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軍營,那個愛恨交織的地方

▲圖:視覺中國

軍營,那個愛恨交織的地方

簽約作者 | 劍心

我們在軍營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痛苦,我們又在克服這痛苦中實現了蛻變和成長。

我們曾無數次想逃離軍營,卻又在離開後一次次懷念過去;我們失落於它禁錮了自己的五彩青春,又不得不承認這一抹迷彩給我們打上了生命的烙印。不論願不願意承認,我們對於軍營的情感終歸是複雜而濃郁。

這種情感很難簡單用愛或恨來描述,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表達,

那也許是愛恨交織。

................................一號哨位................................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我們常常說“熱愛軍營、獻身國防”,但這樣的口號難免粗糙。軍人對於軍營的情感是複雜的,我們很難用簡單的愛或恨來描述。

部隊賦予了我們無限榮耀,也帶給了我們迷茫與彷徨。

我們推動著部隊發展,部隊也改造著我們的模樣。

漫漫軍旅路,首尾淚兩行

一個新兵成長為老兵,將會歷經歲月的洗禮。在這漫長的軍旅路中,最讓人難忘的,莫過於新兵的歲月。剛剛離開父母的我們,面對這陌生的軍營,常常會因為辛苦、委屈、感動、想家而在無人的角落流下淚水。

在這樣的淚水裡,有對過往稚嫩自己的告別,有對當時慘澹遭遇的無奈,也有因迅速成長帶來的痛苦與收穫。

日後某天,回憶起兵之初的淚水,甚至還會笑著說,“沒有在深夜裡流過淚的軍人不足以論軍旅!”

軍旅是一趟列車,我們遲早有到站的一天。當我們背上行囊,離開軍營的那一刻,多少老兵向當初入營那般再次流下了眼淚。這眼淚裡是對自己美好年華的回憶,對奮鬥軍營的懷念,是對身邊戰友的不舍,抑或對未知命運的迷惘……

其實無論是哪種淚水,

都是一種對軍營的愛恨交織。這個地方,讓每個人褪去稚嫩,野蠻生長,卻也帶來了無數的痛苦委屈以及別人難以體會的辛酸。這個地方,讓人收穫著無比純潔的戰友情,卻也無法避免“林大鳥多”帶來的諸多套路。

對軍營交織著的愛恨,正如光在淚滴中折射出來的那般明亮閃閃。

筆挺軍裝下,累累傷滿身

外人這樣評價軍人,“你們穿著軍裝真帥!”

親人這樣評價軍人,“你們穿著軍裝真累!

軍裝,這個僅僅屬於軍人的服飾,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榮光。妹子看到了會驚歎“真帥”,父母看到了會評價“精神”,自己看著鏡子裡的自己也會感覺“良好”。

然而,軍裝之外越是無限榮光,軍裝之下就越是傷痕累累。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常年服役的軍人會有各種各樣的訓練傷,有的是一到陰雨天就腿酸腿麻膝蓋疼,有的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有的是此生不能再奔跑。每一種傷都不是簡單的職業病,每一種病都與軍裝有關,卻也都隱藏在軍裝之下。

除了身體上的傷病之外,內心的痛楚與煎熬更會讓人心生恨意。

無論是有家不能常回的惱火,還是獨自一人漂泊的寂寞,無論是不能膝下盡孝的無奈,還是缺席孩子成長的愧疚,都屬於軍裝之下的傷痕累累。

軍裝,既賦予了軍人七尺之身許國、執干戈衛社稷的榮耀,也給軍人帶來了身體上的傷病和內心的煎熬。

常盼轉身去,別時卻彷徨

對於軍營,一些戰友早早盤算著退役倒計時,但是真的到快要離開的日子,又會細數著時間,計算著穿軍裝的次數。

許多時候,因為瑣碎、折騰、空耗,我們會對軍營感到失望,也會期盼離開,想著越早離開越好。但是,當離開的機會真的擺在眼前,往往會猶豫地問一下自己“真的就要這樣走了嗎”;當離開的日子愈發臨近,往往會不自覺地把軍裝穿的更加筆挺,跑步跑的更加用力,因為軍旅是一條單行道,離開之後,再無法回頭。

整日期盼離開,等真的能離開的時候又會猶豫不決,或許是一種人之常情,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愛恨交織呢?

有多少恨,就會多麼想離開;而有多少愛,就會有多麼想留下。無論是想走,還是真走,無論是想留,還是真留,每一次糾結、每一次選擇都源於對軍營的濃郁情感交織。

吐槽千百遍,不容他人說

什麼是母校?母校就是自己罵一百句卻不允許別人罵一句的地方。

什麼是軍營?軍營就是自己整日吐槽它的不足卻又在外人吐槽時極力維護的地方。

是的!我們就是這麼“分裂”。

我們必須承認,軍營仍有很多不足;我們也從不否認,我們會經常吐槽甚至是抱怨。但是,面對外人的有意或無意的詆毀和批評,我們會耐心地解釋,也會激烈地辯駁。

在每一個軍人的內心身處,都有這樣的認同感:這是我們的部隊,我們希望它變得更好,所以我們要指出它的不足,這裡面有對它的愛,也有怒其不爭的恨;也因為這是我們的部隊,我們不能容忍別人說三道四,甚至是妄加詆毀。

對軍營的愛恨交織其實還有很多……

我們因為參軍分手,卻也因為軍人身份認識了現在的妻子;

我們因為參軍不能常常孝敬父母照顧兒女,卻也因為軍人身份讓父母子女無比自豪;

我們因為參軍與自己的朋友漸漸疏遠,也因為軍人的身份,結識了一幫戰友,懂得了什麼叫戰友情深;

我們因為參軍失去了許多機會,也因為軍身份經歷了常人無法經歷的東西……

我們在軍營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痛苦,我們又在克服這一次次痛苦中實現了蛻變和成長。

不論願不願意,我們對於軍營的情感至始至終都是複雜的。

我們在這裡獲得,也在這裡失去;我們曾無數次想逃離,卻又在離開後無數次想要回去;我們失落於它禁錮了自己的五彩青春,又不得不承認這一抹迷彩已經給我們打上了生命的烙印。

軍營,不止是一個地方,更是一座熔爐,一個舞臺。

軍人,不止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生活,一種信仰。

軍營,是一個讓軍人愛恨交織的地方。

擁有這樣的愛恨交織,也許還有軍屬。

作者簡介:

劍心,一個還不願意把情懷當飯吃的人。

▲關注一號哨位,讀懂中國軍人

每一種傷都不是簡單的職業病,每一種病都與軍裝有關,卻也都隱藏在軍裝之下。

除了身體上的傷病之外,內心的痛楚與煎熬更會讓人心生恨意。

無論是有家不能常回的惱火,還是獨自一人漂泊的寂寞,無論是不能膝下盡孝的無奈,還是缺席孩子成長的愧疚,都屬於軍裝之下的傷痕累累。

軍裝,既賦予了軍人七尺之身許國、執干戈衛社稷的榮耀,也給軍人帶來了身體上的傷病和內心的煎熬。

常盼轉身去,別時卻彷徨

對於軍營,一些戰友早早盤算著退役倒計時,但是真的到快要離開的日子,又會細數著時間,計算著穿軍裝的次數。

許多時候,因為瑣碎、折騰、空耗,我們會對軍營感到失望,也會期盼離開,想著越早離開越好。但是,當離開的機會真的擺在眼前,往往會猶豫地問一下自己“真的就要這樣走了嗎”;當離開的日子愈發臨近,往往會不自覺地把軍裝穿的更加筆挺,跑步跑的更加用力,因為軍旅是一條單行道,離開之後,再無法回頭。

整日期盼離開,等真的能離開的時候又會猶豫不決,或許是一種人之常情,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愛恨交織呢?

有多少恨,就會多麼想離開;而有多少愛,就會有多麼想留下。無論是想走,還是真走,無論是想留,還是真留,每一次糾結、每一次選擇都源於對軍營的濃郁情感交織。

吐槽千百遍,不容他人說

什麼是母校?母校就是自己罵一百句卻不允許別人罵一句的地方。

什麼是軍營?軍營就是自己整日吐槽它的不足卻又在外人吐槽時極力維護的地方。

是的!我們就是這麼“分裂”。

我們必須承認,軍營仍有很多不足;我們也從不否認,我們會經常吐槽甚至是抱怨。但是,面對外人的有意或無意的詆毀和批評,我們會耐心地解釋,也會激烈地辯駁。

在每一個軍人的內心身處,都有這樣的認同感:這是我們的部隊,我們希望它變得更好,所以我們要指出它的不足,這裡面有對它的愛,也有怒其不爭的恨;也因為這是我們的部隊,我們不能容忍別人說三道四,甚至是妄加詆毀。

對軍營的愛恨交織其實還有很多……

我們因為參軍分手,卻也因為軍人身份認識了現在的妻子;

我們因為參軍不能常常孝敬父母照顧兒女,卻也因為軍人身份讓父母子女無比自豪;

我們因為參軍與自己的朋友漸漸疏遠,也因為軍人的身份,結識了一幫戰友,懂得了什麼叫戰友情深;

我們因為參軍失去了許多機會,也因為軍身份經歷了常人無法經歷的東西……

我們在軍營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痛苦,我們又在克服這一次次痛苦中實現了蛻變和成長。

不論願不願意,我們對於軍營的情感至始至終都是複雜的。

我們在這裡獲得,也在這裡失去;我們曾無數次想逃離,卻又在離開後無數次想要回去;我們失落於它禁錮了自己的五彩青春,又不得不承認這一抹迷彩已經給我們打上了生命的烙印。

軍營,不止是一個地方,更是一座熔爐,一個舞臺。

軍人,不止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生活,一種信仰。

軍營,是一個讓軍人愛恨交織的地方。

擁有這樣的愛恨交織,也許還有軍屬。

作者簡介:

劍心,一個還不願意把情懷當飯吃的人。

▲關注一號哨位,讀懂中國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