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閻焱:核心團隊都是扯淡!莫愁前路無知己!

在中國的投資界活躍著這樣一位人物:他說話尖銳、一針見血,

金句頻出;他常以強勢的形象示人,時刻保持冷靜和高度理性;他有性格、有原則,成就與爭議並存……

他就是賽富投資基金首席合夥人,被譽為“中國VC教父”的閻焱——是在中國投資界,一談起PE、VC,繞也繞不開的明星大佬。

「天使茶館原創編輯作品,首發今日頭條,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1.未來比想像中要快

在早期做公司的時候,那時候做10億級公司,對我們來講是夢想。我記得2003年投資盛大網路,

陳天橋說給員工講講故事,打打氣,我們就講,3年之內我們要做10億的公司,大家都很激動;但後來我說是10億美金的公司,下面就悄然無聲了,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鼓掌。因為他們都覺得這難以想像。但是盛大上市以後,我們在10天之後,股票超過了10億美金。我們整個盛大的投資,兩期投了4千萬美金,到我們退出,整個22個月時間,我們拿出來8千萬美金。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所有面臨的東西都是加速度的東西,

而且出現了人類歷史上不可想像的東西。比如說,現在全球的最大的計程車公司沒有一部計程車,全球最大的酒店沒有一間房子,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都成為可能。未來已經悄悄在我們身邊開始。在人工智慧領域,自動駕駛、3D列印等都在潛移默中發生。

去年有一個標誌性事件,AlphaGo戰勝了世界圍棋冠軍。但是還有一件事情大家不知道,那就是IBM Waston在醫療診斷和法律方面,

它已經超過了95%以上的律師和醫生。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們到醫院第一個見的可能不是醫生,而是電腦。

汽車這塊,穀歌、特斯拉和賓士的自動駕駛車,徹底改變了城市交通和人的生活方式,我去年去博物館,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博物館的老車,而是賓士自己做的事情。有人帶著我們,自駕上了高速公路,我一邊在跟司機聊天,司機一邊在看報紙,

整個駕駛完全是無人駕駛,下來是自動停車,不需要人。

我們去穀歌看自動駕駛車,它大概2019年就可以投入使用。大家可以想想,我們以後上班是什麼情況呢?早晨起來,你喝了一杯咖啡,拿了一個報紙,車到你們家門口,你上車以後辦公、上網,一切都可以做。你知道車自動駕駛出錯率是人的萬分之一,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幅度減低。這些依賴於財險、汽車險等的保險公司,

十年之內可能會全部消失。

接下來我們講電力。如果有一天突然停電,你會感覺日子沒法活。到2025年,可能停止了煤發電,全部是太陽能發電。現在我們有一些太陽能發電已經做得很不錯了。還有潮汐發電,現在已經開始在福建那邊做實驗了。

水方面,我們過去是極度缺水的國家,而現在以色列淡化海水,已經達到每立方2000瓦每小時。

3D列印,我們預測10年內,印表機從18000美金一台降低到400美金,這意味著我們所有人都不需要上街買鞋了,我們可以根據每個人的腳3D掃描以後,自動在家裡面打出來一雙鞋,而且每個人是特定的。所以3D列印未來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非常大的改變。

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我們剛才提到的很多行業會消失。我們現在預測大概在今後的10年裡面,30%-40%的職業會消失,比如說商業諮詢、投行、券商。現在很多券商都是我們把錢交給它,替我們買東西。現在在華爾街上已經出現,幾乎所有做投資諮詢的公司,完全可以被電腦取代。高盛所有的股票交易都是通過電腦交易,這個時代一定會來臨,而且來臨會比我們想像得快。

2.商業機會以群的方式出來

那麼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到底商業機會在哪裡呢?從歷史來看,商業的機會出現總是以群的方式出現,而且其中20%會成為偉大的公司。

比如說,在1999年到現在出現了一些偉大的公司,比如說騰訊、阿裡巴巴、百度。

商機出現的要素有這麼幾個:

1、大市場。

2、硬需求。

需求裡面有兩種需求,一種是自然需求,一是被教育創造出來的需求。

還有一種是被教育出來的需求,什麼呢?比如蘋果手機。約伯斯的偉大就是創造了蘋果手機,並且讓所有的人花40%的時間在這裡,這就是被教育出的。而我們在創業的時候,一定要找大市場。

3、低成本的擴張性。你的商業模式可以快速擴張,而且在擴張過程中,交易費用要非常低。

4、可持續性。比如說現在的大資料公司為什麼很火?你像做酒,酒喝完就沒有了,而今天你做的資料是10個億,乘上10倍以後,後面的價值就會更高。

3.看創始人,不看團隊

但即使知道了未來,找到了最佳的商業模式,你也不一定能投到下個時代的浪潮兒,這就是投資的樂趣所在。投資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在這個行業有一個基本規則,就是你要在這個行業裡做完1萬個小時,要投出去1億美元以後,才能對投資有一些基本的感覺。1萬小時就是10多年,1億美元也就是逾6億人民幣。

最關鍵的,好的專案創始人一定要足夠強。在中國的環境中,領袖的作用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通常真正的創業者就一個人,最早的創意就來自一個人,尤其是在企業初創期,很多投資機構除了更看重創始團隊,但我認為過分的強調團隊反而會敗的一塌糊塗。

對於一個早期創業企業來講,更重要的是快速反應的能力。

如果創業者有遠見,你一定要讓他有足夠的權利去實踐他的遠見,如果幾個人跟他去制衡,就會內耗得一塌糊塗。當企業到達一定規模,需要分工勞動的時候,就需要建立一個團隊了,不過我覺得制度化的管理比團隊的建立更重要。

團隊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助手,美國只有一個總統,其他所有副總統都是助手。制衡是一個政治的概念,在商業行為上,更重要的是決策。初創期企業,一定是領導做決策,而不是團隊。團隊在我看來都是扯淡。

決策上以領導者為主,但是利益上要分享。你可以絕對控股,但一定要分出來一些利益給大家,而且是長期的利益。創業最好能選擇一個領域的中間,通過努力把競爭的門檻建高。然後在這個範圍內變成相對的壟斷。

所有現在還籍籍無名的投資人和尚未功成名就的創業者,最後送給你們一句話:莫道前途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意味著我們所有人都不需要上街買鞋了,我們可以根據每個人的腳3D掃描以後,自動在家裡面打出來一雙鞋,而且每個人是特定的。所以3D列印未來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非常大的改變。

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我們剛才提到的很多行業會消失。我們現在預測大概在今後的10年裡面,30%-40%的職業會消失,比如說商業諮詢、投行、券商。現在很多券商都是我們把錢交給它,替我們買東西。現在在華爾街上已經出現,幾乎所有做投資諮詢的公司,完全可以被電腦取代。高盛所有的股票交易都是通過電腦交易,這個時代一定會來臨,而且來臨會比我們想像得快。

2.商業機會以群的方式出來

那麼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到底商業機會在哪裡呢?從歷史來看,商業的機會出現總是以群的方式出現,而且其中20%會成為偉大的公司。

比如說,在1999年到現在出現了一些偉大的公司,比如說騰訊、阿裡巴巴、百度。

商機出現的要素有這麼幾個:

1、大市場。

2、硬需求。

需求裡面有兩種需求,一種是自然需求,一是被教育創造出來的需求。

還有一種是被教育出來的需求,什麼呢?比如蘋果手機。約伯斯的偉大就是創造了蘋果手機,並且讓所有的人花40%的時間在這裡,這就是被教育出的。而我們在創業的時候,一定要找大市場。

3、低成本的擴張性。你的商業模式可以快速擴張,而且在擴張過程中,交易費用要非常低。

4、可持續性。比如說現在的大資料公司為什麼很火?你像做酒,酒喝完就沒有了,而今天你做的資料是10個億,乘上10倍以後,後面的價值就會更高。

3.看創始人,不看團隊

但即使知道了未來,找到了最佳的商業模式,你也不一定能投到下個時代的浪潮兒,這就是投資的樂趣所在。投資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在這個行業有一個基本規則,就是你要在這個行業裡做完1萬個小時,要投出去1億美元以後,才能對投資有一些基本的感覺。1萬小時就是10多年,1億美元也就是逾6億人民幣。

最關鍵的,好的專案創始人一定要足夠強。在中國的環境中,領袖的作用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通常真正的創業者就一個人,最早的創意就來自一個人,尤其是在企業初創期,很多投資機構除了更看重創始團隊,但我認為過分的強調團隊反而會敗的一塌糊塗。

對於一個早期創業企業來講,更重要的是快速反應的能力。

如果創業者有遠見,你一定要讓他有足夠的權利去實踐他的遠見,如果幾個人跟他去制衡,就會內耗得一塌糊塗。當企業到達一定規模,需要分工勞動的時候,就需要建立一個團隊了,不過我覺得制度化的管理比團隊的建立更重要。

團隊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助手,美國只有一個總統,其他所有副總統都是助手。制衡是一個政治的概念,在商業行為上,更重要的是決策。初創期企業,一定是領導做決策,而不是團隊。團隊在我看來都是扯淡。

決策上以領導者為主,但是利益上要分享。你可以絕對控股,但一定要分出來一些利益給大家,而且是長期的利益。創業最好能選擇一個領域的中間,通過努力把競爭的門檻建高。然後在這個範圍內變成相對的壟斷。

所有現在還籍籍無名的投資人和尚未功成名就的創業者,最後送給你們一句話:莫道前途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