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中法文化之春迎來“本命年” 關注新青年新力量

中法文化之春海報融合中法文化元素

國際線上報導:記者18日從法國駐華使館獲悉,

第12屆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將於5月6日至7月9日舉行。屆時,這場一年一度的與法國文化之約將在中國30座城市展開60個專案,涵蓋話劇、舞蹈、古典及現代音樂、視覺藝術、新媒體、電影和圖書等藝術門類。

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創立於2006年,源自於2003年至2005年舉辦的中法文化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外國文化節,也是法國境外規模最大的法國文化節。

據瞭解,

2017年中法文化之春將呈現一系列頂尖法國文化精品。聖埃蒂安現代藝術博物館藏品展將在北京、武漢、成都三地展出莫内、馬蒂斯、庫爾貝、畢卡索等人的繪畫作品,帶領觀眾重溫19世紀起的法國繪畫歷程。金球獎影后、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將來華朗讀杜拉斯作品《情人》,演繹這部中國讀者熟悉的法國文學作品。法國廣播愛樂樂團將來華演繹德彪西、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的經典作品。
法國經典喜劇電影展映將放映從路易﹒德﹒菲奈斯到丹尼﹒伯恩的影片。

今年,文化之春活動還邀請了代表法國創作活力的新青年代表。8名馬塞爾·杜尚獎獲獎藝術家的作品將展出,他們代表著法國當代藝術的風向和潮流。年僅30歲的戲劇導演朱利安·戈瑟蘭改編羅貝托·波拉尼奧的長篇小說《2666》,話劇《2666》將帶來一場長達12小時的戲劇冒險。

“中國搖滾之父”崔健、編舞家王亞彬和漫畫家陸明出席2017文化之春新聞發佈會

此外,2017文化之春將再一次展示由中法藝術家合作開展的多個項目。在去年憑藉戲劇《愛的落幕》中文版獲得巨大成功後,導演巴斯卡·朗貝爾再回中國與中國演員們合作《愛的開端》。法國甜蜜憶古樂團將與長沙木偶皮影藝術劇院合作,

為孩子們帶來融合了兩種傳統藝術的演出,即中國皮影戲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歌手喬伊絲·喬納森也將加入與中國音樂人合作的行列。攝影師瑪伊·盧卡斯則將她的目光放到了昆明和長沙街頭的年輕人身上,觀眾可以通過攝影家的眼睛瞭解今日中國青年的生活狀態。

今年,中法文化之春再次邀請五位與法國文化有淵源的中國藝術家擔任形象大使,

他們是“中國搖滾之父”崔健、電影導演賈樟柯、雕塑家隋建國、編舞家王亞彬和漫畫家陸明。在18日於法國駐華使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崔健講述了他與法國文化的相遇和理解,“其實我們最早接觸法國藝術的時候,法國還不僅僅是法國,它代表著西方、世界和開放。”崔健說,隨著國人對世界的認識逐漸深入,開始細化出法國文化的特點,“法國文化裡不光有理性和自由,同時還有一種奔放和熱情,我們的音樂、繪畫和舞蹈從法國藝術裡得到的東西太多了。”

2017年,中法文化之春即將迎來它的12歲生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12年是生肖紀年裡的一個輪回,而2017年正是中法文化之春的第一個“本命年”。法國駐華大使顧山在發佈會上表示,希望在文化之春系列活動中看到中法兩國文化的相遇和碰撞,讓中國公眾更好地瞭解法國文化和創造力。

法國駐華大使顧山在發佈會上

同時還有一種奔放和熱情,我們的音樂、繪畫和舞蹈從法國藝術裡得到的東西太多了。”

2017年,中法文化之春即將迎來它的12歲生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12年是生肖紀年裡的一個輪回,而2017年正是中法文化之春的第一個“本命年”。法國駐華大使顧山在發佈會上表示,希望在文化之春系列活動中看到中法兩國文化的相遇和碰撞,讓中國公眾更好地瞭解法國文化和創造力。

法國駐華大使顧山在發佈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