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年在大陸風頭無二的香港男星,第一名你絕對想不到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香港明星在大陸發展最風生水起的年代,在那個潮流初興之際,這些港星都帶著“天皇巨星”的光環,他們通過電視螢屏走進大陸觀眾的視野,進而成為一代人不可磨滅的記憶之星。

當年,你最早熟悉的香港男星是哪一位?是否和我心中的排位一樣?

6.周潤發

發哥周潤發,80後青年心中最有江湖大佬氣質的港星之一。

白圍巾的許文強一出場,就有一種“情義兼備”的氣息。許文強之死也是我小時候印象最深的電視劇情節。少女心碎了一地,哭腫的眼睛就是對這個角色愛意的最佳表達。

年歲漸長,再看《上海灘》,心境已不同於昨日,傷感的不再是許文強一人的大結局,而是“大浪淘盡英雄、人生終不能圓滿”的無盡哀傷。發哥當年只有25歲,卻已將演技修煉出層次感,

人生味濃,他把握得極好,所以,我們才能感動至今。

那些年內地的姑娘都愛許文強的氣質,但少男們卻更喜歡大銀幕裡的小馬哥、賭神高進。發哥穿著夾克拿過金像獎,和成龍、李連傑一同闖過好萊塢。這些年,他依然閃耀電影圈,雖然沒有當年吳宇森時代的風光無限,卻總能讓我們從他千變萬化的角色中看到昔日上海灘上的影子。

他在大陸觀眾心中,是裝著懷念的影帝,

靠一個角色可以被記住一輩子,更何況,他靠的從來都不是一個角色。

5.黃日華

熟悉黃日華,肯定是因為83《射雕》,靖哥哥就是他,

他就是憨小子的最佳代言人。後來又看了靖哥哥版的《決戰玄武門》,他扮演的江豐是個木訥的武癡,跟郭靖的笨、呆、傻有的一拼。華哥還演過82版《天龍八部》的虛竹,也是傻人有傻福的笨孩子角色。

習慣了華哥的一張臉孔,所以在看到他演出亞視連續劇《銀狐》時,心裡也固執地將腹黑大鱷段紹祥定義為心慈面軟的角色。多年後再看《銀狐》,竟發現我更喜歡這樣的華哥,演反派如此遊刃有餘,

比得一群傻白甜那樣幼稚淺薄。

97版的《天龍八部》後,華哥又順理成章成為悲劇英雄蕭大俠的不二人選。如今,華哥專注做好丈夫,劇集拍得少,但精品也有一部,就是《刑警》。他和三哥苗僑偉合作,一黑一白,一邪一正,逆反了當年《射雕》裡的人設安排。多年後,我終於看清,華哥更適合複雜的角色,老男人如老酒,陳年味更濃。

4.梁朝偉

梁朝偉成為殿堂級男神之前,在我記憶中,他一直是個嬉皮小子。小時候喜歡看的武俠劇裡,他總是演著類似的角色:俠客行裡的石中玉、絕代雙驕裡的小魚兒、鹿鼎記裡的韋小寶。可能,我們童年的世界裡,影帝在大陸螢屏上的形象只局限於此。直到進入電影的世界,才發現他可以不調皮嘻哈,他的眼神原來可以包含那麼多深邃的故事。

那些年,我收藏過《東京攻略》的明信片,買過《花樣年華》的小貼紙,還網購了書版《無間道》,甚至租影碟看過《洪興仔之江湖大風暴》,這些看似幼稚的行為,都因為對梁朝偉偏執的喜愛。

這些年,影帝只和墨鏡王合作無間,可能因為,那種蒼涼的畫風和欲說還休的故事,就如同影帝個人的生活,悶悶的,靜靜的,誰也猜不透。

3.鄭少秋

上世紀90年代,“四爺”這個稱呼可不是吳奇隆的專屬,“皇帝專業戶”也非張鐵林的專利,“風流大俠”更不是小鮮肉們能隨便駕馭的角色。這三個拉風的稱號都屬於一個資深的香港藝人——鄭少秋。

無論是《戲說乾隆》還是《楚留香》系列,他每一次出現都自帶“威儀天下”的華貴氣度。

曾幾何時,我們小夥伴的圈子裡都在討論“四爺”最愛誰?往往是淮秀幫和沈芳派鬥成一團;曾幾何時,少女們總希望知道楚大俠的結局,以至於我租了電影《楚留香大結局》來看,為香帥的死去哭紅了眼睛。

再之後,港劇顛覆了我對鄭少秋角色單一的認識,他駕馭得了丁蟹,也hold住謝文武,可以做黃天一樣的商場大鱷,也可以把痞子皇帝劉邦演得繪聲繪色。如今,他古稀之年依然駐顏有術,有成名曲有代表作,真人秀綜藝節目都玩得轉。這樣的常青樹藝人,並不多見。

2.何家勁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大陸打響名氣的港星不算多,少男少女狂追香港的“四大天王”,但天王們演的電視劇大家並是不是都看過。反倒是天王之外,帥氣的何家勁憑著臺灣版《包青天》裡的禦貓展昭,成為那個年代女孩心中的“首席帥哥”。

小時候心裡總是遺憾,為什麼數百集的《包青天》裡,卻沒有好好讓展大俠轟轟烈烈愛一場,後來看了《三俠五義》的原著,才知道展大俠的妻子是俠女丁月華。只是這位女俠的螢屏人選,我始終想不出來。因為要配得上當年的何家勁,必須要有絕色姿容和絕世風華。

後來,何家勁還演了《保鏢之天之驕女》《馬永貞》等劇,當年也是愛他的英雄俠骨,但千帆過盡,回首再看,記憶深處最美的角色始終是南俠展昭。

1.湯鎮宗

我童年最早認識的香港明星,應該是湯鎮宗。當時覺得他身上有大陸男星沒有的洋氣,穿起西服就有一種“外商”的氣息迎面撲來。當然,這樣根深蒂固的印象源自《外來妹》。他飾演的江生港氣十足,對趙小雲(陳小藝 飾)似有似無的情愫雖是功利的感情投資,卻總是讓人恨不起來。

對他飾演的角色,真正的憎惡來自臺灣版的《雪山飛狐》,他演活了第一反派田歸農。劇中,他構陷胡一刀,奪妻苗人鳳,膽小無能卻貪欲滿滿,連最後的自殺都那麼討人嫌。

後來,再看到他演《封神榜》裡的正人君子伯邑考,總覺得下一秒他要變壞。其實,《封神榜》是湯鎮宗在大陸拍的第一部戲,可我還是生生地被“田歸農”這個小人蒙了心。

這些年,只看過他演的大鬍子版《天龍八部》裡的風流段正淳,其他劇集幾乎沒看。雖然帥大叔也抵不過歲月無情,但若論當年港星在大陸的風光,他無疑是第一人。

如今,他的女兒湯洛雯參選港姐後簽約TVB,雖然多演小配角,但姑娘確實很美貌。父女一起上過《我不是明星》,很溫馨的父女情、賺人淚水。

今天只說了六位

還有誰是你童年的男神

歡迎留言討論

梁朝偉成為殿堂級男神之前,在我記憶中,他一直是個嬉皮小子。小時候喜歡看的武俠劇裡,他總是演著類似的角色:俠客行裡的石中玉、絕代雙驕裡的小魚兒、鹿鼎記裡的韋小寶。可能,我們童年的世界裡,影帝在大陸螢屏上的形象只局限於此。直到進入電影的世界,才發現他可以不調皮嘻哈,他的眼神原來可以包含那麼多深邃的故事。

那些年,我收藏過《東京攻略》的明信片,買過《花樣年華》的小貼紙,還網購了書版《無間道》,甚至租影碟看過《洪興仔之江湖大風暴》,這些看似幼稚的行為,都因為對梁朝偉偏執的喜愛。

這些年,影帝只和墨鏡王合作無間,可能因為,那種蒼涼的畫風和欲說還休的故事,就如同影帝個人的生活,悶悶的,靜靜的,誰也猜不透。

3.鄭少秋

上世紀90年代,“四爺”這個稱呼可不是吳奇隆的專屬,“皇帝專業戶”也非張鐵林的專利,“風流大俠”更不是小鮮肉們能隨便駕馭的角色。這三個拉風的稱號都屬於一個資深的香港藝人——鄭少秋。

無論是《戲說乾隆》還是《楚留香》系列,他每一次出現都自帶“威儀天下”的華貴氣度。

曾幾何時,我們小夥伴的圈子裡都在討論“四爺”最愛誰?往往是淮秀幫和沈芳派鬥成一團;曾幾何時,少女們總希望知道楚大俠的結局,以至於我租了電影《楚留香大結局》來看,為香帥的死去哭紅了眼睛。

再之後,港劇顛覆了我對鄭少秋角色單一的認識,他駕馭得了丁蟹,也hold住謝文武,可以做黃天一樣的商場大鱷,也可以把痞子皇帝劉邦演得繪聲繪色。如今,他古稀之年依然駐顏有術,有成名曲有代表作,真人秀綜藝節目都玩得轉。這樣的常青樹藝人,並不多見。

2.何家勁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大陸打響名氣的港星不算多,少男少女狂追香港的“四大天王”,但天王們演的電視劇大家並是不是都看過。反倒是天王之外,帥氣的何家勁憑著臺灣版《包青天》裡的禦貓展昭,成為那個年代女孩心中的“首席帥哥”。

小時候心裡總是遺憾,為什麼數百集的《包青天》裡,卻沒有好好讓展大俠轟轟烈烈愛一場,後來看了《三俠五義》的原著,才知道展大俠的妻子是俠女丁月華。只是這位女俠的螢屏人選,我始終想不出來。因為要配得上當年的何家勁,必須要有絕色姿容和絕世風華。

後來,何家勁還演了《保鏢之天之驕女》《馬永貞》等劇,當年也是愛他的英雄俠骨,但千帆過盡,回首再看,記憶深處最美的角色始終是南俠展昭。

1.湯鎮宗

我童年最早認識的香港明星,應該是湯鎮宗。當時覺得他身上有大陸男星沒有的洋氣,穿起西服就有一種“外商”的氣息迎面撲來。當然,這樣根深蒂固的印象源自《外來妹》。他飾演的江生港氣十足,對趙小雲(陳小藝 飾)似有似無的情愫雖是功利的感情投資,卻總是讓人恨不起來。

對他飾演的角色,真正的憎惡來自臺灣版的《雪山飛狐》,他演活了第一反派田歸農。劇中,他構陷胡一刀,奪妻苗人鳳,膽小無能卻貪欲滿滿,連最後的自殺都那麼討人嫌。

後來,再看到他演《封神榜》裡的正人君子伯邑考,總覺得下一秒他要變壞。其實,《封神榜》是湯鎮宗在大陸拍的第一部戲,可我還是生生地被“田歸農”這個小人蒙了心。

這些年,只看過他演的大鬍子版《天龍八部》裡的風流段正淳,其他劇集幾乎沒看。雖然帥大叔也抵不過歲月無情,但若論當年港星在大陸的風光,他無疑是第一人。

如今,他的女兒湯洛雯參選港姐後簽約TVB,雖然多演小配角,但姑娘確實很美貌。父女一起上過《我不是明星》,很溫馨的父女情、賺人淚水。

今天只說了六位

還有誰是你童年的男神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