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州對話《財富》世界500強 美企點贊"廣州速度"

廣州駐 穀辦事處揭牌

當地時間3月15日,《紐約時報》刊發文章《廣州——新興國際中心,助力經濟增長》,全面反映了廣州在國際貿易和投資開放方面的情況以及面向海外、廣納賢才的優惠政策。現將中文稿全文轉載,以饗讀者。

廣州駐 穀辦事處揭牌

大洋網訊 當地時間3月14日,由廣州市政府主辦,廣州市商務委、廣州市金融局牽頭,

廣州開發區承辦的“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華盛頓推介會”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會上,廣州市副市長蔡朝林介紹了廣州在建設國際交通樞紐、現代商都上的探索,盛邀在美的世界500強企業參與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包括通用電氣、美贊臣、賽默飛等近百家美國領先企業代表,與科大訊飛等來自廣州的企業代表共話“開放的思維,創新的基因”。

同日,廣州駐美國 穀、波士頓辦事處揭牌,

標志著廣州的首批駐國外辦事處正式成立。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經商處公參田德友,前華盛頓市市長Anthony Williams,《財富》全球論壇常務董事倪德慕等領導嘉賓參加了推介會及揭牌儀式。活動吸引了華爾街日報、中國日報、CCTV、鳳凰衛視等中外主流媒體報道。

廣州是中國參與全球商業活動的縮影

正如在CNBC上播放的宣傳片所說,廣州有著千年商都美譽,而這個千年商都正在朝著現代商都轉變。

蔡朝林用英文演講指出,廣州將進一步建設成為國際性☆禁☆交通樞紐,廣州港的貨物輸送量位列全球第六位,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國際樞紐機場之一。廣州地鐵總長309公里,每日運送乘客700萬人次,目前還有264公里在建。“廣州還為市民提供了有軌電車、公共自行車等多樣化出行方式,鼓勵市民綠色出行。未來,我們會進一步將廣州建設為國際航空樞紐與國際航運樞紐。
”蔡朝林說道。

《財富》國際最具影響力女性峰會主席Nina Easton在會上指出,廣州是中國通往全球貿易的起點之一,幾百年來都是貿易樞紐,也是中國參與全球商業活動的一個縮影。“我認為《財富》全球論壇回到中國舉辦,最好的地點就是廣州。”

田德友表示,廣州給自己的印象是領風氣之先、務實,“這種務實的商務做法,讓廣州成為中國經濟南大門,也成為從未關閉的通商口岸。

“廣州政府會在企業需要的時候出現,不需要的時候政府不去打擾它。”會後在接受華爾街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中外媒體專訪時,蔡朝林強調,廣州擁有優秀的營商環境,人居環境也非常好,在經濟穩健發展的同時空氣質量在提升。

調查顯示廣州受美企業家歡迎

主旨演講之後,Nina Easton,通用電氣公司副總裁Karan Bhatia,美贊臣公共事務副總裁Audrae Erickson,賽默飛世爾科技政府關系全球副總裁Tim Fenton,奧爾布萊德石橋集團資深顧問、前美國商務部亞洲事務助理副部長Hank Levine,前美國農業部部長、美國阿斯本研究所執行總監Dan Glickman,與來自廣州的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進行了沙發對話。

作為美國前商務部官員,Hank Levine指出,華南地區特別是廣州在中美貿易關系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改革開放至今,廣州在開放和創新領域都是佼佼者。“根據華南美國商會的調查,在華南地區投資的美國企業中約有70%對投資回報感到滿意,約80%認為營商環境很好。”Hank說,60%的受訪者把廣州作為其在中國的總部,這反映了廣州城市的優點。

通用電氣公司副總裁Karan Bhatia十分贊賞“廣州速度”,“在其他國家建廠可能要很久,但我們的項目在廣州18個月就建起來了,美國要5~8年才能完工,這是飛快的速度。這歸功於與當地政府的合作關系。”

美企業家對廣州產品刮目相看

沙發論壇上一個細節讓會上的美國企業家對廣州產品刮目相看,科大訊飛的靈犀系統準確快速地把Hank用中文說的“歡迎廣州代表團來到華盛頓”翻譯成英語,全場嘉賓都報以掌聲,Hank笑言,人工智慧居然能夠“聽懂”他的中文。不僅如此,在推介會上還展示了億航無人機,活動使用的LED螢幕是廣州另一企業——勵豐文化的產品。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地球”“碗邊”“太極”“畫卷”等重要場景,以及《印象海南島》等都是出自這家公司。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透露,未來廣州會成為科大訊飛基於“訊飛超腦”的業務佈局中的關鍵一環,“我們規劃在廣州設立全球智慧醫療總部”。

廣州首批駐國外辦事處成立

當日,蔡朝林還宣佈廣州在波士頓與 穀聯絡辦事處成立,這是廣州首批駐國外辦事處。駐 穀和波士頓辦事處是廣州市在美國西部地區、東部地區的工作聯絡機構,將圍繞廣州市構建高水準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特派使者”和橋梁作用,履行“服務、聯絡和傳播”三大職能,主動對接駐在國家和地區科技部門、機構和企業,促進國外與廣州科技創新成果、項目與人才交流與合作,服務廣州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建設。

通過設立辦事處強化政府服務前移、項目對接前移和終端前移,以全球視野主動引資引智引技,加強和深化與全球高端平臺和知名機構特別是科技創新項目和機構的對接,廣泛聯絡海外留學人員和高層次人才,促進科技創新項目落戶廣州,吸引創新型企業和高層次人才來穗發展,切實提高科技創新領域“引進來”和“走出去”工作水準,推動廣州市與辦事處所在國家和地區科技、人才、投資、貿易合作指標,開創廣州市國際科技合作新局面。

廣州——新興國際中心,助力經濟增長

廣州,廣東省省會,珠三角明珠,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自20世紀80年代起,廣州作為中國開展國際貿易和投資開放的首批試點城市,一直是中國南方的經貿中心。今天,全球化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眾多企業在國際上紛紛重組業務,廣州正憑借其完善的商業基礎設施以及開放、包容、創新的傳統優勢,崛起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商業中心。

在穗美資一瞥

外資在廣州增長的勢頭迅速而穩定。2016年,實際利用外資達57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40%。僅在廣州開發區,就集中了美國在華南的大部分投資。最新統計顯示,美資企業在廣州開發區的總投資已達40億美元,投資項目逾250個,產值達144.70億美元。

廣州已成為該地區最受美資企業青睞的投資目的地。其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如寶潔、安利、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捷普、百特和箭牌等,其投資領域十分廣泛,包括電子、汽車、精細化工、食品飲料、資訊通訊技術和智慧裝備等。美資企業相繼在廣州各大工業園區建立研發中心。進駐廣州的外資高科技企業可享受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包括研發補貼、貸款折扣、投資激勵和土地優惠等。截至2016年,廣州開發區共有516家外資高新技術企業,58家孵化器,佔地面積398萬平方米,各類研發機構673家。

面向海外、廣納賢才的優惠政策

大規模廣泛吸引海外人才,是廣州成功的標志,也奠定了廣州成功的基礎。廣州開發區於2008年開始實施旨在吸引全球領先科技人才的系列優惠政策,並安排了217萬美元專項資金。這項政策不斷拓展,日趨健全。目前吸引人才的激勵措施得到政府財政、風險資本投資和銀行貸款的系統性支持,實現了創業和人才增長整個週期的全覆蓋。為高端人才初創企業提供的最大資金扶持達663萬美元。2016年,廣州開發區在全球建立了12個海外人才工作站,以吸納國際人才。

巨大的金融機遇

作為中國第一家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搖籃,廣州在迅速變化的全球金融格局中已獲得了堅實的立足點。2016年,廣州金融業資產總額超過940億美元,增加值260.50億美元,佔全市GDP的9.2%。本外幣存款餘額達6900億美元,貸款餘額為4300億美元。保險業保費收入達168.7億美元,同比增長64.20%,總資產為469.70億美元,保險賠付金額達35.60億美元。證券交易額達2.05萬億美元,期貨交易額達5600億美元。銀行業利潤額逾86.20億美元,金融業稅收收入51.10億美元。

今天,廣州共有約2800家金融服務機構和組織,133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3100億美元。在全國中小企業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企業達348家,在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5646家,全市股權投資及創業投資機構約1800多家,資產管理規模達535.40億美元。

毗鄰香港和澳門的南沙現代金融服務區,是廣東自由貿易區的最大組成部分。該區面向本地區跨境金融、航運金融、融資租賃和大宗商品交易等,發揮強有力的金融支撐作用。此外,廣州還在建設廣州國際金融城,並將其打造成為著力輻射華南、亞太及全球的世界頂尖金融總部集聚區。進駐這裡的公司除了享受良好的基礎設施、開放的商業環境、自由貿易的便利以及高水準的服務外,還能在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債務回流和外國投資企業資本結算等方面,獲得全中國範圍內名列前茅的金融優惠政策。

隨著中國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國家總體開放戰略,廣州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母港,在獲得更多開放優勢的同時,將不遺餘力地打造更為優越的投資環境。面臨空前機遇的廣州,正在快速變化的全球投資格局中進一步建立堅實的立足點,並成為本地區乃至全世界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廣報記者何穎思 通訊員穗外宣)

編輯︰

奧爾布萊德石橋集團資深顧問、前美國商務部亞洲事務助理副部長Hank Levine,前美國農業部部長、美國阿斯本研究所執行總監Dan Glickman,與來自廣州的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進行了沙發對話。

作為美國前商務部官員,Hank Levine指出,華南地區特別是廣州在中美貿易關系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改革開放至今,廣州在開放和創新領域都是佼佼者。“根據華南美國商會的調查,在華南地區投資的美國企業中約有70%對投資回報感到滿意,約80%認為營商環境很好。”Hank說,60%的受訪者把廣州作為其在中國的總部,這反映了廣州城市的優點。

通用電氣公司副總裁Karan Bhatia十分贊賞“廣州速度”,“在其他國家建廠可能要很久,但我們的項目在廣州18個月就建起來了,美國要5~8年才能完工,這是飛快的速度。這歸功於與當地政府的合作關系。”

美企業家對廣州產品刮目相看

沙發論壇上一個細節讓會上的美國企業家對廣州產品刮目相看,科大訊飛的靈犀系統準確快速地把Hank用中文說的“歡迎廣州代表團來到華盛頓”翻譯成英語,全場嘉賓都報以掌聲,Hank笑言,人工智慧居然能夠“聽懂”他的中文。不僅如此,在推介會上還展示了億航無人機,活動使用的LED螢幕是廣州另一企業——勵豐文化的產品。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地球”“碗邊”“太極”“畫卷”等重要場景,以及《印象海南島》等都是出自這家公司。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透露,未來廣州會成為科大訊飛基於“訊飛超腦”的業務佈局中的關鍵一環,“我們規劃在廣州設立全球智慧醫療總部”。

廣州首批駐國外辦事處成立

當日,蔡朝林還宣佈廣州在波士頓與 穀聯絡辦事處成立,這是廣州首批駐國外辦事處。駐 穀和波士頓辦事處是廣州市在美國西部地區、東部地區的工作聯絡機構,將圍繞廣州市構建高水準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特派使者”和橋梁作用,履行“服務、聯絡和傳播”三大職能,主動對接駐在國家和地區科技部門、機構和企業,促進國外與廣州科技創新成果、項目與人才交流與合作,服務廣州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建設。

通過設立辦事處強化政府服務前移、項目對接前移和終端前移,以全球視野主動引資引智引技,加強和深化與全球高端平臺和知名機構特別是科技創新項目和機構的對接,廣泛聯絡海外留學人員和高層次人才,促進科技創新項目落戶廣州,吸引創新型企業和高層次人才來穗發展,切實提高科技創新領域“引進來”和“走出去”工作水準,推動廣州市與辦事處所在國家和地區科技、人才、投資、貿易合作指標,開創廣州市國際科技合作新局面。

廣州——新興國際中心,助力經濟增長

廣州,廣東省省會,珠三角明珠,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自20世紀80年代起,廣州作為中國開展國際貿易和投資開放的首批試點城市,一直是中國南方的經貿中心。今天,全球化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眾多企業在國際上紛紛重組業務,廣州正憑借其完善的商業基礎設施以及開放、包容、創新的傳統優勢,崛起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商業中心。

在穗美資一瞥

外資在廣州增長的勢頭迅速而穩定。2016年,實際利用外資達57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40%。僅在廣州開發區,就集中了美國在華南的大部分投資。最新統計顯示,美資企業在廣州開發區的總投資已達40億美元,投資項目逾250個,產值達144.70億美元。

廣州已成為該地區最受美資企業青睞的投資目的地。其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如寶潔、安利、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捷普、百特和箭牌等,其投資領域十分廣泛,包括電子、汽車、精細化工、食品飲料、資訊通訊技術和智慧裝備等。美資企業相繼在廣州各大工業園區建立研發中心。進駐廣州的外資高科技企業可享受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包括研發補貼、貸款折扣、投資激勵和土地優惠等。截至2016年,廣州開發區共有516家外資高新技術企業,58家孵化器,佔地面積398萬平方米,各類研發機構673家。

面向海外、廣納賢才的優惠政策

大規模廣泛吸引海外人才,是廣州成功的標志,也奠定了廣州成功的基礎。廣州開發區於2008年開始實施旨在吸引全球領先科技人才的系列優惠政策,並安排了217萬美元專項資金。這項政策不斷拓展,日趨健全。目前吸引人才的激勵措施得到政府財政、風險資本投資和銀行貸款的系統性支持,實現了創業和人才增長整個週期的全覆蓋。為高端人才初創企業提供的最大資金扶持達663萬美元。2016年,廣州開發區在全球建立了12個海外人才工作站,以吸納國際人才。

巨大的金融機遇

作為中國第一家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搖籃,廣州在迅速變化的全球金融格局中已獲得了堅實的立足點。2016年,廣州金融業資產總額超過940億美元,增加值260.50億美元,佔全市GDP的9.2%。本外幣存款餘額達6900億美元,貸款餘額為4300億美元。保險業保費收入達168.7億美元,同比增長64.20%,總資產為469.70億美元,保險賠付金額達35.60億美元。證券交易額達2.05萬億美元,期貨交易額達5600億美元。銀行業利潤額逾86.20億美元,金融業稅收收入51.10億美元。

今天,廣州共有約2800家金融服務機構和組織,133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3100億美元。在全國中小企業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企業達348家,在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5646家,全市股權投資及創業投資機構約1800多家,資產管理規模達535.40億美元。

毗鄰香港和澳門的南沙現代金融服務區,是廣東自由貿易區的最大組成部分。該區面向本地區跨境金融、航運金融、融資租賃和大宗商品交易等,發揮強有力的金融支撐作用。此外,廣州還在建設廣州國際金融城,並將其打造成為著力輻射華南、亞太及全球的世界頂尖金融總部集聚區。進駐這裡的公司除了享受良好的基礎設施、開放的商業環境、自由貿易的便利以及高水準的服務外,還能在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債務回流和外國投資企業資本結算等方面,獲得全中國範圍內名列前茅的金融優惠政策。

隨著中國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國家總體開放戰略,廣州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母港,在獲得更多開放優勢的同時,將不遺餘力地打造更為優越的投資環境。面臨空前機遇的廣州,正在快速變化的全球投資格局中進一步建立堅實的立足點,並成為本地區乃至全世界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廣報記者何穎思 通訊員穗外宣)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