理壓力是完全不同的,在沒有師傅跟車的情況下,袁紅魁覺得沒有了心理依靠,交通、客人的問題都要由自己來掌控。

“但是終究要踏出那一步的,那就當做公司交給我的任務來完成。”袁紅魁回憶著那時的感受,雖然心理壓力有,但是根據平時師傅的教導和首汽一再強調的安全第一,袁紅魁還是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從80年代中到2000年,袁紅魁還多次參加到解放軍檢閱團的工作中,這也是他工作31年來印象最深刻的。能夠現場零距離地感受到三軍儀仗隊的威嚴和儀式感,是他這一生中最大的驕傲。

言傳為輔身教在先 首汽精神在各項新業務中延續

“你有沒有想過換一個崗位,比如計程車,或者現在很火熱的網約車?”在採訪過程中,針對目前首汽集團多元化發展,筆者向袁紅魁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而袁紅魁的答案讓人有些吃驚,他表示自己從來沒有過換崗位的想法。

在他看來,計程車司機的單兵作戰性質更強,而身為一名大巴車司機,更多的時候是團體行動,一次出去幾輛車,需要有很高的團隊協作精神,這是不一樣的,自己已經習慣了這種團隊作戰的氛圍。

而提到對網約車的看法時,袁紅魁表示自己也乘坐過網約車,也是首汽約車的忠實用戶,他覺得網約車就應該將安全、服務作為核心競爭力。他從接觸到首汽集團,就被教育要“賓客至上,安全第一”,尤其是在80年代初進入首汽集團的老員工,是有“十項標準化手冊”的,而現在首汽集團各項業務的國賓服務都是從這個手冊之中延伸、延續出來的。

他認為首汽約車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好,秉承了首汽人的這種精神,給顧客們提供了親情式的服務,這是“賓客至上”首汽精神的一種延續和拓展。而且他認為在對新員工的教育上,光靠說教是沒有意義的,應該言傳為輔,身教在先,這也是這31年來他所深刻感受到的,每一個首汽人都要以身作則,為後來人做表率。

像袁紅魁這樣的老員工在首汽集團還有很多,他們都默默地為集團奉獻了許多年,也用自己所理解的首汽精神去承擔自己應當的社會責任,用首汽精神去服務顧客,給這個行業注入永不老邁的活力。

讓我自己單放,讓我好好地完成任務。”作為一個轉業軍人,任務二字在袁紅魁的心中就像是軍令一樣。

但是從一個學員到正式司機,從有師傅帶到獨自出車,這種心理狀態不是輕易就能夠轉變過來的。畢竟駕駛著十幾米的大客車,和駕駛小車的心理壓力是完全不同的,在沒有師傅跟車的情況下,袁紅魁覺得沒有了心理依靠,交通、客人的問題都要由自己來掌控。

“但是終究要踏出那一步的,那就當做公司交給我的任務來完成。”袁紅魁回憶著那時的感受,雖然心理壓力有,但是根據平時師傅的教導和首汽一再強調的安全第一,袁紅魁還是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從80年代中到2000年,袁紅魁還多次參加到解放軍檢閱團的工作中,這也是他工作31年來印象最深刻的。能夠現場零距離地感受到三軍儀仗隊的威嚴和儀式感,是他這一生中最大的驕傲。

言傳為輔身教在先 首汽精神在各項新業務中延續

“你有沒有想過換一個崗位,比如計程車,或者現在很火熱的網約車?”在採訪過程中,針對目前首汽集團多元化發展,筆者向袁紅魁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而袁紅魁的答案讓人有些吃驚,他表示自己從來沒有過換崗位的想法。

在他看來,計程車司機的單兵作戰性質更強,而身為一名大巴車司機,更多的時候是團體行動,一次出去幾輛車,需要有很高的團隊協作精神,這是不一樣的,自己已經習慣了這種團隊作戰的氛圍。

而提到對網約車的看法時,袁紅魁表示自己也乘坐過網約車,也是首汽約車的忠實用戶,他覺得網約車就應該將安全、服務作為核心競爭力。他從接觸到首汽集團,就被教育要“賓客至上,安全第一”,尤其是在80年代初進入首汽集團的老員工,是有“十項標準化手冊”的,而現在首汽集團各項業務的國賓服務都是從這個手冊之中延伸、延續出來的。

他認為首汽約車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好,秉承了首汽人的這種精神,給顧客們提供了親情式的服務,這是“賓客至上”首汽精神的一種延續和拓展。而且他認為在對新員工的教育上,光靠說教是沒有意義的,應該言傳為輔,身教在先,這也是這31年來他所深刻感受到的,每一個首汽人都要以身作則,為後來人做表率。

像袁紅魁這樣的老員工在首汽集團還有很多,他們都默默地為集團奉獻了許多年,也用自己所理解的首汽精神去承擔自己應當的社會責任,用首汽精神去服務顧客,給這個行業注入永不老邁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