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茅荑——小時候都吃過的美食,你還記得嗎?

要說六安地方美食可是數不勝數。今天說一樣大自然的饋贈——茅荑,估計你是吃過的。唐代溫庭筠詩裡對它進行過生動描繪,稱其為“柔荑”,因了其春起嫩芽始發,細長的葉子舞于惠風之中,

成就了其柔美。
唐·溫庭筠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滿堤。

拂塵生嫩綠,披雪見柔荑。

碧玉牙猶短,黃金縷未齊。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閨。

預恐狂夫折,迎牽逸客迷。

新鶯將出谷,應借一枝棲。

茅荑系白茅的嫩芽。其苗曆秋之枯黃,甚或一把火的滾燒,生命仍在凍土下蘊藏,

再經冬雪骨水滋養,一早就會以淺綠把春的訊息報給勤勞的人們。

待到清明雨後,綠意覆地,嫩芽始飽滿,將其抽出來吃,又是一道極品美味。說是拔,其實不必費多大氣力,只須食指與拇指捏住輕輕一抽。當此時,其實尚有葉片包衣,僅頂著一片葉子,剝開包著的葉露出淺綠的種子,即剝即食,口舌生津。

摘上滿滿的一把,剝開那嫩芽,將白白的嫩嫩的,還沒有抽穗的白茅嫩芽塞到嘴裡,

細細的咀嚼,頓時一股軟軟的,綿綿的,甜甜的清香溢滿在嘴角,溢滿在齒舌間,那味道真叫一個美啊!

倘剝開來見其色發白,便已老了,嚼不化,難已下嚥。

拔茅荑集野趣與美味于一體,清明時節正當時。逾時令則不待也。入秋,種子成熟,綻開茫茫一片白,又是一景。

春上吃的是白茅種子,白茅是一味全身是寶的食藥植物。以其宿根入藥,名白茅根。

這種美食城裡現在可能已經嘗不到了,但是每每這個時節,總會想起那忘不掉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