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秦始皇焚書坑儒,到底坑了多少儒?

“六王畢,四海一”。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的先河。實施一系列統一的措施,比如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建立軍銜制度等,體現了歷史的進步。為了統一思想,

制止書生們對朝政的非議,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頒佈系列發令。其中焚書坑儒就是最重要的一項發令。

當時焚書令一經頒佈,熊熊烈火將許多珍貴的文化寶典付之一炬,造成千古遺恨的文化浩劫。書可以毀滅,而人心難平,士子們議論朝政的言論不絕於耳。於是,秦始皇在大規模的焚書之後,殘忍地將數百儒生活埋了。這就是腥風血雨的“坑儒”事件。

現在很多史學家都認為造成這場浩劫的導火索是官中方士盧生和侯生的逃亡。但是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耗費鉅資請方士為他尋找可以不死的靈丹妙藥,盧生和方生就是秦始皇養在宮中為其煉藥的方士。

焚書令下來明顯是針對士子,這令盧生等方士十分不安。

盧生等心知肚明,這長生不老的丹藥是練不出來的,如果沒有丹藥,那麼秦始皇的嚴刑酷法就會落到自己的頭上。於是乾脆破罐子破摔,批評秦始皇剛強☆禁☆暴戾,貪於權勢,這種人不值得為他尋找仙藥,這樣痛駡一頓之後他就逃之夭夭了。秦始皇對書生們以古非今本就已經十分惱火,現在看到他花鉅資豢養的盧生等人如此愚弄於他,就更加的怒火萬丈,
於是下了坑儒令。

同時也有人認為坑儒令實際上是焚書的繼續,是秦始皇實現思想統一的行動。對此還有人提出疑問,到底被坑的是方士還是儒生呢?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殺的是騙他的方士,因此被坑的應該是方士,所以應該叫做“坑方士”。但是也有不同學者給出不同解釋,他們認為秦始皇坑的既有儒生,又有方士,而且以儒生居多。因為秦始皇本來就輕視儒生,因為方士逃走,

於是遷怒于儒生,所以儒生才是這場災難的主角,而這個觀點在扶蘇給秦始皇的進諫中也得到了證實。

言歸正傳,回歸正題。秦始皇坑的儒生到底有多少?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坑儒上數目為四百餘人。而在《輪衡.語增》中就更加準確——467人。

在馬瑞的《文獻通考.學校考》中還記載,秦始皇先後兩次坑儒,第一次是盧生等人逃跑之後,秦始皇命令禦史在咸陽地區抓捕儒生,親筆圈定四百六十餘人,以“妖言”,“誹謗”的罪名下令活埋。而隨著審問地區的擴大,犯盡者超過了四百人,於是進行第二次坑儒,活埋七百餘人。

從坑儒到亡秦,充分暴露了秦始皇專制君主狹隘和殘暴的本性。他有“威嚴”,但那只是表像,其實他的內心是充滿恐懼和不安的。他致死也沒有尋找到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西元前210年,他在一聲怨聲載道中走向了墳墓。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本文為作者黎斯特瑞原創,未盡允許不得轉載!

他致死也沒有尋找到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西元前210年,他在一聲怨聲載道中走向了墳墓。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本文為作者黎斯特瑞原創,未盡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