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不是口臭,也許歷史上壓根就沒張昌宗和張易之什麼事!

自古男歡女愛,人之常情,沒有人不願意品嘗其滋味,相信這一點,作為古代的帝王是最有發言權的,畢竟天下都是他的,又有什麼是他品嘗不到的呢!武則天,中國古代最有成就的一代女皇,

也是如此性情中人,君不見薛懷義、沈南謬、張昌宗和張易之兩兄弟。

《舊唐書·張行成傳》記載,張易之、張昌宗為兄弟二人,他們“年二十余,白晰美姿容,善音律歌詞”。太平公主發現張昌宗後將他推薦給武則天,武則天對他的性能力非常滿意,

因而得到武后的寵愛,後來張昌宗向武則天推薦哥哥張易之說:“臣兄易之器用過臣(指其陽物更為巨大),兼工合煉(又善於煉丹藥)。”武則天召見後發現張易之果然“陽道壯偉”,大為歡喜,從此他們兄弟二人就以入宮修書的名義長居宮中,專供武則天寵倖放縱。

可你知道嗎?在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被寵倖之前,其實還有一個男子容貌不輸於他們,而且富於才情,深得女皇喜愛。

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宋之問!

說起宋之問,那是相當有名,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宋之問春風得意之日,正是武則天皇后實握朝政之時。武后承應“貞觀”,勵精圖治,

選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問以才名與楊炯被召分直內文學館,後又與楊炯同入崇文館充學士。武后雅好文詞樂章,宋之問巧思文華取幸。一次游洛陽龍門,武后命群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武后賜錦袍。及宋之問《龍門應制》詩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稱善。”武后奪東方虯錦袍轉賜給他。此中予奪,可以看出女皇對宋之問的喜愛。

由於經常寫一些歌功頌德的詩逗得武則天眉開眼笑。由此,在武后稱帝后,宋之問曾被任命為尚方監丞,負責管理各工種的製造、供應、生產等政務,不久又進入奉宸院,擔任左奉宸內供奉的官職。奉宸院說穿了就是武則天的後宮,裡面供養的盡是一些從各地挑選而來的年輕美貌的男子,以備女皇享用。

據說宋之問“偉儀貌,雄于辯”,自然是奉宸院的合適人選。

慢慢的,宋之問就有了一些想法,作為左奉宸內供奉,宋之問做夢都渴望得到武則天的寵愛,爬上女皇的龍床,於是來了個毛遂自薦,斗膽寫了一首豔詩獻給女皇。武則天讀後讚不絕口,但待宋之問離開後,卻對身邊人說:“這個宋之問,的確是難遇之才,只是他口臭熏人,讓朕無法忍受。”由於口臭,宋之問的美夢化作了泡影。

我想,假如不是口臭,也許宋之問真就得到了女皇的寵倖,畢竟有顏值也有才情,年紀輕功夫好,如果真是這樣,也許歷史上真就沒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倆什麼事了,但在最後也難免為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倆擋刀!

我想,假如不是口臭,也許宋之問真就得到了女皇的寵倖,畢竟有顏值也有才情,年紀輕功夫好,如果真是這樣,也許歷史上真就沒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倆什麼事了,但在最後也難免為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倆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