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視頻|97歲臺灣抗戰老兵77年後重踏故土:此心安處是吾鄉

回川省親的97歲臺灣老兵胡定遠昨晚抵蓉,在機場認出接機的成都商報記者,

激動致謝:“你幫我找到了親人。”

昨晚9時,從臺北飛往成都的四川航空公司3U8978航班穩穩地降落在雙流機場停機坪,時隔77年後,97歲臺灣抗戰老兵胡定遠終於重新踏上四川故土。

這一生,胡定遠常常活在對故土的回憶中,自從20歲被抓壯丁離開瀘州合江老家,一別77載,他再也沒有踏上四川故土。隨著年歲增長,他能回憶起來的東西越來越少,但對家鄉的記憶卻依然清晰:白米洞、碾子山、太慈寺、石壩上……老人思鄉日切,

他的繼子、繼孫女看在眼裡,決定幫他尋找四川親人,通過網路和媒體四處求助。4月10日,成都商報記者多方尋找,初步確認老人故鄉在瀘州合江,並找到老人的疑似親人李嘉猷兄弟。次日,成都商報記者與瀘州市台辦工作人員、志願者再度前往合江縣白米鎮,讓雙方進行視頻通話,最終確認李氏兄弟確為胡定遠老人的親屬的哦!”老人突然激動起來,
緊緊抓住成都商報記者的手,“我硬是以為找不到了,你是大功臣,我要感謝你!”成都商報記者趕緊說:“不敢,不敢!”

看到胡老突然激動起來,瀘州市台辦副主任毛莉平、志願者王紅和成都商報記者趕緊安慰老人:“您老人家激動不得,激動不得。”

77年鄉音不改

還是一口地道四川話

此前,成都商報記者在尋找胡老親屬的過程中,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跟老人進行視頻通話,

讓他確認位址。在找到他的外甥李官明、梁國洲後,成都商報記者又兩次與老人視頻通話,因此彼此並不陌生,算是老交情了。

“胡爺爺你莫激動,我明天還要陪你回合江老家去。”見胡老心緒難平,成都商報記者趕緊安慰他,並扶著輪椅一起往外走。此時,胡老的繼子彭先生過來拉著成都商報記者的手,再次把記者介紹給胡老,老人不住地點頭說:“就是他,

對頭,就是他。”

在走出機場的路上,胡老再次提起合江尋親的過程。“我最記得的就是白米洞,裡面流出來的米,夠一百個人吃。”成都商報記者注意到,雖然時隔77年重回故土,胡老還是一口地道的四川話,甚至連家鄉土話也沒改變。

今早就回合江

最想吃家鄉的臘肉

成都商報記者瞭解到,胡老昨天中午兩點從桃園家裡出發,隨後乘飛機抵達成都,一共花了8個小時。但長途旅行後,

他精神仍很好,思維清晰,表達準確。到了酒店,胡老仍堅持和記者、志願者合影。

胡老的外甥李官明(左)、李嘉猷(右)高興地等待舅舅還鄉

在接機者中,有個特殊的小夥叫陶滔,他得知抗戰老兵要返回成都,專程從眉山趕到雙流機場迎接胡老,連晚飯都沒來得及吃。雖然在整個過程中,胡老甚至都沒留意到這個小夥,但相信老人能感受到四川男兒的一片赤誠。

今日早上7點,胡老將從成都寬窄巷子出發,乘車趕回家鄉瀘州合江縣,與從未蒙面的親人們相見。老人說,回了家,他最想吃家鄉的臘肉。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鄉愁是長久的詩篇,雖然隔了77年,但今天還鄉的胡定遠不會遇到“笑問何處來”的場面,他的親人將以盛大的儀式歡迎一位遊子、也是一位老兵的歸來。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羅敏

攝影、視頻 張士博

雖然在整個過程中,胡老甚至都沒留意到這個小夥,但相信老人能感受到四川男兒的一片赤誠。

今日早上7點,胡老將從成都寬窄巷子出發,乘車趕回家鄉瀘州合江縣,與從未蒙面的親人們相見。老人說,回了家,他最想吃家鄉的臘肉。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鄉愁是長久的詩篇,雖然隔了77年,但今天還鄉的胡定遠不會遇到“笑問何處來”的場面,他的親人將以盛大的儀式歡迎一位遊子、也是一位老兵的歸來。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羅敏

攝影、視頻 張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