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速度與激情8》:這麼多年了,還是只有用錢砸車那套管用?

如果不是因為要去聽範·迪塞爾的聲音,我可能還是會猶豫要不要走進電影院,

混跡於不同年齡的人群裡去看《速度與激情8》。因為這意味著要在近視眼鏡之外再架上個3D眼鏡,想摘下來休息一下,看到的都是重影兒的畫面。這不僅讓人惱恨,而且恰好身邊的女子轉頭恨恨地對後面的人說,你能不能不踢我的椅子了!她用普通話和滬語各說了一遍。幸好後面的“黑影”沒有跟進的意思,萬一他說,我踢你椅子怎麼了,我就踢你椅子了! 那麼就和電影畫面互文了,
上演哈瓦那性☆禁☆感格鬥場面了。

破敗而熱情的古巴、破敗而冷靜的歐洲和破敗而寒冷的俄羅斯,它們在“速8”中唯一存在的理由就是任由一群豪車在火焰中上天入地——我想大概只有美國人可以從一個國家走向另一個國家就像是從自家的起居室到廚房那麼自然,這些必須是成熟的美國資本可以給我們的。它們符合美國本土的資本運營模式,

要是換一個導演,你都不好意思讓劇中人物只用光頭、紋身、黑色緊身衣和非洲小辮子就無可挑剔地扮性☆禁☆感——他們有錢砸車,有錢弄核潛艇,有錢弄魚雷,就沒錢買一件不那麼緊身的衣服嗎?起碼換一件紫色的緊身衣怎麼了!

從前的美國公路電影滿世界都是破碎的汽車鐵皮和破碎的心靈,

一部工業時代的代言人“老式福特”就可以從西部到東部,好像只是因為無所事事或者只是為了編造一個又一個添油加醋的故事,那時候的汽車是用來在公路上奔跑的,不是用來砸的。汽車的精神功用是順便撿拾起無家可歸和老無所依的心靈,頂多是為了在一家汽車旅館旁邊發現一個曼妙女子,她只是舉著拇指,做一個“搭車”動作,
然後搭上一程就莫名地消失了,連個手帕都不會忘在車裡。

不像在“速8”中,必須讓埃琳娜在自己的兒子面前死去才能成全家庭觀念。範·迪塞爾在“速8”裡重複多遍的“family”險些讓這個單詞位列最令人生厭的單詞榜首。

這部 “來自激情的速度”總有些撒潑的感覺,

揪頭髮和摔杯子已經可以了——其實真的沒必要花那麼多錢去砸蘭博基尼。不知道範·迪塞爾是不是還沒有從《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回過神兒來,還在想著東方古老的神祗,要用這麼多廢鐵皮來講一個破碎的世界、完整的心靈的故事實在是動靜太大,太炫富、太土豪了,而且他們用一個破碎的世界來維護完整的心靈之家的邏輯缺乏娛樂意義上的合法性,它的唯一合法性在於破敗的世界裡恰好適合隱匿巨額資本。

可是怎麼辦呢?美國的類型片的好處在於我們猜不到開始,卻可以猜得到結局:好好等著吧,最終他們會用“嘿,夥計們”這樣輕描淡寫的語氣對待一切過往,嘲笑你哪怕些許的不忍與不舍,在這些類型片裡沒有任何含蓄的猶豫,他們可以在任何國家的夕陽下喝一杯咖啡,來個大團圓——童話裡的故事都是真的。我們這麼傻氣,發現類型片又如此討好我們的傻氣,從30元到60元不等的票價就那麼堆積成了上億的票房,我們精神上的無能就這樣被看穿,甚至他們連假裝一下的憐憫都沒有。

在《速度與激情》沒有進入“痛扁”蘭博基尼之前的影像鋪陳裡,人物都是社會邊緣人,愛情都是邊緣人只配擁有的“中心愛情”,那個時候他們還不想拿著核按鈕箱要和“汽車人”比拼。至少他們還會在意自己的錢,不會讓一群豪車像是迷路的傻瓜一樣只朝一個方向開,女魔頭塞弗怎麼也應該有著塞壬的好歌喉,不會在天上只要當個鍵盤俠就可以指揮星球大戰,觀眾們眼睜睜地看著這群肌肉男要被主流世界招安而無法揮手再見,大概也就是美國資本可以讓這一切成為真實的謊言。

我們不行,在美國資本以明晃晃的言語表現的背後,多數人還是會將喝多少錢一杯的咖啡和買多少錢一袋的速食麵也算進美國資本運營之中。我一次就在超市里看見一個頭髮稀疏的男子對著他的妻子不耐煩地解釋貨架的最下面一層才是最便宜的調料,比如三袋十元的胡椒粉和一個瓶裝的胡椒粉哪個更有資本意義。這位男子大概不是宣佈自己的勤儉美德,而是宣佈自己的立場——所有公開表達的態度都是權威的表現,因為他的妻子果真就在這個權威之下俯下身子認真比對貨架上的價格。要是必須山寨自我版本的“來自激情的速度”,我打算讓超市的一排排貨架都暫態倒下去,然後看見醬油、醋汁和番茄醬暫態扭作一團。

▲美國公路電影中的汽車與曠野

或者總有一個不和諧的聲音會悄悄地說,保羅·沃克離開了,他們居然沒有宣佈《速度與激情》的終結。居然還拍攝了“速8”。是的,接下來還有“速9”和“速10 ”或者更多;是的,資本總是前行,類型片是美國好萊塢票房的穩健保障。要是不拍下去,粉絲可能答應,美國資本怎麼會答應呢。同時,我們要在此不合時宜地提醒這些懷念過往的人們,必須忘記自己的浪漫主義理想、忘記自己盲目流浪的本能,忘記令人心碎的美國曠野;然後走進任何一家電影院,安靜地坐在那裡,不要用腳踢前座的椅子,安安靜靜地看一場“來自激情的速度”。(作者系上海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它的唯一合法性在於破敗的世界裡恰好適合隱匿巨額資本。

可是怎麼辦呢?美國的類型片的好處在於我們猜不到開始,卻可以猜得到結局:好好等著吧,最終他們會用“嘿,夥計們”這樣輕描淡寫的語氣對待一切過往,嘲笑你哪怕些許的不忍與不舍,在這些類型片裡沒有任何含蓄的猶豫,他們可以在任何國家的夕陽下喝一杯咖啡,來個大團圓——童話裡的故事都是真的。我們這麼傻氣,發現類型片又如此討好我們的傻氣,從30元到60元不等的票價就那麼堆積成了上億的票房,我們精神上的無能就這樣被看穿,甚至他們連假裝一下的憐憫都沒有。

在《速度與激情》沒有進入“痛扁”蘭博基尼之前的影像鋪陳裡,人物都是社會邊緣人,愛情都是邊緣人只配擁有的“中心愛情”,那個時候他們還不想拿著核按鈕箱要和“汽車人”比拼。至少他們還會在意自己的錢,不會讓一群豪車像是迷路的傻瓜一樣只朝一個方向開,女魔頭塞弗怎麼也應該有著塞壬的好歌喉,不會在天上只要當個鍵盤俠就可以指揮星球大戰,觀眾們眼睜睜地看著這群肌肉男要被主流世界招安而無法揮手再見,大概也就是美國資本可以讓這一切成為真實的謊言。

我們不行,在美國資本以明晃晃的言語表現的背後,多數人還是會將喝多少錢一杯的咖啡和買多少錢一袋的速食麵也算進美國資本運營之中。我一次就在超市里看見一個頭髮稀疏的男子對著他的妻子不耐煩地解釋貨架的最下面一層才是最便宜的調料,比如三袋十元的胡椒粉和一個瓶裝的胡椒粉哪個更有資本意義。這位男子大概不是宣佈自己的勤儉美德,而是宣佈自己的立場——所有公開表達的態度都是權威的表現,因為他的妻子果真就在這個權威之下俯下身子認真比對貨架上的價格。要是必須山寨自我版本的“來自激情的速度”,我打算讓超市的一排排貨架都暫態倒下去,然後看見醬油、醋汁和番茄醬暫態扭作一團。

▲美國公路電影中的汽車與曠野

或者總有一個不和諧的聲音會悄悄地說,保羅·沃克離開了,他們居然沒有宣佈《速度與激情》的終結。居然還拍攝了“速8”。是的,接下來還有“速9”和“速10 ”或者更多;是的,資本總是前行,類型片是美國好萊塢票房的穩健保障。要是不拍下去,粉絲可能答應,美國資本怎麼會答應呢。同時,我們要在此不合時宜地提醒這些懷念過往的人們,必須忘記自己的浪漫主義理想、忘記自己盲目流浪的本能,忘記令人心碎的美國曠野;然後走進任何一家電影院,安靜地坐在那裡,不要用腳踢前座的椅子,安安靜靜地看一場“來自激情的速度”。(作者系上海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