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從京官貶到地方,卻青史留名,至今當地韓祠奉祀的人中就有他

明朝嘉靖年間,廣西興業縣出了一個何以尚(1526-1597)。時為戶部雲南司司務(八品)的何以尚,

因敢為上司海瑞(時任戶部雲南司主事)鳴不平,請求皇帝釋放海瑞,而被“杖之百,錮詔獄,晝夜搒訊。”出獄後曆官戶部主事、南京大理寺丞、鴻臚寺卿、太蔔寺卿。《明史》有載。

在明朝嘉靖至萬曆年間,何以尚的族人中還有好些名人,因他們的官位名氣沒有何以尚高,人們往往沒有很關注。

今天強哥就給大家介紹何以尚族人中的另一個名人,他叫何敢複。

他從京官被貶地方,因勤政為民而青史留名,至今廣東汕頭市澄海區的景韓書院(韓祠)奉祀的人中就有他。

何敢複是廣西興業縣石南鎮東山村人。據廣西興業縣《東山何氏族譜》(2015年版)載,何敢複(1535-1602),字學閔,何世綸之子。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舉人。又據《廣西通志》記載:何敦複,字學敏,世綸子。領嘉靖鄉書,萬曆間官駕部員外郎,遇事剛直,不為同官所容,謫判姑熟,移丞潮州,清介自矢。

嘉惠學校,置市租于海陽以佐祀,建韓昌黎祠於澄海,時延諸生校課,所至皆有惠政。潮人今配祀韓祠。

一個記“何敢複”,一個記“何敦複”,是兩個人嗎?不是。從上文可知記的是一個人。東山何氏家譜記名與任職官名一致,都是“何敢複”,《廣西通志》則記為“何敦複”,但人物出身、事蹟都是興業人、世綸子“何敢複”,應為通志字誤。

何敢複於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中舉後,在進入南京兵部之前任何官職,

因方志譜牒資料所限,未知端詳。但綜合《太平府志》、《廣西通志》、《廣東通志》、《潮州府志》,我們大致理出何敢複在兵部及其以後的為官經歷:曾在南京兵部車駕清吏司任職(職務未詳。家譜記載為主事),升員外郎(從五品),因“遇事剛直”得罪上司,于萬曆六年(1578年)被貶為太平府通判(見《重修太平府志》),萬曆九年(1581)再貶到廣東潮州,任潮州府同知兼代理澄海縣知縣(見《潮州府志》)。明代的太平府在今天的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
當塗古稱姑熟,所以《廣西通志》記為“謫判姑熟”。“姑熟”常被今人誤為“姑蘇”,把安徽當塗釋成了江蘇蘇州,認為何敢複被貶為蘇州通判。其實何敢複是從兵部被降職到太平府任通判,三年後再到潮州。

古代潮州是流放官員的地方之一。據史料記載,歷代被貶到潮州的官員中,唐朝10人,宋朝8人,明朝28人,清朝1人。其中就有韓愈、李德裕、趙鼎等。何敢複是明朝到潮州的28名貶官之一。

在眾多到潮州的貶官中,唐代的韓愈名氣和影響最大,可以說在潮州“無人不知韓(愈)”,山有韓山,水有韓江,祠有韓祠,學堂有韓山書院、景韓書院。何敢複很崇敬韓愈,也非常清楚當地人為什麼崇敬韓愈,因而他在任潮州府同知兼代理澄海縣知縣期間,為當地做了許多好事實事,深受當地百姓擁戴,在潮州歷史上留下很好的口碑,澄海的韓祠供奉的三個人中就有何敢複(即:韓愈、趙德、何敢複),何敢複因而被列入《廣東名宦志》,名垂青史。

一個貶官被潮人放到澄海韓祠中與韓愈一樣享受百姓奉祀,待遇規格不言而喻。何敢複在潮州任職期間都做了哪些好事實事?下面列舉若干。

1、增建龍潭寺。

這裡說的是廣東澄海的龍潭寺,始建于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寺址幾易其地。“龍潭釣月”曾是澄海八景之一。當地歷代官員重視龍潭寺建設。到了明代,知縣顧奕命僧人法流與陳、蔡二姓後裔募建正殿。萬曆十二年(1584年),潮州同知何敢複增建龍潭寺的山門和圍牆。

2、創辦景韓書院。

景韓書院,位於廣東澄海澄城龍潭寺東側。萬曆十二年(1584年)潮州府同知兼代理澄海知縣何敢複創辦,先是在龍潭寺東側創建了“景韓祠”,以祭祀韓愈和趙德(潮州當地名人)。同時,又在祠堂前面建起了景韓書院(順治《潮州府志》記作龍潭書館)。書院建有“崇文”、“正己”二堂,是何敢複為各地生員講學的處所。後來,當地百姓也把何敢複放入景韓祠,與韓愈、趙德一起的配享人們的奉祀。

3、題“太山北斗坊”,紀念韓愈。

“太山北斗”牌坊原在義龍路,建於明代,為紀念唐代韓愈而建。頂刻“太山北斗”,下鐫“唐潮州刺史韓愈”,上有泰和郭子章、興業何敢複、石門梅秋識、滇南王國賓等4人于明萬曆十一年(l58 3年)癸未季秋題字,由潮陽林大春書寫。此坊的背面刻“十相留聲”,是為紀念到過潮州的十位宰相而建的。他們分別是:唐相常袞、李宗閔、李德裕、楊嗣複;宋相陳堯佐、趙鼎、吳潛、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這十位宰相或是被貶謫降職來到潮州,或因抵禦外侮轉戰來潮。

4、為南澳漢壽亭侯祠撰寫祠記。

《南澳漢壽亭侯祠記》在南澳深澳鎮碑廊。明萬曆十一年(1583)南澳副總兵于嵩立石,潮州府同知何敦複撰寫碑文。《南澳漢壽亭侯祠記》收錄于康熙《饒平縣誌·藝文》。祠記記錄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俞大猷、戚繼光對盤踞于南澳島且勾結倭寇的吳平進行圍剿的大事件,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5、為冠山書院重新題匾。

廣東澄海冠山書院是由澄海縣第三任知縣蔡楠(福建龍海人)于明隆慶三年(1569年)捐銀倡建的,于明隆慶六年(1572年)竣工,始稱“冠山書館”,是澄海最早創建的一所書院。萬曆十二年(1584年),潮州府同知兼代理澄海縣知縣何敢複為書院重新題匾:“冠山精舍。”

目前強哥收集到關於何敢複的史料還不多,由於年代久遠,資訊閉塞,廣西興業東山何氏族譜所能提供的資料也有限,我們期待挖掘更多何敢複史料。(2017-4-19日撰于廣州)

何敢複因而被列入《廣東名宦志》,名垂青史。

一個貶官被潮人放到澄海韓祠中與韓愈一樣享受百姓奉祀,待遇規格不言而喻。何敢複在潮州任職期間都做了哪些好事實事?下面列舉若干。

1、增建龍潭寺。

這裡說的是廣東澄海的龍潭寺,始建于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寺址幾易其地。“龍潭釣月”曾是澄海八景之一。當地歷代官員重視龍潭寺建設。到了明代,知縣顧奕命僧人法流與陳、蔡二姓後裔募建正殿。萬曆十二年(1584年),潮州同知何敢複增建龍潭寺的山門和圍牆。

2、創辦景韓書院。

景韓書院,位於廣東澄海澄城龍潭寺東側。萬曆十二年(1584年)潮州府同知兼代理澄海知縣何敢複創辦,先是在龍潭寺東側創建了“景韓祠”,以祭祀韓愈和趙德(潮州當地名人)。同時,又在祠堂前面建起了景韓書院(順治《潮州府志》記作龍潭書館)。書院建有“崇文”、“正己”二堂,是何敢複為各地生員講學的處所。後來,當地百姓也把何敢複放入景韓祠,與韓愈、趙德一起的配享人們的奉祀。

3、題“太山北斗坊”,紀念韓愈。

“太山北斗”牌坊原在義龍路,建於明代,為紀念唐代韓愈而建。頂刻“太山北斗”,下鐫“唐潮州刺史韓愈”,上有泰和郭子章、興業何敢複、石門梅秋識、滇南王國賓等4人于明萬曆十一年(l58 3年)癸未季秋題字,由潮陽林大春書寫。此坊的背面刻“十相留聲”,是為紀念到過潮州的十位宰相而建的。他們分別是:唐相常袞、李宗閔、李德裕、楊嗣複;宋相陳堯佐、趙鼎、吳潛、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這十位宰相或是被貶謫降職來到潮州,或因抵禦外侮轉戰來潮。

4、為南澳漢壽亭侯祠撰寫祠記。

《南澳漢壽亭侯祠記》在南澳深澳鎮碑廊。明萬曆十一年(1583)南澳副總兵于嵩立石,潮州府同知何敦複撰寫碑文。《南澳漢壽亭侯祠記》收錄于康熙《饒平縣誌·藝文》。祠記記錄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俞大猷、戚繼光對盤踞于南澳島且勾結倭寇的吳平進行圍剿的大事件,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5、為冠山書院重新題匾。

廣東澄海冠山書院是由澄海縣第三任知縣蔡楠(福建龍海人)于明隆慶三年(1569年)捐銀倡建的,于明隆慶六年(1572年)竣工,始稱“冠山書館”,是澄海最早創建的一所書院。萬曆十二年(1584年),潮州府同知兼代理澄海縣知縣何敢複為書院重新題匾:“冠山精舍。”

目前強哥收集到關於何敢複的史料還不多,由於年代久遠,資訊閉塞,廣西興業東山何氏族譜所能提供的資料也有限,我們期待挖掘更多何敢複史料。(2017-4-19日撰于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