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鑼鼓巷一“非遺博物館”存在違建 已列入拆違計畫中

存在違建的非遺博物館門口。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今日,新京報記者從東城區城管處獲悉,該建築地下室為歷史遺留違建,已列為東城拆違計畫中,下一步,交道口執法隊會嚴格按照法律程式,確保違規地下室拆除。

通往負一層的樓梯。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地下室同為博物展館

18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在雨兒胡同2號門前看到,

其招牌上寫著“免費參觀 中國拉卜楞民俗文化體驗館

非遺博物館”字樣,正門的匾額上寫著“中國財神”。進門後,一層位置是約100平方米的大廳,主要售賣藏族文化用品,二層則主要售賣與百家姓相關的文化用品。

關於網友舉報的地下室,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一層正對門位置,一處通往地下的樓梯被幾張椅子擋住,一張紙片上寫著“裝修暫停參觀”。而在一層商店靠內部位置,

另一處樓梯可通往地下。

地下大廳與一層面積大體相同,中央位置擺放著多件藏族文化特色的佛像、佛塔和盔甲。大廳牆壁部分已被改造為展示架,擺放著佛像、藏族佛經等物品,部分牆壁上有壁畫。大廳中央,一位工作人員正在佈置,他告訴新京報記者,地下部分為展示甘南文化的展覽館,目前還在佈置,4月19日開放參觀。

博物館內的陳列。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有工作人員稱系後期開發

4月19日中午11點50分左右,記者再次來到上述博物館,其門口擺放了4個由甘南州工商聯駐北京商會送來敬賀開業的花籃。

記者發現,該處建築一樓除了一些老北京特色的小店,其餘都是甘南州拉蔔愣地方特色首飾、服裝、飲品以及土特產展臺。

二樓和三樓分別是北京姓氏家譜文化館和尚未開業的中國拉蔔愣犛牛骨湯麵館。

據姓氏家譜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所在的負一層並不是一開始就有,而是後來開發的。在拉卜愣民俗文化體驗館搬來之前,“北京財神”老物件博物館的展廳也設在這裡。對於負一層具體的開發時間,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博物館內的陳列。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城管回應:已列入拆違計畫

今日中午,新京報記者從東城城管方面獲悉,早在3月22日,城管已向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東城分局求證上述地下室是否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劃部門於3月28日認定,該地下室未取得許可證。

城管經現場檢查、現場勘驗、拍照取證,該建築東西長16.8米、南北長11.2米、深3米、建築面積為188.16平方米,且該地下室為歷史遺留違建,已列入東城拆違計畫中。

該地下室被認定違法建設後,交道口執法隊員立即約談地下室實際所有人,由於該地下室為四人共同所有且四人中有不在京居住生活的,至4月11日,四人配合詢問調查,同時提供了身份證、房產證等證據材料。4月12日,城管執法隊依法開出《限期拆除決定書》,並於當日報請東城城管執法局法制科審核。

下一步,交道口執法隊會嚴格按照法律程式,確保違規地下室拆除。

城管經現場檢查、現場勘驗、拍照取證,該建築東西長16.8米、南北長11.2米、深3米、建築面積為188.16平方米,且該地下室為歷史遺留違建,已列入東城拆違計畫中。

該地下室被認定違法建設後,交道口執法隊員立即約談地下室實際所有人,由於該地下室為四人共同所有且四人中有不在京居住生活的,至4月11日,四人配合詢問調查,同時提供了身份證、房產證等證據材料。4月12日,城管執法隊依法開出《限期拆除決定書》,並於當日報請東城城管執法局法制科審核。

下一步,交道口執法隊會嚴格按照法律程式,確保違規地下室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