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幼儀:在徐志摩一生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編者按】

張幼儀之所以會嫁給徐志摩,是因其四哥張嘉璈視察學堂時,看到了徐志摩的一篇文章。以當時張家的家聲地位,徐父的允婚短箋寫的是:“我徐申如有幸以張嘉璈之妹為媳。

”1915年張幼儀與徐志摩結婚,婚後不久,徐志摩即離家赴京津求學,1918年張幼儀生下長子徐積鍇(乳名阿歡),不久,徐志摩又離家赴美國讀書,次年轉往英國倫敦。

1920年,張幼儀前往歐洲與丈夫團聚,此時的徐志摩正癡戀林徽因不能自拔,而當得知張幼儀再次懷上他的孩子時,徐志摩要求她把孩子打掉,並於提出離婚後不久不辭而別。此後,張幼儀前往德國投靠張家兄弟,並于1922年在柏林產下次子彼得,

一個多星期後,急於離婚的徐志摩正式與她簽署離婚協定。

1925年,彼得因病夭折。1926年張幼儀回國,並於1928年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而在徐志摩與陸小曼成婚後,徐家二老因不滿新婦,曾長期與張幼儀母子共居一處。

1953年張幼儀在中國香港與一位蘇醫生結婚,1974年丈夫去世後,她遷往美國與家人團聚。她的侄孫女張邦梅根據其晚年自述,

寫下了她與徐志摩的故事《小腳與西服》。該書繁體字版推出之時,曾經有人對這本書對徐志摩形象可能造成的傷害提出質疑,張邦梅表示,她只是記述了張幼儀的故事與感受,讓她也有說話的機會。

本文摘編自該書《尾聲》部分,記述了徐志摩出事後,張幼儀如何料理當時的局面,也談到了她對陸小曼和林徽因的觀感以及她對徐志摩的情感。由澎湃新聞經中信出版集團授權發佈。

1921年張幼儀與徐志摩在歐洲拍攝的第一張合影

我最後一次看到徐志摩,是在1931年他死於意外的前一天。那天他來店裡跟八弟打招呼,然後問我他要裁縫師替他做的那幾件襯衫的事。他剛搭飛機抵達上海,準備帶人去看一個朋友打算出售的住宅。

他充當中間人,如果替朋友賣掉這房子,就可以賺些傭金。

儘管當時搭飛機旅行還是件危險的事,徐志摩照舊經常飛來飛去。雖說外國公司的飛機比中國公司的要安全,可是徐志摩講,他之所以搭中國航空公司的飛機,是因為他有一本免費乘機券。徐志摩寫過一篇描述飛翔的著名散文(編者按:應指《想飛》),中國航空公司想利用他做一部分廣告。

那天下午,

他說他得馬上趕回北京。我就問他為什麼非這麼趕不可,他可以第二天再回去。我還告訴他,我覺得他不應該搭中國航空公司的飛機,不管是不是免費。他像平常那樣大笑著告訴我,他不會有事的。

當天晚上,我在一個朋友家裡摸了幾圈麻將,很晚才回家。淩晨一兩點的時候,我半睡半醒間聽到有個用人進來告訴我,有位中國銀行來的先生在門口想拿封電報給我。

電報說,徐志摩坐的包機在飛往北京的途中,墜毀在山東濟南;機上唯一的乘客徐志摩和兩位飛機師當場死亡。

我穿著長袍,完全不敢相信地站在玄關。我剛剛見過的徐志摩還是活生生的。“我們怎麼辦?”中國銀行來的那位先生一語點醒了我,“我去過徐志摩家,可是陸小曼不收這電報。她說徐志摩的死訊不是真的,她拒絕認領他的屍體。”

我想到陸小曼關上前門,消失在鴉☆禁☆片煙霧裡的情形。她出了什麼毛病?她怎麼可以拒絕為徐志摩的遺體負責?打從那時候起,我再也不相信徐志摩和陸小曼之間共有的那種愛情了。

我讓那信差進到飯廳。一個用人為他端了杯茶,我在一旁整理思緒:阿歡必須以徐志摩兒子的身份認領他父親的遺體,而且必須有人和十三歲的阿歡一起料理後事,那個人應該是陸小曼,而不是我。

於是,我打電話給八弟。我告訴他這個噩耗的時候,他開始在電話那頭啜泣。

我問他:“你明天能不能帶阿歡去濟南一趟?”

“當然可以,當然可以。”他控制自己的情緒說。

張幼儀1924年攝於德國

第二天早上老爺來吃早飯的時候,我告訴他有架飛機失事了。我根本不必講誰在飛機上,因為所有我認識的人當中,只有徐志摩定期搭飛機。

老爺就問我那乘客的狀況。我不敢當場告訴老爺實話,我怕他這麼大的年紀會受打擊,所以我就假裝徐志摩還活著的樣子說,他在醫院,情況看起來很糟糕。

老爺說,他不願意在這種情況下到醫院看他兒子。他要我去,然後回來向他報告。

第二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老爺問我:“有什麼消息嗎?”我低頭看著盤子說:“他們正在想辦法,可是我不曉得他們能怎麼樣。”

隔天老爺又打聽了一次消息,我終於像頭一次聽到噩耗的時候那樣,哭著說:“沒指望了,他去了。”

這時候,我看到老爺臉上有好多內容:哀痛、難過、悔恨。他把臉別過去說:“好吧,那就算了吧。”

雖然說起來這事很可怕,可是徐志摩太讓他傷心了,而且他對徐志摩娶陸小曼進門這件事很生氣。

後來,有支搜索隊被派到撞機的山邊尋找屍體。徐志摩的遺體在離撞機地點不遠處被發現,雖然屍首不全,而且嚴重燒焦,不過還是認得出來。

後來他的遺體先放在濟南,中國銀行在當地為他舉行了公祭和喪禮;其中有阿歡和八弟參加。老爺也作了一副挽聯致哀。他在挽聯中,大膽將徐志摩與歷史上兩個著名詩人相比擬:一個是西元前3世紀的楚國詩人屈原,他因為君主不信任自己而投湘江自盡;一個是唐朝詩人李白,據說他在醉酒的時候,因為想抓住水中的月亮倒影而淹死。

考史詩所載,沉湘捉月,文人橫死,各有傷心,

爾本超然,豈期邂逅罡風,亦遭慘劫?

自繈褓以來,求學從師,夫婦保持,最憐獨子,

母今逝矣,忍使淒涼老父,重賦招魂?

我也想在喪禮中說些話,可是不知道要怎麼起頭表達我的哀傷。二哥的朋友就以我的名義,作了一首挽聯,其中提到濟南地區的候鳥大鵬,這種鳥的背非常寬大,每年都會遷徙到天池。

萬里快鵬飛,獨憾翳雲遂失路;

一朝驚鶴化,我憐弱息去招魂。

徐志摩死後的公祭儀式舉行完半年,中國銀行終於安排用一節火車車廂把他的遺體從濟南運到上海,再運到硤石安葬。當時運送工作困難,因為國民黨和日本人正在那個地區打仗。八弟帶著阿歡去上海迎接已封蓋的棺材。

兩歲時的彼得,攝於夭折前一年

雖然我連去參加上海公祭的打算都沒有,不過還是準備了一件黑色旗袍,以備不時之需。公祭那天下午,家裡電話鈴響了。

“你一定要來一趟。”一個朋友說。我問為什麼。

“你來就是了。”他說。於是我去了公祭禮堂一趟。徐志摩的靈柩已經打開,安置在花朵中,他的臉被黑絲袍襯得十分慘白浮腫,一點兒也不像他。我深深鞠了三個躬,向他致敬。他才三十五歲,這麼年輕,又這麼有才氣。

我從靈柩旁走開以後,打電話給我的那個朋友出現在我身邊。他強調說:“你一定要幫忙,陸小曼想把徐志摩的壽衣換成西裝,她也不喜歡那棺材,想改成西式的。”

八弟在中國銀行的協助下,幫徐志摩用傳統的壽板訂制了一口棺材。這種棺材有一面是圓的,形狀很像樹幹,而不是長方形的盒子。

把徐志摩的遺體從一個地方挪到另一個地方這種想法,教我覺得噁心;把他的壽衣換掉也是。他的身體怎麼可能再承受更多折磨?

我說:“就算他是因為自然原因死亡,現在也一切難改了,何況他是在這種意外狀況下死的……”

我不想見陸小曼,也不想跟她說話,更不想跟她吵架,就下了個結語說:“你只要告訴陸小曼,我說不行就好了。”

說完我就離開了,以防萬一陸小曼出現。後來我聽說他們還是讓徐志摩穿著中國壽衣躺在中國棺材裡。我搞不懂陸小曼,難道徐志摩洋化到需要在死的時候穿西服嗎?我可不這麼想。

不管他的思想有多西化或多進步,我都認為他是中國人,他所追求的西式愛情最後並沒有救他一命。去年我才讀到他死前寫給陸小曼的信。徐志摩從沒跟她一起過過家庭生活。她拒絕搬到北京,因為住上海鴉☆禁☆片比較容易到手。徐志摩為了供養她,老是在北京和上海之間飛來飛去。讀到他最後的生活情形,我非常難過。

你曉得徐志摩為什麼在他死前的那天晚上搭飛機走嗎?他要趕回北京,參加一場由林徽因主講的建築藝術演講會。他當年就是為了這個女朋友跟我離婚的,到頭來又是為了林徽因——從住沙士頓的時候起,經過他們與泰戈爾同遊,甚至在她嫁給梁思成以後,都是這樣。她、徐志摩,還有她丈夫,是知心朋友。徐志摩的飛機在山東撞毀的時候,梁思成正巧到山東,所以梁思成和他朋友是搜索隊裡的第一批人員。

我1947年的時候見過林徽因一次。當時我到北京參加一場婚禮,有個朋友過來跟我說,林徽因住在醫院,不久以前才因為肺結核動了一次大手術,可能不久于人世;連她丈夫都從他任教的耶魯大學被召回。我心裡雖然嘀咕著林徽因幹嗎要見我,可還是跟著阿歡和孫子去了。見面的時候,她虛弱得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只是望著我們,頭轉到這邊,又轉到那邊。她也仔細地瞧了瞧我,我不曉得她想看什麼。也許是我人長得醜又不會笑。

後來林徽因一直到1954 年才死於肺結核。(編者按:林徽因實際上病逝於1955年)我想她當初之所以想見我,是因為她愛徐志摩,想看看他的孩子。儘管她嫁給了梁思成,她還是愛著徐志摩。但如果她愛徐志摩的話,為什麼她在他離婚以後,還任由他晃來晃去?那是愛嗎?

張幼儀與徐積鍇。1926年自德國返鄉後,她便獨自撫養兒子成人。

人家說徐志摩的第二任太太陸小曼愛徐志摩,可是看了她在他死後的作為(拒絕認領他的遺體),我不認為那叫愛。一個人怎麼可以拒絕照顧另一半?愛意味著善盡責任,履行義務。

而且,他們兩人沒有一起過過家庭生活。陸小曼的鴉☆禁☆片癮把徐志摩弄得一窮二白,老是得向朋友告貸。他也會跟我借錢。可是如果我從自己的腰包掏錢給他,我就會說:“這是你爹的錢。”

徐志摩本人並沒有惡習。他不喝酒,也不吸鴉☆禁☆片,甚至一直到死前一年左右才開始抽香煙。他有一種極好的個性,在任何社交場合都受人喜愛。

我這輩子都在擔心有沒有盡到我的責任。就連離婚以後我都還在照顧徐志摩的父母,因為我認為這麼做是我的責任。我為徐志摩、他家人,還有兒子,做了我認為應該做的事。

徐志摩還在世的時候,老爺每個月幫他忙,供他三百元生活費。徐志摩死後,老爺還是每個月給陸小曼三百元,因為他覺得照顧她是他的責任。他把那三百元直接存到她銀行戶頭裡,這樣他就不必看到她了。老爺在徐志摩身故後又活了十三年,那些年他都跟我住,而且每個月幫陸小曼的忙,甚至在她公然與情人翁先生同居以後也一樣。翁先生和陸小曼無名無分地同居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他於1961年去世為止。他比陸小曼早死六年。(編者按:陸小曼實於1965年去世)而這期間,翁瑞午是已婚身份。我真為他太太和女兒難過。

1944年老爺辭世以後,我繼續每個月放三百元到陸小曼戶頭裡,因為我認為供養她是我兒子的責任。過了四五年以後,翁先生跑來見我,告訴我他賣了好幾噸茶葉,現在的財產足以供養陸小曼和他自己了。從此我才不再寄錢。

張幼儀身著黑色旗袍於上海拍攝了這張肖像(約1937年),時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

現在,我的故事接近尾聲了。就某一方面來講,你就是我的故事結局,因為你是頭一個聽我訴說畢生故事的人。可是你有興趣聽,而且想知道我的身世,所以我真心覺得我一定要把我的故事和盤托出。你老是問我有沒有時間再跟你談,現在我所擁有的就是時間,我有的是時間坐下來回想過去。

有時候,我覺得我已經為我家人和徐志摩家人做盡了一切,因為我一向關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儘管我離了婚,我和徐家,甚至和徐志摩的關係,始終還是很近。打從開始,我的相命婆一直就喜歡徐家。

你曾問我,既然我有能力經營一家銀行和一間服裝行,怎麼還對徐家二老和徐志摩這麼百依百順。我想我對徐家二老有一份責任在,因為他們是我兒子的爺爺奶奶,所以他們也是我的長輩。我就是伴著這些傳統價值觀念長大的,不管我變得多麼西化,都沒辦法丟棄這些觀念。

所以,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辦法找到我自己,也沒辦法成長。他使我得到解脫,變成另外一個人。

你總是問我愛不愛徐志摩。你曉得,我沒辦法回答這問題。我對這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可稱為“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小腳與西服》,[美]張邦梅著,譚家瑜譯,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4月。

徐志摩坐的包機在飛往北京的途中,墜毀在山東濟南;機上唯一的乘客徐志摩和兩位飛機師當場死亡。

我穿著長袍,完全不敢相信地站在玄關。我剛剛見過的徐志摩還是活生生的。“我們怎麼辦?”中國銀行來的那位先生一語點醒了我,“我去過徐志摩家,可是陸小曼不收這電報。她說徐志摩的死訊不是真的,她拒絕認領他的屍體。”

我想到陸小曼關上前門,消失在鴉☆禁☆片煙霧裡的情形。她出了什麼毛病?她怎麼可以拒絕為徐志摩的遺體負責?打從那時候起,我再也不相信徐志摩和陸小曼之間共有的那種愛情了。

我讓那信差進到飯廳。一個用人為他端了杯茶,我在一旁整理思緒:阿歡必須以徐志摩兒子的身份認領他父親的遺體,而且必須有人和十三歲的阿歡一起料理後事,那個人應該是陸小曼,而不是我。

於是,我打電話給八弟。我告訴他這個噩耗的時候,他開始在電話那頭啜泣。

我問他:“你明天能不能帶阿歡去濟南一趟?”

“當然可以,當然可以。”他控制自己的情緒說。

張幼儀1924年攝於德國

第二天早上老爺來吃早飯的時候,我告訴他有架飛機失事了。我根本不必講誰在飛機上,因為所有我認識的人當中,只有徐志摩定期搭飛機。

老爺就問我那乘客的狀況。我不敢當場告訴老爺實話,我怕他這麼大的年紀會受打擊,所以我就假裝徐志摩還活著的樣子說,他在醫院,情況看起來很糟糕。

老爺說,他不願意在這種情況下到醫院看他兒子。他要我去,然後回來向他報告。

第二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老爺問我:“有什麼消息嗎?”我低頭看著盤子說:“他們正在想辦法,可是我不曉得他們能怎麼樣。”

隔天老爺又打聽了一次消息,我終於像頭一次聽到噩耗的時候那樣,哭著說:“沒指望了,他去了。”

這時候,我看到老爺臉上有好多內容:哀痛、難過、悔恨。他把臉別過去說:“好吧,那就算了吧。”

雖然說起來這事很可怕,可是徐志摩太讓他傷心了,而且他對徐志摩娶陸小曼進門這件事很生氣。

後來,有支搜索隊被派到撞機的山邊尋找屍體。徐志摩的遺體在離撞機地點不遠處被發現,雖然屍首不全,而且嚴重燒焦,不過還是認得出來。

後來他的遺體先放在濟南,中國銀行在當地為他舉行了公祭和喪禮;其中有阿歡和八弟參加。老爺也作了一副挽聯致哀。他在挽聯中,大膽將徐志摩與歷史上兩個著名詩人相比擬:一個是西元前3世紀的楚國詩人屈原,他因為君主不信任自己而投湘江自盡;一個是唐朝詩人李白,據說他在醉酒的時候,因為想抓住水中的月亮倒影而淹死。

考史詩所載,沉湘捉月,文人橫死,各有傷心,

爾本超然,豈期邂逅罡風,亦遭慘劫?

自繈褓以來,求學從師,夫婦保持,最憐獨子,

母今逝矣,忍使淒涼老父,重賦招魂?

我也想在喪禮中說些話,可是不知道要怎麼起頭表達我的哀傷。二哥的朋友就以我的名義,作了一首挽聯,其中提到濟南地區的候鳥大鵬,這種鳥的背非常寬大,每年都會遷徙到天池。

萬里快鵬飛,獨憾翳雲遂失路;

一朝驚鶴化,我憐弱息去招魂。

徐志摩死後的公祭儀式舉行完半年,中國銀行終於安排用一節火車車廂把他的遺體從濟南運到上海,再運到硤石安葬。當時運送工作困難,因為國民黨和日本人正在那個地區打仗。八弟帶著阿歡去上海迎接已封蓋的棺材。

兩歲時的彼得,攝於夭折前一年

雖然我連去參加上海公祭的打算都沒有,不過還是準備了一件黑色旗袍,以備不時之需。公祭那天下午,家裡電話鈴響了。

“你一定要來一趟。”一個朋友說。我問為什麼。

“你來就是了。”他說。於是我去了公祭禮堂一趟。徐志摩的靈柩已經打開,安置在花朵中,他的臉被黑絲袍襯得十分慘白浮腫,一點兒也不像他。我深深鞠了三個躬,向他致敬。他才三十五歲,這麼年輕,又這麼有才氣。

我從靈柩旁走開以後,打電話給我的那個朋友出現在我身邊。他強調說:“你一定要幫忙,陸小曼想把徐志摩的壽衣換成西裝,她也不喜歡那棺材,想改成西式的。”

八弟在中國銀行的協助下,幫徐志摩用傳統的壽板訂制了一口棺材。這種棺材有一面是圓的,形狀很像樹幹,而不是長方形的盒子。

把徐志摩的遺體從一個地方挪到另一個地方這種想法,教我覺得噁心;把他的壽衣換掉也是。他的身體怎麼可能再承受更多折磨?

我說:“就算他是因為自然原因死亡,現在也一切難改了,何況他是在這種意外狀況下死的……”

我不想見陸小曼,也不想跟她說話,更不想跟她吵架,就下了個結語說:“你只要告訴陸小曼,我說不行就好了。”

說完我就離開了,以防萬一陸小曼出現。後來我聽說他們還是讓徐志摩穿著中國壽衣躺在中國棺材裡。我搞不懂陸小曼,難道徐志摩洋化到需要在死的時候穿西服嗎?我可不這麼想。

不管他的思想有多西化或多進步,我都認為他是中國人,他所追求的西式愛情最後並沒有救他一命。去年我才讀到他死前寫給陸小曼的信。徐志摩從沒跟她一起過過家庭生活。她拒絕搬到北京,因為住上海鴉☆禁☆片比較容易到手。徐志摩為了供養她,老是在北京和上海之間飛來飛去。讀到他最後的生活情形,我非常難過。

你曉得徐志摩為什麼在他死前的那天晚上搭飛機走嗎?他要趕回北京,參加一場由林徽因主講的建築藝術演講會。他當年就是為了這個女朋友跟我離婚的,到頭來又是為了林徽因——從住沙士頓的時候起,經過他們與泰戈爾同遊,甚至在她嫁給梁思成以後,都是這樣。她、徐志摩,還有她丈夫,是知心朋友。徐志摩的飛機在山東撞毀的時候,梁思成正巧到山東,所以梁思成和他朋友是搜索隊裡的第一批人員。

我1947年的時候見過林徽因一次。當時我到北京參加一場婚禮,有個朋友過來跟我說,林徽因住在醫院,不久以前才因為肺結核動了一次大手術,可能不久于人世;連她丈夫都從他任教的耶魯大學被召回。我心裡雖然嘀咕著林徽因幹嗎要見我,可還是跟著阿歡和孫子去了。見面的時候,她虛弱得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只是望著我們,頭轉到這邊,又轉到那邊。她也仔細地瞧了瞧我,我不曉得她想看什麼。也許是我人長得醜又不會笑。

後來林徽因一直到1954 年才死於肺結核。(編者按:林徽因實際上病逝於1955年)我想她當初之所以想見我,是因為她愛徐志摩,想看看他的孩子。儘管她嫁給了梁思成,她還是愛著徐志摩。但如果她愛徐志摩的話,為什麼她在他離婚以後,還任由他晃來晃去?那是愛嗎?

張幼儀與徐積鍇。1926年自德國返鄉後,她便獨自撫養兒子成人。

人家說徐志摩的第二任太太陸小曼愛徐志摩,可是看了她在他死後的作為(拒絕認領他的遺體),我不認為那叫愛。一個人怎麼可以拒絕照顧另一半?愛意味著善盡責任,履行義務。

而且,他們兩人沒有一起過過家庭生活。陸小曼的鴉☆禁☆片癮把徐志摩弄得一窮二白,老是得向朋友告貸。他也會跟我借錢。可是如果我從自己的腰包掏錢給他,我就會說:“這是你爹的錢。”

徐志摩本人並沒有惡習。他不喝酒,也不吸鴉☆禁☆片,甚至一直到死前一年左右才開始抽香煙。他有一種極好的個性,在任何社交場合都受人喜愛。

我這輩子都在擔心有沒有盡到我的責任。就連離婚以後我都還在照顧徐志摩的父母,因為我認為這麼做是我的責任。我為徐志摩、他家人,還有兒子,做了我認為應該做的事。

徐志摩還在世的時候,老爺每個月幫他忙,供他三百元生活費。徐志摩死後,老爺還是每個月給陸小曼三百元,因為他覺得照顧她是他的責任。他把那三百元直接存到她銀行戶頭裡,這樣他就不必看到她了。老爺在徐志摩身故後又活了十三年,那些年他都跟我住,而且每個月幫陸小曼的忙,甚至在她公然與情人翁先生同居以後也一樣。翁先生和陸小曼無名無分地同居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他於1961年去世為止。他比陸小曼早死六年。(編者按:陸小曼實於1965年去世)而這期間,翁瑞午是已婚身份。我真為他太太和女兒難過。

1944年老爺辭世以後,我繼續每個月放三百元到陸小曼戶頭裡,因為我認為供養她是我兒子的責任。過了四五年以後,翁先生跑來見我,告訴我他賣了好幾噸茶葉,現在的財產足以供養陸小曼和他自己了。從此我才不再寄錢。

張幼儀身著黑色旗袍於上海拍攝了這張肖像(約1937年),時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

現在,我的故事接近尾聲了。就某一方面來講,你就是我的故事結局,因為你是頭一個聽我訴說畢生故事的人。可是你有興趣聽,而且想知道我的身世,所以我真心覺得我一定要把我的故事和盤托出。你老是問我有沒有時間再跟你談,現在我所擁有的就是時間,我有的是時間坐下來回想過去。

有時候,我覺得我已經為我家人和徐志摩家人做盡了一切,因為我一向關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儘管我離了婚,我和徐家,甚至和徐志摩的關係,始終還是很近。打從開始,我的相命婆一直就喜歡徐家。

你曾問我,既然我有能力經營一家銀行和一間服裝行,怎麼還對徐家二老和徐志摩這麼百依百順。我想我對徐家二老有一份責任在,因為他們是我兒子的爺爺奶奶,所以他們也是我的長輩。我就是伴著這些傳統價值觀念長大的,不管我變得多麼西化,都沒辦法丟棄這些觀念。

所以,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辦法找到我自己,也沒辦法成長。他使我得到解脫,變成另外一個人。

你總是問我愛不愛徐志摩。你曉得,我沒辦法回答這問題。我對這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可稱為“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小腳與西服》,[美]張邦梅著,譚家瑜譯,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4月。